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周氏联谊总会网站《中华周氏》www.chinazhou.cn宗旨:友谊、团结、振兴、和谐!

 找回密码
 请联系微信cnzhoucn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开启左侧

[建议意见] 补齐:“中国上古神话(53)”

[复制链接]
 楼主| 周庚捷 发表于 2015-1-1 02:40: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西来说”(六)
          2014-04-01 09:05   以上是拉克伯里“西来说”概要。该书主要内容取自拉克伯里1889—1894年间发表在《巴比伦与东方记录》上的文章,不似研究论著,更像读书札记,网罗和举证了大量文献。包括此书在内,拉克伯里关于“西来说”的研究著作,无论是在其生前,还是在其死后,在欧洲汉学界的反应都不甚佳。Mackenzie在悼文中称拉克伯里的毕生学术活动表达了对当代汉学界的“沉默的抗议”(silent protest)。(20) 要抗议谁呢?1888年6月,拉克伯里西来说的支持者、亚述学学者Archibald Sayce(1845—1933)在《自然》杂志(Nature)撰文,郑重推荐拉克伯里在《皇家亚洲学会杂志》(Journal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上发表的探讨《易经》和汉字出现以前中国文字之关系的论文,推崇拉克伯里的“西来说”,最后不无挑衅地声称:“拉克伯里的结论在中国方面是否站得住脚,应该让汉学家来决定;而在巴比伦方面,拉克伯里无需担心遭到亚述学学者的怀疑。”(21) 但是,Sayce的文章不但没有引起汉学界的响应,反而招来质疑。如,翻译过中国“五经”的牛津大学教授理雅格(James Legge)对拉克伯里中国文明起源于巴比伦说不屑一顾,讥讽拉克伯里的比较语言方法竟然把早出的中国文字说成受晚出文字之影响。(22) 1890年3月,理雅格在提交给维多利亚研究所(Victoria Institute)的一篇文章中对拉克伯里的Nakhunte即黄帝一说颇表微词,(23) 对此,拉克伯里批评理雅格是在用“非科学的语言”撰写通俗文章。(24) 此外,拉克伯里还有一个重要的批评者莱顿大学教授施列格(Gustave Schlegel)。1891年,拉克伯里在《巴比伦与东方记录》上发表论文批评施列格有关中国占星术和历法的研究。施列格根据中国历法推算,发现早在一万四千多年前中国就有了天文记述,这和欧洲人已知的两千七百年之间有近一万两千年的差距。如果这个看法成立的话,那么中国文明的产生应该远远早于埃拉姆的巴比伦文明。(25) 对于拉克伯里的批评,施列格在和高第(Henri Cordier)合编的《通报》(T'oung Pao)上进行了反击,强调不应该将中国文明视为起源于迦勒底亚,因为现下还没有办法证实两个文明到底哪个更为久远。(26) 理雅格和施列格是当时欧洲最权威的汉学家,拉克伯里遭到这两人的批评,可见其“西来说”所受到的冷落。 46楼回复    培灵2014-04-01 09:09   拉克伯里在任职大英博物馆和兼职大学学院期间撰写了大量关于“西来说”的著述,内容重复而驳杂,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以著作形式出版的,代表作有《中国文明的早期历史》(Early History of the Chinese Civilisation)、《中国人到来以前的中国语言》(The Languages of China Before the Chinese)、《中国最古的书——〈易经〉及其作者》(The Oldest Book of the Chinese, The Yh-King and Its Authors)、《中国货币便览》(Catalogue of Chinese Coins)、《中亚和东亚书写的起源》(Beginnings of Writing in Central and Eastern Asia)等;另一类主要刊载于他主编的《巴比伦与东方记录》,其中重要的文章多以小册子形式出版。此外,拉克伯里用法文撰写的论著偶尔也涉及“西来说”,但并非专论。   在《中国文明的早期历史》(1880)一书里,他首先介绍了中国语言和书写的特征,接着宣称自己多年来运用“近代语言科学”的方法,发现了从未被人探讨的领域:古代汉字和Akkadian语、Susian语的联系。在举证了中国文化和迦勒底亚文化之间的承继关系后,拉克伯里讨论了黄帝的身份问题。他指出,在汉语里,Hoang-ti最早读音为Kon-ti,根据中国的历史传说,黄帝家族姓Nai(原本为Nan或Nak),进一步检索中国古代文献可知,它还来源于Nakkon-ti,黄帝的名字与Susian文本中作为诸神之首的Nakhunta或Nakhunte之间存在着惊人的一致性。原为Susa王的Kudur Nakhunta来到幼发拉底河,在大约公元前2285年建立了国家。按照这种比附手法,仓颉、炎帝以及中国上古的政治制度、风俗习惯都可以在巴比伦文明中找到相关痕迹。最后,拉克伯里呼吁英国政府加强对东方语言研究的资助,“在所有东方国家中,保持对中国及其未来的关注,将给英国带来莫大的利益”。这本书勾勒出了拉克伯里“西来说”的轮廓。   《中国人到来以前的中国语言》(1887)是拉克伯里撰写的一本论述汉人以前中国土著民族语言的著作, 在这本书中他采用“语言科学”的方法——分类和语音比较,分别考察了早期汉人或入侵之巴克族所使用的语言中的土著语言成分、中国原住民(西南民族,特别是苗族)语言以及印度支那(Indo-China)民族(如缅甸Karengs)语言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拉克伯里看来,印度支那绝大多数人都有中国原住民的因素(ethnical elements)。   《中国最古的书——〈易经〉及其作者》(1892)是拉克伯里的另一本重要著作,其主要内容早在1882年1月就在The Athenaeum上发表过。作者一反欧洲汉学界关于《易经》乃是“预言”书的看法,宣称《易经》是“一部迦勒底亚的书,一部巴比伦的书,或者是一部外语字典”。他首先介绍了《易经》的内容和欧洲对该书的翻译、解释情况,然后指出《易经》之所以记录了西方语言,乃是因为“公元前2282年黄帝率巴克族来到陕西若河(loh)河畔时,其语言与Elam-Babylonia的Akkado-Sumerians存在很深的联系”。   《中国货币便览》不同于拉克伯里此前从语言和文献上论证“西来说”的著作,它汇集了大英博物馆所收藏的古钱币。通过对古钱币的研究,拉克伯里排列出上古中国历史纪年。他写道:公元前2282年,黄帝在即位第十五年,作为十六个巴克族部落的头领率部到达陕西若河河畔。巴克族熟悉书写,制作金、白金或银、铜和锡等,用之进行交易。   《中亚和东亚书写的起源》和《中国上古文明的西方起源》为拉克伯里生前编撰的最后著作,序言均落款1894年6月。《中亚和东亚书写的起源》是他以往撰写的论文之汇编,其中前67页曾刊载于《皇家亚洲学会杂志》。书中探讨了亚洲文字的历史起源,在重复其巴克族由西迁徙至中国的故事后,指出中国文物和传说与印度和印度支那半岛之间存在联系。   从以上可知,拉克伯里是从语言、文献和文物三个角度来论证“西来说”的。在论著中,他不无自信地表示自己使用的是“语言科学”和“历史科学”的研究方法。这是当时英国学界盛行一时的经验主义研究方法,促使这种方法流行的契机是有关巴比伦的研究——亚述学。在论证“西来说”时,拉克伯里大量引用亚述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包括他的支持者Sayce的成果。翻阅《巴比伦与东方记录》可知,这份杂志周围聚集了一批研究巴比伦、中国和印度等地文明起源的学者,中国文明“西来说”在这些人中是一种共有的知识。拉克伯里正是通过这份颇具个人色彩的杂志推动了有关中国文明西来的研究工作。   一般认为,欧洲关于中国文明的“西来说”可以追溯到明末清初来华的耶稣会士。耶稣会士通过将《圣经》的记述与中国历史相附会,为天主教在中国的传播找到合法依据。法国传教士白晋(Joarchim Bouvet,1656-1730)称《易经》是上帝的数学符号。 18世纪的法国曾流行过中国文明源自埃及的“西来说”,拉克伯里的论证方法很像其代表人物Joseph de Guignes。但是,阅读拉克伯里的著作不难发现,早在19世纪40—60年代,法国汉学界就已经在讨论汉字起源问题了:Dr. J. Oppert探讨了巴比伦文字与汉字之间的关系,Francois Lenormant探讨了汉字与埃及文字之间的关系,G. Pauthier等人则关注汉字与埃及、巴比伦文字之间的关系。拉克伯里直接从这些研究中得到了启发。   1894年拉克伯里去世后,他主编的《巴比伦与东方记录》仿佛立刻失去了凝聚力,在勉强支撑了数年后,也在1900年停刊了。这似乎象征着,拉克伯里生前孜孜不倦提倡的中国文明“西来说”在欧洲已经被埋入故纸堆里了。   我没有看到法国人写的东西原本《中国上古文明的西方起源》,但从族名、黄帝名、时间及其运动方向上,我还是可以肯定拉克伯里说对了,黄帝就是巴克族的族长。它们的名字完全是一样的。巴克不仅仅是简单的一个族,而是黄帝和他的后世子孙建立的一个庞大帝国,统治世界的大帝国。巴克(Bak tribes)与巴克特里亚Bactria(大夏)是一样的意思。 47楼回复    培灵2014-04-02 09:08   第四节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及其王朝更替   我在前面说了,黄帝来自于两河流域,下面就将两河流域的历史简单介绍一下。   希腊语“美索不达米亚”Mesopotamia,意为“河流之间的土地”,是古代希腊人和其继承人罗马人对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地区的称呼。这一地区包括现代伊拉克的全境以及叙利亚和土耳其与其相连的部分。我国学术界一般译为“两河流域”或直译为美索不达米亚。发源于土耳其境内亚美尼亚高原的幼发拉底河(全长2600公里)和底格里斯河(全长1850公里),由西北流向东南的波斯湾(古时分别流入海,现汇合为阿拉伯河入海)。在古代西亚,两河流经的狭长平原河谷地带成为西亚新月形文明地带的东翼(西翼是叙利亚、腓尼基、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它的西面斜边和叙利亚及阿拉伯沙漠为邻,东面斜边以札格罗斯山脉为屏障分隔伊朗高原,北面的陶鲁斯山脉和亚美尼亚高原形成它与小亚细亚半岛的天然边境,南面濒临波斯湾。无论在地理上和历史上,伊朗境内的卡闰河和凯尔哈河(古称乌克奴河和乌拉亚河)形成的“小两河流域”与两河流域的南部低地平原和底格里斯河下游东岸地带都有紧密的联系。从文明发展看,这古代称为“埃兰”的地区属于两河流域文明。然而,从埃兰自己特有的地理和文化体系以及它与其身后伊朗高原上的各民族的亲密关系来考虑,埃兰文明只能作为两河流域的一个兄弟文明。   苏美尔人是最先进入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古代民族,在他们带来的石碑上的铭文中,自称为“黑头”。他们似乎既不是印欧人的一支,也不是闪米特人的一支,那只能是含米特人了,是含族人。   在公元前3500年时(时间另需考证,我认为是错的,以下同),苏美尔人在美索不达米亚南部开掘沟渠,依靠复杂的灌溉网,成功地利用了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的湍急的河水,从而在美索不达米亚南部创建了第一个文明。到公元前3000年时,苏美尔地区已出现12个独立的城市国家:乌鲁克等。各城市国家为了争雄称霸,相互征战大大削弱了苏美尔人的力量,最后迫使他们臣服于闪米特(Semitic People,也译作塞姆人)人。闪米特人的著名领袖萨尔贡(意为真正的国王)一世。建立阿卡德帝国,苏美尔文明从城邦国家过渡到统一王国时期。但它的寿命短暂(历时280年)。来自伊朗的新入侵者古提人打败了萨尔贡一世的孙子,《苏美尔王表》记载21位“古提游牧民族”君主在美索不达米亚统治近一个世纪,但鲜有历史遗存,历史学家由此估计他们未对两河流域的城市文明造成太多影响。萨尔贡王朝灭亡后,拉格什城邦获得一些自治权。前2140年拉格什统治者古地亚开始修建象征独立的神庙,建立拉格什第二王朝。   前2120年,古城乌鲁克国王乌图西加尔成功复兴,他在南方盟友的帮助下将古提人驱逐出苏美尔,并俘获了古提人的末代君主梯里根。由于王权又重归苏美尔人的手中,所以历史学家称之为“新苏美尔时期”。乌图西加尔不明不白的意外去世后,由他任命的乌尔总督乌尔纳姆于前2112年左右登上苏美尔的王位,《苏美尔王表》中将这个时代成为“乌尔第三王朝”,表示王位第三次归于乌尔。   苏美尔文明实际是城市、城邦文明。在世界历史上最早建立城市的民族。早在公元前4300――前3500年,苏美尔人就在两河流域内部平原上建立了不少城市,如欧贝德、埃利都、乌尔、乌鲁克,内蒙古,捷姆迭特?那色等。城市的建立,标志着两河流域南部地区氏族制度的解体和向文明时代的过渡。公元前3500-前3100年,两河流域由农村到城市的发展过程进一步加快了,到公元前 3100~前2800年,两河流域南部已经形成了数以十计的城邦,主要有埃利都、乌尔、乌鲁克、拉伽什、乌玛、苏鲁帕克、尼普尔、基什、西帕尔等。
