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周氏联谊总会网站《中华周氏》www.chinazhou.cn宗旨:友谊、团结、振兴、和谐!

 找回密码
 请联系微信cnzhoucn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近代] 周学熙

[复制链接]
杭中医周强 发表于 2016-3-12 21:56: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周学熙(1866~1947),北洋政府财政总长﹑实业家。字缉之﹐别号止庵。安徽至德(今东至)人。生于1866年 1月12日(清同治四年十一月二十六)。其父周馥清末曾任山东巡抚﹑两江总督﹑两广总督等职。举人。袁世凯幕僚。清末民初实业家,政治家。开滦矿务局、启新洋灰公司、华新纺织公司、耀华玻璃公司的创办人。于1901年-1902年任山东大学校长。周学熙十六岁中秀才﹐1894年中举,最初在浙江为官。1898年报捐候补道﹐派为开平矿务局会办﹐次年升总办。1900年为山东候补道员,入袁世凯幕下,后随袁来天津,主持北洋实业。1901年任山东大学堂总办﹐次年转往直隶候补﹐7月经直隶总督袁世凯委派总办银元局。1903年赴日本考察工商业﹐归国後任直隶工艺总局督办,并创办北洋工艺学堂(今河北工业大学)兼任督办(校长)。1905年,出任天津道,办商品陈列所、植物园、天津铁工厂、滦州煤矿公司、天津造币厂、唐山启新洋灰公司、天津高等工业学堂等。其中1906年创办启新洋灰公司﹑滦州煤矿公司﹐获利颇丰。因振兴工艺有功﹐由候补道﹑直隶通永道﹑天津道.1907年任长芦盐运使,又官至按察使。1908年创办京师自来水公司。袁世凯窃国后﹐于1912年和1915年为陆征祥内阁和1915年徐世昌内阁财政部长。参加签订善后借款合同。1918年1916年4月脱离政界,任华新纺织公司总理﹐先后创办华新所属的天津﹑青岛﹑唐山﹑卫辉四家纱厂。1919年创办中国实业银行﹐任总经理。1922年与比利时商人合办耀华玻璃公司。1924年成立实业总汇处﹐任理事长﹐管理所属各企业。周以兴办实业成绩卓著﹐与南方实业家张謇齐名﹐有“南张北周”之说。1927年周学熙以年高引退﹐晚年以读经﹑赋诗和念佛自遣。1947年9月26日卒于北平寓所。周学熙的一个妹妹嫁给了袁世凯八儿子袁克珍。
天津周氏祠堂又称“孝友堂”,内设周氏家族藏书楼,名为“师古堂”,庋藏其父手泽、书籍、碑版及周氏3代收集之书籍。藏有孤本宋刻本《王状元集百家注编年杜陵诗史》32卷,经明代华夏、朱大韶,清代季振宜、徐乾学、宋荦诸名家收藏,后赠予其妹丈刘世珩,刘氏玉海堂有影刻本传世。曾自作《藏书叹》诗云:“勋业文章志已虚,形骸土木卧蜗居;签题万轴皆尘封,悔不终身作蠹鱼。”有《周氏师古堂书目提要》4卷。1936年辑刻《周氏师古堂丛刻》初集8种,二集10种。所藏之书,在去世后数年内,悉数捐献给南开大学图书馆。
著《止庵诗存》、《止庵诗外集》、《东游日记》、《西学要领》、《文辞养正举隅》等。
生平
1866年,周学熙出生。
1882年,考中秀才。
1894年,考中举人。
1902年,创办北洋银元局和天津官银号。
1903年,赴日本考察“工商币制”。为仿效明治维新“兴学﹑制造”﹐以银元局铸币余利创建直隶工艺总局及所属考工厂﹑高等工业学堂﹑实习工场﹑教育品制造所和铁工场等﹐带动﹑支持民间兴学办厂。
1906年,借官银号银洋100万元又银50万两﹐接办启新洋灰公司及开办滦州煤矿。
1905年,补授通永道﹐调任天津道。
1907年,为长芦盐运使﹐后擢升为直隶按察使。
1908年,奉召筹办京师自来水公司。
1912年7月至1913年5月任北洋政府财政总长,为袁世凯签订善后借款合同。
