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周氏联谊总会网站《中华周氏》www.chinazhou.cn宗旨:友谊、团结、振兴、和谐!

 找回密码
 请联系微信cnzhoucn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周唤民专栏

[复制链接]
周奇 发表于 2017-2-9 11:34: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编者按:这篇散文诗自2010年公开发表以来,对海内外中华周氏产生了强烈的震撼人心的力量,众多报刊杂志纷纷登载,一些地方不断传抄翻印,影响至今,值得一读。

                           我姓周我骄傲
                                     周唤民
      
      神州大地,江山多娇。人生多少得意事,常有几桩记心头。我因姓周而骄傲,我为周姓而自豪!假若有人问,理由千万条。
       周姓源远流长,值得骄傲。悠久的姓源叫我挺起胸,光辉的历史让我昂起高贵的头。由姬姓演化而来系黄帝正宗之后,无需张扬也荣耀。五千多年江河滔滔,八百多年唯我周朝。看岐山,树大根深枝繁叶茂;出秦川,以国为氏从不折腰。公旦封魯国,平王迁洛阳,赧王抗秦皇。三支主干大发展。还有他族攺周姓。汉魏郡望有八,唐代郡望有+。跨过了历朝历代,走到了天南地北,如今遍布国内海外。中华姓氏三千多,周姓居九多么好。
周姓最有血性,值得骄傲。姓氏有区别,血缘太奇妙。我们共同祭拜的祖先,是身体血液的源泉。脉管里流淌着先祖的基因,那是我们骄傲的资本。这血性,倔强刚直;这血性,英勇坚毅;这血性,豪侠大义。查历史----古公兴邑立宗庙,筚路蓝缕不辞劳;还有那----武王伐纣-声吼,百战疆场胜狅飙。黄河是我血性跳跃的脉博,长江是我血性涌起的波涛。革命战争年代,能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而不怕钻战壕、不怕烈火烧,甘洒热血抛头颅;和平建设年代,能为祖国尽快实现现代化而迊着改革跑、想到就做到,百折不挠写春秋。这种血浓于水的精神,就是周姓的成功之道。血缘代代传,代代都不消。
       周姓人才辈出,值得骄傲。杰出人才是个宝,周姓多的不得了。或传之于历史典籍,或可从族谱寻找。帝王将相出的早,文韬武略一肩挑。汉代周勃封绛侯,三国周瑜逞英豪。北宋名人周敦颐,理学思想天下传。元代德清通音韵,明朝湖广填四川。辛亥革命反帝制,又有周氏举义旗。周恩来,好总理,打天下,开风气,力挽狅涛于既倒,建国和邦有功劳。魯迅文章志气高,无人敢比较。各行各业多俊彥,风流人物看今朝。后裔组成人才链,如今在党政、群团、军队、政法、企业、财经、文教、科技、医卫、农业等岗位,争为中华作贡献。英雄模范作代表,凯歌一曲开怀笑。
       周姓灿烂文化,值得骄傲。文化底蕴,实在深厚。文王拘而演《周易》,周公吐哺成《周礼》。这正是,伟人一语点透:“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我们传承历史共有的文明,我们尊崇以上共同的圣哲。只要是优秀传统文化,都是我们所求。总要与外姓联姻,即共建幸福家庭,吸取外姓文化,助我周姓威望。“仁义道德”不甩掉,“忠孝廉让”不动摇。四海认宗亲,五州聚同胞。天下周姓齐奋斗,民富国强乐淘淘。
      江山如画,分外娇娆,见惯了中华姓氏都不错,我还是要大声说一句:我为周姓而自豪,我为姓周而骄傲!
      
        (周唤民系湖南省委政硏究室机关党委书记、中华周氏联谊总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丶《中华周氏联谱》副总编丶《世界周氏》杂志社社长丶湖南周氏联谊会会长)

 楼主| 周奇 发表于 2017-2-10 16: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读《我姓周 我骄傲》有感
                                                                     吉林梅河口  周桂茂
      
       我第一次知道有湖南周唤民宗亲《我姓周我骄傲》这篇文章,那还是2010年10月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中华周氏山东联谊会周传忠会长在邹城水泊村新建的元圣周公庙前,举办恭祭拜谒元圣周公暨颂谱庆典圣会活动中的事。
       这一年,中国不少地方是旱涝不均之年。然而,魯南亚圣孟子故里邹城,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丰收在望之季,迎来了周人大聚会。来自青岛、烟台、枣庄等山东各地的周氏宗亲欢聚一堂,足有千八百人之多。我来自东北吉林省梅河口市,到水泊的路程算最远。
       庆典大会规模很大,盛况空前。庙门之外,大车小辆拥挤不堪;庙内庙外,到处人山人海;庙后山麓,好比繁花似锦。妇女和孩子穿着节日盛装。大会尚未正式开始,高音大喇叭里反复播放着一篇未曾读过的短文《我姓周我骄傲》:“神州大地,江山多骄。人生多少得意事,常有几桩记心头。我因姓周而骄傲,我为周姓而自豪……”
      髙音大喇叭里传出的声音,显然是为配合庆典大会造势,在搧情。我边听边注意到,与会很多人尤其是中老年人听到播音后,互相交头接耳谈论起来:这是那里弄来的好文章,周焕民的是周家什么人?文章中提出“周姓源远流长、值得骄傲”、“ 周姓最有血性,值得骄傲”、“周姓人才辈出,值得骄傲”、“周姓灿烂文化,值得骄傲”, 得到大家认同。当播到“悠久的姓源叫我挺起胸膛,光辉的历史让我昂起髙贵的头”时,真有人当场就挺起胸膛昂起头,露出得意自豪的样子。我乘机找了老、中、青三种人唠起来。
       有老人说:太好了!俺头一次听到《我姓周我骄傲》这样有激情的声音,周姓了不起,真感到骄傲和自豪啊!过去知道有个周朝与周文王、周武王、元圣周公,不知道还有文章中说的那么多值得骄傲的地方。回家后,要给咱周家小子们讲讲。
       中年人说:过去对姓氏认识不深,人人都有个姓嘛!刚才听到广播,觉得咱周姓不寻常,太高兴了。站在别姓面前,似乎感到自己能髙出一筹。周姓先祖事业辉煌,后人也不能落后,要将周德的衣钵代代传下去。
       青年人说:开头听到《我姓周我骄傲》觉得很惊讶!我们原来很少有人为姓氏讲骄傲的话,现在有资本大胆的讲、大胆地喊。今天来纪念元圣周公,缅怀他辅佐周武王灭商建立周朝的业绩,青年人更要把先祖的美德发扬光大。
       这次庆典大会使我收荻很多,其中之一是反复听过《我姓周我骄傲》的文章及与当地宗亲的谈唠,经常记忆在心。事后,我找到这篇卷首语,并得知此文同时又由《濂溪报》发表,反复阅读,感受很深,觉得有如下特点:
       诱发震撼,潜移黙化。凡是我周人能见到或听到:“我姓周我骄傲”,没有不震撼的。这种强大的震撼,通过周唤民宗亲用文字把心底的呼唤表现出来,很有力量。越琢磨越能净化心灵,受到启迪,自然为自己的姓氏产生强烈的自豪感、责任感。这是唤民宗亲最大功劳。
       探骊得珠,微言奥旨。我的意思是说,文章含着的深奥道理,通过周姓源流、血性、人才、文化四个层次来阐述,即运用精辟的语言文字,挖掘其有深远意义的内涵,言近旨远,至理名言叫人信服。文章围绕标题《我姓周我骄傲》六个字来写,如果主题支脉处置不适,那是难以出彩的。然而,作者深入浅出地用了许多名人名事、排比句式,甚至是精辟的论断,言中了周姓人氏值得骄傲的重点。
        精湛翔实,云锦天章。这是一篇精深、透彻又华美的短文。引经据典,事实确切,既从历史考证而来,又可直接受历史检验。我曾期望与周唤民宗亲谋面交谈感受的机会,终于在广西桂林一次会议上相见相叙。我当面说这祥的文章我写不出来。
       文苑奇葩,兴会淋漓。段段经过锤炼,句句经过了琢磨,字字经过推敲。全文以“傲、豪”为韵脚,从头至尾,一统到底,颇有诗意。谁若见到如此优秀独特的作品,都会青睐,尤其是周姓人氏。
       自知老朽不是翰墨中人,在读者面前卖字是不自量,但实在是《我姓周我骄傲》非常触动着我,使我诌了几言“管中所及”吧。