 楼主| 周庚捷 发表于 2015-1-1 02:43: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来说(七)
         美尔文明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文字的发明和使用。考古学家在基什附近的奥海米尔土丘发现了一块约在公元前3500年的石板,上面刻有图画符号和线形符号。这是两河流域南部迄今所知最早的文字。两河流域书写的材料是用粘土制成的半干的泥板,笔是用芦苇杆(或骨棒、木棒)做的,削成三角形尖头,用它在半干的泥板上刻压,留下的字迹笔画很自然地成了楔形,因此称为楔形文字(cuneiform)。写好后的泥板晾干或烧干,长期保存。苏美尔人所创造的楔形文字,被后来的阿卡德人、巴比伦人、亚述人所承袭,并随着商业和文化交流的扩大而传播到整个西亚。   楔形文字传播的地区主要在西亚和西南亚。在巴比伦和亚述人统治时期,楔形文字有更大的发展,词汇更加扩大和完备,书法也更加精致、优美。随着文化的传播,两河流域其他民族也采用了这种文字。公元前1500年左右,苏美尔人发明的楔形文字已成为当时国家交往通用的文字体系,连埃及和两河流域各国外交往来的书信或订立条约时也都使用楔形文字。   科技方面。   (一)车轮的发明者。它发明于苏美尔时代初始之际(公元前3200年左右)。苏美尔人可能是受陶轮的启发突发此想的,因为早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的伊朗轮子就已用于制陶业了,并在大约五百年后由伊朗传入苏美尔。   苏美尔文明太阳历   (二)太阴历。他们以月的圆缺,周而复始为一个月。一年分12个月,其中有6个月各为30天,另6个月各为29天,全年共354天。这样每年比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少11天多时间,于是他们又创立了设置闰年的办法。   艺术方面。   苏美尔人在建筑方面也达到了古代很高的水平,最主要的建筑遗迹是塔庙。由于两河流域没有巨大的花岗石,苏美尔人以用砖块建造塔庙。苏美尔人习惯于在旧神庙原址上建新庙,因历代续建,神庙地基变成了多层塔形的高台,顶端供奉着神龛。这种高台建 筑,叫“吉古拉特”(Ziggurat)。   苏美尔人在造型艺术上早期以小型雕塑和镶嵌艺术为主。出土的面具、祭司组雕、公牛头(牛头竖琴) 、“乌尔军旗”等,堪称当时的典范。后来,苏美尔人偏重于较大型的雕像和浮雕(纳拉姆辛石碑)。   宗教方面   苏美尔人的宗教发展程度不高,但宗教在他的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他们崇拜许多神,如天神(安努)、地神(恩利尔)、水神(奴恩)、太阳神(沙马什)、月神(辛)、女神(伊什塔尔)等。苏美尔宗教有一个令人值得注意的特点:它不主张有什么极乐的和永恒的后世。由于宗教在苏美尔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祭司在当时社会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祭司和管理人员需要学习楔形文字,因而神庙区内附设有学校,教授楔形文字和祭司等级需要掌握的其它知识,苏美尔的这些学校是现知人类文明史上最早的学校。   苏美尔人的许多发明对后来的技术和文化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有些人认为他们发明了轮。他们发明的文字是目前已知的最早的文字书写系统之一。他们是最早的纪录天文学现象的人。   他们引入了将小时分为60分钟,每分钟分60秒的计时系统。有可能他们发明了军事阵列。他们在古代美所不达米亚引入了密集的农业。许多重要的农作物和牲畜(羊、牛)从这里扩展出去。因此苏美尔文明是早期最有创造性和发明精神的人类文化之一。   阶梯型金字塔:   根据泥版上的记载,全都是用来进行祭祀的,因为他们的神总是高高地居于神山之颠,所以需要在金字塔顶来祈祷,使人能够接近神的宫殿,使神便于接受人的礼拜。这种顶礼膜拜的祭祀方式,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的影响迅速扩展开来,并且保持了数千年之久,从巴比伦王国到亚述王国,从巴比伦到尼尼微,随处可见这样的阶梯型金字塔,甚至连《圣经》里的巴别塔,它的外形也是阶梯形状的,如果能够建成,也将是一座小型的金字塔。   注意印第安人的庙宇都是阶梯型金字塔。   苏美尔人的女神为“人面鸟身神”,他们的祖先“诺”,亦即上古汉语对“鸟”的称谓。显然这是诺亚的诺。   苏美尔人也是黄种人,而且其历史比埃及人还早,苏美尔人称自己为“黑头的人”(sag-gi-ga),称他们居住的地方为“文明的君主的地方”(ki-en-gir)。苏美尔人自称 “saggiga”,他们称呼自己的国家为“kiengir”。苏美尔文化比古埃及文化还早,后来神秘的在中东消失了,法国考古学家的观点就是他们到了中原。 跟苏美尔人文字最接近的是甲骨文。苏美尔的建筑跟中国相似,西方为巨石建筑。   苏美尔皇后别看什么现代人画的苏美尔人,去看看苏美尔人自己的雕像,就知道苏美尔人就是亚洲黄种人。   “最早出现文明之光的是烈日蒸晒、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养育的一片荒原。有一时期,人们曾认为文明的摇篮是尼罗河流域,但现在一致同意,最早的文明中心是苏美尔,也就是《旧约全书》中的“希纳国”(Land of Shinar)”。   《全球通史》这样写道,开始了对人类文明的起源及其性质的探究。   大洪水之后,诺亚的子孙尼禄带领族人来到示拿地,文明在美索不达米亚生根。圣经创世纪10,8:“古实又生宁录,他为世上英雄之首。他在耶和华面前是个英勇的猎户,所以俗语说:像宁录在耶和华面前是个英勇的猎户。他国的起头是巴别、以力、亚甲、甲尼,都在示拿地。他从那地出来往亚述去,建造尼尼微、利河伯、迦拉,和尼尼微、迦拉中间的利鲜,这就是那大城。”   回复末楼   作者:培灵 时间:2014-04-02 08:53:46   第五节 阿卡德帝国与炎帝神农氏   阿卡德帝国(前2334年-前2193年)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帝国,统治区域位于美索不达米亚(今伊拉克),早于该地区后来出现的巴比伦和亚述帝国。闪米特语族的一支于前3000年前结束游牧生活,定居于被称为苏美尔的美索不达米亚南部,并建立了名为阿卡德的城邦国家。前2334年左右,阿卡德君主萨尔贡的军事征服使其在整个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建立了君主制的集权国家,结束了苏美尔持续7个世纪的各自为政时代。   在早期苏美尔城邦时期,城邦之间时常战争;早期苏美尔城邦时期末年拉格什第一王朝的乌鲁卡基那在前2378年登基,颁布了第一部已知的人类史上最早的成文的法典《乌鲁卡基那法典》试图维护平民阶层的利益不受贵族侵犯,但是不幸很快被温马王卢加尔扎克西武力入侵攻占,之后卢加尔扎克西迅速用武力入侵征服的办法统治了全部苏美尔地区和美索不达米亚,他自称他的帝国从波斯湾一直到地中海。   前2334年阿卡德人萨尔贡开始了他的征服历程,很快他击败并俘虏了温马王卢加尔扎克西,建立了阿卡德王朝,萨尔贡在位55年,结束了苏美尔城邦之间的常年征战,在整个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建立了第一个帝国——阿卡德帝国,都城为阿加德。萨尔贡死后,他的两儿子先后即位,帝国发生叛乱和镇压,萨尔贡的孙子纳拉姆辛是阿卡德帝国的另一位显赫君主,他于前2292年左右即位,在位36年,平息了内部叛乱,并发动了美索不达米亚周围地区的征战,阿卡德帝国此时东部和北部的疆域,由库尔德斯坦和土耳其南部石壁上的雕刻表明。阿卡德帝国从萨尔贡开始,到其子理木什和梅尼希吐斯,再到纳拉姆辛和他的儿子沙尔卡利沙利结束,共经历5位国王,前后不到200年时间,
 楼主| 周庚捷 发表于 2015-1-1 02:47: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西来说”(七)
          014-04-02 09:11   萨尔贡   阿卡德统治者头像,青铜,高36.5厘米,前2300年-前2200年,尼尼微出土,巴格达伊拉克国立博物馆   萨尔贡因为建立了美索不达米亚帝国,成为后来亚述和巴比伦君主效仿的偶像。以至1500年后,公元前7世纪的亚述文书仍在抄录他的事迹,这则以萨尔贡自述笔调留下的泥板书是这样写的“我母亲是一位大祭司,我不知道父亲是谁。母亲怀了我,偷偷将我生下。她把我放入用灯芯草编织的篮子里,用沥青封盖,随后把我抛入河中,但河水并未淹没我。”   为了统治古老的苏美尔人,萨尔贡,这位阿卡德人君主,熟练的运用了权力与宗教的结合,他自封“太阳神安努选定的祭司”、“恩利尔伟大的统治者”——这是苏美尔城邦的君主们自古以来就使用的称号;他还给自己的女儿起了一个苏美尔名字——恩希杜安纳,并任命她为乌尔月神的大祭司,她用无可挑剔的苏美尔语撰写献给伊南娜的圣歌,并成为历史上第一位,后人既知其名又知其作品的作家。   萨尔贡大帝的孙子纳拉姆辛也是一名强大的征服者,但是他很罕见的将自己称为神。这位神-国王在位时间的大部分年头里不断征战,甚至在一尊雕像的铭文中记载,纳拉姆辛一年竟打了9次胜仗。不过在几百年后的史诗《阿加德的诅咒》中,纳拉姆辛被描写为一悲剧式的英雄,阿卡德的灭亡被归结为纳拉姆辛触动了大神恩利尔,他的军队侵犯了尼普尔的恩利尔的神庙,恩利尔派出东方山上一个“无法无天的民族”进行了报复,级别较低的小神为平息恩利尔的怒气,诅咒了纳拉姆辛和阿加德。   雕刻艺术 52楼回复    培灵2014-04-02 09:11   (原图) 53楼回复    培灵2014-04-02 09:12   纳拉姆辛记功碑,红砂岩,阿卡德时期,前2500年-前2000年,它记载了纳拉姆辛远征山区民族凯旋的事迹,身材几乎是敌人两倍高,头戴牛角帽的是自称为神的纳拉姆辛,牛角帽是神的象征,画面中脚踩敌人的纳拉姆辛位于画面中央,前进的士兵和哀求的敌人都注视着他,上方的星星是神的象征。而头上有角正是炎帝的特征。   不管是什么原因,纳拉姆辛死后阿卡德帝国面临内部叛乱、边疆独立以及周边各民族的侵袭。叙利亚的阿摩利人、扎格罗斯山上的卢卢比人、及可能来自叙利亚北部的胡利安人和来自伊朗的古提人一直威胁末代君主沙尔卡利沙利。大约前2193年,末代君主去世,帝国崩溃,到处陷入无政府状态,《苏美尔王表》记载“(到底)谁是国王?谁又不是国王?”古提人在混乱中进入这个国家,阿卡德帝国灭亡,都城阿加德被毁,考古学家至今尚未找到其遗址。   (以上参考维基百科)   萨尔贡就是神农氏   拉克伯里说神农氏就是萨尔贡,所以炎帝家族就出于萨尔贡世家。   