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周氏联谊总会网站《中华周氏》www.chinazhou.cn宗旨:友谊、团结、振兴、和谐!

 找回密码
 请联系微信cnzhoucn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当代] 周成刚----新东方教育集团执行总裁

[复制链接]
中华周氏 发表于 2014-12-13 11:16: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周成刚
新东方教育集团执行总裁,1998年起任BBC(英国广播公司)亚太部记者和节目主持人,2000年8月辞职回国加盟新东方。

周成刚,新东方教育集团执行总裁、北京新东方学校校长和新东方前途出国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著名英语教学专家,苏州大学英语系毕业,后留校任教,曾主编<英语文摘>,并有多种译著出版。1995年赴澳大利亚留学,获传播学硕士学位。1998年起任BBC(英国广播公司)亚太部记者和节目主持人,2000年8月辞职回国加盟新东方。

教育经历

1981年9月至1984年6月,在苏州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系学习,获得学士学位;
1996年9月至1998年4月,在澳大利亚麦觉里大学大众传播系学习,获得硕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84年1月至1994年1月,在苏州大学任英语老师;
1998年1月至2000年7月,在英国广播公司(BBC)亚太部任记者、节目主持人;
2000年8月至2003年11月,在上海新东方学校任校长;
2003年11月至2007年5月,在北京新东方学校任校长;
2004年4月至2007年8月,在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任董事会董事;
2006年1月至2006年12月,在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任高级副总裁;
2006年12月至2010年11月,在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任常务副总裁;
2008年5月至今,在北京新东方前途出国咨询有限公司兼任总经理;
2010年11月至今,在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任董事,兼任集团高级副总裁、北京新东方学校校长和新东方前途出国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

获奖情况

荣获“2004年度海淀区民办教育管理创新奖”(北京市海淀区教育委员会,北京市海淀教育基金会);
荣获“崇文区教委2004-2005年度民办教育办学先进个人”(北京市崇文区教育委员会);
荣获“民间组织先进工作者”称号(北京市民政局,北京市人事局,北京市社会团体管理办公室,2004);
首届北京民办教育园丁奖评选荣获“优秀民办教育校长奖”(北京市民办教育协会,新京报社,2006年);
荣获2007年度“教育行业领军人物”称号(金陵晚报社);
荣获2008年度“诚信教育人物奖”(北京娱乐信报);
荣获2009年度“留学行业领军人物”称号(中国教育网,中国教育在线);
2010年1月荣获搜狐教育“60年60人中国教育成就奖”;
荣获“百万读者推崇的留学规划名师”称号(北京日报报业集团);
荣获“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2004年度企业文化奖”;
荣获“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2005年度企业文化奖”;
荣获“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2008年度优秀管理者”称号。

出版书籍

曾主编《新概念英语之全新全译》及《新概念英语之小题大做》系列丛书,翻译出版《如何阅读一部书》、美国著名当代作家克赖顿的畅销书《终端人》、英国著名科幻作家威尔士的名著《时间机器》等多部译著。

个人经历

出生于江苏江阴的周成刚中学时代英语成绩就一直很棒。1980年参加高考时,他的英语成绩在江阴市名列第一。周成刚从小梦想着成为一名出色的外交家,所以报考时他毫不犹豫地填上了北京外交学院。凭他当时英语笔试口试第一的高考分数,完全有可能被录取。但却由于不符合“三代贫农”的政审要求,周成刚落选并阴差阳错地进入了苏州大学英语系。看到俞敏洪等其它同学纷纷考入名牌大学,周成刚的心情可想而知。心中的委屈却成了奋进的动力。在大学里他如鱼得水,对英语学习的痴迷也由此一发而不可收。

大学时代的周成刚就已表现出常人不及的才华:当别的学生还在为区区几门小考试坐卧不安劳心费神时,轻松过关的他就已在《英语世界》等杂志上发表长篇大论的散文译作,一时之间在同学中传为佳话,成为周围同学羡慕的对象。

“有时候人就是这样,一个转折往往能改变人一生的命运。”回首往事,周成刚不由感慨。1984年大学毕业时,由于各方面表现突出,周成刚留校任教,成为一名大学英语教师。这下他更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一边教书,一边搞科研,在自己钟爱的英语里乐此不疲,笔耕不止。短短几年时间中,周成刚除了主编《英语文摘》、编撰英文词典外,还翻译了六、七部英语名著,其中的代表作有不列颠百科全书编委会主席艾德勒的不朽畅销书《如何阅读一本书》、英国科幻小说鼻祖H·G·威尔斯的名著《时间机器》和美国作家迈克尔·克莱顿所著的《终端人》。这三部译作后来都广为流传,纷纷入围畅销书榜单。