(作者现系中华周华联谊总会编谱委员会顾问,已将周唤民《我姓周我骄傲》一文,收入他编著的《周氏全书》即将出版)

 楼主| 周奇 发表于 2017-2-15 10:50:19 | 显示全部楼层
                               周氏文化赞

              周唤民
                  
       文化是民族的根,文化是国家的魂。
  我国是世界闻名的文明古国,我国有流芳万代的灿烂文化。每个民族有每个民族的理念,每个姓氏有每个姓氏的源流。礼赞中华周氏文化,就会感到它具有強大的内在的精神力量,能够从中吸取有意于现代社会生活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思想资源。        
  一赞周氏文化历史悠久。它是中华民族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重要来源。歧山肇基八百载,姬周子孙四海朝。这里说的是周朝立国870多年的圣地陕西歧山,有着悠久文明的历史。自姬周先祖周太王古公亶父迁居歧山起,即启开了周姓历史演义和文化进步的新篇章。从许多历史典籍的记载和考古发现打开的认识之门看,西周时期武王的兴盛,平王东迁洛邑的搏强,民族为根,姓氏为脉,儒道为本,诗书为礼,熠熠生辉。中原之外自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开始到周朝文化的发展,中原地区自五帝时代的文明开端到周代早期文明的兴起,都是渊源流长、前后相承。直到今天,长城内外、黄河上下、长江南北、沿河沿海、海内海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加散发出绚丽夺目的光辉。在推进中华历史文化发展进程中,我们中华周氏文化作出的贡献特別巨大,包括周姓发展史上笫-个里程碑在歧山, 笫二个里程碑在汝南, 第三个里程碑在濂溪作出的贡献。
   二赞周氏文化博大精深。它是中华传统文化自立于世界之林的重要支柱。族群、郡望、门风、家学、宗脉、姻娅各方面胞脐相连又相互贯通,使世代活动口传乃至形成了最富于文化价值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国人甚至以远古西周建立起来的周文化,作为周氏文化的源头为荣。它遍布于神州天下,发展已四五千年。我曾经应邀亲临由陕西省人民政府支持主办的中国岐山周文化艺术节暨公祭元圣周公姬旦大典,人山人海, 场面壮观,深深感受到这种文化特有的巨大的魅力。尤其是以周文王重叠八卦演译而成《周易》为标志,启开了中华历史文化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总结的新时代。《周易》被人们赞美为思想精神之源头,文化发展之府库,人生智慧之结晶,民族特色之表征。由《周易》穿越时空到《论语》,终于使仁、义、礼、智、信成为系统而全面的伦理道徳。还有那兴盛不衰的谱牒文化、承载厚重的祠堂文化等等,都是写不完的书、唱不完的歌。完全可以说,周氏文化就象一匹纵横古今、横越中华的锦绣天幕,繁星闪烁,花团锦簇,异彩纷呈,举世瞩目。
     三赞周氏文化经世致用。它是凝集周姓先贤圣哲集体智慧的重要结晶。不仅为炎黄子孙所弦扬,而且为国外民族所效用。比如姓氏文献、文本、文学、文艺彰显的仁义道徳、忠孝廉让等等,构成了周氏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并通过服务社会、发展经济、祭祀先祖、教育子女、续修谱牒、修身养性等活动展示出来,具有特定的历史性、传承性和一定的凝聚力、向心力。20世纪90年代,中国史学界曾经开展了一项巨大工程---“夏商周三代断代工程”硏究。其中周朝就是我国悠久历史存在最久的一个朝代。史学家公认为:“孔子之前,黄帝之后,于中国有大关系者,周公一人而已。”周公之所以成为最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就在于他辅佐武王灭商建周、摄政归政、营建洛邑、制礼作乐等治国安邦的一系列思想文化,奠立了后世传统文化的重要基石。没有周公,不会有武王灭商后的一统天下,不会有留传后世的礼乐文明,不会有儒家的历史渊源。若没有儒家传统文明的中国可能是另一种精神状态。这说明,周氏文化实际有用,不仅为周氏族人所遵循,而且为华夏他姓所崇尚,也能为西方文化所汲纳。
     四赞周氏文化代代相传。它是我们今天依然需要发扬光大的重要内容。我们深深感到,周氏文化绵延了千年而不断,流传了千年而不衰,这就是周氏血脉相承、人才辈出的根本原因所在。比如:军中容细柳,理学尚濓溪。周敦颐就是继孔孟绝学之后,开创中国宋明理学的宗师。理学在我国哲学思想发展史上起到过重大作用,也是中华传统文化发展不可缺或的內容。他继承古代儒学,融合佛老,探讨了宇宙本源、认识真理的方法和途径、世界的规律性和人类本性等哲学问题,提出比较完整的哲学体系,还涉及到道德、教育、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其创立的理学思想成为七八百年来占历代主流地位的正统官学。周敦颐被后学尊称为周子,他为中国文化作出的建树,亦称周子文化或濂溪文化。代表中国社会前进的先进文化,从来就是在人民文化生活中占主导地位的。周氏文化既能够惠泽于今天,更能够有益于未来。
     当今世界,一个善于从优秀历史文化中吸取营养和寻找智慧的民族,才能成为高瞻远嘱、兴旺发达的民族。类比中华周氏同样如此。大凡卓有远见的周氏族人,都是非常重视继承和弘扬中华周氏文化的,从而在彰显文化魅力的过程中达到人生与事业的辉煌。
    让我们从周氏文化中得到启迪,也从周氏文化中得到升华。

              (本文作者 系湖南省委政策硏究室机关党委书记丶中华周氏联谊总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丶《中华周氏联谱》副总 编丶《世界周氏》杂志社社长丶湖南周氏联谊会会长)
    [下篇预告]:陕西歧山祭祀周太王记
 楼主| 周奇 发表于 2017-2-17 21:32:21 | 显示全部楼层