据《孟子?梁惠王章句上》载:“神农炎帝,有娲氏之女安登,为少典妃,忎神龙而生帝。承庖羲之本,以火德王。”故曰:“炎帝”。据司马贞《三皇本纪》载:“神农氏,姜姓以火德王。母曰女登,女娲氏之女,忎神龙而生,长于姜水,号历山,又曰烈山氏”。炎帝为女娲女儿安登的儿子,即女娲的外孙子。炎帝 “斲木为耜,揉水为耒,耜耒之利以教天下”,故号“神农”。   我也认为萨尔贡就是炎帝神农氏。原因之一是萨尔贡的身世正符合炎帝忎神龙而生的传说,不知道父亲是谁。母亲是伟大的祭司,很符合女娲女儿的记载。《庄子?盗跖》:“神农之世,民知其母,不知其父。”   其二,萨尔贡少年时随养父从事园丁工作,所谓的园丁其实就是种地种菜的,种地种菜的不就是农民吗,所以称神农。正对应于神农尝百草。   其三,萨尔贡率领大军深入苏美尔腹地,经多年征战,先后征服了乌尔、乌鲁克、拉格什等城邦,直抵波斯湾,统一两河流域。后来他又降服亚述,征服叙利亚地区和黎巴嫩山,直抵地中海,再向东击败埃兰,劫掠苏撒等城市,建立起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军事帝国。他自称“天下四方之王”,又称为沙鲁金(Sarrukin,“正义之王”)   萨尔贡战胜苏美尔的事迹可以对应中国古籍记载的神农战斧燧。《孙膑兵法》有“神农战斧燧”的记载,记录了神农氏是从“斧燧”手中夺得华夏国政权的史实。华夏国这里似乎指苏美尔。   最后神农与萨尔贡(Sargon)发音也相似。   《国语?晋语》载:“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二帝用师以相济也,异德之故也。”这里说炎帝黄帝都是少典的后代,我已经推出少典为神,为上帝的古名。而闪是神的真正后代,所以炎帝也为闪族。而萨尔贡正是闪米特人。   司马贞作《三皇本纪》,“神农纳奔水氏之水曰听妃詙。为妃。生帝魁,魁生帝承,承生帝明,明生帝直,直生帝氂,氂生帝哀,哀生帝克,克生帝榆罔。凡八代,五百三十年。而轩辕氏兴焉。”所以跟黄帝大战的那个炎帝不是我们引为圣人的那个炎帝,而应为榆罔。   《淮南子?主术训》称神农“其地南至交趾,北至幽都,东至汤谷,西至三危。”神农氏的国土和颛顼的几乎一样。即是南到达非洲的索马里,北到达北冰洋,东到达美洲大陆,西到达土耳其。由此可见,神农氏也统治过古埃及。 54楼回复
 楼主| 周庚捷 发表于 2015-1-1 02:55:2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来说(八)
          14-04-03 09:02   第六节 古提王朝与公孙黄帝   一、古提王朝与公孙黄帝   古提人,闪米特人的一支,公元前2300年左右出现在波斯西部扎伽罗斯山区的游牧民族。阿卡德人称其为“古提姆”(Gutium),亚述人谓之“古提”(Guti)。公元前2180年灭亡阿卡德王朝,后来推翻巴比伦王朝,主宰巴比伦达百年之久。   又有说是公元前2191年,蛮族库提人摧毁了阿卡德王国。我查维基的英文,The Gutian dynasty came to power in Mesopotamia around 2150 BC。我更相信英文的维基,即公元前2150年灭亡阿卡德帝国。   公孙黄帝的公孙即是古提的维语发音,所以古提人的首领就是公孙黄帝。如果说萨尔贡就是神农,公孙黄帝率领古提人在巴比伦打败了阿卡德帝国,进而占领两河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这段历史就对应黄帝战胜末代炎帝榆罔的阪泉之战,而迦勒底的乌尔附近就是阪泉之战的地址。   我推测黄帝出生于公元前2236年,此时黄帝91岁。黄帝带领公孙族(古提)人在阪泉之战中战胜了神农氏萨尔贡的后裔,夺取了两河流域的统治权。拉克伯里说原为Susa王的Kudur Nakhunta来到幼发拉底河,在大约公元前2285年建立了国家。这个时间稍稍有些提前,不知道拉克伯里是怎么考证出来的。Susa就是苏珊,伊朗古埃兰的首都,黄帝就是从那里出来的。中国古籍里说黄帝初都曲阜,应该就是苏珊。黄帝打败神农氏榆罔之后,其统治的疆域应该比神农氏的疆域还大。   西方人把古提人描绘成野蛮人,称古提人统治的时代为黑暗时代,也许有道理,因为黄帝善战不善文。黄帝和他的继承人大概持续统治了一百多年,直到乌尔第三帝国复辟。 61楼回复    培灵2014-04-03 09:03   (原图) 62楼回复    培灵2014-04-03 09:03   二、迦勒底的乌尔   我推出的亚伯拉罕的父亲黄帝他拉与拉克伯里所研究的那亨台都出于迦勒底,应该不是巧合。我们要注意的是乌尔,亚伯拉罕及其他拉黄帝的所在地。   迦勒底的乌尔,又称吾珥,是美索不达米亚的一座古城。是苏美尔王朝最主要的城市。当时它位于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注入波斯湾的入海口,今天它的遗址位于伊拉克的内地,巴格达以南纳西里耶附近,幼发拉底河的南部。属伊拉克济加尔省。   20世纪30年代,在两河流域的南部,发掘出一座历史名城--乌尔。这座城的发现,使苏美尔文化的真实面目暴露无遗了,它标志着这一文化的最繁荣时期。乌尔,在公元前27世纪时是南部地区最强大的城市国家。基督教圣经《旧约?创世纪》中曾提到迦勒底的吾珥,这"吾珥"即是指乌尔城,它是以色列人的始祖亚伯拉罕的故乡,当然也是黄帝他拉的所在地。黄帝就在巴比伦,在迦勒底的吾尔。创世纪11,31:“他拉带着他儿子亚伯兰和他孙子哈兰的儿子罗得,并他儿妇亚伯兰的妻子撒莱,出了迦勒底的吾珥,要往迦南地去。他们走到哈兰就住在那里。32他拉共活了二百零五岁,就死在哈兰。” 63楼回复    培灵2014-04-03 09:04   (原图) 64楼回复    培灵2014-04-03 09:05   乌尔在古代传说中被誉为月亮神之城,在石板上面的形象就是月亮神的形象,在苏美尔的文明中他被叫做南那,而在阿卡德文化中他被叫做辛。   乌尔在公元前5000千年就开始有人居住,一直到公元前400年左右都一直有人居住。在当时美索不达米亚的早期有20-30个城邦,乌尔是其中最大和最强的城邦之一,乌尔的王陵表告诉我们,来自乌尔的王朝对南部的冲积平原的统治有三次,比如在乌尔第三王朝的君主,他们统治的年代是公元前2100-2000年,把20-30个城邦统一成了高度中央集权的官僚主义国家,这段历史给现在的考古学家以及语言学家留下的成千上万的文字资料。第三王朝的创立者叫乌尔?纳穆,他建立了南那的神庙,叫做塔庙,是金字形的建筑,塔顶上有神龛,神龛是献给月亮之神南那的。   到了第三王朝晚期,乌尔已经不是一个主要的政治城市,但是,它还是跟波斯湾进行贸易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口岸。到了14-13世纪,尼布尼甲撒和纳布尼德对这些建筑进行扩建,而巴比伦的统治者重建了乌尔的塔庙,之后乌尔衰落了,而且败给了阿契美尼德的君主,主要原因是城中水源供应的困难。   乌尔的考古发掘   纳西里耶长期以来一直是考古发掘和探索的目的地,意大利的贵族耶罗德拉瓦尔可能是第一个来到这个废墟的西方人,在17世纪中叶,当时驻巴士拉的英国副领事J?E?泰勒在1853-1854年第一次对遗址进行了发掘,泰勒跟后来的伦纳德?伍莱爵士一样,非常地幸运,这种幸运可能是作为一个考古学家都需要的,他发现了带有铭文的陶制滚筒印章,这也使得楔形的破译者亨利?克雷奇可以把纳西里耶的文字破译,因此,他才可以把纳西里耶认定为是迦勒底的乌尔,也就是亚伯拉罕的故乡。   在战争之后,随之而来的有政治和军事的问题需要解决,所以,发掘一直没有开始,耽搁了三年。但是,在1922年的时候,大英博物馆和宾大的联合考古队重新开始了在乌尔的发掘,他们派了一个不太知名的年轻考古学家,叫查尔斯?伍莱,他就是拿着帽子的这个人,由他担任考古队的领队。 65楼回复    培灵2014-04-03 09:06   (原图) 66楼回复    培灵2014-04-03 09:06   伍莱的发掘一直持续到1934年,这是新的伊拉克建立之后第一个也是最大的一次考古发掘工作,伍莱在那里的工作持续了12年,每年要工作6个月或者更长时间,每次跟随他工作的工人就有200-300人,这种发掘在今天来说只能是一个梦想。 67楼回复    培灵2014-04-03 09:07   (原图) 68楼回复    培灵2014-04-03 09:07   已发掘的乌尔王陵包括乌尔第一王朝的16座王陵。该王陵规模庞大,用石或砖砌造,各座墓顶均为穹窿状,附设有侧室。王陵出土物丰富,贵金属制品有镂空金杯、金牛头竖琴、带青金石剑柄和黄金剑鞘的短剑等,豪华富丽,工艺精湛。又有贝壳、黑曜石、红石镶嵌、粘合成的各种饰物。各陵均有殉人。少者3人,多的达74人,反映了奴隶制的人殉制度。大约在公元前4500年,乌尔城还是美索不达米亚发拉米亚幼发拉底河畔刚刚建立起来的一个小村落。到大约公元前2500年时,它已经成了一个繁荣的城市,是位于美索不达米亚南部的苏美尔的首都。   在金字塔形的神庙附近,伍利发现了一座皇陵。它包括16个大墓,伍利称它们为“死亡地窖”,是苏美尔国王和王后的墓地。但是,王族成员并不是单独被埋葬地。他们将朝臣和仆人们都一起带到冥府。   当国王和王后的尸首被放进墓室时,一长列的朝臣、仆人和乐师们也都进入了这个死亡地窖。他们身穿自己最漂亮的衣服,手捧黄金、珠宝和别的祭品。在陵墓中,他们饮毒后一排排有序地躺下等死。 69楼回复    培灵2014-04-03 09:08   (原图) 70楼回复    培灵2014-04-03 09:10   牛头标志正是炎帝的图腾   当时最主要的发现就是在刚才那个墓室的南墙上发现了一个七弦琴,这个七弦琴共鸣箱的外面装了一个牛头,这个牛头是木制的,外面包的一层金子,它的胡须是由青金石做成的,包括蓝颜色的地方都是由青金石做成的,它的眼睛是由贝壳和青金石做成的,在牛头下面是一些贝壳镶嵌的一个画面,我们可以看到,画面最上面是一个英雄,虽然画面都是把动物人化的场景,在英雄的下面我们可以看到是两个动物在切食物,他们弄的食物跟它们也长得差不多。下面是动物在弹七弦琴的画面,最下面是一个蝎子形的神,它应该是通往另外一个世界的神。这四个画面非常鲜明地表现出了当时的一个葬仪。   苏美尔人很崇拜牛,神话史诗的英雄吉尔伽美什,就被比喻为一匹“高尚的野牛”。吉尔伽美什与天牛战斗的故事,就是为了渲染他是个力大无穷的英雄,牛的形象在苏美尔的美术品里,正是英雄与膂力的象征。我们知道神农氏炎帝正是牛首人身的形象。所以其墓葬很可能是神农世家的墓葬。从中我们看到了神农氏的残酷,用活人殉葬的野蛮。历史学家常常说古提人是野蛮人,我看未必。正是因为残酷和野蛮,神农世家才被正统的黄帝族灭掉,黄帝族虽然相对落后,但是并不野蛮。   西方人花了如此的大力气进行考古发掘,无非是想证明圣经的正确,为基督教传播开路。但是他们没有想到的是他们所开挖的乌尔正是我们黄帝的故乡!   其实黄帝的故乡原来在书珊,也就是伊朗。而迦勒底的吾尔准确地说不是他们的故乡,而只是个侵略地,黄帝和亚伯拉罕其实只是个侵略者。   第七节 初步的结论   一、时间的吻合   创世纪11,32他拉共活了205岁,就死在哈兰。   1、而他拉(黄帝)生卒年BC2236--2031是我在人类的年龄一文中推出来的。中国古籍记载黄帝百岁而通神,在位100年,所以黄帝大概200岁左右(也有黄帝三百年一说),和圣经中的他拉也是一致的。   2、中国现在通说黄帝的生卒年为前2717-前2599年,大概距今4900年是不正确的。从黄帝-昌意-颛顼-帝喾-帝尧-舜帝-大禹共传了七代,黄帝在位100年,颛顼在位78年,帝喾在位70年,帝尧在位70年,帝舜在位39年,大禹在位10年,可以推算出共计367年,据夏商周断代工程,夏朝大禹距今4000年左右,于是黄帝应该是4367年之前的人物,根本没有5000年。我要恭喜课题组的研究,基本正确。   我在人类的年龄中推出亚伯拉罕的生卒年为BC2166-BC1991,黄帝他拉70岁生亚伯拉罕,则他拉生年为2166+70=2236,即黄帝出生于公元前2236年,死于2236-205=2031,伟大的黄帝距今大约为4300年左右!并不是像通常所说的4900年。   3、再来看拉克伯里的研究,他说公元前2282年,两河流域的国王Nakhunte率领巴克族(Bak tribes)从迦勒底亚出发,翻越昆仑山,历经艰险,来到了中国西北部的黄河上游。