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周氏联谊总会网站《中华周氏》www.chinazhou.cn宗旨:友谊、团结、振兴、和谐!

 找回密码
 请联系微信cnzhoucn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近代] 周骥良

[复制链接]
杭中医周强 发表于 2016-3-12 21:58: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周骥良,1998年迁居大寺镇泉集北里。
认识周老很早,但从未有过深谈。
知道周老,是在上世纪70年代末。《天津日报》以整版展示年内本市长篇小说创作成果,其中一部便是周老的《吉鸿昌》。
认识周老,是在80年代初。大概是1982年,我因整理民间文学,常去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得到过周老的指导。
2013年5月16日上午,我拜访了周老。
几年前,听说周老迁居大寺镇,也曾几次去物业和小区打听,未寻得线索。去年“寻根大运河”走到武清,座谈会后,与武清政协主席冯品清老师谈及周老,冯老师承诺:“我帮你找他的电话。”不久,冯老师发来了周老的电话号码。
这次拜访,我对周老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周骥良,1921年出生于天津。1945年毕业于北京辅仁大学历史系。读书时(1942年)参加地下党组织的活动,成为党的外围组织成员。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后,先后在北京、沈阳、上海工作。1948年秋回津,参加迎接天津解放工作。1949年后历任天津军管会文艺处创作组、天津文化局干部,《星报》副主编,天津作家协会副秘书长、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天津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民俗研究会会长、天津侨联作家艺术家联谊会主席,《民风》主编。196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著有长篇小说《我们在地下作战》,长篇传记小说《川岛芳子前传》、《吉鸿昌》、《女间谍覆灭记》、《杨虎城》,中篇小说《毋忘国耻》,特写集《吉鸿昌将军》、《大风暴之歌》、长篇连载《李鸿章与慈禧》、《游击英雄包森》等。《吉鸿昌》获河南省优秀作品奖,《聪明的药方》获中国第二届少年儿童文学三等奖。
周老祖籍安徽东至,因其曾祖父周馥在津为官,始落户津门。真正的书香门第。周家与梁(启超)家相提并论:“周文梁理”,周家多社会科学才俊,梁家多自然科学大家。《东至周氏族谱》选录的周氏历代诗词计有五册,洋洋大观,令人惊叹。仅周老这代人,就有20多位教授,出版专著的有10多人。在周老家具极简单的住宅里,最显眼的是占据了一面墙的书橱,其中一架,放的全是周氏族人的著作。
现在,已92岁高龄的周老,仍笔耕不辍。他的生活准则是:生活低调,为人爽朗,学问勤奋。
大寺镇,藏龙卧虎之地。
相关链接:
周骥良是周馥见到的最后一位曾孙,周骥良1921年7月出生,周馥当年9月去世,周老对其曾祖父没有任何记忆,但他也有非常珍贵的纪念:“我的名字是曾祖父给取得。”