陕西歧山祭祀周太王记

                                  陕西歧山祭祀周太王记

                                              周唤民

        那是2008年10月18日,一个硕果盈枝的美好日子。在全国多年来亦趋亦盛祭祀炎帝、黄帝、舜帝及孔子等先帝圣人的大气候影响下,中华周氏联谊总会首次组织海内外周氏宗亲代表250多人,在陕西省歧山县人民政府支持下,聚会周原大地歧山周公庙祭祀广场,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恭祭天下周姓共同的姬周远古太祖周太王及周文王、周武王。我作为中华周氏联谊总会最早的13名常务理事(含会长)之一、湖南周氏联谊会负责人参加了这次全过程的活动,以祈民富国强、周人福祉、合家康泰、事业兴旺。
       陕西周原,是周人、周氏文化的发祥地。历史上的周原范围,北至歧山,南临渭水,东到武功,西到宝鸡、凤翔一带,东西长达70公里,南北宽约20公里。周原遗址今歧山凤凰山一带是当时重要的活动中心。在《诗经•绵》中,这个岐下被描述成一片丰绕富足的土地:“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歧下。爰及姜女,聿来胃宇。周原膴膴,堇荼如饴。”古公亶父率族迁于周原后,周人在此划定田亩、筑建宮室、厘定官职、建立都邑,经过近百年生息,逐步积聚剪商力量并灭商朝。自古以来,周原歧山成为周姓敬仰之地。
       祭祀典礼设在历史悠久的周公庙前。周公庙座落歧山县城西北6公里的凤凰山南麓卷阿腹地,三面环山,庙宇肃穆,清泉长流,古木苍翠。早在公元前的西周初期,此处便是周人聚集的场地。这里还是800里秦川大地的起算地带,东望辽阔无边,水草肥美,物产丰富。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高祖李渊为纪念西周政治家曾经协助周武王灭商立国、辅政周成王平叛安邦的周公姬旦,下诏在周公制礼作乐的这个地方創建周公庙。后经宋、元、明、清历代修葺扩建,形成以周三公(周公、周召公、周太公) 大殿为主体,周族始祖后稷生母姜嫄、后稷殿为辅体的亭、台、楼、阁点缀辉映的古建筑群。周太王即古公亶父,他最早率周族众人始迁周原建立周国,后来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以武力夺得政权,以周为国号建立周朝。整个周朝立国传位870多年。我们第一次在周姓这样风水好的发祥地祭祀自己的远古太祖,崇敬的心情溢于言表,真有点找到了列祖列宗最早最早的发端人物足迹的感觉。
       鼓乐齐鸣三通之后,我们身披“中华周氏联谊总会首届歧山祭祖〝佩带的代表,整齐划一地肃立在祭祀现场。正前方横挂“中华周氏宗亲恭祭先祖周太王典礼”的巨幅横幅,橫幅下悬挂周氏族徵,族徵两旁又倒悬有两幅“凤呜歧山”条幅。周太王神像竖立在正中最耀眼的鲜花丛中,红光满面,昂首向天,气度非凡。四座排列有序的古青铜鼎----标志者周朝祭器铸造工艺的精美技术和祭祀活动的最高等级。歧山县副县长张冬青、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巨文利、县人大副主任郑宗洲、县政协副主席张慎立等当地党政领导人参加了典礼,并站在祭祀队伍前排位置。我们不远数万里有的甚至从地球的那一面飞越蓝天、飘洋过海来到这里,就是想通过祭祀了却一桩最大的久违的心愿。两手垂立弯腰三鞠躬的时候,只有亲临其境的人才感到什么是才是肃穆、什么才是庒重、什么才是虔诚!
       张冬青副县长主持祭典并致欢迎词。中华周氏联谊总会会长周时选、新加坡南洋周氏总会副会长周清泉、马来西亚周氏歧山堂副会长周呈慧代表全体人员,到摆在周太王神像前的祭贡长桌边,敬献了祭品、花篮且扣手上香、洒酒,基本上是一套成规成矩的仿古祭典仪式。周时选宣读了祭文。祭文是中华周氏联谊总会推举我事前早就撰写好了的,并由总会办公室提前传真给周公庙管委会,由他们用黄瑖布裱好卷成轴带至会上用。总会向周公庙捐赠了礼金,周公庙负责人接受了捐赠。我和其他常务理事等按仪式程序安排,用镐铲在庙坪种植了两棵三四米高的长青松柏树以此长期纪念。仪式结束前,场面浩大的鼓乐队伍,用中国西部独有的形式表演了鼓乐祭祀节目,高潮迭起,耳目一新。祭祀结束后,全体代表参观了占地60多万平方米的周公庙古建筑群,体验周文化的博大精深与万古长存。
       我利用大家参观的这段时间,由先期在周公庙筹备祭祀活动宗亲的特別安排,同周寅宾教授两人去瞻仰周太王陵。担任专车接送和陪同参观的是歧山县祝家庄镇镇长张宏军。周太王陵在离周公庙15公里的祝家庄镇歧阳村,地处歧山南麓,为古炎帝生息、周室肇始之地,历史上有名的“歧阳大会盟”及许多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到达周太王陵前,由镇长安排祭拜的七八名锣鼓锁喇号手同10多名当地群众己在等候。我仰望高达8米的陵碑雄伟,垂直阴刻的“周太王陵”字金色闪烁,陵墓座基周长听说有60多米,虔诚之心油然而生。我毕恭毕敬参加集体祭拜仪式后,个人又毕恭毕敬上香、点烛、许愿、下跪、起身再三扣手。镇长说,我国最古老的《诗经.鲁颂•》中记载:“后稷之孙,实惟太王,居歧之阳,实始剪商。”这个记载常使我们以巨大的鼓舞力量。
       离开周太王陵,走不远就到了周太王祠。该祠占地10亩多,自始建后多次修缮,并把周太王第三子季历及季历之子周文王也塑像供后人凭吊,所以又叫三王庙。伫立古庙正门,见镌刻一副对联:“为避戎狄走马迁居歧下歧阳地望耀千古,欲剪殷商契龟卜宅周原周家皇基肇三王。”为之叫绝!大殿上方匾额有“绵绵瓜瓞”四个大字,据介绍引自《诗经。大雅》中“绵”的笫一句,意在后人兴旺发达。我又在三位远古先王塑像前,又一次毕恭毕敬上香、点烛祭拜,寄托血脉相连的千古情怀和代表全家再次祈福。
       那次活动,可能是一种偶合的事,常记忆犹新。早在当年5月底,周时选会长一行4人专程到湖南长沙找湖南师大教授周寅宾和我硏究祭祀大典的前期准备工作。他们猜我看过《周易》和硏究过周敦颐的《太极图》、《太极图说》,要求我“为祭祀择定一个具体日期和撰写祭文”(引自中华周氏联谊总会《联谊简讯》文)。半个月后,我没有去请名师大家,自己经过查看日历,将选定阴历9月20日(阳历10月18日)上午10:00开祭,用信件告总会办公室并由办公室通知国内外与会人员按时参会。阳历10月17日,下塌在陕西西安雍村宾馆的每个代表,望着哗哗大雨担心笫二天如果继续下雨会行动不便。
       果然,笫二天天公作美,清晨风停雨止、云开日出。从西安上高速公路至歧山两个小时车程,穿过风光秀美的800里秦川,于上午9:30提前到达歧山。祭祀活动果然如4个月前预料的那样,在晴朗温和宜人的天气中进行。湖北省代表周道美在一篇回忆祭祀的文章中甚至夸张地说:“当日深秋的西北,气候宜人,阳光明媚。凤凰山麓,云蒸霞蔚,祥云缭饶,紫气升腾,瑞霭灵气笼罩歧阳圣地,普照周氏子孙。”大家平安返回西安的当天晚上,又是风雨潇潇,彻夜不停。会议代表对于祭祀择日,人人感到惊奇与喜悦。总会负责人在第三天上午刚开会时风趣地逗人说,这次祭祖很成功,日子选得好呀。