这个时间比我推出的黄帝时间略早一点点,还是基本吻合的。   4、最后看古提人攻占两河流域的时间。大约公元前2191年,蛮族库提人摧毁了阿卡德王国。古提人本来就在伊朗。英国语言学家亨宁 (W.B.Henning)1978年提出,认为塔里木盆地的吐火罗人就是公元前2300年左右出现在波斯西部扎伽罗斯山区的游牧民族古提(或译为库提)人,阿卡德人称其为“古提”(Gutium),亚述人谓之“古提”(Guti)。公元前2180年灭亡阿卡德王朝,后来推翻巴比伦王朝,主宰巴比伦达百年之久。(The Gutian dynasty came to power in Mesopotamia around 2150 BC。)我更相信英文的维基,即公元前2150年灭亡阿卡德帝国。   二、分析结论   从以上四个时间及其事件的吻合可以指向一个共同的目标--黄帝。这四个事件其实从不同方面来描写黄帝,使一个活生生的黄帝像电影一样动了起来。这些事件看似零散,但实际上却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不同时期、不同侧面对黄帝进行的描述。   拉克伯里讲黄帝最初是书珊王,表明黄帝最初是伊朗古提人,后来从迦勒底来到中国,暗示黄帝从书珊打到了迦勒底,然后再一路向东至中国。   亨宁等人分析吐火罗人就是古提人,也讲述了黄帝古提人怎么攻占阿卡德,占领两河流域,然后更进一步到达了中国的新疆。雷默渊的博客里说古提人就是公孙氏,这是一个关键。   最后圣经里说亚伯拉罕和他拉离开迦勒底的乌尔,表明那时候黄帝已经打下了两河,称霸天下。   再来看一个证据。   亚伯拉罕是王子   创世纪23,5-6:赫人回答亚伯拉罕说:“我主请听。你在我们中间是一位尊大的王子,只管在我们最好的坟地里埋葬你的死人,我们没有一人不容你在他的坟地里埋葬你的死人。”由此我们可以知道,他拉是一位王。正符合黄帝的身份。是古提人之王,书珊的王,迦勒底的王,世界的王。   从我推出的黄帝就是圣经里亚伯拉罕的父亲他拉,到吐火罗与他拉的联系,从亨宁的吐火罗就是古提人,到史载古提人灭掉阿卡德神农氏帝国,再从迦勒底到圣经里提到亚伯拉罕和他拉都出于那里,可以证明一个圈了。   结论   到此,我可以下结论了。归纳总结为黄帝姓那,名他拉,是古提人,所以叫公孙黄帝。他即是圣经里的他拉,也是法国人所研究的那亨台(Nakhunte)。   黄帝又是攻占阿卡德帝国的古提人首领。   如果有人仍然捂着耳,闭着眼,心里刚硬说:那是你自己画的圈儿,你是自话自说。你的圈和我们中国完全不相交。我更不相信洋人的东西。那么接下来我就给你一个中国的证据。我要破解一部分《山海经》的秘密,告诉你传说中的仙山昆仑山在哪里,知道了昆仑在哪里,就知道了黄帝来自哪里,因为黄帝来自昆仑山。 71楼回复    荣入圣城2014-04-03 14:23   一环套一环,妙! 72楼回复    培灵2014-04-04 09:30   第八节 破解昆仑仙山之谜   一、昆仑神山的来由。   中国古代神话多以昆仑或逢莱为中心。昆仑是古人心目中的仙山,也是黄帝住的地方。昆仑神话涉及遥远的西部;昆仑山是另一个世界中心,众多神所居处的神秘乐园。赫赫我祖,来自昆仑。昆仑到底在哪里?找到了昆仑,就找到了黄帝的来源地。   《山海经》是一部千古奇书,至今未得破解,破解不了的原因,就是山海经里的内容其实是讲的全世界。山海经其实是一张世界地图,这也侧面证明了古时候中国是统治世界的。今天我要用《山海经》来破解昆仑山的奥秘。   《庄子?天下篇》:“黄帝游乎赤水之北,登乎昆仑之丘。”《庄子?至乐篇》:“昆仑之虚,黄帝之所休。”《竹书纪年》谓:“周穆王西征昆仑丘。”《穆天子传》载周穆王西游:“吉日辛酉,天子升于昆仑之丘,以观黄帝之宫而丰隆之葬,以诏后世。”《山海经?西次三经》谓:“西南四百里,曰昆仑之丘,是实惟帝之下都。”《山海经?海内西经》谓:“海内昆仑之虚,在西北,帝之下都。”昆仑山有铜柱,其高如天,圆周如削,弱水环之。   王菉友《侍行记》:“考昆仑者当衡以理,勿求诸语。上古地名多用方言,昆仑乃胡人语,译声者无定字。”蒲立本研究发现 “昆仑”、“祁连”是印欧语,林梅村认为是汉语中最早的印欧语借词。 《史记。禹本记》:昆仑去嵩高五万里。嵩高:当今少林寺之所在。   《史记。司马相如传正义》曰:“昆仑去中国五万里”。说明离中国很远,不是中国新疆南部的昆仑山。   《山海经-大荒西经》载:“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曰昆仑之丘。有神人面虎身,有文,有尾,皆白。处之,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辄燃。”   昆仑山有海内海外之分,有山、虚等。根据我的研究山海经里的“虚”代表高原; “山”,在学术上是这样定义的,指地壳上升地区经受河流切割而成,一般指高度较大,坡度较陡的高地。 73楼回复    培灵2014-04-04 09:31   (原图) 74楼回复    培灵2014-04-04 09:32   明朝的“天下图”准确标出了昆仑的位置。看到了没有,昆仑山位于西奈半岛上,就是圣经里的西奈山。   我们老祖宗所在的昆仑山就是圣经里记载的西奈山,神的山。西奈山意即“月亮山”,根据古代闪族神话中的月亮老人辛(Sin)而命名。   西奈山是基督教的圣山,基督教的信徒们虔诚地称其为“神峰”(The Holy Peak)。位于西奈半岛中部,海拔2285米. 据圣经记载,上帝的使者摩西,带领以色列人民逃出埃及,过红海,到西奈,在西奈山上,上帝亲授摩西“十诫”。   圣经出埃及记3章:神呼召摩西   1摩西牧养他岳父米甸祭司叶忒罗的羊群。一日,领羊群往野外去,到了神的山,就是何烈山。2耶和华的使者从荆棘里火焰中向摩西显现。摩西观看,不料,荆棘被火烧着,却没有烧毁。3摩西说:“我要过去看这大异象,这荆棘为何没有烧坏呢?”4耶和华神见他过去要看,就从荆棘里呼叫说:“摩西!摩西!”他说:“我在这里。”5神说:“不要近前来,当把你脚上的鞋脱下来,因为你所站之地是圣地。”6又说:“我是你父亲的神,是亚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摩西蒙上脸,因为怕看神。   19,1以色列人出埃及地以后,满了三个月的那一天,就来到西奈的旷野。2他们离了利非订,来到西奈的旷野,就在那里的山下安营。3摩西到神那里,耶和华从山上呼唤他说:“你要这样告诉雅各家,晓谕以色列人说:4‘我向埃及人所行的事,你们都看见了;且看见我如鹰将你们背在翅膀上,带来归我。5如今你们若实在听从我的话,遵守我的约,就要在万民中作属我的子民;因为全地都是我的。6你们要归我作祭司的国度,为圣洁的国民。’这些话你要告诉以色列人。”   10耶和华又对摩西说:“你往百姓那里去,叫他们今天明天自洁,又叫他们洗衣服。11到第三天要预备好了,因为第三天耶和华要在众百姓眼前降临在西奈山上。12你要在山的四围给百姓定界限,说:‘你们当谨慎,不可上山去,也不可摸山的边界;凡摸这山的,必要治死他。13不可用手摸他,必用石头打死,或用箭射透,无论是人是牲畜,都不得活。到角声拖长的时候,他们才可到山根来。’”14摩西下山往百姓那里去,叫他们自洁,他们就洗衣服。15他对百姓说:“到第三天要预备好了。不可亲近女人。”   16到了第三天早晨,在山上有雷轰、闪电和密云,并且角声甚大,营中的百姓尽都发颤。17摩西率领百姓出营迎接神,都站在山下。18西奈全山冒烟,因为耶和华在火中降于山上,山的烟气上腾,如烧窑一般,遍山大大地震动。19角声渐渐地高而又高,摩西就说话,神有声音答应他。20耶和华降临在西奈山顶上,耶和华召摩西上山顶,摩西就上去。21耶和华对摩西说:“你下去嘱咐百姓,不可闯过来到我面前观看,恐怕他们有多人死亡;22又叫亲近我的祭司自洁,恐怕我忽然出来击杀他们。”23摩西对耶和华说:“百姓不能上西奈山,因为你已经嘱咐我们说:‘要在山的四围定界限,叫山成圣。’”24耶和华对他说:“下去吧!你要和亚伦一同上来,只是祭司和百姓不可闯过来上到我面前,恐怕我忽然出来击杀他们。”25于是摩西下到百姓那里告诉他们。   十诫(申5:1-21),20,1神吩咐这一切的话,说:2“我是耶和华你的神,曾将你从埃及地为奴之家领出来。   3“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别的神。   4“不可为自己雕刻偶像;也不可作什么形像仿佛上天、下地和地底下、水中的百物。5不可跪拜那些像;也不可侍奉它,因为我耶和华你的神,是忌邪的神。恨我的,我必追讨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6爱我、守我诫命的,我必向他们发慈爱,直到千代。   7“不可妄称耶和华你神的名;因为妄称耶和华名的,耶和华必不以他为无罪。   8“当记念安息日,守为圣日。9六日要劳碌作你一切的工,10但第七日是向耶和华你神当守的安息日。这一日你和你的儿女、仆婢、牲畜,并你城里寄居的客旅,无论何工都不可作,11因为六日之内,耶和华造天、地、海和其中的万物,第七日便安息,所以耶和华赐福与安息日,定为圣日。   12“当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你神所赐你的地上得以长久。   13“不可杀人。   14“不可奸淫。   15“不可偷盗。   16“不可作假见证陷害人。   17“不可贪恋人的房屋;也不可贪恋人的妻子、仆婢、牛驴,并他一切所有的。”   众百姓恐惧战兢(申5:22-23)   18众百姓见雷轰、闪电、角声、山上冒烟,就都发颤,远远地站立,19对摩西说:“求你和我们说话,我们必听,不要神和我们说话,恐怕我们死亡。”20摩西对百姓说:“不要惧怕,因为神降临是要试验你们,叫你们时常敬畏他,不至犯罪。”21于是百姓远远地站立,摩西就挨近神所在的幽暗之中。   立约的凭据,24,1耶和华对摩西说:“你和亚伦、拿答、亚比户,并以色列长老中的七十人,都要上到我这里来,远远地下拜。2惟独你可以亲近耶和华,他们却不可亲近;百姓也不可和你一同上来。”   3摩西下山,将耶和华的命令、典章都述说与百姓听。众百姓齐声说:“耶和华所吩咐的,我们都必遵行。”4摩西将耶和华的命令都写上。清早起来,在山下筑一座坛,按以色列十二支派,立十二根柱子。5又打发以色列人中的少年人去献燔祭,又向耶和华献牛为平安祭。6摩西将血一半盛在盆中,一半洒在坛上。7又将约书念给百姓听,他们说:“耶和华所吩咐的,我们都必遵行。”8摩西将血洒在百姓身上,说:“你看!这是立约的血,是耶和华按这一切话与你们立约的凭据。”   9摩西、亚伦、拿答、亚比户,并以色列长老中的七十人,都上了山。10他们看见以色列的神,他脚下仿佛有平铺的蓝宝石,如同天色明净。11他的手不加害在以色列的尊者身上,他们观看神,他们又吃又喝。   回复末楼   作者:培灵 时间:2014-04-04 09:11:06 75楼回复    培灵2014-04-04 09:32   摩西在西奈山上   12耶和华对摩西说:“你上山到我这里来,住在这里,我要将石版并我所写的律法和诫命赐给你,使你可以教训百姓。”13摩西和他的帮手约书亚起来,上了神的山。14摩西对长老说:“你们在这里等着,等到我们再回来,有亚伦、户珥与你们同在,凡有争讼的,都可以就近他们去。”   15摩西上山,有云彩把山遮盖。16耶和华的荣耀停于西奈山,云彩遮盖山六天,第七天他从云中召摩西。17耶和华的荣耀在山顶上,在以色列人眼前,形状如烈火。18摩西进入云中上山,在山上四十昼夜。   百姓拜金牛犊(申9:6-29)   32,1百姓见摩西迟延不下山,就大家聚集到亚伦那里,对他说:“起来,为我们作神像,可以在我们前面引路,因为领我们出埃及地的那个摩西,我们不知道他遭了什么事。”2亚伦对他们说:“你们去摘下你们妻子、儿女耳上的金环,拿来给我。”3百姓就都摘下他们耳上的金环,拿来给亚伦。4亚伦从他们手里接过来,铸了一只牛犊,用雕刻的器具作成。他们就说:“以色列啊,这是领你出埃及地的神。”5亚伦看见,就在牛犊面前筑坛,且宣告说:“明日要向耶和华守节。”6次日清早,百姓起来献燔祭和平安祭,就坐下吃喝,起来玩耍。   7耶和华吩咐摩西说:“下去吧,因为你的百姓,就是你从埃及地领出来的,已经败坏了。