1915年3月至1916年4月再任财政总长,整理田赋、整顿盐产、清理官产、倡行烟酒公卖;
1915年11月,为筹建华新纺织公司,利用财政总长的职权,从财政部先垫借官款100万银元,并以其弟周学辉为该公司督办。先建天津纱厂,又集资陆续在青岛﹑唐山﹑卫辉设厂。
1919年,受总统徐世昌札委为全国整理棉业筹备处督办,拟垦长芦盐碱荒滩种植棉花,因徐不久下台,计划未能实现。后又集资创普育机器制造公司﹑中国实业银行﹑耀华玻璃公司﹑华新银行及久安信托公司等企业。
1924年,退居幕后,在北平(今北京)寓所以诗文自娱。着有《东游日记》等。
1947年,周学熙迁居北平屯绢胡同,同年逝世。
成就
周学熙是继盛宣怀之后,声名最隆、成就最大的官商。他出身官宦世家,父亲周馥早年追随李鸿章,官至两广总督,也是一个著名的洋务派大臣。他跟袁世凯关系紧密,一度成为北洋政府的财政操盘手。周氏实业庞大,是民国初期规模最大的实业集团之一。
周学熙30岁时就当上了开平矿务局的总办,一方面是因为他精于商略,另一方面则因周家与官府的渊源。周学熙与当时正冉冉升起的政治新星、山东巡抚袁世凯意气相投,袁世凯的一个儿子与周学熙的妹妹结婚,于是亲上加亲,结成官商同盟。
自此以后,经过多年的努力,周学熙以天津为基地,创建了一个为世人瞩目,在其后几十年中享誉海内外的“周氏企业集团”,投资领域包括了燃料、建材、纺织、五金、交电、机械、金融多种行业,形成了以启新、滦矿、华新三公司为核心的庞大资本集团。掌握着公路、铁路和运河的运输主动权;企业内部拥有自己的电力系统和给水系统。总资本高达四千多万元!这是一个在当时令人咋舌的数字。
而在中国近代工业发展史上,曾经流传过“南张北周”的说法,“南张”,指的是功盖东南的状元实业家张謇,“北周”,指的是华北新式工商业的开拓者周学熙。
实业大家
晚清至民国初,北方最著名的实业家就是周学熙。
周学熙是继盛宣怀之后,声名最隆、成就最大的官商。他出身官宦世家,父亲周馥早年追随李鸿章,官至两广总督,也是一个著名的洋务派大臣。他跟袁世凯关系紧密,一度成为北洋政府的财政操盘手。周氏实业庞大,是民国初期规模最大的实业集团之一,周学熙与江南的张謇并称为“南张北周”。
周学熙30岁时就当上了开平矿务局的总办,一方面是因为他精于商略,另一方面则因周家与官府的渊源。周学熙与当时正冉冉升起的政治新星、山东巡抚袁世凯意气相投,袁世凯的一个儿子与周学熙的妹妹结婚,于是亲上加亲,结成官商同盟。
庚子战乱后,开平煤矿被英人霸占,周学熙对此耿耿于怀,发誓要将之收回。他认为能源是一切工业的基础,“煤为制造之根本,根本不立,他事皆无基础”。他向袁世凯提出“以滦制开”的策略,就是在开平矿附近,再开办一个比开平大十倍的滦州煤矿,将开平矿区的矿脉团团围住,然后通过竞争压垮开平,使其就范,最终达到收回的目的。
这个很有创见和野心的想法得到了实施。1907年,滦州煤矿有限公司成立,周学熙出任总经理,以50万两官银启动,另募 200万两商股,注明“招股权限为华商,概不搭入洋股”。为了表达支持,已经升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袁世凯宣布“滦州煤矿三百三十平方里严禁他人采矿 ”,同时明定该矿是北洋官矿,为北洋军需服务。
周学熙在滦州开矿时,手脚并用,土洋齐上,既使用了最新式的采煤机械,也土法上马挖了很多小煤窑,一时间开平矿区四周矿井星罗棋布,顿成被围之势。从1908年正式投产到1912年,滦州煤矿产煤130多万吨,在京津市场的销量不断上升。为了形成市场压迫,周学熙一开始就用上了价格战,同样品质的煤硬是比开平的价低。在1906~1910年期间,开平的效益一直非常不错,年均获利有200多万两,股息率年均达12.5%。滦州煤的骚扰战略让英国人大呼吃不消,1911年之后,开平煤也就地降价销售,甚至一度把价格压得比滦州煤还低。周学熙也有点儿受不了,他向各洋行借款,又遭到开平公司的暗中阻挠,最后不得不发行了150万两的债券。[2]