梅兰芳三改《霸王别姬》
周骥良
《霸王别姬》是梅派戏的经典剧目。这戏最初名《楚汉争》,是杨小楼的剧目,和梅兰芳本无关。一次有人议论,说楚汉相争并无是非可言,倒霉的是老百姓;可怜的是虞姬,死得冤枉!梅是善于听话的人,决定改编《霸王别姬》,以古鉴今。
改编完的本子,虞姬成为一号人物,但和《楚汉争》一样,也要连续两场才能演完。梅大师请内行、票友、亲友来看非正式演出。白天看前场,夜间看后场,大家全无异议,惟独一位既非内行,也非票友的听蹭戏的人在倒抽凉气。梅大师赶忙过来请教。那人说连看两场实在累人,还说如果只看了其中的一场,观众是否也要倒抽凉气?梅大师认为言之有理,决定缩写《霸王别姬》。
压缩后的《霸王别姬》确实洗练得多,博得彩声一片,梅大师应该知足了。但在一场演出中,他发现坐在第一排的一位老者连连摇头,不以为然。梅大师下场之后就吩咐管事的打听这位老者是何许人也,这可难坏了管事的。幸好,在另一出戏里老者又落座在前排,梅大师就嘱咐管事的快给那位老先生送水果去,打听清楚姓名和住址,就说他要去拜访老先生。转天梅大师登门了,几句寒暄过后,这就照直问来。这位老人姓朱,深谙剑术,就说你的舞剑路数和尚小云的舞剑路数完全一致。尚小云是武生的底子,他舞剑刚劲十足,你怎么比得了?再说虞姬是贤惠的女性,应以柔胜刚,整个路数都要改。梅大师连声道谢,回去之后另起炉灶,重新编排,这才形成现在的路数。
梅兰芳的成名不是偶然的,他有句从艺名言:“一师二友三观众。”《霸王别姬》的三改,恰是最好的说明。
周氏一脉
周馥,慈禧对周馥的评价:“你办事认真。”
周馥(1837-1921.9.22),字玉山,号兰溪,安徽建德(今东至)人。早年因多次应试未中,遂投笔从戎,在淮军中做了一名文书。后又升任县丞、知县、直隶知州留江苏补用、知府留江苏补用。清同治九年(1870年),以道员身份留直隶补用,其间积极筹划建立北洋海军事宜,同时还创办了中国第一所武备学堂——天津武备学堂。光绪三年(1877年)任永定河道;七年(1881年)任津海关道;九年又兼任天津兵备道;十年,奉李鸿章之命到渤海编练民舶团练,周馥深得李鸿章赏识,即“招往办文案”。从此,他跟随李鸿章办洋务达三十余年,诸多赞画,深受倚重。遂由候补县累迁至封疆大吏,成为淮系集团中颇有建树和影响的人物。十四年(1888年)升任直隶按察使。甲午战争爆发后,被任命为前敌营务处总理。马关议和后,以身体病弱自请免职。其女嫁给袁世凯的八儿子袁克珍。其子周学熙,字缉之,号止庵,中国近代实业家,山东大学堂的首任校长。
参加军务
同治元年夏,两江总督曾国藩为防御太平军攻打上海,奏派李鸿章统率淮军开赴上海。旋李鸿章署理江苏巡抚兼通商大臣,即派周馥办理文案。翌年,李鸿章率淮军进攻苏、常等地太平军,周馥携护巡抚印信相随,并参议军务,以军功保奏知县留江苏补用。
四年(1865年)四月,李鸿章接替曾国藩署理两江总督,奏保周馥以知府留江苏补用。六年(1867年)冬,李鸿章奉命督师,赴河南、山东对捻军作战,周馥因襄办金陵善后工程局事务及丁父忧,未能随往。
同治十年(1871年),李鸿章由湖广总督调任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便以天津西沽筑城工程,函招周馥至天津筹划。时值直隶大水成灾,永定河多处决口,京津一带几成泽国,京畿安全受到威胁,李鸿章刚任直隶总督,就遇此大灾,非常恐慌,急派周馥负责堵修工程。周馥堪工备料,“终日奔波于泥之中”,“日夜监工,虽大风雨亦不稍休”,很快将卢沟桥大石坝等处决口堵修完竣。李鸿章对工程进度十分满意,遂极力奏保周馥以道员留直隶尽先补用。周馥于光绪三年(1877年)署永定河道。