8他们快快偏离了我所吩咐的道,为自己铸了一只牛犊,向它下拜献祭,说:‘以色列啊,这就是领你出埃及地的神。’”9耶和华对摩西说:“我看这百姓真是硬着颈项的百姓。10你且由着我,我要向他们发烈怒,将他们灭绝,使你的后裔成为大国。”   11摩西便恳求耶和华他的神说:“耶和华啊,你为什么向你的百姓发烈怒呢?这百姓是你用大力和大能的手从埃及地领出来的。12为什么使埃及人议论说:‘他领他们出去,是要降祸与他们,把他们杀在山中,将他们从地上除灭。’求你转意,不发你的烈怒;后悔,不降祸与你的百姓。13求你记念你的仆人亚伯拉罕、以撒、以色列,你曾指着自己起誓说:‘我必使你们的后裔像天上的星那样多,并且我所应许的这全地,必给你们的后裔,他们要永远承受为业。’”14于是耶和华后悔,不把所说的祸降与他的百姓。   15摩西转身下山,手里拿着两块法版。这版是两面写的,这面那面都有字。16是神的工作,字是神写的,刻在版上。17约书亚一听见百姓呼喊的声音,就对摩西说:“在营里有争战的声音。”18摩西说:“这不是人打胜仗的声音,也不是人打败仗的声音,我所听见的,乃是人歌唱的声音。”19摩西挨近营前,就看见牛犊,又看见人跳舞,便发烈怒,把两块版扔在山下摔碎了,20又将他们所铸的牛犊用火焚烧,磨得粉碎,撒在水面上,叫以色列人喝。   21摩西对亚伦说:“这百姓向你作了什么?你竟使他们陷在大罪里!”22亚伦说:“求我主不要发烈怒。这百姓专于作恶,是你知道的。23他们对我说:‘你为我们作神像,可以在我们前面引路,因为领我们出埃及地的那个摩西,我们不知道他遭了什么事。’24我对他们说:‘凡有金环的可以摘下来’,他们就给了我。我把金环扔在火中,这牛犊便出来了。”   25摩西见百姓放肆(亚伦纵容他们,使他们在仇敌中间被讥刺),26就站在营门中说:“凡属耶和华的,都要到我这里来!”于是利未的子孙都到他那里聚集。27他对他们说:“耶和华以色列的神这样说:‘你们各人把刀挎在腰间,在营中往来,从这门到那门,各人杀他的弟兄与同伴并邻舍。’”28利未的子孙照摩西的话行了。那一天,百姓中被杀的约有三千。29摩西说:“今天你们要自洁,归耶和华为圣,各人攻击他的儿子和弟兄,使耶和华赐福与你们。”   30到了第二天,摩西对百姓说:“你们犯了大罪,我如今要上耶和华那里去,或者可以为你们赎罪。”31摩西回到耶和华那里说:“唉!这百姓犯了大罪,为自己作了金像。32倘或你肯赦免他们的罪,——不然,求你从你所写的册上涂抹我的名。”33耶和华对摩西说:“谁得罪我,我就从我的册上涂抹谁的名。34现在你去领这百姓,往我所告诉你的地方去,我的使者必在你前面引路,只是到我追讨的日子,我必追讨他们的罪。”   35耶和华杀百姓的缘故是因他们同亚伦作了牛犊。   回复末楼   作者:培灵 时间:2014-04-04 09:11:50   西奈山为神的山,是昆仑山,它指的是海外昆仑?还是海内昆仑呢?   对应于《山海经-大荒西经》载:“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曰昆仑之丘。有神人面虎身,有文,有尾,皆白。处之,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辄燃。”   西海应该就是地中海,西海之南就是地中海之南,我们看到古人的地图没有那么精确,按照这个地图,西奈山的确位于地中海的南面。流沙是撒哈拉沙漠,埃及正好在撒哈拉沙漠旁边。赤水怀疑是红海,黑水怀疑是黑海。赤水之后,黑水之前,应该是赤水之北,黑水之南。可是问题跟着来了,“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辄燃。”西奈山是火山吗?附近有火山吗?我查了一下,真的没有查到,只有远在亚丁湾的也门据说是有火山,那与山海经描述的不同啊。“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西奈山下好像也没有深渊,什么大江大河啊都没有。   三、海内昆仑。   看来西奈山不是海外昆仑,更像是海内昆仑之虚:《大荒南经》:“海内昆仑之虚,在西北,帝之下都。昆仑之虚,方八百里,高万仞。上有木禾,长五寻,大五围。而有九井,以玉为槛。面有九门,门有开明兽守之,百神之所在。在八隅之岩,赤水之际,非仁羿莫能上冈之岩。”   海内的昆仑高原,屹立在西北方,是天帝在下方的都城。方圆八百里,高一万仞。山顶有一棵像大树似的稻谷,高达五寻,粗细需五人合抱。昆仑山的每一面有九眼井,每眼井都有用玉石制成的围栏。昆仑山的每一面有九道门,而每道门都有称作开明的神兽守卫着,是众多天神聚集的地方。众多天神聚集的地方是在八方山岩之间,赤水的岸边,不是具有像夷羿那样本领的人就不能攀上那些山冈岩石。
 楼主| 周庚捷 发表于 2015-1-1 03:00:5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周庚捷 发表于 2014-12-6 03:41 且说伯禹自从帝妃、帝女往南访帝舜确耗之后,与群臣商议道:“先帝虽是升仙,然从此不可复见, ...

西来说(九)
           、昆仑山是金字塔的猜想   罗灵杰说:“山”字造字,源于昆仑,古汉字由三个金字塔组成,很像埃及的吉萨大金字塔群。古说昆仑山均为三座,或是三层,寓意昆仑山“三生万物”,是地球衍生万物的地方。(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由此可见“连山”八卦也是源于昆仑山。(“连山”指昆仑山)昆仑山就是埃及金字塔,是人造建筑。   而昆仑之虚我猜想就是埃及开罗的建筑群,“开罗”两字也应该是“昆仑”的音变。 78楼回复    培灵2014-04-04 09:34   (原图) 79楼回复    培灵2014-04-04 09:34   看看埃及开罗的卡纳克神庙。像不像上帝在地球上的殿宇。   卡纳克神庙是埃及中王国及新王国时期首都底比斯的一部分。太阳神阿蒙神的崇拜中心,古埃及最大的神庙所在地。在开罗以南700千米处的尼罗河东岸。 遗址占据当时底比斯东城的北半部。通过斯芬克斯(见狮身人面像)大道与南面1千米的卢克索相接,那里另有一座阿蒙神庙。由于中王国和新王国各朝都是从底比斯起家而统治全国的,底比斯的地方神阿蒙神被当做王权的保护神,成为埃及众神中最重要的一位。这里的阿蒙神庙也成为全国最大最富有的神庙。 80楼回复    培灵2014-04-04 09:35   (原图) 81楼回复    培灵2014-04-04 09:36   (原图) 82楼回复    培灵2014-04-04 09:36   门有开明兽守之,在苏美尔的挖掘中曾看到过相同的东西,《西山经》有兽焉,其状如羊而四角,名曰土蝼,是食人。 83楼回复    培灵2014-04-04 09:37   (原图) 84楼回复    培灵2014-04-04 09:38   百神之所在 85楼回复    培灵2014-04-04 09:38   作为埃及最大的神庙,卡纳克神庙给人的感觉就是雄伟得有些夸张,且不说塔门巨大而厚重,雕像高大而挺拔,就连多柱厅中的134根圆柱子,高度竟然有22米,每根“盛开”的莲花大圆柱顶可以站立100余人。如此巨大的神庙看来真是为神盖的,哪个神,我认为就是上帝耶和华。这是我的猜想。如果说西奈山是海内昆仑山的话,开罗附近的建筑群则为海内昆仑之虚。 86楼回复    培灵2014-04-04 09:39   五、由辛字想到的   西奈山意即“月亮山”,根据古代闪族神话中的月亮老人辛(Sin)而命名。   注意这里的辛(Sin)字,日语中辛的发音与神的发音相同,联想到苏美尔迦勒底的吾尔被称为月亮之城,其王纳拉姆辛自称神,那拉姆是人名,辛是神的意思,最初,辛是月亮神,据说古时候月亮离地球很近,被称为天,上帝诸神都住在其上,所以月亮神又代表神上帝。纳拉姆辛就是那拉姆神的意思。   而西奈山的西其实是辛的音变,也就是神的音变,奈是黄帝家族姓,所以西奈山就是奈的神的山的意思,其实就是上帝的山。日本有个县叫做神奈川县,应该也是一个意思。   好了既然如此,辛也可以代表一个地方,高辛氏帝喾最初被封在辛,可能最初在乌尔,然后到了西奈山附近。   炎帝又名烈山氏,这个烈山,很可能就是和烈山,即西奈山,所以炎帝也出于昆仑山。   六、海外昆仑   昆仑山在西北。美国人默茨发现了山海经东山经所记载的山脉就在现在的美洲大陆。而与之对应的西山和大荒西就应该指西方大陆,因为山海经记载昆仑山在西,在北。   大荒西经及西山经可以参考来看。   《大荒西经》第十六: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曰昆仑之丘。有神人面虎身,有文、有尾、皆白,处之。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辄燃。有人载胜,虎齿,有豹尾,穴处,名曰西王母。此山万物尽有。   昆仑山与不周山相离不远,找到了不周山,也就找到了昆仑山。来看不周山的位置,《山海经》大荒西经:“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有水曰寒暑之水。水西有湿山,水东有幕山。有禹攻共工国山。”   有人说非洲的尼拉贡戈活火山对应炎火之山,而把非洲大裂谷看做不周山,埃萨尔比亚高原看做昆仑山。这是不对的,其一位置不对,因为山海经记载昆仑山在西,在北。而埃塞俄比亚高原不能说在北,甚至偏南;其二,不周山一定是仰视或者远视,是山,而不是壑,更不是谷。   而这个说法最大的错误在于与西次三经的西山系列对不上,我们看地理位置,不能孤立地看一座山,而是所有的条件都考虑进去,都满足才可以。所以基本可以排除非洲。   七、西次三经。   我发现不周山和昆仑山都在一个山系,就是西次三经(所记载的山)。这个西次三经里有不周山,有钟山,有昆仑山,有西王母所在的玉山,有轩辕之丘,有积石山。所以它是非常重要的山系。如果能够破解西次三经,就能揭秘昆仑山,就能知道黄帝生在哪里?年轻时娶妻在哪里。其意义非常重大。   要破解此山系,需要注意其中几个重要点:1、火山:《山海经?西次三经》:“又西三百里,约槐江之山。…南望昆仑,其光熊熊,其气魂魂。西望大泽,后稷所潜也。”   2、北方有山脉:北望诸【囟此】,槐鬼离仑居之,鹰鸇之所宅也。东望恒山四成,有穷鬼居之,各在一搏。爰有淫水,其清洛洛。有天神焉,其状如牛,而八足二首马尾,其音如勃皇,见则其邑有兵。 3、不周山在附近:又西北三百七十里,曰不周之山。北望诸【虫焉】之山,临彼岳崇之山,东望泑泽,河水所潜也,其原浑浑泡泡。爰有嘉果,其实如桃,其叶如枣,黄华而赤柎,食之不劳。4、轩辕之丘在附近:又西四百八十里,曰轩辕之丘,无草木。洵水出焉,南流注于黑水,其中多丹粟,多青雄黄。 87楼回复    培灵2014-04-04 09:41   (山海经原文:西次三经之首,曰崇吾之山,在河之南,北望冢遂,南望【遥去辶】之泽,西望帝之捕兽之丘,东望【虫焉】渊。有木焉,员叶而白柎,赤华而黑理,其实如枳,食之宜子孙。有兽焉,其状如凫,而一翼一日,相得乃飞,名曰蛮蛮,见则天下大水。   西北三百里,曰长沙之山。泚水出焉,北流注于泑水,无草木,多青雄黄。   又西北三百七十里,曰不周之山。北望诸【虫焉】之山,临彼岳崇之山,东望泑泽,河水所潜也,其原浑浑泡泡。爰有嘉果,其实如桃,其叶如枣,黄华而赤柎,食之不劳。   又西北四百二十里,曰峚山,其上多丹木,员叶而赤茎,黄华而赤实,其味如饴,食之不饥。丹水出焉,西流注于稷泽,其中多白玉。是有玉膏,其原沸沸汤汤,黄帝是食是飨。是生玄玉。玉膏所出,以灌丹木,丹木五岁,五色乃清,五味乃馨。黄帝乃取峚山之玉荣,而投之钟山之阳。瑾瑜之玉为良,坚粟精密,浊泽有而色。五色发作,以和柔刚。天地鬼神,是食是飨;君子服之,以御为祥。自峚山至于钟山,四百六十里,其间尽泽也。是多奇鸟、怪兽、奇鱼,皆异物焉。   又西北四百二十里,曰钟山。其子曰鼓,其状如人面而龙身,是与钦【丕鸟】杀葆江于昆仑之阳,帝乃戮之钟山之东曰【山加鹞去鸟】崖。钦【丕鸟】化为大鹗,其状如雕而墨文曰首,赤喙而虎爪,其音如晨鹄,见则有大兵;鼓亦化为鵕鸟,其状如鸱,赤足而直喙,黄文而白首,其音如鹄,见即其邑大旱。   又西百八十里,曰泰器之山。观水出焉,西流注于流沙。是多文鳐鱼,状如鲤里,鱼身而鸟翼,苍文而白首赤喙,常行西海,游于东海,以夜飞。其音如鸾鸡,其味酸甘,食之已狂,见则天下大穰。   又西三百二十里,曰槐江之山。