开平与滦州的缠战,打到双方皮开肉绽,两败俱伤。周学熙与英方就两矿合并事宜多次谈判交涉,双方在公司性质、利润分配和管理权三个敏感问题上争执不下。最后,英商眼看中央政府抱定支持周学熙的态度,争执下去已没有好处,便同意将开平交还中方,代价是要“赎款”270万英镑。周学熙讨价还价,减至178万英镑。英方已决定同意。可是,局势在1911年10月又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弯。
那个月,武昌爆发了辛亥革命,朝廷岌岌可危,北方港口各国军舰拉响警笛,仿佛又重现11年前庚子国变的凶险景象。滦州公司的股东们生怕再次出现当年被洋人枪杆子夺走煤矿的悲剧,匆匆同意再议合并。于是,主客顿时易位。11月,开平、滦州达成“合办条件协议十款”,同意合并成中英开滦矿务有限公司,股权对等平分,利润则由开平得六成,滦州得四成,管理权由英方把持。
开滦合并的得失,在商业史上很有争议。有学者认为,这场合并对于开滦双方都是好事,两大煤矿从此不再打价格战,达到了整合的规模效应,在商业谈判上也算是平等。也有学者认为,开滦合并实质上是“ 以开并滦”,滦州煤矿以十倍面积只得四成利益,而且管理权尽入英人之手,其结果与周学熙的开办初衷简直南辕北辙。开滦案例再次以最直接而残酷的方式证明了那个道理——国不强,则商不立。此后30多年,开滦煤矿始终被英资公司控制,一直到1948年底才由新中国收回。
周学熙对开滦合并的结局当然是十分伤感,他拒绝出任新公司的督办。在日记中,他慨然曰:“吾拂虎须,冒万难,创办滦矿,几濒绝境,始意谓,将以滦收开,今仅成联合营业之局,非吾愿也。”他还在家中写了一幅对联:“孤忠惟有天知我,万事当思后视今。”壮士未竟之意,斑驳落寞纸上。
就在滦州煤矿跟英国人大打出手的同时,周学熙利用袁氏背景创办了众多实业。1906年,他办了启新洋灰厂,是当时唯一的大型国产水泥工厂。1908年,周学熙获准在京城建设自来水工程,他用22个月把20万米长的水管铺遍了北京城。1915年,周学熙在天津创办纱厂。
在经商同时,周学熙还担任了袁世凯的“钱袋子”。1912年,袁世凯出任民国大总统,国库空空如也,周学熙受邀出任财政总长。后来袁世凯称帝未遂,身死北京。周学熙失了靠山,以往优惠一一失去,各家实业更是成了军阀们侵蚀争夺的对象。
后世,罕有人知周学熙。他极偶尔会被提及,却是因了一则戏剧“八卦”。1934年,出生于天津的清华大学学生曹禺创作了四幕话剧《雷雨》,因鲜明的反封建主题和浓烈的悲剧色彩而轰动一时,曹禺成了中国最杰出的话剧家之一。《雷雨》的故事地点发生在天津,主人公是个大实业家,名叫周朴园,而其居所就叫“周公馆”,因此很多人猜测该剧讲的就是周学熙家族的故事。一直到很多年后,曹禺才在一篇短文中“澄清”说:“周家是个大家庭,和我家有来往,但与事件毫无关系。我只不过是借用了一下他们在英租界一幢很大的古老的房子的形象。”
重振棉厂
背景
1895年中国由于甲午战败,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在
北京的知识分子“公车上书”,首先行动起来,要求变法维新,寻找富国强兵的新路。科举仕途的坎坷及时局的影响,使周学熙毅然做出了弃举业投实业的决定。在父亲的支持和帮助下,1897年他开始涉足实业,并顺利地当上了开平矿务局董事及驻上海分局的监察,负责监督推销开平煤炭。从此他潜心致力于实业,实践着“实业救国”的梦想。
筹备建厂