治理
此后,周馥在直隶为官二十余年,凡遇水患,无不参予筹划治理。他深知直隶水患以永定河最为难治,“河十年八九决,每塞决费多或二三十万,少亦十余万,豁粮办赈又数万,历任直督苦之”,他认为要根治永定河水患,与之相关的河流也必须同时治理。因此他还对天津、通州等地河流进行治理,结果使直隶水患大为减轻。
光绪元年
(1875年)冬,李鸿章委派周馥筹办海防支应局,负责北洋水师军饷收放事务。他“苦心经画”,使军饷供应得到保障。四年(1878年)夏,周馥丁母忧回籍,两江总督沈葆桢以修理金陵城垣大工美差,劝他留在江苏任职。周馥坚辞说:“李相国待我最厚,我既出山,安可无端弃北而南也。丈夫出处,惟义是视,何计利害!”遂于七年(1881年)四月,丁忧期满后,仍回海防支应局本任。旋署津海关道。十二月,随李鸿章、马建忠与美国提督薛斐尔商定朝美通商条约。在他起草的约稿中,坚持“朝鲜乃中国属邦”的立场,但由于美国不接受,中国当局亦未能坚持,故此把朝鲜推向任列强宰割的半殖民地深渊。周馥每忆及此事,都深感遗憾。
十年夏
中法战争爆发,沿海防务吃紧,清廷命李鸿章派专员负责在渤海湾海口一带加强防务。李鸿章即以周馥“随营多年,熟谙工程,究心韬略”,奏委他督办此事。周馥从五月至七月,终日奔驰于海口南北各要隘,一面“联络营将,会督地方文武,编查民船,严禁接济勾结等弊”;一面督同各处将领,认真勘察各港湾炮台,并绘制北洋地形总图,又绘制大沽、北塘、营口、旅顺、大连、烟台、登州七处要塞分图,并制成部分模型,以供进呈。
是年,周馥又会办电报局事务,经手创办北塘至山海关电报线。翌年夏,奉委筹建天津武备学堂,“开创中国创办武备学堂之始”。十月,参加中法议订中法商民在越南边界通商章程。
十二年春
周馥禀请李鸿章在天津建集贤书院,以招四方游士。又建文博书院,以培育精通外语人才。四月,总理海军事务醇亲王,奉旨巡阅北洋海防,扈从文武官员及舆仆人等230余人。李鸿章对醇亲王进行隆重接待,凡阅操一应事宜,悉由周馥筹办。周馥不仅对各种接待礼仪、膳宿安排、巡察路线、阅操程序作了精心安排,还随李鸿章陪同醇亲王至大沽、旅顺、大连、威海、胶州湾等巡视,检阅海军实弹演习,并参议防务诸事。同时,他还亲自撰写了数万言的《醇贤亲王巡阅北洋海防日记》,逐日详细记述醇亲王巡阅的全部活动。对于周馥筹办的这次巡阅安排,醇亲王甚为满意,故保奏他以按察使留直隶补用。
五月,周馥看到“唐山运煤迟滞,不能以时接济兵船所需”,即禀请创建唐胥铁路,开中国商办铁路之始。后又奏请创建天津至山海关铁路,并督办完成天津至西林段工程建设。
八月,户部以津海关“洋药税厘箱数不符”,奏参将周馥“严议革职”。李鸿章对此非常气愤,认为是户部有意对他掣肘拆台。即以津海关征收洋药税厘“箱数并不短少”,“查明并无弊混”等情,奏请撤销参案。同时李鸿章致信工部、吏部尚书,说明情况,希望主持公道。后在李鸿章的力保下,对周馥的参奏被撤销。十月,周馥调署长芦盐运使。
十四年
三月,周馥升任直隶按察使。奉委会同海军统领丁汝昌等议订《北洋海军章程》,六月,入京陛见时,醇亲王也多次接见他,详细商讨海军章程等事。次年四月,“户部以直隶旗地迷失甚多,既不交租,又不完粮,不如清查归公,以补缺赋”。李鸿章即委周馥会同藩司松椿,筹设直隶清赋局,制订“清赋章程”,切实调查。
十六年