1995年,周成刚自费赴澳大利亚留学,主攻新闻传播专业。在留学的最初,他曾经为将英语作为研究对象还是作为一种交流的工具而犹豫过。最终他选择了新闻传播学,把英语定位为一种跨文化交流的工具。事实上,后来他到海外工作,英语也纯粹是充当工作的语言,而这又恰恰体现了学习和掌握英语的价值所在。

拿到传播学硕士学位后,周成刚原本打算回国到上海东方电视台做记者,但是在这时,他却接到了一个来自英国伦敦的越洋电话:他被BBC(英国广播公司)录取了。消息来得突然,大喜过望之余,才回忆起远在半年前的那段求职经历:那天偶然在报上看到一则关于BBC在全球招聘记者的广告,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和对世界一流媒体的神往之情,他也投出了自己的一份希冀。“可后来到面试的地方一看,黑压压一大片人头,都在为区区一两个岗位而竞争,顿时觉得心凉了半截。但所幸自己还是坚持了下来,虽然那一天从早到晚,笔试,面试,再笔试,再面试……”面试过后,很长时间杳无音讯,渐渐地他也就淡忘了。但通向成功之路的那扇门还是及时地为他敞开,在他即将背上行囊重返故土的两天前,那则录取通知及时地来到。多年之后才得知,他是当年澳大利亚惟一一名被BBC录取的申请者。就这样,结束了几年的留学生涯,周成刚从此开始了一段崭新的生活。

在BBC的日子:“困难,遇到了,解决了,也就没什么了”

“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大学时代都是伴随着BBC一流的英语教学节目度过的。在旁人眼里,能在BBC当记者,一定是非常风光的事,但是有谁知道其中的辛苦呢?”周成刚不无感慨地说。

BBC对员工的要求非常高,对记者的要求更是近乎苛刻。一个节目从采访到制作都要由一个人在限定时间内完成,所以最初工作的那段时间里,周成刚的压力特别大。一个人又要采访写稿,又要录音合成,还要轮流做节目主持。工作的前三个月,他忙得几乎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但苦归苦,在BBC工作真的是一次很大的挑战,也是一次超强度的锻炼。”“由于当时刚刚从学校里出来,没有工作经验,所以一开始到BBC工作,简直像是一场梦魇。”事隔多年之后,周成刚还心有余悸地说。

BBC的高效是有目共睹的,但高效的背后则是极富挑战性的工作强度和速度。“那时候早上8点上班,11点节目就要在电台里播出,像和时间赛跑一样。我通常是先做国际电话采访,然后立即把稿子翻译成中文,几乎是过目成‘译’,同时十指还要不停地在键盘上敲击。”别说采访、翻译这种颇具难度的工作,就是常人看来不起眼的文字输入,当时也给不谙此道的周成刚带来了不小的麻烦。“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嘛,”周成刚事后调侃道。“什么本领都是要通过反复锻炼提高的,一开始速度跟不上,那就练啊。人家下了班,都回去了,我再留下来‘补习’,慢慢地也就跟上去了。其实很多知识技能都是在摸索中学来的,像录音室的设备操作啊,播音器材的使用啊,万事开头难,问题,遇到了,解决了,也就没什么了。”

在BBC工作的日子里,也确实给周成刚带来了许多风云际会的机缘。这段时间内,他接触了很多政坛名人,做过不少此类的采访报道,从中对英国甚至是对整个欧洲的历史、社会、政治、人文都有了很深刻的了解,这种“近距离”的接触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有机会碰到的。

“这样一段高强度的工作经验让我养成了做工作并然有序、实实在在、不浮夸的作风,更是让我坚定了挑战困难的信心,并由此而使自己更坚强。”如此坦然的态度,如此恬淡的心境,也为他将来胜任未来更有挑战性的工作埋下了伏笔。

加盟新东方:“人活着并不仅仅是为了房子大,草地大,还有更多……”

2000年3月周成刚回国探亲,一次偶然的机会,遇到了20年前的中学同班同学俞敏洪。此时的新东方学校已如日中天,在北京蓬蓬勃勃地发展着。“中国市场那么大,机会那么多,为何还要留在英国为帝国主义卖命?”不管是说者或听者,有心或无心,俞敏洪临别时的一句玩笑话,又一次改变了他人生的轨迹。