   (本文作者系湖南省委政策硏究室机关党委书记、中华周氏联谊总会副会长兼秒书长《中华周氏联谱》副总编、《世界周氏》杂志社长、湖南周氏联谊会会长,记于2008年11月)

[下篇预告]:海内外中华周氏恭祭周太王文

 楼主| 周奇 发表于 2017-2-23 21:19:05 | 显示全部楼层
                          海内外中华周氏恭祭周太王文



      惟公元二零零八年十月十八日,岁次戊子九月二十,中华周氏联谊总会为全面启动编纂《中华周氏联谱》之宏伟文化工程,约聚海内外周氏宗亲代表250余人于陕西省歧山县周公庙广场,谨以三牲、美酒、香烛、供果之奠,致祭我先祖周太王。

告曰:

周氏宗亲,祭祖寻根;莅我旧土,回我周原。

始祖后稷,黃帝五传;尊为农神,发展农耕。

太王亶父,率西水浒;始迁歧阳,营造家园。

文王兴邦,建立周国;礼贤下士,仁德施善。

三分天下,周有其二;国势日強,奠牢基石。

武王伐纣,誓师牧野;剪商除暴,旌旗猎猎。

周公摄政,辅佐成王;东征平乱,诛灭武庚。

制礼作乐,儒道起源;分封诸侯,正纲立纪。

握发吐哺,天下心归;八百春秋,国运绵绵。

脉延平王,移都洛邑;烈封汝坟,吾族世传。

又至赧王,不甘衰微;诸侯争霸,至秦统一。

卧薪赏胆,周人奋起;继我輝煌,有我后裔。

十八郡望,同舟共济;历朝历代,人材显现。

国内海外,遍布各地;传至近代,更多俊杰。

鲁迅文豪,恩来总理;泱泱华厦,雄居九位。

时逢盛世,亲谊相联;戊子正月,总会成立。

周氏联谱,决意纂编;今日肃躬,献上心愿。

宗庙地灵,永驻春暉;列祖列宗,佑我伟业。

伏惟尚飨

中华周氏联谊总会

二零零八年十日十八日


(此祭文撰稿周唤民系湖南省委政策硏究室机关党委书记  /祭祀时装裱黄轴/ 首载国内《中华周氏简报》丶 《联谊简报》等数十家地方周氏内刊/后有《中华周氏联谱•山东卷》、江西省《周氏瑜公庐陵乌东总祠四修主谱》、湖南省常德市《湘澧四修周氏族谱》等众 多谱书收录入谱/个別字较原稿有改动)

 楼主| 周奇 发表于 2017-3-2 20:47:24 | 显示全部楼层
姬 周 姓 氏

周唤民整理



        一、现有源于姬周的姓氏

       中国许多姓氏起源于姬姓,在现今按人口排名前400的姓氏中直接起源于姬姓的有120多个,其中部分姓氏有多个源头,但多以姬姓为主要源头:
毛姓、周姓、吴姓、郑姓、鲁姓、李姓、王姓、张姓、刘姓、陈姓、杨姓、黄姓、詹姓、徐姓、孙姓、胡姓、朱姓、高姓、林姓、何姓、郭姓、马姓、罗姓、梁姓、宋姓、谢姓、韩姓、霍姓、唐姓、冯姓、于姓、董姓、萧姓、程姓、曹姓、袁姓、邓姓、许姓、傅姓、沈姓、曾姓、彭姓、吕姓、苏姓、卢姓、蒋姓、蔡姓、贾姓、丁姓、习姓、刁姓、魏姓、薛姓、叶姓、阎姓、余姓、潘姓、杜姓、戴姓、钟姓、汪姓、田姓、任姓、范姓、方姓、石姓、谭姓、廖姓、邹姓、熊姓、金姓、陆姓、郝姓、孔姓、白姓、崔姓、康姓、邱姓、孟姓、秦姓、江姓、史姓、顾姓、侯姓、邵姓、龙姓、万姓、段姓、雷姓、钱姓、汤姓、尹姓、黎姓、易姓、常姓、武姓、乔姓、贺姓、赖姓、龚姓、文姓、智姓、管姓、卫姓、毕姓等等。
              二、周公后裔姓氏简介
       据姬传东查证,己发现周公后裔姓氏230个(有的如“周”“蒋”等与此文“一”中有重复),其中单姓130个,复姓100个,有的当今已不存在。
单姓:凡、弓、友、仉、公、引、为、节、艺、旦、皮、丸阝、圭、邢、有、虫、仲、作、后、众、夙、庄、庆、 防、邟、汎、纥、运、伯、闵、汪、陉、即、尾、忌、邽、苫、苻、茆、茅、述、郁、奇、叔、杲、昨、炅、昋、郈、季、周、胙、兖、於、炔、定、郎、弥、孟、贲、荣、带、南、柳、厚、禹、种、秋、哀、施、宫、祚、兹、宣、费、贺、秦、桂、称、党、卿、高、衷、家、宰、姬、展、菊、梓、眭、野、符、衅、祭、悼、淑、婼、隐、蒋、赐、掌、禽、鲁、富、勤、裒、湣、訾、管、鉏、意、骞、蔑、僖、漆、缪、蕃、樊、臧、颜、彄、懃、穆、衡、襄、麯、麹、鞠、蟜、懿。
    复姓有:子干、子士、子有、子成、子伐、子仲、子阳、子杨、子我、子言、子尾、子叔、子服、子驹、子孟、子家、子桑、子雅、子鉏、子寤、子翚、子村、少施、公子、公之、公山、公父、公为、公甲、公申、公石、公仪、公西、 公华、公羊、公孙、公甫、公巫、公何、公伯、公冶、公良、公若、公株、公析、公沮、公泥、公肩、公哀、公施,公宣、公索、公宾、公敛、公期、公期、公输、公鉏、公慎、公襄、石崎、东门、东野、有山、仲孙、仲叔、仲梁、仲颜、庆父、武仲、叔仲、叔孙、季孙、季寤、孟孙、荣公、荣叔、荣錡、南宫、柳下、柳屋、厚丘、兹毋、祭公、宰父、梁其、惠叔、富父、瑕邱、黑肩、微生、意而、意如、慎溃、端木、雍人、漆雕、臧文、臧孙、臧会、穀梁。
       三、我国现存复姓分析
      我国古代复姓繁多,姓源不一,现存复姓有81个,如子、公等等多由周公后裔姓源演化而来。现存复姓(有的如“南宫”“公孙”等与此文“二”中有重复):欧阳、太史、端木、上官、司马、东方、独孤、南宫、万俟、闻人、夏侯、诸葛、尉迟、公羊、赫连、澹台、皇甫、宗政、濮阳、公冶、太叔、申屠、公孙、慕容、仲孙、钟离、长孙、宇文、司徒、鲜于、司空、闾丘、子车、亓官、司寇、巫马、公西、颛孙、壤驷、公良、漆雕、乐正、宰父、谷梁、拓跋、夹谷、轩辕、令狐、段干、百里、呼延、东郭、南门、羊舌、微生、公户、公玉、公仪、梁丘、公仲、公上、公门、公山、公坚、左丘、公伯、西门、公祖、第五、公乘、贯丘、公皙、南荣、东里、东宫、仲长、子书、子桑、即墨、达奚、褚师、吴铭。
      