丘时之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泑水。其中多蠃其上金青雄黄,多藏琅?、黄金、玉,其阳多丹粟。其了有多采黄金银。实惟帝之平圃,神英招司之,其状马身而人面,虎文而鸟翼,徇于四海,其音如榴。南望昆仑,其光熊熊,其气魂魂。西望大泽,后稷所潜也。其中多玉,其阴多榣木之有若。北望诸【囟此】,槐鬼离仑居之,鹰鸇之所宅也。东望恒山四成,有穷鬼居之,各在一搏。爰有淫水,其清洛洛。有天神焉,其状如牛,而八足二首马尾,其音如勃皇,见则其邑有兵。   西南四百里,曰昆仑之丘,是实惟帝之下都,神陆吾司之。其神状虎身而九尾,人面而虎爪;是神也,司天之九部及帝之囿时,有兽焉,其状如羊而四角,名曰土蝼,是食人。有鸟焉,其状如蜂,大如鸳鸯,名曰钦原,蠚鸟兽则死,蠚木则枯,有鸟焉,其名曰鹑鸟,是司帝之百服。有木焉,其状如棠,黄华赤实,其味如李而无核,名曰沙棠,可以御水,食之使人不溺。有草焉,名曰薲草,其状如葵,其味如葱,食之已劳。河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无达。赤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泛天之水。洋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丑涂之水。墨水出焉,而四海流注于大杆。是多怪鸟兽。   又西三百七十里,曰乐游之山。桃水出焉,西流注于稷泽,是多白玉,其中多【鱼骨】鱼,其状如蛇而四足,是食鱼。   西水行四百里,曰流沙,二百里至于嬴母之山,神长乘司之,是天之九德也。其神状如人而豹尾。其上多玉,其下多青石而无水。   又西北三百五十里,曰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有兽焉,其状如犬而豹文,其角如牛,其名曰狡,其音如吠犬,见则其国大穰。有鸟焉,其状如翟而赤,名曰胜遇,是食鱼,其音如录,见则其国大水。   又西四百八十里,曰轩辕之丘,无草木。洵水出焉,南流注于黑水,其中多丹粟,多青雄黄。   又西三百里,曰积石之山,其下有石门,河水冒以西流,是山也,万物无不有焉。   又西二百里,曰长留之山,其神白帝少昊居之。其兽皆文尾,其鸟皆文首。是多文玉石。实惟员神磈【氏之宫。是神也,主司反景。   又西二百八十里,曰章莪之山,无草木,多瑶碧。所为甚怪。有兽焉,其状如赤豹,五尾一角,其音如击石,其名如狰。有鸟焉,其状如鹤,一足,赤文青质而白喙,名曰毕文,其鸣自叫也,见则其邑有譌火。   又西三百里,曰阴山。浊浴之水出焉,而南流注于番泽,其中多文贝。有兽焉,其状如狸而白首,名曰天狗,其音如榴榴,可以御凶。   又西二百里,曰符惕之山,其上多棕枬,下多金玉。神江疑居之。是山也,多怪雨,风云之所出也。   又西二百二十里,曰三危之山,三青鸟居之。是山也,广员百里。其上有兽焉,其状如牛,白身四角,其豪如披蓑,其名曰【彳敖】【彳因】,是食有。有鸟焉,一首而三身,其状如【乐鸟】,其名曰鸱。   又西一百九十里,曰騩山,其上多玉而无石。神耆童居之,其音常如钟磬。其下多积蛇。   又西三百五十里,曰天山,多金玉,有青雄黄。英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汤谷。有神焉,基状如黄囊,赤如丹水,六足四翼,浑敦无而目,是识歌舞,实为帝江也。   又西二百九十里,曰泑山,神蓐收居之。其上多婴短之玉,其阳多瑾瑜之玉,其阴多青雄黄。是山也,西望日之所入,其气员,神红光之所司也。   西水行百里,至于翼望之山,无草木,多金玉。有兽焉,其状如狸,一日而三尾,名曰囗,其音如囗百声,是可以御凶,服之已瘅。有鸟焉,其状如乌,三首六尾而善笑,名曰鵸【余鸟】,服之使人不厌,又可以御凶。   凡西次三经之首,崇吾之山至于翼望之山,凡二十三山,六千七百四十四里。其神状皆羊身人面。其祠之礼,用一吉玉瘗,糈用稷米。】   根据西次三经的描述,我将各个山连起来,画作简图如下: 88楼回复    培灵2014-04-04 09:42   (原图) 89楼回复    培灵2014-04-04 09:44   大概是以上形状的山系。用这个山系去对西奈山,对不上,所以可以肯定西奈山为海内昆仑。我的眼光继续向北,停留在西亚,高加索山脉及其向西的延伸似乎相像。   西山经到底在哪里呢?是非洲呢,还是西亚呢?昆仑山是埃塞俄比亚高原及金字塔的说法误导了我,给我造成了混乱,使我迷惑。难道黄帝是从非洲打到两河流域的吗?   我还是求问上帝,于是我祷告求上帝告诉我真相:“神呢,你知道我是无能的。你隐藏呢,如果不是你自己来揭秘,谁也不能解开。如果你要继续封闭《山海经》的奥秘呢,我就顺服,不再探究,如果你要向我显明,就求你帮助我,不是靠我自己,乃是你要向我显明。”这样,我连续祷告了两天。上帝就向我显明了他的旨意,使我解开了西次三经之谜。接下来我将告诉你昆仑山在哪里。 90楼回复    我是药水之父2014-04-04 11:34   我是中国人,不像楼主一样,是以色列人的后代。 91楼回复    荣入圣城2014-04-04 19:39   若能发现昆仑山在哪里,就是奇功一件 92楼回复    魔鬼筋肉猫2014-04-04 20:41   先马克!!!再发链接。   我坚定的认为,世界文明必然在中国,而且可以肯定的就是在现在的中国大陆!楼主所说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有个致命的错误那就是…本末倒置!…。中国在二十世纪初,外国大批野心家强盗小偷掠夺者丧心病狂的杂碎从新疆,蒙古,甘肃,四川,西藏,山西,陕西抢偷毁了大量的史前文物,甚至希特勒也派人到西藏去寻找雅利安人的源头、世界的轴心,导致现在要研究上古历史无从入手,但是神木史前遗址、三星堆遗址的发现,让我们更明确的知道,大量的遗址还沉睡在广博的华夏大地,等着我们去发现!   世界文明的中心,在中国!   [来自UC浏览器] 93楼回复    魔鬼筋肉猫2014-04-04 20:44   http://m.tianya.cn/bbs/aut.jsp?item=no05=266455=41=96575532152=16767579=912587289=6e315b0ba24dc79df4adf1f7881a468c   这是一个上古史研究帖子,图文并茂,涉猎广泛,研究者呕心沥血,希望二位能够交流,碰撞出灵感!   
 楼主| 周庚捷 发表于 2015-1-1 03:19:2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转:中国文明西来说”(十)
        九节、黄帝他拉的生活轨迹   山海经中黄帝早期的叙述:   根据《山海经?西次三经》云:距西王母所属玉山四百八十里,曰轩辕之丘。郭璞注:轩辕之丘,因黄帝(号轩辕氏)曾在此丘娶西陵氏女嫘祖故名。   轩辕之丘离西王母所在玉山480里,离昆仑山即亚拉腊山1400里,黄帝就出生在那里。   西山经第二   又西北四百二十里曰峚山。其上多丹木,员叶而赤茎,黄华而赤实,其味如饴,食之不饥。丹水出焉,西流注于稷泽。其中多白玉,是有玉膏。其源沸沸汤汤,黄帝是食是飨。是生玄玉。玉膏所出,以灌丹木。丹木五岁,五色乃清,五味乃馨。黄帝乃取峚山之玉荣,而投之锺山之阳。瑾瑜之玉为良,坚粟精密,浊泽(有而)〔而有〕光。五色发作,以和柔刚。天地鬼神,是食是飨;君子服之,以御不祥。自峚山至于锺山四百六十里,其间尽泽也。是多奇鸟、怪兽、奇鱼,皆异物焉。   参考译文:再往西北四百二十里,是座峚山,山上到处是丹木,红红的茎干上长着圆圆的叶子,开黄色的花朵而结红色的果实,味道是甜的,人吃了它就不感觉饥饿。丹水从这座山发源,向西流入稷泽,水中有很多白色玉石。这里有玉膏,玉膏之源涌出时一片沸沸腾腾的景象,黄帝常常服食享用这种玉膏。这里还出产一种黑色玉石。用这涌出的玉膏,去浇灌丹木,丹木再经过五年的生长,便会开出光艳美丽的五色花朵,结下味道香甜的五色果实。黄帝于是就采撷峚山中玉石的精华,而投种在钟山向阳的南面。后来便生出瑾和瑜这类美玉,坚硬而精密,润厚而有光泽。五种颜色的符彩一同散发出来相互辉映,那就有刚有柔而非常和美。无论是天神还是地鬼,都来服食享用;君子佩带它,能抵御妖邪不祥之气的侵袭。   峚山位于小高加索山系,黄帝年轻时在那里活动,   黄帝出生在土耳其,娶嫘女,后来弱水(幼发拉底河)附近生了亚伯拉罕、拿鹤、哈兰,在昆仑山,黄帝学艺,之后向东移动到现在的伊朗附近,成为书栅王,后来在阪泉之战中打败炎帝。阪泉应该就在迦勒底的乌尔附近,得胜后,黄帝家族居迦勒底为王,黄帝在和炎帝榆罔的阪泉之战之前应该是神农氏的臣属诸侯,官职为大皞。   因为蚩尤登九淖伐空桑(空桑为哈兰),打到了哈兰,黄帝带领儿子们从迦勒底的乌尔出发去迎战,所以亚伯拉罕一定也参加了阪泉之战和逐鹿之战。真正的战斗在哈兰(这一带当为逐鹿的战场),蚩尤被打败。   蚩尤逃跑,黄帝派应龙追杀,在冀州也就是两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中部杀之。黄帝追击、打败蚩尤后,顺势到泰山祭天,泰山应该不是中国境内的泰山,我猜想是阿尔泰山。后来黄帝年老回到哈兰就死在那里,而不是中国,也不是乘龙飞天。   黄帝死后,古提人被苏美尔人赶走后,他们又在东边建立了巴克特里亚王国,是大夏国的延续。据说黄帝是夏、周、戎、狄四族的始祖。   我们可以总结一下黄帝的移动路线:土耳其-昆仑山—伊朗—迦勒底的乌尔—哈兰—中国(?)—死在哈兰。   我不敢肯定黄帝是否到过中国,也许到达过新疆,没有到达内地的可能性大。 154楼回复    培灵2014-04-09 08:15   第十节 关于黄帝四面   一、世界上最大的国家   孔子与他的学生关于黄帝有一段对话: 子贡问曰:古者黄帝四面,信乎?孔子曰:黄帝取合己者四人,使治四方,不计而耦,不约而成,此之谓四面也。   黄帝战蚩尤,胜利之后,一统天下。这个天下,是真正的天下,它包括非洲,美洲,亚洲,欧洲几乎是全世界。《路史?后纪一》载:“黄帝始分土建国”。据说,黄帝奠定天下后,“命风后方割万里,画野分疆,得小大之国万区”,   《淮南子?天文训》:   东方木也,其帝太昊,其佐句芒;南方火也,其帝炎帝,其佐祝融;中央土也,其帝黄帝,其佐后土;西方金也,其帝少昊,其佐蓐收;北方水也,其帝颛顼,其佐玄冥。”太昊、炎帝、少昊、颛顼四帝居东南西北,为四面。所以孔子讲取合己者四人,即此四帝也。   东方中国,为黄帝的父亲太昊(拿鹤),南方埃及为炎帝(可能是亚伯拉罕),西方少昊是黄帝的儿子拿鹤居美洲大陆。北方帝颛顼居北在乌克兰。黄帝居中,即古大夏国,又称为中国(Middle Kingdom),可能是巴克特里亚。现在中亚一带。   黄帝建立了大夏,西方人称达西亚,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拥有全世界。   《史记?五帝本纪》:“东至于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于空桐,登鸡头;南至于江,登熊湘;北逐荤粥,合符釜山。”   “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之,平者去之。披山通道,未尝宁居:东至于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于空桐,登鸡头;南至于江,登熊湘;北逐荤粥,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   有不服的,就去征讨,正是打败天下无敌手。   《辽史?志第四?兵卫志上》:“轩辕氏合符东海,邑于涿鹿之阿,迁徙往来无常处,以兵为营卫。飞狐以北,无虑以东,西暨流沙,四战之地,圣人犹不免于兵卫,地势然耳。”   二、黄帝四面的属灵含意   圣经启示录4:6-8   6 宝座前好像一个玻璃海如同水晶。宝座中,和宝座周围有四个活物,前后遍体都满了眼睛。 7 第一个活物像狮子,第二个像牛犊,第三个脸面像人,第四个像飞鹰。 8 四活物各有六个翅膀,遍体内外都满了眼睛。他们昼夜不住地说,圣哉,圣哉,圣哉,主神。是昔在今在以后永在的全能者。   以西结书1:4-26   4 我观看,见狂风从北方刮来,随着有一朵包括闪烁火的大云,周围有光辉。