周学熙任职的开平矿务局是当时中国规模较大的新式煤矿之一,煤田蕴藏丰富,使用外国进口机器,所产的煤炭质量较好,发火力强,煤灰少。在上海时,他经常来往于温州、厦门、汕头、福州、澳门、广东等地,察看煤炭在南方的销售情况。虽刚刚涉足实业,就表现出了聪慧精干,很受器重,1898年即升任开平局会办,后升为总办。在他的经营下,煤炭生产和销售都很顺利。
在南方各省督办煤炭销售时,周学熙注意到由于各地纷纷建厂、建矿、修铁路,水泥的潜在市场很大,可国内却没有一家水泥厂,全部要靠进口,价钱昂贵。此前唐廷枢曾在唐山建立了“细棉土”(水泥的译名)厂,由于生产设备和生产方式落后,规模小,1893年不得不关闭。周学熙经过认真的市场调查后,他认为国产水泥成本虽高,但还是要比进口水泥便宜,所以向清政府奏请重新开办唐山水泥厂。1900年4月得到清政府同意,开始筹备建厂。
经营矿务局
周学熙首先委任开平矿物局矿师李希明任经理,聘请德国技师汉斯·昆德为总技师,汉斯·昆德等人对唐山的土石进行化验,发现唐山土石是制造上等水泥的最好原料,一切准备就绪,水泥厂即将开工。就在这时1898年秋兴起的义和团运动发展到京津地区,紧接着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当时周学熙因事又不在唐山,作为开平督办的张翼吓得躲在寓所不敢出门,开平矿物局乱作一团,恢复细棉土厂一事暂时搁浅。
爱国的实业家
八国联军入侵华北后,英德军队占了唐山矿区。在混乱中,英国商人和天津海关税务司官员德国人德璀琳联合,连吓带骗,从督办张翼手中,以极低的代价“买”去了开平矿务局和唐山细棉土厂,其中包括唐山、林西两座煤矿、承平银矿,天津总局的房屋,天津塘沽、上海、香港、广州等地的运煤码头及运河、轮船等。他们转手又卖给了英商墨林,墨林又转手将之卖给“东方辛迪加”,1900年底组成开平矿物有限公司在英国注册,承接了开平矿物局的全部产权。
周学熙回来后,英国商人为了手续完备,又企图诱骗他在卖矿契约上签字。周学熙不顾威胁,断然拒绝签字,愤而辞去总办职务,表现了一个正直的中国人的民族气节。
复建唐山细棉土厂
1904年袁世凯让周学熙在国内负责办理“收开”的交涉,周学熙调来有关开平矿务局的所有案卷,经反复研究得出结论:由于张翼的出卖,开平新公司已经在英国注册的事实
很难改变,在这种情况下,他提出了努力收回部分权益的建议,也就是先收回他曾经试图复建的唐山细棉土厂。
原来,唐山细棉土厂在垫款抵押开平矿时曾与开平立约:如果一方不愿合办,可提前三个月通知对方,即可分办。这些资料原来都保存在汉斯·昆德手里,汉斯·昆德是个正直的工程师,他目睹英国商人骗取开平矿务局的经过,对这种卑鄙行径十分痛恨,便主动将唐山水泥厂的资料文件全部保管起来,拒不交给英国人。后来,他将这些资料全部交到了周学熙的手中,正是凭着这些文件和资料,周学熙收回了细棉土厂。
收回细棉土厂后,周学熙将它改名为“启新洋灰公司”。因旧厂股本早已亏蚀尽,他把旧厂固定资本压低折价,动用自己淮军银钱所的存款,按老股本十万元结清旧案,又借一部分官款,还招集商股,待商股招满后迅速偿清所借官款,使这一官营企业逐渐转为私营企业。
为了维护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洋灰公司创办章程》规定:“本公司资本,以100万元为额,凡系本国人民均可附股,无论官、绅、商、庶入股者一率均享受股东之权利。”
注重技术改进
为了在市场上站住脚,周学熙注意改进技术,时刻关注西方水泥制造工艺的改进和新设备的发明,一旦有新设备能促进水泥质量的提高,他总是不惜重金买进使用。启新公司的水泥在产量和质量上不断提高,成本不断降低,多次在国际赛会、博览会及国内展览会上获得奖章和奖状,公司垄断中国水泥市场达14年之久。北京图书馆、辅仁大学、燕京大学、大陆银行、交通银行、河北体育馆、上海邮政总局等当时有名的建筑,都是用启新水泥建造的。
斗争到底
背景