        四、姬周得姓始祖是黄帝
       姬姓是黄帝的嫡系子孙。姬姓在中华民族长达5000年的发展过程中,是为最古老的一个姓氏,中华民族的共同始祖黄帝就姓姬。据《说文》记载,黄帝之所以以姬为姓,是由于当初居住在姬水的缘故,黄帝的嫡系子孙,世代以姬姓相沿袭,一直到周文王父子,仍然姓姬。根据《帝王世纪》的记载,黄帝生于寿山,长于姬水,所以以姬为氏。根据《史记·三代世表》的记载:“尧立后稷,以为大农,姓之曰姬氏。”望族居于南阳郡,即现在的河南省南阳县,故姬姓的始祖就是黄帝。
       姬姓是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上古时候的黄帝是著名的氏族首领,他的部落崇拜龙图腾。相传黄帝出生在一条叫姬的河边,于是黄帝就姓姬。而黄帝的二十五个儿子当中,有十四个得到了共十二个姓,而在这十二个姓当中,也有姬这个姓。到后来,周武王建立了周朝,而武王自己就姓姬,叫作姬发。姬发后来分封天下,将自己的很多同姓亲族分到天下各地为诸侯,这些国家的王族后来大多改以其所在国的国名为姓。而当周朝结束之后,周朝王族后代亦改姓周而不再以姬为姓。
       姬姓位于《百家姓》第297位,人口54万余,由姬姓直接演支出的周姓、吴姓、郑姓、鲁姓、魏姓、杨姓、蔡姓、韩姓、霍姓、管姓、毛姓、曹姓、卫姓、毕姓、蒋姓等411个姓占《百家姓》总数504姓的82%,由这411个姓衍生出来的姓氏更是数不胜数,姬姓是名副其实的“万姓之祖”。


      五、姬周姓氏演化的方式
       1、是直接发源于黄帝的姓。黄帝直接演化而来的12个姓分别是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姞、儇(xuān)、衣。
       2、是周王朝分封的53个姬姓诸侯国。当时曹、吴、韩、杨、郑、蔡、晋、魏、沈等都是姬姓国,其国名后来都演化成为姓氏。      3、是发源于姬姓的衍生姓氏。直接源于黄帝的12个姓,后来也逐渐分化为其他姓氏。比如,其中的祁姓被尧帝的祖先继承,后来衍生出刘、唐、杜、范、司空等姓;己姓被少昊继承,衍生出张、安、金、苏、温、顾等姓。
       4、是姬姓族人以祖先或自己的官职、职业、称号、名字、居住地为姓。比如,林姓的一支主要来源是姬姓,其祖先是周平王的庶子姬开。姬开的字是“林”,子孙以其字为氏,称“林氏”,后来演化成为林姓。
       5、是秦汉之后的改姓。姬姓先后经历过四次改姓,其中规模最大的两次,分别发生在东周灭亡时和唐朝中期。秦灭东周,大多姬姓人改姓为周;唐朝时为避讳李隆基的名字,又有大部分姬姓人改姓为周。
   
                                         (2015年12月20日 应华瑞宗长嘱于长沙)

下篇预告:祭祀周敦颐诞辰祝文

          祭祀周瑜夫人小乔祝文

周水泉 发表于 2017-3-6 10:52:19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千姓氏的演化,姬姓真是“万姓之祖”
 楼主| 周奇 发表于 2017-3-9 11: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恭祭周敦颐诞辰九百九十五周年
                                                     祝      文

      惟公元二O一二年六月二十三日,岁在壬辰五月初五端午节宋明理学鼻祖周敦颐诞辰九百九十五周年,江西省谱牒硏究会周氏文史硏究室、香港周氏宗亲会、海内外元公后裔、参加中华周氏联谊总会理事(扩大)会议成员和其他各地周氏宗亲、专家学者数百余人,聚会庐山莲花峰下周家湾三起山,以三牲、清酒、香烛、贡果之奠,致祭于元公陵寢暨仙居县太君郑氏、先祖妣陆氏蒲氏合葬墓拜台前。
辞曰:
          天地玄黄,华夏泱泱;  庐山蒼蒼,节届端阳。
          虔诚祭祖,淚洒九江;  伟哉元公,赫赫扬扬。
          勤廉为官,赣湘川广;  泽被百姓,政绩辉煌。
         上承孔孟,理学滥觞;  下启程朱,举世流芳。
          太极通书,主旨万象;  乾坤五行,了若指掌。
         愛莲之说,绝美华章;  君子人格,日月增光。
          宋元明淸,皇上褒崇;  欣逢盛世,民富国强。
         莲花峰下,龙凤飞翔;  佳城郁郁,瑞气呈祥。
       湖南道州,楼田荷香;  旧居重修,殊荣同享。
       后裔铿锵,继前以往;  续写滄桑,基业隆昌。
       人文荟萃,雄立八方;  戳力同心,共建小康。
       福荫万代,幸福绵长;  大礼告成,伏帷歆飨!

      (祝文撰稿周唤民 系湖南省委政策硏究室原机关党委
      书记、中华周氏联谊总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华周氏
      联谱》副主编、中华周氏湖南联谊会会长、周敦颐第29
      代孙)
 楼主| 周奇 发表于 2017-3-11 21:46:47 | 显示全部楼层
  纪念周恩来总理诞辰115周年祝文


       2013年3月5日,江苏省扬州市由周恩来总理堂侄、扬州市离休老干部周华瑞及其他周恩来亲属发起,组织香港世界至德宗亲会永远名誉会长及北京、上海、浙江、江苏、湖南等省市社会各界人士,会同由江苏省委宣传部、共靑团江苏省委批准授牌扬州市的8个大中小学各设立的周恩来班的在校学生,举办了纪念周恩来总理诞辰115周年活动,我被应邀出席纪念大会并代表大会致诵《祝文》。           《祝文》正文如下:


           泱泱华厦,千古文明。  周氏一脉,如同长江。
           源承后稷,涓涓流淌。  敦颐元公,四海名扬。
           恩来总理,世代流芳。  高祖元棠,从教坐堂。
           曾祖樵水,育人有方。  祖父云门,官德无量。
           总理为民,沥血肝肠。  整顿山河,万木向阳。
           雷霆万钧,气吞三江。  残云尽扫,五星飘扬。
           雄才大略,全球景仰。  共建和谐,治国安邦。
           心中丰碑,永记难忘。

           高山巍巍兮,山不高耸;
           沧海茫茫兮,海不深弘;
           灵魂归来兮,喜大地之新容;
           九天含笑兮,赞祖国之欣荣;
           楷模不朽兮,九州各国拜英风。
           大典告成兮,伏惟尚飨!

