中华周氏联谊总会网站《中华周氏》www.chinazhou.cn宗旨:友谊、团结、振兴、和谐!

 找回密码
 请联系微信cnzhoucn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河南虞城周氏

  [复制链接]
中华周氏 发表于 2012-8-1 18:05: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忠厚仁义虞城周氏

2012-08-01 稿件来源:商丘网——京九晚报 ■策划/张浩哲■文/晚报首席记者 贾若晨 图/晚报首席记者 魏文慧

忠厚仁义虞城周氏1.bmp

商丘市周姓研究协会秘书长周新云

忠厚仁义虞城周氏2.bmp

虞城周氏家谱

  【阅读提示】

  周,密也,从用、从口。

  周,兼“仁义礼智信”之内涵。《国语·鲁语》载:“忠信为周。”《礼记·缁衣》记:“忠信曰周。”《管子·人主》书:“人不可不周。”韩愈在《原毁》中说:“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

  仁义礼智信,算得周氏之族规。清光绪二十八年修订《周氏家谱》,有《族中凡例家训》16条。2001年以民国八年版《周氏家谱》为蓝本新修订的《虞城县周氏家谱》,有《周氏素言捌则》。凡此所记,皆为教导周氏子孙,忠厚、仁义、尊礼、重信。

  虞城周氏源于周平王,始于洪洞县周敬礼,传于虞城、濮阳、金乡三支。《周氏族谱》虽多有散落,众多记载语焉不详,然虞城周氏始于洪洞县老鸦窝,迁虞城后“俱为显宦,后之衣锦而拖紫者,踵相接也”的脉络清晰可辨。散落的家谱,模糊的传说,虞城周氏一族的背后,隐藏着太多的故事。

  周平王之后 源于姬姓

  周新云,商丘市周姓研究协会秘书长。身为虞城县政府公务员的他,退休在家后,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研究虞城周氏的起源。他说,周氏,大有来头。

  弃,相传为古代周族的始祖。弃在年幼的时候,喜欢种植麻、豆。长大后便精于农耕。相传,舜帝时代,弃曾任管理农业生产的“后稷”之职。弃遂以后稷为号。

  后稷的裔孙古公父(即周太王)为狄所逼,率领族人自邰迁徙至陕西岐山下周原,从此称为周族。古公的曾孙姬发,灭商建周。周平王以后,传至第二十四王周赧王时,东周被秦国灭掉。以周赧王为首的王族,都被废为庶人,迁到今河南省临汝县西北一带。当地人称其为周家,于是他们就以“周”作为自己的姓氏。

  源自姬姓的周氏另一起源为周平王。周平王有个儿子叫姬烈,被封于汝南(今属河南),被当地人称为周家,后来演化成周氏。

  姬姓周氏的另有两个起源。一是东周庄王时,周公姬旦的后代周公黑肩企图杀死庄王而改立王子克,事泄被杀,其后代亦称周氏;二是唐先天年间,唐玄宗名叫李隆基,为了避讳,把姬氏改为周氏。

  周氏的起源还有外族改姓之说。

  据周新云介绍,鲜卑族复姓中的贺鲁氏,北魏魏献帝的次兄晋乃氏都改为周氏。魏孝文帝迁都洛都后,同样改鲜卑姓为汉姓周氏。此外,北周、唐、后梁时又有因改姓、赐姓而姓周的,还有冒为王姓而为周氏的。

  追溯虞城周氏的根源,家谱中虽无确凿证据,但清乾隆五十四年周氏后人所做《虞城周氏支谱序》上有“耳传鄄谱吾族为周平王之裔,春秋间出寓于晋惜乎”的记载。在别无其他记截的情况下,周新云因此认为,虞城周氏的祖源,即为周平王。

  迁出山西洪洞 扎根虞城

  虞城周氏在周平王之后的历史,早已无据可考。至少在清道光年间,虞城周氏编纂家谱时,周氏族人已不知迁徙虞城之前的详史。族间仅余口传。于是,周氏族人便把最早落户虞城的先人周敬礼奉为始祖,自此编订《周氏家谱》。