1905年起英商变本加厉掠夺中国矿权,他们不仅采了开平矿区所属的矿坑,还虎视眈眈地注视着与开平矿区毗邻的滦州的矿源。周学熙认为如不先开采滦州矿源,该地区矿权势必旁落,北洋一切资源将被外国人掠夺。
建立开滦煤矿
1907年他向袁世凯呈递“陈开滦矿界文”的建议,请求创建滦州煤矿,通过开发资源,收回权利,即“以滦收开”,最终得到袁世凯的同意。袁世凯以北洋大臣的名义,转咨农工商部准予注册,并下令“滦州地方三百三十方里矿界以内不准他人开采”,使滦矿比开平大10倍,还明确该矿系为北洋官矿,为北洋军需服务,以后他矿不得援以为例。
由于直隶各界人士对英国人以卑鄙手段骗取开平煤矿都很愤怒,所以对中国人自办的滦州煤矿都积极支持,纷纷投资入股,在几个月的时间,“滦州煤矿有限公司”成立,周学熙担任总经理。他不等新式采煤机械运到,就先以土法上马开采,最先建成的是陈家岭矿井,随后又在印子沟、桃园、赵各庄、狼尾沟等地开挖了矿井,并在各矿之间建成专用铁路,安装电话。他还派人到德国订购适合滦州煤矿使用的最新式采煤机械,使煤炭质量大大超过了开平,在市场上大受欢迎,对开平煤矿构成了很大的威胁。
收回开平煤矿
1909年冬天,在新任直隶总督陈夔龙的支持下,周学熙再次主持收回开平煤矿的事务。由于滦州煤矿已将开平煤矿紧紧包围住,而开平煤矿本身的蕴藏也快要开采完了,经过与英国外交部和英国公司长达半年的交涉,双方终于达成协议:英国把开平煤矿交还中国,中国付给英商178万英镑。当时开平煤矿的股票市价已达到170万英镑,加上公司拥有的其它产权,实际上已超过178万英镑,可见收回开平煤矿不仅维护了国家主权,经济上对国家也是有利的。由于当年出卖开平煤矿的张翼从中破坏,掌握国家大权的摄政王听信了张翼的胡话,不同意由国家支付这178万英镑,而滦矿也无力承担这笔费用,收开一事功败垂成。
与英商斗争到底
周学照对张翼的卖国行为十分痛恨,他下决心和英国商人斗争到底。针对开平煤矿蕴藏将开采完的情况,他决定首先开采开平附近各矿的煤层,使开平的矿井无法向外延伸。面临着即将无煤可采的困境,英国商人多次对周学熙威逼利诱,周学熙都不予理睬。英国商人又通过英国领事向直隶总督施加压力,陈夔龙也都顶住了。英国商人在无可奈何之际,施出了最后一招,凭借着经济上有英国财团的大力支持,挑起一场煤价大战,把每吨煤价价格降低几乎一半,而且还根据销量,附赠礼品,企图以此压垮滦州煤矿。周学熙果断地接受了挑战,也采取相同的降价措施。两家公司争相降价,最后每销售一吨煤,两家公司都要倒赔很多。在这种情况下,清政府对周学熙的斗争却不给一点财力上的支持。经过了近一年的价格大战后,双方处境都很艰难。最后英国商人改变了策略,开始大肆鼓吹“开滦合作”。他们在天津、上海的报纸上大造舆论,还专门花钱在天津办了张《北方日报》为“开滦合作”摇旗呐喊。同时,他们又从滦州煤矿内部进行分化瓦解,收买滦州煤矿的股东,要他们在董事会上提议放弃斗争、与开平煤矿合作。而滦州煤矿的一些股东,也因为公司亏损、无利可图,赞成与开平合作。
开滦矿务局的回归
面对着重重困难,周学熙还是咬牙顶住了各方面的压力,准备与开平煤矿斗争到底。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了。滦州煤矿的股东们惟恐因为革命失掉自己的既得利益,纷纷主张向开平煤矿投降,企图靠外国势力保住自己的利益。周学熙势孤力单,最后只得痛苦地接受了与开平煤矿合作的谈判。当股东们一致推举他担任合并后成立的开滦矿务局总局督办时,周学熙坚决地推辞了。收回开平煤矿是周学熙的心愿,但在他的有生之年却未能实现。1948年,唐山解放,开滦矿务局终于回到了人民手中,周学熙却已于此前一年逝世了。
创办银号
背景