(1890年)九月,周馥赴旅顺验收船坞工程,以督饬洋员船坞按期竣工,奉旨赏头品顶戴。翌年,周馥随同李鸿章视察北洋海军,他深感时事艰难,一旦发生战事,防务堪忧。有鉴于此,他曾密告李鸿章“北洋用海军费已千余万,只购此数舰,军实不能再添,照外国海军例不成一队也。倘一旦有事,安能与之敌!”他认为朝官皆书生出身,不懂军事,毫无远虑,若情扩军增费,“必谓劳费无功”,若至势穷力绌,必归过北洋,彼时有口难诉。“不若乘此闲时,痛陈海军宜扩充,经费不可省,时事不可料,各国交谊不可恃,请饬部枢通同速办”。“言之而行,此乃国家大计,幸事也;万一不行,我亦可站地步。否则,人反谓我误国事矣”。李鸿章哀叹:“此大政须朝廷决行,我力止于此,今奏上必交部议,仍不能行,奈何!”周馥的这些顾虑,不幸被三年后的甲午战争所验证。
光绪二十年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清廷饬李鸿章“派兵往剿”,周馥曾就战守之策,向李鸿章“力陈三事”,均被李鸿章采纳。平壤、黄海之役后,李鸿章制订了旨在防御京畿重地、东省根本,然后厚集兵力,规复朝鲜之地的作战方阵,被光绪帝批准。李鸿章即委周馥“总理前敌营务处”,周馥于八月初二日离津,经山海关,于二十三日抵沈阳。此时,各军由朝鲜败退,海防吃紧,粮饷不济,李鸿章又委周馥兼“总理后路粮台”。周馥即在凤凰城、辽阳州等地设局转运粮械,并亲至摩天岭、营口等处收集溃勇,调护诸军。十月,由于大连、旅顺相继失守,周馥又赶往前线筹办饷械转运等事。但由于“军械粮饷,转运采买,萃于一身”,而“各军无主帅,亦乏粮械,节节败退”,“若将饷械送前,恐军败资敌,存后又难以时接济”,故周馥深感忧虑,以至成疾。翌年正月,李鸿章把他调回天津,前敌运务交给袁世凯接办。《马关条约》签订后,周馥“自请开缺”,回籍养病。
对于甲午战争的失败,周馥曾写有《感愤诗》五首,以抒发胸中的怨恨与悲愤。其中有:
岂真气数力难为?可叹人谋著著迟;自古师和方克敌,何堪病急始求医!
西邻漫恃和戎策,东海宁逢洗辱时;蠢尔岛夷何负汝?茫茫天道意难知。
十载经营瞥眼空,敢言掣肘怨诸公,独支大厦谈何易,未和阳春曲已终。
二十四年
(1898年)十月,李鸿章电招周馥“赴山东襄黄河工程”。次年二月,入京召见。慈禧问及中日之战失败原因时,周馥则将“户部铿费,言者掣肘各事和盘托出,并将前密告李相国之言亦奏及”。又说“李鸿章明知北洋一隅之力,不敌日本一国之力,且一切皆未预备,何能出师!”但“李鸿章若言力不能战,则众唾交集矣。任事之难如此。”慈禧听罢,无言以对,只有长叹。这次召见周馥,原有“授河督”之议,但因“有阻之者”而搁置。李鸿章对此甚为气愤,曾与友人言:“吾推毂天下贤才,独周君相从久,功最高,未尝一自言,仕久不迁。今吾年老,负此君矣。”遂密疏荐之。八月,周馥简放四川布政使。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五月,义和团运动爆发,八国联军入侵中国。慈禧、光绪匆忙逃亡西安,命李鸿章与庆亲王为议和全权大臣。李鸿章以直隶藩司迁雍被联军杀害,即奏调周馥为直隶藩司,负责“办理京畿教案”。旋又奉旨随同办理议和条款,直至《辛丑条约》签订才回本任。
二十七年(1901年)九月二十六日,周馥在保定接“相国病危,嘱速入京”的急电后,匆忙赶往探望李鸿章。“比至,相国已著殓衣,呼之犹应,不能语,延至次日午刻,目犹瞠视不瞑。我抚之哭曰:‘老夫子,有何心思放不下,不忍去耶?公所经手未了事,我辈可以办了,请放心去罢’忽目张口动,欲语泪流。余以手抹其目,且抹且呼,遂瞑,须臾气绝。余哭之久,不能具疏稿。”