(周唤民记:祝文由扬州濂溪阁在会前装裱,用后存《扬州周恩来事迹展览馆》)

 楼主| 周奇 发表于 2017-3-22 20:31:19 | 显示全部楼层
周唤民在公祭三国东吳大都督周瑜
      夫人小乔老太君典礼上的祝词


公元2016年农历丙申清明节前,中华周氏联谊总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华周氏联谱》副主编、《世界周氏》杂志社社长、湖南周氏联谊会会长周唤民亲任主祭,肃立于三国时期东吴大都督周氏瑜公夫人、绝色美人小乔老太君墓前,携手最先倡议本次活动的湖南周氏联谊会常务副会长、周氏瑜公宗亲微信群群主周继永,并湖南周氏各界人士及湖北、江西、江苏、广东、贵州等省市瑜公宗亲微信群代表,均认可为瑜公后裔的嫡亲或者崇拜瑜公及其夫人小乔老太君的旁亲,谨备三鲜、香烛与花醴,聚会美丽的千古名城岳阳楼公园,又相传为当年瑜公远镇湖南巴丘军府后花园的所在地,举办1800多年以来,第一次以湖南周氏各界人士名义公祭三国周瑜夫人小乔老太君的大型祭祀仪式。祝词曰:
云山苍苍,洞庭泱泱;各界人士,今聚岳阳。
历史回映,令人难忘;三国时期,战争汹涌。
周氏瑜公,不同凡响;年轻英俊,风流倜傥。
文武称雄,驻军皖东;二乔姐妹,国色天香。
姐嫁孙郎,貌赛芙蓉;妹嫁公谨,人品高尚。
为国着想,小乔出众;贤称内助,绩著旗常。
孙刘联盟,随夫出征;刀刃相逄,献计枕上。
赤壁之战,瑜用火攻;率兵三万,不负众望。
大败曹营,敌军逃窜;得胜而归,受封嘉奖。
天下名扬,世间无双;再回巴丘,为取行装。
无奈箭疮,可惜身亡;巨星殒落,孔明吊丧。
妣失夫君,涕泪悲伤;忠于恩爱,独守遗孀。
持家卸妆,后代炽昌;黄武二年,也遭病殃。
墓葬北湘,名楼陪伴;花木繁茂,四面围墙。
气贯长江,塔影湖光;游客如织,朝拜夕访。
主祭临场,泪洒衣裳;大众哀泣,伤心痛肠。
盛世呈祥,正写华章;佑我周氏,谋富图强。
建设小康,福满城乡;国泰民安,伏维尚飨!
(2016年3月20日)
下篇预告:周唤民接受香港凤凰台卫视记者釆访记
 楼主| 周奇 发表于 2017-3-22 20:37:08 | 显示全部楼层
周唤民在公祭三国东吳大都督周瑜
      夫人小乔老太君典礼上的祝词


公元2016年农历丙申清明节前,中华周氏联谊总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华周氏联谱》副主编、《世界周氏》杂志社社长、湖南周氏联谊会会长周唤民亲任主祭,肃立于三国时期东吴大都督周氏瑜公夫人、绝色美人小乔老太君墓前,携手最先倡议本次活动的湖南周氏联谊会常务副会长、周氏瑜公宗亲微信群群主周继永,并湖南周氏各界人士及湖北、江西、江苏、广东、贵州等省市瑜公宗亲微信群代表,均认可为瑜公后裔的嫡亲或者崇拜瑜公及其夫人小乔老太君的旁亲,谨备三鲜、香烛与花醴,聚会美丽的千古名城岳阳楼公园,又相传为当年瑜公远镇湖南巴丘军府后花园的所在地,举办1800多年以来,第一次以湖南周氏各界人士名义公祭三国周瑜夫人小乔老太君的大型祭祀仪式。祝词曰:
云山苍苍,洞庭泱泱;各界人士,今聚岳阳。
历史回映,令人难忘;三国时期,战争汹涌。
周氏瑜公,不同凡响;年轻英俊,风流倜傥。
文武称雄,驻军皖东;二乔姐妹,国色天香。
姐嫁孙郎,貌赛芙蓉;妹嫁公谨,人品高尚。
为国着想,小乔出众;贤称内助,绩著旗常。
孙刘联盟,随夫出征;刀刃相逄,献计枕上。
赤壁之战,瑜用火攻;率兵三万,不负众望。
大败曹营,敌军逃窜;得胜而归,受封嘉奖。
天下名扬,世间无双;再回巴丘,为取行装。
无奈箭疮,可惜身亡;巨星殒落,孔明吊丧。
妣失夫君,涕泪悲伤;忠于恩爱,独守遗孀。
持家卸妆,后代炽昌;黄武二年,也遭病殃。
墓葬北湘,名楼陪伴;花木繁茂,四面围墙。
气贯长江,塔影湖光;游客如织,朝拜夕访。
主祭临场,泪洒衣裳;大众哀泣,伤心痛肠。
盛世呈祥,正写华章;佑我周氏,谋富图强。
建设小康,福满城乡;国泰民安,伏维尚飨!
(2016年3月20日)
下篇预告:
周氏名村江头洲
 楼主| 周奇 发表于 2017-3-28 09:18:45 | 显示全部楼层
周氏名村江头洲
        周唤民