1901年袁世凯署理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由于八国联军的疯狂掠夺,天津的经济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大批的银钱都被抢走,所以当时最迫切的问题就是制造货币、整顿金融。这不仅与整个经济界有关,也关系到能否巩固袁世凯的政治地位。袁世凯将周学熙调到天津,委派他为北洋银元局总办,要他尽快建成造币厂,铸出铜元。
督办天津官银号
周学熙四处勘察,利用一座寺庙的废墟,修建厂房,招募工匠,改造机器,亲自设计铜元的式样,仅仅用了73天,就建成了造币厂,铸出铜元150万枚。袁世凯最为担心的财政问题被周学熙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圆满解决,对他大为赞赏。到1907年3月,天津银元局各造币厂共铸银元571万多元。由于铜元式样新颖,便于携带,人们都乐于使用,因此北洋铜元的流通区域不断扩大。既满足了市场流通的需要,也获得了巨大的利润,同时也打击了帝国主义、投机奸商和贪官污吏。
1902年,为了维持银根奇紧的天津金融,袁世凯在天津建立了一个官办金融机构——天津官银号(初为平市官银号),发行铸币、管制金融市场,并且准备以此为基础,联合绅商合股开设“天津银行”。筹措资本时,袁世凯试图官方不出钱,只用商人们的钱开办银行,自己从中渔利,结果绅商们都借故退出。袁世凯转而求助外国银行,也遭到拒绝。这时,周学熙提出天津官银号添设储蓄业务和商务柜,经营官民的存款业务,吸收社会游资,扩充官银号的资本,同时商务柜开办经营工商业的贷款、贴现和
汇兑业务,并且发行银钱票。袁世凯遂任命周学熙为官银号督办。他首先在人事制度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定人员,明职责,待遇与资格挂钩,形成了一个自下而上层层负责的责任网,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还编订了官银号各项规则八十条。例如在办公时,以公事为主,不准闲谈。即使休息时,也不许高谈阔论,干扰他人行事。为了确保金融业务的正常进行,改组后的官银号还规定每年“官本所得息银,除准允督宪提用外,其余一切官本、护本、公债及各项存款,无论何次公用,永不能提支”。
另外,无论是公司、局、所还是商号前来借款,必须先查明有无偿还能力,如果没有确切的偿还保障,概不出借。这条规定十分重要,它禁止了军政各方的硬性摊派和人情贷款,使银号避免了大量的呆账。经过周学熙的改组,官银号扩大了营业范围,增加了营业项目,活跃了市面金融的周转流通,积累了大量的资金,促进了直隶工商业的发展,成为直隶全省重要的金融枢纽。袁世凯对周学熙格外嘉许,把北洋政府的行钞、铸币、财政、金融大权统统交给他掌管,周学熙成了真正的“财神爷”。
京师水厂
背景
创办“京师自来水公司”,为京城百姓谋福利清朝末年,随着城市经济的繁荣发展,人口增多,北京城里的生活用水和消防用水越来越成为问题,特别是每年春秋两季,气候干燥,常常发生火灾,因为没有水救火而损失巨大。北京地下水因含矿物质较多,历代井水苦咸,水垢较多,不宜工业用水,也不宜食用。有识之士和工商业者多次奏请清廷设“京师自来水厂”,清政府也考虑过几次,但因为北京缺少资金,更无合适的经办人而始终未建成。1908年由袁世凯推荐让周学熙办理京师自来水事务。他立即挑选肯实干、又有真才实学的人,组成了一个精干的工作班子。他们勘察水源,设计水厂,丈量水管线路,仅用一个多月,就完成了这项庞大工程的设计工作。招集商股的时候,为维护民族工业的利益,章程规定只招华股,不招洋股。由于这是一件同人民生计息息相关的大好事,又可为工商业发展提供用水的便利,所以受到社会各界的欢迎和支持,招股进展顺利,工程很快施工。当时国内还没有生产自来水器材的厂家,所有的设备材料都要进口。尤其是水塔建筑,连式样都要向洋商定制。