李鸿章的去世,周馥悲痛万分。回想三十余年相随,诸多洋务实业依为臂助,深信不疑。这种始终不渝的知同之情,使他铭感肺腑,一旦永诀,岂能忘怀!他曾赋诗咏志,以示纪念。
吐握余风久不传,穷途何意得公怜,偏裨骥尾三千士,风雨龙门四十年。
报国恨无前箸效,临终犹忆泪珠悬,山阳痛后侯芭老,翘首中兴望后贤。
直隶总督遗缺,清廷即命周馥护理,直至袁世凯到任接篆,才回其布政使本任。
二十八年
(1902年)四月,周馥升任山东巡抚,并加兵部尚书衔。因与外国侵略者交涉撤销天津都统衙门、归还津渝铁路等事件未了,故延至七月初才抵济南接巡抚印。时值黄海水涨,惠民、利津等县河堤多处决口,他督率官民筑堤防堵。又因中日战时,德国乘机强租胶州湾,并私修胶济铁路,霸占沿路矿山。周馥以奏开济南、周村两处商埠相抵制,经交涉,德国被迫撤去沿路驻兵,归还矿山。
三十年
(1904年)九月,署两江总督兼南洋大臣。次年十一月,因上海英国副领事无故判押华人官眷,并唆使印度巡捕打伤差役,激起民愤,引起互斗,结果3名印度巡捕、3名英国人被打伤;12名华人被杀,引起外交事件。周馥赴上海查办,组织会审公堂审理。他一面缉拿肇事人犯,安抚中外受害之家,一面将应撤副领事、应征西巡捕两事移交外务部处理,事乃平。
三十二年(1906年)七月,调任闽浙总督,未到任。旋又调补两广总督。次年,以年老多病,奏请“回籍就医”。民国十年(1921年)九月二十一,病逝于天津寓所,终年84岁。

周馥家族的家教家风
王庆云
(一)
周馥是晚清的封疆大吏,他从青年时代投军从戎后,就把其家族带出了安徽东至纸坑山,逐步走向江苏、浙江、山东、河北等沿海一线,在20世纪上半期,以天津和上海为基地,形成了庞大的实业型家族。到了20世纪下半叶,又以北京为中心,进而走向世界,形成了一个文理并重,中西交汇,百花齐放式的学术大家族,足足风光了一百多年。在老太爷周馥之后,周家的能人如长江之浪,前后辉映,灿若群星。在第二代人中,周学熙是北方民族工业的奠基人,被人们誉为“红顶商人”,“北国工业巨子”,其兄周学海“不为良相,当为良医”,为我国的医学事业作出了贡献。在第三代人中,有周今觉、周叔韬、周志俊这样的儒商;在第四、第五代人中,涌现了一大批专家学者,诸如周一良、周煦良、周绍良等,以及“启”字辈子中的周启成、周启昆、周启乾、周启鸣、周启晋等。不仅如此,这个家族还诞生过几位闻名全国的“大王”,如邮票大王周今觉,戏单大王周志辅,古墨大王周绍良。至 于周叔韬先生的藏书与捐书,人们虽然不以“大王”相称,然其规模与影响,甚至比“大王”更加高远,尤其是他的人格风范,至今为世人所景仰。
周馥后人,现有几百人众,大多散居在天津、青岛、北京、上海、安徽及海外各地。一百多年来,他们上承下继,共同演绎了一个从书生而官宦,从官宦而实业,又从实业到书生的安徽大宅门的生活轨迹,其间没有一个人在汹涌澎湃的历史潮流中走向反面,他们对家乡的经济建设,甚至对整个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都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他们心系国家的建设和振兴,以实际行动书写了各自的多彩人生。
(二)
俗话说:“穷,穷不过三代,富,富不过三代”。然而周馥家族却打破了这个常规,在一百多年时间里,始终繁盛不衰,一举成为名门望族。人们不仅要问:这个家族的治家秘决究竟有哪些?