  清咸丰年间,虞城周氏后人所做《周氏重修支谱序》中写道,“我始祖籍注山西,名曰敬礼。前明洪武由洪洞迁虞……始祖之祖谓成,父谓文美。文美祖生子三。长谓敬礼,吾之始祖也。次谓从义,濮州(今濮阳)之始祖也。三谓敬先,金乡之始祖也。兄弟三人实属同袍。溯其时,皇上有播迁之诏。我始祖偕其弟奉诏东迁。”

  新修订的《虞城周氏家谱》中收录有清朝赐进士出身、朝议大夫、刑部安徽郎中、钦差督理大通桥运务山东金乡周廷森一文。文中记载:“吾金乡周氏与虞城周氏具于明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洞县分居两籍,同姓同里迁,又同时盖皆同本。于山西而洪洞之世牒无可考,因各本其始迁之祖以为谱。”

  文中还记载:“按虞城始祖迁以下,传二世分而支。其二支迁居夏邑,其嫡至四世分二支,所居曰老家,曰沟南。至五世,老家又分二支,长支迁于堤口,二支永居老家。沟南一支自五世分自老家,而支谱则至五世始。”

  据此可以判断,虞城周氏祖籍山西洪洞。元末时期,天灾不断,苛急烦扰,加之红巾起义,中原地区已是赤野千里。到明洪武年间,周氏三兄弟奉诏由山西洪洞迁往中原。

  由此为始,虞城周氏的传承开始变得渐渐清晰起来,但一场不知何因的变故,《周氏家谱》焚为灰烬。周廷森文中写“盖至五世以上,旧谱焚于火”。清同治时期周氏后人所作文中提到“捻匪肆横,支谱焚烧”。清咸丰年间《周氏重修支谱序》中记载,“吾支至六叶而后,适值李闯作乱。十二载播虐流毒,生民之伤残难以数计……当是时,八世祖尚幼,而谱传失续。”

  不论家谱是毁于五世,还是毁于八世,是毁于捻军,还是毁于李闯,总之,虞城周氏的家族传承脉络至此中断。周氏迁至虞城“三世即贵,四世五世俱为显宦,后之衣锦而拖紫者,踵相接也”的记载成了家谱中没有生命的文字。现今,虞城周氏族人谁也说不清自己祖上到底出了多少位达官显贵,出了哪些名士名绅。

  爱莲堂堂号 牵出理学鼻祖

  历史的纷杂,年代的久远,家谱的被毁,扰乱了虞城周氏对家族传承的判断,以致“年湮代远,宗系失传,茫然莫辨”。虞城周氏虽然说不清“始迁之祖”以外的历史,但是在与濮阳、金乡族人联系“合谱”之事时,大家还是发现了一处能够代表周氏源起的标志——爱莲堂。

  自周朝起,周姓人就有修撰家谱的传统。在很多周姓族谱中,除了其他姓氏家谱可见的一些信息外,还会刻意标明了自己的堂号名。堂号本是一些周姓支派用于标榜和区别的标志,大多数周姓堂号是根据与周姓发展密切相关的地名、名称等来命名。爱莲堂,即是北宋著名哲学家,理学派开山鼻祖,著有《爱莲说》的周敦颐后人专用的堂号。

  周敦颐,原名敦实,出生在广西贺州桂岭镇,祖籍道州营道(现今湖南道县),北宋思想家、理学家、哲学家、文学家。谥号元公(谥号,死后皇帝所给的称号),号濂溪,世称“濂溪先生”。 周敦颐自幼“信古好义,以名节砥砺”,青少年时期在桂岭读书求学,然后在桂岭循级应科举考试而直取进士。周敦颐一生著有《周元公集》、《太极图说》、《通书》等作品,其理论对后世理学具有极大的影响。