建立京师自来水
周学熙采取向洋商招标的办法,天津、上海的几十家洋行争着要做这笔大买卖。他们通过各种关系找到周学熙,有的买通了当朝权贵,以势压人;有的试图行贿收买经办人。周学熙对这些洋商洋行进行反复的考察和比较后,与德国商人开办的瑞记洋行签订了购置设备、承包工程的合同。然而,瑞记洋行在合同签订之后,为了赚取更大的利润,又在工程预算中做手脚,企图提高工程费用。没想到周学熙对于整个工程的各个环节,甚至一些具体的技术性问题,都掌握得清清楚楚,每次都以精确的数字和准确的市场行情把德方驳得哑口无言。由于周学熙的精打细算,工程的实际费用比预算大为减少。在施工期间,朝廷又发生变故。光绪帝和慈禧太后相继死去,袁世凯被开缺“回籍养疴”,自来水公司的工期也一推再推。尽管如此,经过22个月的精心筹划和施工,1910年2月,京师自来水工程终于全部竣工了。其施工速度之快、工程效率之高、花费之节省,在当时都是绝无仅有的。该工程开北京市水建工程之先河,孙河、东直门两座水厂和城内由干管、支管、终端水管组成的供水网络,构成了北京市供水方面的初步格局。
在此后的半个多世纪里,这项工程一直在北京市区用水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而在周学熙的实业生涯中,京师自来水公司也有着不同于其他事业的意义,这是最直接为老百姓谋福利的一项工程。
社会评价
周学熙作为一个政治家,曾经有过以天下为己任的雄心,他为挽救国家危亡,特别是濒临崩溃的国家财政进行过努力,但是由于身处的那个时代的局面性,他无力承担救国救民的重任,也不可能改变袁世凯所推行的独裁卖国统治。相反的,由于形势所迫,他也参与了“善后大借款”等饮鸩止渴、出卖国家利权的事情。他越是为此废寝忘食、苦心积虑地干,越是与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同时也与自己的初衷———离得越远。这是周学熙个人的悲剧,也是时代的悲剧。
周学熙最终选择了退出政界,全身心地投向实业,他将周氏家族聚居天津,齐心协力创办“周氏企业集团”,经过苦苦经营,多年努力,周学熙以天津、唐山为中心,在中国北方亲手营造起一个庞大的实业集团。
这个在其后几十年为世人瞩目、享誉海内外的“周氏企业集团”,大大改变了华北地区轻纺工业严重滞后的局面,对改变中国纺织业的布局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周氏企业集团”逐步奠定了周学熙“北国工业巨子”、北方实业之父的地位,他把中国北方的近代工业带上了一个新台阶,也把整个周氏家族,带上了日新月异的实业救国之路。
周学熙投身实业,实际上是在追寻一个强国之梦,他一生所经过的创业的艰苦、守业的辛酸、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痛苦,构成了一幅近代中国民族资本家在夹缝中谋求生存和发展,在奄奄一息中苦苦挣扎,在寒风严霜中努力培植民族工业的悲壮画卷。而周学熙这位中国民族实业家,他的实业救国事迹已经被收入中国高中历史教科书中。

本版积分规则

联谊总会|联谱编委会|网站手机版|小黑屋|中华周氏联谊总会网站《中华周氏》 网址:www.chinazhou.cn 邮箱:fjzhoufamily@126.com 地址:中国福建省福州市铜盘路五凤兰庭六期33—702信箱(350001) 站长:周奇13509383558;副站长:周显艳、周孟春、周山人、周光华。

GMT+8, 2024-4-19 09:33 , Processed in 0.02196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