最近,我在《旧书信息报》上读到了刘经富先生撰写的一篇学术文章,题为《南开大学旧藏周馥资料三种》,文章说,作者在2002年6月,购得《玉山老人手书先贤论》和《负喧琐语》两本书,可喜的是这两件文献亦是南开大学图书馆的旧物,钤在首页的藏书章与《周悫慎公祀典录》上的一样,这三种资料,为研究周馥家族的发展史和治家秘诀提供了佐证。
钱穆先生曾撰文论述魏晋南北朝时期家族教育与学术文化的关系,说:“当时门弟传统,共同理想所希望门第中人,上有贤父兄,下自佳子弟,不外两大要目,一则希望其能有孝友之内行,一则希望其能有经藉文史之学业修养。此两种希望,合并成当时共同之家教,其前一项之表现则为家风,后一项之表现则成为家学。”这段话把过去世家大族的理念、目标概括得非常深刻周到。特别是家风家教,尤为家族的带头人所高度重视,它关系到自己的家族能不能够从千百户家族中崛起、壮大,在上升为名门望族后,又如何保证祖泽绵延,积厚流光,防止“富不过三代”的悲剧发生。晚年的周馥已意识到这个问题,所以他专心撰写了《负喧琐语》传诸子孙;并在他去世之前,念念不忘抄录圣贤语录以引导后人,让自己的家族永远吹拂着良好的家风。
儒家崇尚孔孟之道,然自宋以来,程朱理学广泛传播,尤其是朱子学说,在皖南各地的影响无处不在。周馥故里,与徽州相邻,与安庆隔江相望,周氏子孙们自幼就受到朱子学说的熏陶,在他们闯荡世界的过程中,无不以朱子的诚、信、义、仁四大要则要求自己,逐渐形成了以诚信待人,以信接物,以义为利,仁心为质,作为自己的立身之本。周氏家族的这个家传,又是通过皖南广泛存在的宗族族规家法来一以贯之,承上启下,实现世代相传。周馥、周学熙父子在通显发达后,与老家的联系十分紧密,修谱建祠祭祖活动一直没有中断过。周馥、周学熙曾亲自动手编纂族谱,周馥二子周学铭主持修编了《建德县志》。周学熙两次重建秋浦县(现东至县)周氏宗祠。1925年,又在天津悫慎公专祠右侧建成周氏宗祠,名孝友堂,作为悫慎公北方子孙的支祠。后来还准备在上海建南方支祠,未果。周学熙还依照父训,大力兴教办学。除1922年在秋浦创办宏毅中学外,在建孝友堂支祠的同时,又建了一座师古堂,还仿照父亲《负喧琐语》的体例,抄写圣贤语录格言、家史往事数十万言分投各房子弟,接着又撰《儒行篇书后》付师古堂诸生。1938年,举办师古堂讲座,每星期日集合子弟于一堂,讲授《孝经》及程朱理学。1941年,他又倡设孝友堂支祠奖学金,奖励优秀子弟。此外周氏家族还拥有自己的家塾、藏书楼(即图书馆)、刻书局。周一良先生在《毕竟是书生》一文中写道:八岁入家塾读书,总共十年。在家塾读古书外,十四岁开始外文的学习,系统学习日文和英文;18岁时报考燕京大学的国文专修科,一年后,改入辅仁大学历史系。由此可见,周氏家族一直贯穿着“新知识与旧道德”相结合的教育方法,始终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宗旨,把儒、道、佛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教育,充分体现了周氏家族的家学渊源和文采风流。
(三)
古语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于一个家族来说,其家风之好坏,往往取决于其家长德行的优劣。周氏家族的开基祖周馥本人,一生经历复杂,青年时以一个普通秀才出身,入李鸿章幕,协助李鸿章拓展洋务30余年,成为洋务事业的实施者和推动者。1901年李鸿章病故后,周馥接替李鸿章署理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历任四川、直隶布政使、山东巡抚、两江总督兼南洋大臣及两广总督,在此期间,积极推行新政,编练新军,举办巡警;进行经济改革、振兴商务,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倡言废除科举,更新学制,创办新式学堂。而且还是晚清时期著名的治水专家,多次对永定河、潮白河、北运河、滹沱河等海河水系和山东黄河进行堵筑,勘察和治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著有《治水述要》10卷存世,后人评价他是“功德在民,尤以河工为巨。”最使周氏后人震惊的是,周馥去世后,清熙帝谕赐祭葬,予谥悫慎,宣付国史馆立传。直隶、安徽、山东、安庆、秋浦县、天津、南北洋请求建周馥专祠,到周馥百龄大庆时全国就有9处建筑和3种文献纪念周馥,这在民国时期名人纪念中是罕见的。所以,周馥一生的功德和他的高贵品质,对于其子孙后代的影响和教育是巨大的。