  若以虞城周氏家谱上爱莲堂的堂号为据,那么虞城周氏必为周敦颐后人,与周恩来、周树人(鲁迅)、周作人等人同宗同祖(三人祖谱均为爱莲堂)。可惜在“爱莲堂”这3字之外,记者未能在虞城《周氏家谱》上发现与周敦颐有更多联系的内容。光绪二十八年版《周氏家谱》上的“周氏宗派(辈分)20字”(清同治元年周氏族人将清嘉庆二十三年的20字增至40字),也与流传有序的湖南省郴州市周敦颐后人家谱上所载宗法不同。这种差异,可以解释为虞城周氏一支在“宗系失传,茫然莫辨”后自力更生的必然结果。但要拿出确凿证据证明虞城周氏为周敦颐后人,可能还需要更多的考证。

忠厚仁义虞城周氏3.jpg

周氏家训 仁义礼智信

  《周氏家谱》多番修订,无一不重家训。《族中凡例家训》16条,《周氏素言捌则》皆为周氏先人心血所凝结,旨在教导周氏子孙守孝悌,重礼教,书香传家,扬善除恶。以一言而概述,仁义礼智信,乃为周氏传家家训。

  《族中凡例家训》16条节选:
  一凡清明及十月朔,我族人务于列祖墓前亲为修茔致祭,如或不致,则族长族正议罚以惩戒。
  一凡族中忠孝节义已经旌表入志者,固当修传立碑建坊;若真有美行,即未经旌表入志者,亦准录其实行,注曰懿行可坊,所以扬善也。
  一凡族中有素性贪暴,大而劫夺,小而草窃,此种恶行,大干国宪。若此等类,不准入谱,所以惩恶也。
  一凡族中有爵秩有功名者,务必详析注明,所以贵贵也。
  一凡门禁皂卒以及髠首俳优者,类流品最贱,是以国朝定制其子孙不准应试,且禁与良户为婚。此等贱役原应若辈子孙世为之良家子弟,一入此途则上辱祖宗下累孙子,可耻之端孰大于是。我族中倘有下愚不移甘心此类者,合族共弃绝之,谱牒内永除名。
  一凡出妻与庙绝,不宜复注其姓,一墨图志出书,配氏仍录。其所生子孙之名如犯十大恶者,不准入谱。
  一凡入谱无论穷达必书其讳,有字与号者须并录之。
 