从其中的火内发出好像光耀的精金。 5 又从其中显出四个活物的形像来。他们的形状是这样,有人的形像, 6 各有四个脸面,四个翅膀。 7 他们的腿是直的,脚掌好像牛犊之蹄,都灿烂如光明的铜。 8 在四面的翅膀以下有人的手。这四个活物的脸和翅膀乃是这样, 9 翅膀彼此相接,行走并不转身,俱各直往前行。 10 至于脸的形像,前面各有人的脸,右面各有狮子的脸,左面各有牛的脸,后面各有鹰的脸。 11 各展开上边的两个翅膀相接,各以下边的两个翅膀遮体。 12 他们俱各直往前行。灵往哪里去,他们就往那里去,行走并不转身。 13 至于四活物的形像,就如烧着火炭的形状,又如火把的形状。火在四活物中间上去下来,这火有光辉,从火中发出闪电。 14 这活物往来奔走,好像电光一闪。 15 我正观看活物的时候,见活物的脸旁各有一轮在地上。 16 轮的形状和颜色(原文作作法)好像水苍玉。四轮都是一个样式,形状和作法好像轮中套轮。 17 轮行走的时候,向四方都能直行,并不掉转。 18 至于轮辋,高而可畏。四个轮辋周围满有眼睛。19 活物行走,轮也在旁边行走。活物从地上升,轮也都上升。 20 灵往哪里去,活物就往那里去。活物上升,轮也在活物旁边上升,因为活物的灵在轮中。 21 那些行走,这些也行走。那些站住,这些也站住。那些从地上升,轮也在旁边上升,因为活物的灵在轮中。 22 活物的头以上有穹苍的形像,看着像可畏的水晶,铺张在活物的头以上。 23 穹苍以下,活物的翅膀直张,彼此相对。每活物有两个翅膀遮体。 24 活物行走的时候,我听见翅膀的响声,像大水的声音,像全能者的声音,也像军队哄嚷的声音。活物站住的时候,便将翅膀垂下。 25 在他们头以上的穹苍之上有声音。他们站住的时候,便将翅膀垂下。 26 在他们头以上的穹苍之上有宝座的形像,仿佛蓝宝石。在宝座形像以上有仿佛人的形状。   在印度史诗《罗摩衍那》或印度经典《奥义书》里,都提到大梵天有四张脸孔,且其四面怪相也有雕塑保留下来。   梵天的梵文音译是婆罗贺摩,亦称大梵天。据说,他是色界初禅天之王,称大梵天王,又称为原人。那是因为据印度教和婆罗门教,梵天出自“金胎”(梵卵),他把卵壳分成两半,上半卵壳升上去成为天,下半卵壳降下去成为地。从而创造了天和地。然后他又创造了十个生主,由他们继续完成世界的创造工作,因此梵天是位“创造神”。   据说,梵天原有五个头,被湿婆(印度教、婆罗门教之神)毁去一个,剩下的四个头面向四方;有四只手,分别拿着经典、莲花、匙子、念珠或钵。通常是坐在莲花座上;坐骑是一只天鹅,或七只天鹅拉的一辆车。他的妻子是娑罗室伐底。在婆罗门教和印度教中,梵天已是与湿婆、毗温奴并称的“三大神”之一,但由于梵天还创造了魔鬼和灾难,所以人们对他敬而远之,崇拜者极少,其地位并不高。   佛教创始以后,梵天成为大梵天王,只有佛教的一个护法神,地位也不高;有时也作释迦牟尼佛的右胁侍,而其法像则不同于以前,平时只是一手持白拂而已。大梵天王即佛教“二十诸天”中的第一位,即色界初禅天之王。   我在后面推出了梵天可能就是黄帝,于是梵天四面就对应于黄帝四面,因为黄帝本来是天上的大使者下凡。传说黄帝的母亲一天夜晚突然看见北极光,然后就怀孕、生下了黄帝。   至于黄帝是否就是四活物,我不敢妄言。   但是黄帝造轮式车,车轮子的灵感是否就来自四活物的轮辋呢?黄帝又叫轩辕黄帝,轩辕二字指的就是车。   本特利在《新全球史》中说在公元前3000年,苏美尔发明了轮式车。本特利地点说对了,但是时间是错误的,因为现代文明一切均在大洪水之后,大洪水在公元前2458年,距今4471年。所以苏美尔文明一定也在洪水之后。   事实上是居住在美索不达米亚的公孙黄帝,古提人首领发明了轮式车。   还有据说黄帝造船。在乌尔王室墓地里出土了一搜银质的船模型,那正是黄帝所造,因为黄帝就住在迦勒底的乌尔,那个墓室有可能就是黄帝族的墓室。(本特利新全球史P44) 155楼回复    培灵2014-04-09 08:16   (原图) 156楼回复    培灵2014-04-09 09:44   第十一节 两个少昊、太昊   拉克伯里说黄帝姓那,是真的吗?答案是肯定的,我们来看圣经创世纪11章闪的后代   闪的后代记在下面.洪水以后二年……西鹿活到三十岁、生了拿鹤. 西鹿生拿鹤之后、又活了二百年.并且生儿养女。拿鹤活到二十九岁、生了他拉.拿鹤生他拉之后、又活了一百一十九年.并且生儿养女。 他拉活到七十岁、生了亚伯兰、拿鹤、哈兰。 他拉的后代、记在下面.他拉生亚伯兰、拿鹤、哈兰.哈兰生罗得。   注意没有,黄帝的父亲和儿子都叫一个名字,拿鹤。少昊是黄帝他拉的儿子拿鹤Nahor是也,鹤者,鸟也,所以少昊的图腾为鹤,为鸟。而太昊Hor则是他拉的父亲拿鹤,重名。他们爷孙俩,一个太昊Hor一个少昊Hor,一个是黄帝的父亲,一个是黄帝的儿子。所以又叫(拿)鹤,“拿”者,黄帝的名字称为Nakhunte,前面为拿是也,是黄帝家族的姓。(呜呼!我又发现了!感谢上帝。这是2013年4月6日。这是让我高兴得蹦起来的发现。)   昊其实又是官名,是黄帝族的首领名称,太昊的黄帝的父亲,少昊是儿子,推理大昊就是黄帝本人了。所以黄帝的官职曾经是大昊。   黄帝他拉姓那本是拉克伯里的研究结果,但是却与圣经绝妙地契合,你还不心动吗?这一段圣经印证了拉克伯里的学说,也奇妙地印证了中国古籍记载的黄帝父亲儿子太昊和少昊。 157楼回复    培灵2014-04-09 10:09   一、少昊-美洲之王   少昊,被尊为“大华夏显宗康皇帝”,又名玄嚣(一说名清),是黄帝的长子,生于穷桑。   《史记》载:黄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西陵氏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   黄带他拉有三个儿子,上面的记载缺了一个儿子。玄嚣对应亚伯拉罕,昌意对应哈兰。就没有了少昊。因为亚伯拉罕去了西方,在信仰上,在家族生活中都与黄帝分道扬镳,所以后世少有记载。常常把少昊与玄嚣混淆。实际上少昊是黄帝的二儿子拿鹤。
 楼主| 周庚捷 发表于 2015-4-3 03:52:1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荐:”科学考古上古史”
         博文转自鹰在飞翔《中华文明起源考系列之一:昆仑丘考证》汪立庚(如转载请注明出处)引评:值得一读!“赫赫我祖 来自昆仑”。昆仑山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史上具有“万山之祖”的显赫地位,古人称昆仑山为中华“龙脉之祖”。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昆仑之丘就成为周王朝及下属各国的精神之地,他们认为自己的祖先来自于西北方向遥远的昆仑。第一章、《山海经》中关于昆仑丘记载之考证一、先秦时期名著《山海经》关于中关于昆仑山的记载:(1)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有神,人面虎身,有文有尾,皆白,处之。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辄然。有人戴胜,虎齿,有豹尾,穴处,名曰西王母。此山万物尽有。(大荒西经)(2)海内昆仑之虚,在西北,帝之下都。昆仑之虚,方八百里,高万仞。上有木禾,长五寻,大五围。而有九井,以玉为槛。面有九门,门有开明兽守之,百神之所在。在八隅之岩,赤水之际,非仁羿莫能上冈之岩。(海内西经)(3)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负子,有两黄兽守之。(4)西北海之外----------有西周之国,姬姓,食谷。二、以上是《山海经》里考证昆仑丘最重要的文字记载,说明了:1、所谓“西海之南”,即在其西北方向有海;2、《山海经》写于西周末年或东周初年,他们年称西周之国,肯定不是指以洛阳为都城的西周国,而是指周人传说中的祖宗之地。周人传说他们来自昆仑山,那里是黄河的源头,他们顺河而下,到达中原地区。3、“流沙之滨”,说明那里有沙漠;4、“赤水之后,黑水之前”,表明那地方在两水之间,有一条叫赤水,有一条叫黑水;5、“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其外有炎火之山。”,表明了那里下面有水,有一个不大的湖,而外面有一个火热的山,扔东西就会烧起来。6、“海内昆仑之虚,在西北,帝之下都,方八百里,高万仞”,说明了昆仑丘在西北方向,所谓西北,应当是西周洛阳的西北方向,方八百里,可以认为是一个相对准确的数,就是领地有八百里范围,山很高,“高万仞”。三、综合以上内容进行考证:考证1:昆仑丘方位图1:昆仑丘考证图1赤水即现在的阿姆河,汉时叫妫水,见《史记?大宛列传》中有此记载:“大夏在大宛西南二千馀里妫水南”, 其上游今为喷赤河,。周人的《山海经》和《穆天子传》主要叫赤水,而不叫妫水,是因为周人世居赤水北面,从地理距离上,他们更近于赤水,因此更习惯叫赤水。所谓妫水,应当取名自夏朝国王,夏王姓妫,建立夏国,而将夏国都城附近主要大河取名为妫水。而黑水,即锡尔河。西北海、西海之南,所谓西海指古咸海,咸海正处于昆仑丘的西北方向。大荒,应当是指大沙漠,整个中亚,在帕米尔高原以西,咸海和里海之间,大部分地区为沙流,也即楚人诗歌里所写:“西有流沙千里些”的缘故。考证2:赤水之后,黑水之前考证《山海经》中的赤水,其重要性远高于黑水以及其他水系,居于核心位置,说明赤水地区是当时的政治中心。自公元前2000年至希腊人统治时期的大夏国,赤水流域都是统治中心,其地位相当于黄河在中国古代地位,故周人以赤水为中心来表述方位。尽管赤水下游为妫水,但妫水为夏人统治范围,或许上游喷赤河两侧均是周人势力范围,所以周人习惯将其上下游都叫赤水。现在的黑水上游在昆仑丘,而周人称为黑水之前,猜测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昆仑丘之内黑水上游,不被周人视为黑水,另一种可能是黑水古河道及支流与今天不同,周人把昆仑丘之外的才叫黑水。图2: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方位考证考证3:有山而不合昆仑丘还有一个关键性的标志:有山而不合。如下图:图3:昆仑丘考证图如上图所示,黑色阴影部分为山的轮廓,环昆仑丘四周之高山,高度通常在3000—4000米之间,东面有一个出口,即为古丝绸之路,很狭小的通道,西面也仅有一个出口,即“苦盏”,最窄处仅4公里左右,沿湖两侧,可通行距离最窄处不足1公里,而里面宽度则超过100公里的大口袋盆地。之所以叫“昆仑丘”,与中国现在取名方式相同,昆仑山之中,有一个数百平方公里大丘,比丘下面地带高出约200米。考证4: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弱水之渊,可能是指一个很小的湖,在昆仑丘的下面。而从地图上看,昆仑丘的出口有一个小湖,现名为Kairakun Reservoir,现湖长度约为41公里,平均约宽8—9公里。入昆仑丘,必须经过湖边那狭窄的通道,南边通道为主要通道,最窄处不足1公里。我们不太了解西周人的语法习惯,如果改成另外一种意思:昆仑丘下面有一个湖,环绕湖的两边有道路可通行,似乎更合理。(“弱水之渊”笔者仍未以正确理解)Kairakun Reservoir可能就是传说中的瑶池,《穆天子传》中:“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的瑶池可能指的就是在这里。图4:弱水之渊考证5:炎火之山其外有“炎火之山”,所谓“外”,从词义上理解,就是昆仑山的外面,而古以有之的“火焰山”就在古昆仑山的外面。图5:昆仑丘考证图火焰山原本就属于天山(古昆仑山)山脉的分支,是中国最热的地方,也是整个东亚和中亚最热的地方,夏季最高气温高达摄氏47.8度,地表最高温度高达摄氏70度以上,沙窝里可烤熟鸡蛋。而根据我国著名气候专家竺可桢著《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论证:自五千年前的仰韶文化以来,竹类分布的北限大约向南后退纬度从 “1°—3°”。如果检查黄河下游和长江下游各地的月平均温度及年平均温度,可以看出正月分的平均温度减低?