周馥的原配夫人吴氏,出身农家,勤劳聪慧,为人谦和,乐于助人,始终保持了一个劳动妇女的本色。特别值得称道的是,在他的丈夫周馥大富大贵之后,她依然节衣缩食,追求自己心中的灵魂生活,做了许多积德行善的好事。1864年,周馥任职江苏,接吴氏住金陵。之后数十年中,夫宦游南北,吴氏皆随之任所,她虽为总督夫人,却从来不贪图富贵,去追求奢靡的贵夫人生活。进城之后,她把平时省吃俭用下来的一万两银子存典生息,在无为万顷圩购田1000亩为义庄,名为“乐济会”,赈济桑梓灾民。吴氏夫人的这个“乐济会”是建德县的第一个慈善机构,此举感动了皖抚大人,奏准当朝,为她建造牌坊,以彰善德。吴氏夫人80大寿时,儿孙们要为她大肆庆贺一番,可她坚持不同意摆宴,以免残杀生灵。后来儿孙们只好把做寿的钱分头去操办慈善事业。周学熙是吴氏生养的小儿子,她十分疼爱,但不溺爱,从小就教育他要勤俭、善理财、怜孤寡、助乡邻、若浪费钱财,攀高比阔,就严加斥责。后来周学熙即使位居高官,成了名闻遐尔的大实业家,一生都没有离开过财富,但却一直保持着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他除公务大事和庆典应酬外,终年总是穿着布衣和家乡土布缝制的布褂。而且谨记母训,热心家乡的福利事业,在池州几县,捐建农林公会,倡导种茶栽桑养蚕,建立缫丝厂,兴办商业讲习所和中医传习所,建秋浦电灯厂和东流码头、文庙大成殿,“寿”字崖山房、铁佛寺万善桥等。
(四)
周馥家族除了上辈为下辈作出垂范外,还注意平时的言传身教。周馥嗜好读书,尤喜历代诗文、诗话,未偿一日释卷,写下了大量著作及诗篇,后人将其著述整理成全集34卷。在对子女垂教方面,写就示儿诗23首。《示海铭二儿》写道:“武候戒子书,淡泊与宁静;圣人为世师,忠恕重垂警;所贵收放心,欲绝外物屏;改过如扫地,时见尘满境;读书如尝食,甘苦在心领;一步一从容,即事即思省;久久心自明,豁然开万顷;矢志金石坚,造物难为梗。”周学熙也和他的父亲一样,晚年归隐北戴河趣园,吟诗作文,留下了很多诗作,并将诗稿“付儿辈笔录存之”,以便常读常警示。他为儿孙们留下的《示儿最后语》中写道:“先公笃信程朱学,孝儿传家忠厚传。门祚兴衰原有自,愿儿诗礼教诸孙”;“祖宗积德远功名,我为功名累一生。但愿子孙还积德,闭门耕读传家声。”在教诲儿孙的同时,他还注重看行动。当他得知二子志俊1946年在老家至德梅城创办敬慈小学,仁惠诊所时,十分高兴,立即赋诗鼓励。他在诗题中写道:“光绪戊寅(1878),先公遗命办施医事,忽忽七十年,此愿未偿,今当儿子明焯始定章则,成立至德卫生会,开办医院,聊以告慰“,并在诗中夸奖说:”于今创业堪垂统,继述还期后嗣贤。”曾经担任过全国第六届政协副主席的周叔韬在谈到教子时,曾讲了以下三个观点:(一)重视对子女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认为这是基础教育;(二)教育子女诚实朴实,认为这是做人的根本,他在写给长子周一良的信中说“人能笃实,自有辉光”。(三)教育子女学有专长,自食其力,专业随子女个人爱好选择,从不干预。周叔韬有十个子女,他们都好读书、守家法,没有富贵子弟的不良习气,其中有8人是高等学府知名教授。综上所述,周馥家族,在百年间,真正实现了中国人的“家学渊源”、“代有人出”的传统理想。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家教家风对一个家族兴旺的作用是多么巨大,这种作用往往是春风细雨,潜移默化,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然而一旦使人看得见,摸得着时,往往已成高山峻岭,博得了千万人的仰视。

本版积分规则

联谊总会|联谱编委会|网站手机版|小黑屋|中华周氏联谊总会网站《中华周氏》 网址:www.chinazhou.cn 邮箱:fjzhoufamily@126.com 地址:中国福建省福州市铜盘路五凤兰庭六期33—702信箱(350001) 站长:周奇13509383558;副站长:周显艳、周孟春、周山人、周光华。

GMT+8, 2024-4-16 12:46 , Processed in 0.02363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