《周氏素言捌则》节选:
  一我周氏出儒林原以书香传家……则诵读不力无如仿古族师之法,拣族中学德兼优者,每人分四季查考,盖族之家塾较工夫定褒贬务学穷二酉,志励三余,庶穷不失为儒生韦布之风,达不渐于冠冕名臣之气况。
  一吾家不以任官于朝为荣,而以赐封于亲为乐。
  一我族家务,各自谨懔则身修行,且不敢忘一代之鸿儒而私淑端人,要不失为乡党之自好者。
  持家一曰勤二曰俭。
  一本于旧有文会,能诗者诗,能赋者赋,或歌或词各抒其材,乡因务农者多,不能遍齐……而族人亦不至有交臂之失矣,原以务间为主,故不拘于时日是举也,上传家风,下睦族姓,修禊云呼哉。
  一个故事 引出两则传奇
  在对虞城周氏流传的研究中,周新云在一则报道中看到了贵州周素园与虞城周氏同宗的说法。
  周素园,原名周增艺,贵州毕节人。周素园是前清贡生,年轻时立志改良政治,寻找救国之策。1907 年在贵州创办第一份日报《黔报》,讥切社会黑暗,宣传民主思想,宣传爱国主义,反对列强瓜分中国,唤起民众,推行政治改革。同年与张百麟、钟昌祚等发起建立贵州自治学社,从事反清活动,后参与领导贵州辛亥革命。1936年2月红军二、六军团到达毕节,组织贵州抗日救国军。已57岁的周素园,毅然出任司令员,3 月跟随红军长征。之后,周素园还参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建国后,周素园历任贵州省人民政府副主席、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委员、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省人民委员会副省长等职。
  翻看周素园的简介,很难发现他与虞城周氏之间的直接联系。在从其出生地毕节这一点入手详读家谱后,记者意外发现了周素园与虞城周氏周祥伯之间的一些联系。
  2001年修订的《虞城县周氏家谱》中收录了一篇名为《皇清勒授明威将军原任贵州毕节卫都司周公祥伯军功记》的文章。文章的作者和创作年代已不可考,从文章内容分析,应为清朝中后期周氏后人所做。
  文中记载,“河南归德府虞城县周将军”,“以古名将自许,適值康熙壬子岁”。“将军周姓讳崇吉,字祥伯,享年五十有一。”在三藩之乱中,周祥伯于康熙十八年七月随军征伐吴三桂,以勇力和计谋闻名全军。为期数年的战斗中,周祥伯屡建奇功,数败吴三桂悍将马三宝。“将军首摧三宝断其右臂”,以致“平南之功,断推将军为一等”。
  但“当时用事者……未请赏,功未之及”,“竟以外委都司官劄符终噫”。至康熙二十年八月,周祥伯“贵州毕节上任,仍为外委隋征都司,实行守备事,一切要务俱莫付托”。 因郁郁不得志,“将军乃以闲旷成疾,后又积劳于癍疮,卒于官衙”。
  由此记载可知,虞城周氏先人周祥伯曾定居贵州毕节。从这点判断,周祥伯后人完全有可能留居毕节,并繁衍壮大。说周素园与虞城周氏同宗同祖,很可能确有其事。至于更直接的证据,还需要虞城周氏与毕节周氏相互印证。
  考证家谱 誓现周氏千年传奇
  从离开山西洪洞老鸹窝算起,周氏族人迁居虞城已有700余年。而今,“人丁已有六千余众(现已万余人),分居虞砀永夏诸县乡村数处”,及安徽宿州、江苏泗洪等地。
  清同治年间《合谱重修序》中,周氏先人记载有这样一段文字:“道光年间,濮州十五世名至悦,原系濮族约修谱之人,恭奉濮金二谱,来虞商议合谱……但捻未没,难凑合一可。”“以后捻军没,国家太平,后嗣昌炽,或与濮金总合一谱,尤我祖矛。”
  周新云说,在虞城县镇里堌 乡、利民镇、张集镇、周老家村、周新庄村及宿州、泗洪等处周氏均为一宗。周氏人口越来越多,但对祖先的了解却越来越少,这是一件令自己特别痛心的事情。尤其是看到家谱散落,先人夙愿未了,自己和族里的一些老人决定组织起来,发掘、整理、理清周氏历史,并最终实现与濮阳周氏、金乡周氏合谱的目标。
  要实现这个最终目标,周新云等人在人力和物力上都遇到了不小的困难。周新云表示,希望能有更多的周氏族人加入到修订家谱的队伍中,共同挖掘周氏族人千年的繁衍传奇。
春天 发表于 2012-8-2 10: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商丘市周姓研究协会秘书长周新云宗亲。河南省周氏联谊会筹委会邀请你参加。请联系:周万俊,13939890633


春天 发表于 2012-8-3 09:37:22 | 显示全部楼层
热烈祝贺!并欢迎加入中华周氏联谊总会,
周国英 发表于 2014-3-5 19:11: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周国英 于 2014-12-7 21:45 编辑

周敦颐濂溪后裔廣東江門新會蔴園房簇譜直卿始祖
http://www.chinazhou.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7409&fromuid=57074


廣東江門麻園

廣東江門麻園

本版积分规则

联谊总会|联谱编委会|网站手机版|小黑屋|中华周氏联谊总会网站《中华周氏》 网址:www.chinazhou.cn 邮箱:fjzhoufamily@126.com 地址:中国福建省福州市铜盘路五凤兰庭六期33—702信箱(350001) 站长:周奇13509383558;副站长:周显艳、周孟春、周山人、周光华。

GMT+8, 2024-3-29 22:37 , Processed in 0.028514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