       优秀的周氏历史传统文化,造就了不少名人名村名镇。几乎全由周姓人居住在一地的广西灵川县狮潭镇江头洲村,历经风雨沧桑,依然魅力四射。
      多少年前,我就想去那里参观。毕竟,那是“桂林山水甲天下”所辖的有好山好水寻胜的地方;毕竟,那是如今有180多户、800余人的村庄,却在明清时期出过才子乃至进士的读书人共200多人,正式出仕为官的168人中有五品以上职位37人的地方;毕竟,那是在我同周凯合著《解读理学宗师周敦颐》一书中也做过介绍的地方。
      正逢农历端午时节,好机会终于来临。那是我在参加中国(道州)周敦颐国际理学文化节期间,应江头洲村参加会议的代表的特别邀请,专程前往。一路同行的,还有来自山西、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有关方面的人员共9人。清早起从桂林市出发,经过32公里车程,便直接到达了江头洲村中心地段,车子停在爱莲家祠地坪。村上等候已久并热情接待我们参观的,有周思雄、周崇德、周付生、周业忠、周永华、周思华、周智华,全都是周敦颐后裔。
       一块多么好的风水宝地呀!我站在地坪中央,遥望着眼前宽阔的田野,心里立刻兴奋起来。据周思雄等人介绍,江头洲位于灵川县甘棠江的护龙河西岸,四面环山,中间地势较为平坦。东有笔架山,南有九仙山,西靠五指界,北临黄家坡。自西而来的护龙河、东江河、龙颈河,围绕村庄向南流去。田垄中长势茂盛的早稻禾苗,在夏风吹动中泛起层层波浪。村内110多家古民居坐落在排排绿树之中,蜿蜒伸展,接连成片。周氏望族由始祖周秀旺于明代洪武戊申年(1368),从湖南道县宦游粤西进入桂林此地定居繁衍以来,至今已有640多年历史。
      爱莲家祠是全村标志性的古体建筑。陪同我仔细讲解的是村里的长者周崇德,时任爱莲家祠理事会顾问。他说,爱莲家祠是为了纪念先祖周敦颐著有《爱莲说》而命名的,坐西朝东,始建于清代光绪8年(1882),属于具有古代风格的石料打基、青砖砌墙、斜坡屋顶、木砖同构式的建筑,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
      走进祠门,踏上了由低处到高层的台阶。依次分大门楼、兴宗阁、文渊楼、歇息亭、祭祀殿等五进,每进楼阁相依,结构精巧,庄重大气。在祠内,我特意带着考察科第文化的目光,认真审视了数不胜数的各种古碑、古谱资料,终于印证江头洲不愧于中国科举仕宦第一村。明清时期,全村通过科举出仕200多人,其中一品4人、二品5人、三品2人、四品8人、五品18人、六品14人、七品36人。所仕官职从下而上有知县、知州、同知、知府、道员、编修、翰林院检讨、通州、卫千总到部主事、翰林、按察使、布政使,最高的是代办两江总督。
      那时候一人当官,全族荣耀。全村为官者本人或其父母、妻子受到朝廷诰封和封赠的上100人,内有封赠荣禄大夫、同奉大夫、朝议大夫、中议大夫等享受三品以上待遇的22人,他们的夫人中被诰封一品夫人的9人。以上每个官员的名字与职位,用镱框悬挂在祠内厢房墙壁上,其中勤廉为民有政绩突出者40余人。
“古民居群你一定要去看看!”我刚从爱莲家祠出来,一路同去江头洲参观的几位好友大声喊道。天上正下起了小雨,我全然不顾,兴冲冲地朝前小跑而去。村上陪同我参观的青年后生紧跟而来。沿着古巷古道,一路走一路看。民居庞大,古朴典雅。一座一座的府第,一栋一栋的邸宅,接二连三,目不应暇。开头还进了几户人家的大门到里面转了转,因为古民居太多细看是看不完的,有的只得望望挂在门额上的匾,知道哪座府第是“一门两进士”家、“三代庶吉士”家,那栋邸宅是“四代都翰林”家、“五代五知县”家,等等。
       正如村里准备好了的资料上所介绍的那样,已被列入全国文物保护单位的古民居,明代房屋和清代房屋建筑各具特色。明代房屋一般只设一个独门,面宽两或三间房子,用土制泥砖垒顶,正厅或次间没有阁楼,采光条件较差。清代房屋由北向南排列,再由西向东修建,每座房子都建造得高大、宽敞、气派、明亮,青砖包墙到顶,阁楼错落有致,各有几进几开间,建筑用料主要是砖木构架,讲究各种装饰。左邻右舍既独立成家又能相互连通,全村形成里巷式的整体布局,这可能是在全国古村中最彰显特色的地方。
      村里出过那么多的大官与名人,在明清两个朝代退隐回家便修建房屋。但是,与同时期国内的大地主庄园或某些贪官建造的深宅大院相比较,这些府弟建筑不算豪华。廉官周履谦,举人出身,官至四川顺天府同知,常以“贪一文断子绝孙,冤百姓男盗女娼”自律,内无余帛,外无赢财,还哪能兴建什么大官豪宅?
      江头洲村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丰富的。不仅全体村民感到骄傲与自豪,也使我等参观者得到一份很好的惊喜。面对如此规模宏大的建筑群,如果限定用一个字来概括的话,我想只能叫做“古”。山上有古树参天,河上有古桥架设,村内有古屋相连。从村民随口而出的言谈中,几乎句句话都与“古”字相关。诸如说古殿、古亭、古塔、古祠、古屋、古阁、古楼、古院、古巷、古道、古碑、古井、古牌坊等众多古迹,一口气能说个不停。还有古匾、古印、古书、古玩、古字画、古家谱、古楹联、古雕刻等,不计其数。当然,又怎么能单凭一个“古”字包含得了!
      快要离开江头洲村前,我同村上的周氏宗亲进行了短时间的座谈。在中国地处边远的这个数百人的小村庄,如今为什么又成为了国内外很有影响的名村?座谈中,宗亲们说得好,在诸多原因中,主要有国家改革开放政策为古村重生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同时是全村周氏家族数百年来发扬濂溪祖传遗风、尊师重教育人的结果。
      我作为周敦颐后裔,在座谈中发言中身同感受。全村留传下来的古风古韵,凸现几个朝代的人文特色,入微见著,扩展思维,这里不就是中华周氏传统文化缩影的又-处表现点吗?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特意将《解读理学宗师周敦颐》一书作为一份礼物,当场敬重地赠送给江头洲村爱莲家祠作为留念。

                    (本文作者系湖南省委政策硏究室原机关党委书记、中华
                     周氏联谊总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华周氏联谱》副总编、
                    《世界周氏》杂志社社长、湖南周氏联谊会会长)

下篇预告:毛泽东秘书周小舟故居记

 楼主| 周奇 发表于 2017-4-5 16:51:01 | 显示全部楼层
毛泽东秘书故居记
                              文/周唤民