“3°一5℃,年平均温度大约减低2℃。某些历史学家认为,黄河流域当时近于热带气候。----近五千年期间,可以说仰韶时代和殷商时代是中国的温和气候时代,当时西安和安阳地区有十分丰富的亚热带植物种类和动物种类。(《考古学报》1972年第1期第18P)另,根据英国专家英国气象学Folland先生经研究,制作了过往1万年全球气候变化图表,如下图:图6:Folland的一万年气候曲线图读图分析:a.是地球气候近万年以来的最低温度点,也是人类这一段历史的阶段性起点,在这个冰期点,人类可能退到了比较靠近赤道的地方。a.—b.是冰期后约1500年的气温上升期。b.—c.是冰期后的一个气温下降期,其历时约1000年。c.—d.是冰期后另一次升温,这一次升温持续的时间长,从8000年前到5000年前,历时可能超过3000年,而且温度升得很高,是近万年温度最高的一段。d.—e.是严重的降温期。e.—f.到了大约2500年前,也就是大约公元前500年的时候,气温有了一段宝贵的回升期。f.—i.汉朝以后,气候进入了起伏变化的阶段,中国的朝代更替也是随之起起伏伏,不过这已经是文明起源之后的话题了。按《山海经》所述,周人与黄帝等都同时活动,各有领地;周人活动于昆仑丘的时间可能是公元前3000—1400年,公元前1100年,周人自甘肃、陕西领地进入中原,消灭了商王朝,正式入主中原。那么,周人活动的时间上,气候总体是比现在要高,可能高出2--5℃,那么火焰山的温度还将比现在高,最高气温可能超过50℃,地面最高气温可能高达72--75℃,所以周人说那“炎火之山,投物投物辄然”,将物品扔上去就能烧着。这也说明了,古周人活动范围非常大,西至咸海、里海,东至火焰山,东西跨度可能达2000多公里。考证6:昆仑之丘八百里《山海经》记载:昆仑之虚,方八百里,高万仞。图7:八百里昆仑红线距离,属可居住最大距离,实测约为335公里,合670公里;西周时1里,约为415米,335公里约为周时807里。周人领地可能就是此八百里的盆谷之丘地,如果他们有1200里,或应当说“方一千二百里”。考证7:赤水际莫能上冈图8:在赤水(喷赤河)地段,想从赤水到达昆仑丘,几乎是不可能的,只有仁羿才上得了。中国古代传说仁羿住在夏朝的东面,后来杀死夏王,并自立为王,成为夏朝第六个王。从谷歌地球上了解,如想从赤水或赤水支流,翻过高山到达昆仑丘,是极为困难之事,海拔在3000—4000多米,有雪山。周人在《山海经》里的关于此段的表述,基本符合事实,可能还透露了一个历史信息,原居于夏国东面的仁羿曾经由赤水翻越雪山到达过昆仑丘,因而被周人记住了。昆仑丘区域即古西周之国。四、昆仑山为什么不是今天的昆仑山?《百度百科》介绍:至于昆仑山不是指日月山,这是因为汉朝的误解。《史记·大宛列传》中提到,张骞认为:于阗(新疆和田)流出的河流就是黄河的源头,河中多玉石(可见和田玉就是那时开始出名的)”,而另一方面,汉朝之前的地理认识是,黄河源出昆仑山,但是这个地理认识是来之远古祖先的神话传说中流传下来的,具体地点在哪里不清楚,于是汉武帝根据张骞的见闻,就把和田河的源头山脉命名昆仑山。《史记·大宛传》中记载:“汉使穷河源,河源出于寘,其山多玉石,采来,天子案古图书,名河所出山曰昆仑云”。周人传说他们是来自昆仑山,在黄河的源头,顺黄河而下,到达中原地区。张骞误以为和田河就是黄河的源头,所以误将塔克拉玛干沙漠南面,青藏高原东北面山脉为昆仑山而命名。这其中有几大因素导致。其一,周人的地理认识本身有误,将古代罗布泊上游河流的支流视作黄河的源头。其二,上古河道经常变迁,气候变化大,至西汉时与之前大不相同。周人说“河出昆仑”,可能与今天理解不同。自1万年前第四季冰川末期,冰川覆盖了北半球大部分,且冰盖极厚,以至于1万年海平面在现在120米以下。后气候快速转暖,大量融冰,导致了史前全球性大洪水。就周人可能活跃的公元前3000—1000年前时间里,昆仑山和青藏高源大量融冰,我们确实无法知道那时是否有河道或支流起源于昆仑丘东侧。假设因大量融冰,有支流起原天山之上,入新疆盆地,汇入罗布泊地区。罗布泊地区曾因大量融水,暂时内面积甚大,水很深,东流入黄河,也并非不可能。(当然,这除了考古证据外,还需要制作计算机模型来考证,因为短时间[如1000年或几百年间]可能不会留下多少痕迹)。周人对于“河出昆仑”的解释是,河流入海(罗布泊)后潜行于石头之间,进入黄河。故周人所述可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到了汉代,因气候变化,以及融冰减少,形势已然不同,这就给了张骞和汉武帝带来了很大的麻烦,以至于标错了昆仑山。其三,张骞对昆仑山的命名主要依靠大月氏人,而大月氏、善善国等人,都是原活动于阿尔泰山以北的印欧人,因迫于蒙古高原上的匈奴侵略而南迁进入新疆的印欧人,他们并不了解中亚上古传说,以至无法准确回答张骞所问。汉武帝之所以想找到昆仑山,除了想寻找传说中的中华文明祖宗发源之地外,或许还有一个因素,昆仑山上神仙多,穆天子还见过西王母,汉武帝信神,妄想找到西王母和众神仙,以求长生不老。因以上种种原因,张骞既没有找到神仙,也没有找到中华文明的源头昆仑山,并且还标错昆仑山的位置,给后世研究《山海经》和《穆天子传》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楼主| 周庚捷 发表于 2015-4-3 04:04:1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华文明直源考系列之三:古夏国考证》汪立庚(如转载请注明出处)第三章、夏王朝考证《山海经》里面关于夏王朝的记载:(1)西南海之外,赤水之南,流沙之西,有人珥两青蛇,乘两龙,名曰夏后启。开上三嫔于天,得《九辩》与《九歌》以下。此天穆之野,高二千仞,开焉得始歌《九招》。(2)大乐之野,夏后启于此儛九代,乘两龙,云盖三层。左手操翳,右手操环,佩玉璜。在大运山北。一曰大遗之野。(3)夏后启之臣曰孟涂,是司神于巴。人请讼于孟涂之所,其衣有血者乃执之。是请生,在丹山西。丹山在丹阳南,丹阳居属也。《穆天子传》关于夏王朝的记载:丙辰,天子南游于黄□室之丘,以观夏后启之所居。乃□于启室,天子筮猎苹泽,其卦遇讼,逢公占之,曰:讼之繇,薮泽苍苍,其中□宜其正公,戎事则从,祭祀则,畋猎则获。周天子到达昆仑丘后南巡,参观了夏后启的宫殿,还进去宫殿里面看了看。其所谓西南海,与描述昆仑丘方位时的西北海不同,说明西南海和西北海不是同一个海。以此分析,夏王朝位置如下:图14中亚土库曼斯坦于上世纪70年代发现了一个未知文明,其年代为公元前2300—1700年,位于赤水以南,里海以西,兴都库山以北,在昆南丘的西南方向,前苏联考古学家称之为巴克特里亚-马尔吉阿纳文明体,又叫阿克瑟斯文明体(汉时此时称为“大夏国”,本文称其为“夏国”)。至今为止,古方考古学界尚无阿克瑟斯文明体的任何传说或神话故事,也不知道他们是什么人建立,他们是什么语言,为什么消亡。我认为这里就是中国古代第一个王朝:夏王朝。(1)此地符合《山海经》和《穆天子传》关于夏国地理方位描述。夏国西面有里海,符合“西南海之外”;北面有咸海;在阿姆河中游南面,符合“赤水以南”,里海与夏国首都哥诺尔之间,确有沙莫,符合“流沙之西”;夏国南面有大运山,云“在大运山北”,从地图上看,其南面有兴都库山。(2)妫姓与妫水及夏国传说夏王姓妫,故中国境内有数条河水均叫妫水,而阿姆河古为妫水,见在《史记?大宛列传》中有此记载:“大夏在大宛西南二千馀里妫水南。其俗土著,有城屋,与大宛同俗。无大长,往往城邑置小长。其兵弱,畏战。善贾市。及大月氏西徙,攻败之,皆臣畜大夏。大夏民多,可百馀万。其都曰蓝市城,有市贩贾诸物。其东南有身毒国。”妫水的名字可能缘于夏王的姓氏,因夏王姓妫,所以谓妫水。(3)夏国存缘时间与传说夏朝时间基本相同据碳14鉴定结果,中亚古夏国时间为公元前2300年至公元前1700年,而中国传说中的夏王朝时间为公元前2100年至公元前1700年,中间差异有200年。然我们知道,夏商周断代工程所确定时间,缺少可靠的证据,而夏国宫殿遗址,可能还包含着夏启之前的故事。(4)周人自称为夏人后裔,地理上能符合公元前1700年,中亚夏国神秘亡国;几乎同时,印欧人灭了古印度文明。在公元前2000—公元前1000年期间,印欧人横扫整个亚欧大陆,古夏国与古印度国应当同为印欧人所灭。欧印人消灭夏国后,一部分夏人在姬姓族人带领下退入易守难攻的昆仑丘,一部分为逃避印欧人袭击,继续东迁,进入新疆,逃河而下,入黄河,进中原。(5)大夏国之名称西汉张骞出使西域时,对于妫水以南的希腊人所建立的白人国家巴克特里亚称之为大夏国。图15:西汉时期大夏国西汉时,包括新疆在内的整个中亚都被印欧人控制,大月氏、大宛、善善国等都系印欧人分支吐火罗人,张骞不能通晓当地语言,所谓“大夏”的发音,很可能来自吐火罗人的转译。有一种可能性,无论是古夏人,还是希腊人或其他民族占领了那里,人们仍叫那里“大夏”,其发音无论是用吐火罗语,还是用希腊语,或古汉语,发音基本相似。(6)安诺古印章图16:古印章在2000年6月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希伯尔特(F.T.Hiebert)博士,在土库曼斯坦安诺遗址中发现的。安诺遗址属土库曼斯坦。该石印为黑色青金石印章,碳14测定为距今4000年之物,印制与中国早期印章相似。无独有偶,唯一与安诺印章图案相符的是来自泥雅(今民丰县)的一个印章,其形状几乎完全一致,但在西汉时期。(7)古宫殿遗址位于哥诺尔北部的宫廷面积达150米乘140米、托戈洛克(Togolok)的圣殿面积达140米乘100米、克勒里(Kelleli)的堡垒面积达125米乘125米、阿吉一个地方统治者的宅邸面积达25米乘25米,这些巨大的建筑物都已经被发掘出来。它们全部都有围墙、闸门及扶壁的保护,至于如何将建筑物归类为宫廷或圣殿则仍未得到确切的答案[10]。学者马洛里指出,哥诺尔及托戈洛克等地的防御性建筑物类似一种名为加拉的要塞,要塞的形状或呈圆形或呈长方形,三面都有围墙包围,要塞内有民居、工坊及圣殿[11]。(维基百科:巴克特里亚?马尔吉阿纳文明体)哥诺尔宫殿位于古妫水南面,距今妫水(阿姆河)约150公里,距昆仑丘约650公里,这里很可能就是古代的夏启宫殿。图17:疑似夏启宫殿航拍照片图18:疑似夏启宫殿复原图图19:疑似夏启宫殿遗址图20:疑似夏启宫殿挖掘现场图21:疑似夏启宫殿挖掘现场宫殿布局,基本算是正南正北方向,内城与外城格局皆与中国式风格几乎相同。而且,这种布局,只有后来的东亚继承了最多,或者说东亚宫殿和城市布局受其影响最大。(8)东亚地区无夏朝存在确切证据目前东亚地区未发现夏朝存在的确切证据,夏商周断代工程并不能平息关于夏朝是否存在的争议,国外学界并不认可夏商周断代工程的成果。而中国传说中的夏朝信息却非常丰富,先秦著作《山海经》和《穆天子传》均有夏朝方位和历史记载,而在东亚地区所找的夏朝遗址证据,根本就不符合《山海经》和《穆天子传》中关于夏朝方位的记载。(9)《山海经》中史前记载无黄河《山海经》中关于史前中华文明记载,其距离不可谓不长,东南西北,各延万里,但无黄河的任何记载。此书形成于西周晚期或东周初期,周人对黄河方位已经非常了解,且自称来自黄河源头,但《山海经》并无黄河任何记载,只能说明《山海经》所载事项,其发生地均与黄河无关,也进一步印证三皇五帝时代和夏朝时代,不是发生在黄河流域,与黄河无任何关系。综合以上信息,并将这些信息与《山海经》和《穆天子传》中的信息进入相互考证,大夏国既能证明昆仑丘的方位,反过来昆仑丘也能证明大夏国的存在。而且《穆天子传》中穆天子南巡观夏后启宫殿,从位置上分析很可能就是参观的哥诺尔宫殿。此中亚的古大夏国很有可能是中国古代第一个王朝夏。需要继续考证的是轩辕之丘在何处,穆天子还参观了黄帝之宫,黄帝之宫可能确实存在,需要等待考古学家进一步考证。

本版积分规则

联谊总会|联谱编委会|网站手机版|小黑屋|中华周氏联谊总会网站《中华周氏》 网址:www.chinazhou.cn 邮箱:fjzhoufamily@126.com 地址:中国福建省福州市铜盘路五凤兰庭六期33—702信箱(350001) 站长:周奇13509383558;副站长:周显艳、周孟春、周山人、周光华。

GMT+8, 2024-3-28 23:16 , Processed in 0.027556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