      乙未羊年,在杜鹃花漫山遍野开放湖南的美好季节,我们一行数人在湘潭龙山周氏联谊会宗亲的安排与陪同下,专程来到曾经担任中国人民伟大领袖毛泽东秘书、中共湖南省委第一书记的周小舟故居参观。
      故居位于风景如画的湘潭县隐山脚下东南麓。隐山又名龙山、龙王山,系全国著名南嶽衡山余脉,为县内四大名山之一,更是湖湖文化早期的发源地。车子开进隐山,停泊在隐山八景之一的狮龙桥。桥为青石单孔,拱如弯月,朴实大方。桥旁有株古油子树(学名重阳木),树干高大,枝繁叶茂,是夏天避暑乘凉的好去处。站在桥头仰望郁郁葱葱的隐山,山头有美伦美奂的“四美湖”、神秘莫测的“龙王洞”。行至桥畔不远的周家湾,便到达周小舟故居院门前。
       我们环视故居,发觉这是一座湖南典型又宽敞的旧式民居。它始建于1805年,坐西北朝东南,依山面塘,白墙灰瓦、古朴典雅,建筑面积800多平方米,大小房屋30多间,规模比一般民居大两倍以上。房间自左至右共9弄相连,每弄有3至4进,堂屋两侧厢房有左、右两个天井,房顶安装有“采光斗”采光。房屋四周有围墙,进围墙院內的唯一出入口为前门。围墙院外青山环绕,院后小山丘长满着多种树朩和开放着艳丽的杜鹃花。
       跟随陪同人员,我们从堂屋起逐一走进各个房间参观。这里有周小舟家主办红白喜事的厅堂,日常生活用的厨房、谷仓、酒坊、杂屋,父母、他及兄弟的卧室等,原有家用器具通过鉴证征收复原及复制,均按旧貌陈列。由于房间较多又宽敞,周小舟生平事迹陈列馆也同时设在故居內。陈列馆于自2012年11月11日周小舟100周年诞辰之日正式开放以来,接待了一批又亠批慕名而来的参观者。
据讲解员介绍,周小舟生于1912年,去世于1966年。由于他原来叫“怀求”,至今家乡的一些老人还爱称他为“求少爷”。 他7岁时,随父辈迁居到湘潭县城,在三育小学读书。“马日事变”前夕,在长沙明德中学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考入北平师范大学文学院国文系。“九一八事变”发生,参加抗日救亡活动,主编《抗日新闻》。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学生时代就任中共北平市临时工作委员会宣传部长。
       周小舟大学毕业后,调中央北方局联络部工作。1936年1月,奉命以中共代表身份赴南京,同联络员吕振羽一道,与国民党政府代表进行联合抗日的谈判。时年24岁,为最年轻的谈判代表。9月,调中央军委工作,任毛泽东秘书两年多时间。抗日战争胜利后任中共北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华北局宣传部副部长。1949年随南下工作团进入湖南,官至湖南省委第一书记等职。
在陈列室内,我们看到了毛泽东与周小舟的许多照片。这使我们很容易联想起毛泽东1959年6月回韶山时候,视察韶山学校的那张照片。照片正中的毛泽东在少先队员们簇拥下,也笑呵呵地带上了鲜艳的大红领巾。前排右(一)是陪同毛泽东回韶山的周小舟,只是后来公开常用的照片,不知什么原因被截直取掉了。从许多文字介绍中,我们还得知毛泽东与周小舟不同凡响的往事。
       1936年8月,周小舟作为中共代表四赴南京与国民党政府谈判联合抗日,回到延安向党中央和毛泽东汇报南京谈判情况。毛泽东发现他是个人才,风华正茂,便将他调到中央军委,任自己的秘书。革命大本营初定陕北,毛泽东谦虚谨慎,不耻下问。即使是成篇的文章,也要征询部属的意见。毛泽东很重视他的意见,甚至整段采纳他修改的文字。1937年1月30日,正逢徐特立60岁生日,毛泽东对周小舟祝寿诗中的“衣服自己缝,马儿跟着跑”、“绿水与青山,徐老永不老” 夸口赞赏。
1937年4月,毛泽东派周小舟代表党中央,并以毛泽东个人代表身份赴山西做阎锡山的统战工作。此间,毛泽东与周小舟电讯不断,这可从展览室图文中引为印证和回忆。比如:
       4月22日,周小舟赴五台县会见阎锡山途中,毛泽东给他复电:你谈话应着重指出,政治制度之民主改革及人民自由权力之重要性与迫切性;国民大会选举法与组织法,须照民主原则,彻底修改;我们根本反对爱国领袖之被审讯,主张立即释放;问《大公报》总编辑张季鸾能否来延安一行,如同意,我表示欢迎。同年4月23日,毛泽东再电周小舟,要他向阎锡山提出和平团结一致对外、容许共产党公开参加救国运动、赞成全国民主改革运动等要求。
      周小舟认真贯彻执行了毛泽东的指示,按期完成任务后返回延安,自然又受到党中央和毛泽东的肯定。同年 7月15日,毛泽东特致信阎锡山:“关于坚决抗战之方针及达到任务之方法问题,红军开赴前线协同作战问题,特派周小舟同志晋谒,乞于接见并赐指示是祷。”7月16日,周小舟到达太原开始执行任务,及时与阎会见,正面宣传抗日,争取抗日群众。毛泽东对周小舟在山西的出色工作,感到高兴。10月初,又派他以中央军委联络员的身份,前往新疆与盛世才谈判,不辱使命。
       韶山、隐山同属湘潭县境,两地相距不过百里之遥。毛泽东与周小舟这位“老乡”秘书在一起,有时候也聊聊湘潭的乡俗民情、名人轶事,无拘无束,乡音不改。据专家认定,周小舟对毛泽东的领袖风范和革命精神由衷敬仰,在毛泽东身边学到了许多东西,思想方法和工作作风都得到很大提升。甚至连写字,都要学习毛泽东书法艺术中特有的风骨与神韵。
       毛泽东对他的秘书们,一般不会长期留在身边,而是放他们出去在革命风浪中锻炼成长。1938年秋,周小舟离开毛泽东,即担任中共冀中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长。这与毛泽东委以重任直接有关。直至1949年,周小舟随南下工作团进入湖南,先后任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部长、中共湘西区委书记、湖南省委副书记、书记、第一书记等职。
      1956年5月底,毛泽东视察湖南再次畅游湘江时,触景生情,吟诵着苏东坡的《前赤壁赋》:“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之后,对陪坐在身边的周小舟说:“苏东坡驾一叶之扁舟,那说的是小舟。‘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是追求小我的自由。你已经不是小舟,你已是承载几千万人的大船了。”“几千万人” 是指当时湖南人口的大概数。可见,毛泽东对周小舟主政湖南工作是满意的,且寄予厚望。
       周小舟在八届二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候补委员,这是他仕途达到最顶峰的时期。虽然地位又变了,但一贯深入群众、讲求实际的思想作风仍然沒有娈。他对1958年“大跃进”带来的浮夸风、瞎指挥风很不满意。当年6月9日,报载“文艺卫星上天”,他说“文艺也放卫星,岂有此理!”年底,陪同同是湘潭县人的彭德怀回家乡实地调查,对大炼钢铁、大办公共食堂的做法更加怀疑,并下令拆除了湖南省委大院內炼不出钢铁的土高炉。
       1959年6月,周小舟又陪同毛泽东回韶山。他听到一句“我退休后要在这里搭个茅棚” 之类的话 ,即心领神会,等毛泽东离开湖南后就组织兴建韶山滴水洞毛泽东居住处。这便是文化大革命中被毛泽东比喻说的 “西方山洞”。这山洞也是现在旅遊的重要景点滴水洞。 意想不到的是,在1959年庐山会议上,周小舟被打成“反党集团”成员,受到错误处理。文化大革命中遭“四人帮” 迫害,在广州不幸逝世。
       来到最后一间展览室,我们端祥着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为周小舟彻底平反昭雪的文件影印件。在周小舟追悼大会上,时任广东省委主要负责人习仲勋在悼词中高度评价说:“周小舟是伟大导师毛泽东同志的好学生,是忠诚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是革命的一生,忠于党忠于人民的-生,兢兢业业、艰苦奋斗的一生。”我们深怀情感,倍生敬意。
在告別周小舟故居的回城路上,又见阳光下迎着清风摇拽的杜鹃花格外绚丽多姿。我想,在毛泽东亲自教导成长起来的周小舟,其高尚的品行、杰出的才干和身后的影响,不正如杜鹃花那样迎风傲雨、坚韧不拔、清香远播、灿若云霞吗?他,是唯一一位在毛泽东身边担任秘书后又位居中央要职的周氏族人,难道不值得我们骄傲与自豪吗?

               (本文作者系湖南省委政策硏究室原机关党委书记、中华
                周氏联谊总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华周氏联谱》副总编、
               《世界周氏》杂志社社长、湖南周氏联谊会会长)

本版积分规则

中华周氏联谊总会网站《中华周氏》 网址:www.chinazhou.cn 邮箱:fjzhoufamily@126.com 地址:中国福建省福州市铜盘路五凤兰庭六期33—702信箱(350001) 站长:周奇13509383558;副站长:周显艳、周孟春、周山人、周光华、周亚金;办公室主任:周广涛。

GMT+8, 2024-11-10 10:19 , Processed in 0.02607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