回到英国后,关于回国的想法一直久久地萦绕在周成刚的脑海。经过透彻的考虑,他最终做出决定:回国加盟新东方。

周成刚的决定立即遭到了家人的反对,周围的一些朋友也劝他要珍惜在BBC工作机会。作为华人,能获得在BBC工作的机会非常难得,而且英国政府有规定:任何一个外国人如果在英国一家大公司连续工作四年,就可以拿到英国的永久居住权,这也就意味着将来能成为英国的公民。对非移民国家的英国来说,其诱惑力自然非同一般。

“确实,在BBC工作可以‘拿高薪、办护照、永久合同、福利保障等等’一样都不少。但是,比起我回国创业的激情,这些东西又算得了什么呢?”可是,毕竟在周成刚心底还是有几样放不下的东西。

试想一个读英国文学出身的人,可以没有物质追求,但却不能没有精神享受。英国醇厚深沉的人文底蕴和无处不在的艺术氛围是他一直所向往和倾慕的。从小到大的理想,十几年的奋斗,才有了今天的一切,难道一朝一夕说放弃就放弃?回想在英国度过的这几年,虽然工作很忙,但也时有闲暇来领略一下周遭的美景,体验一会儿浪漫的苏格兰风情,在温带海洋性气候特有的湿湿暖暖海风吹拂下,徜徉于乡土气息弥漫的市井小镇,或漫步于宏伟博大的百年庄园里,无一不意味隽永,令人流连忘返。

此外,还有多少个灵魂激荡的夜晚,在古色古香的英国大剧院里欣赏莎翁名剧;在书叠青山的大英博物馆里汲取智慧营养;还是在美术馆里看名画,在音乐厅里看演出,从昔日大师们的杰作到当今最受欢迎的艺术家们的新秀……这一切,对于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文化人”来说,是多么难以割舍的生活啊!

在此之前周成刚已办理了全家移民加拿大的手续,而一旦回国工作可能意味着移民加拿大的资格会被取消——选择回国,这是他必须支付的代价。

可此时的他,已经没有什么可以使其松动已做出的决定。在他的心头始终萦绕着那个振聋发聩的声音:“人活着并不仅仅是为了房子大、草地大,更多的是……”正是为了这个心中的理想,周成刚毅然决然地回来了,而且还是带着全家彻彻底底地回来了。2000年8月7日,他拿到了BBC同意其辞职的批复,第二天便飞回了新东方。

当时新东方的改革刚刚开始,除了进一步调整结构外,开拓全国市场也成了当务之急。值此关键时刻,周成刚凭借丰富的阅历和深厚的学识,挑起了新东方上海分校的大梁。

伴随新东方成长:“放假休息对我来说简直是一种奢侈。”

尽管周成刚有过多年当大学教师的经历,也有着多年的海外工作经验,尤其背后又有北京新东方总部的大力支持,但是在上海新东方的初期建设中,还是遇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难题。

当时,上海的英语培训学校多如牛毛,其中早已在沪上抢滩的老牌培训学校不下几十家,因此要想在高手林立的竞争同行中分得一杯羹,其压力和难度可想而知。那段时间他几乎每天都要在办公室工作至深夜,有时甚至是通宵。可他终于挺了过来。

2000年9月,上海新东方学校正式开始招生。第一批招生工作就取得了空前成功。到现在,培训学员已超过了40000人次,所开课程也从单纯的出国考试培训迅速扩大发展到考试培训与外语综合能力培训全方位并进,“新概念英语”、“电影听说”、“语音速成”、“美国口语”等课程如雨后春笋般纷纷登场。

上海新东方不负众望,在上海滩上一次又一次掀起“新东方风暴”:一个个火暴的讲座场面、一次次频繁的媒体聚焦、一封封感激的学员来信,令人无限感怀,无限振奋;每次新一期培训班的报名工作还未开始,就有学员频频前来询问报名讯息;而当开班的消息一传出,报名的队伍立即排到了十几米开外,几千个名额数天内即爆满。即便如此,还有没赶上报名的学员苦苦央求工作人员,情愿在过道里“加座”。

马不停蹄的上海新东方并没有止步,先后被上海市教委所属《成才与就业》杂志评为“上海双十佳培训机构”,被上海市杨浦区教育局评为社会力量办学A级单位,在上海市千余所社会力量办学单位中荣获综合排名第三名,外语类第一名。经过两年多的拼搏,上海新东方在上海众多的英语培训学校中,用实力和信誉确立了不可动摇的品牌地位。

每当看着报名大厅里人头攒动的情景,周成刚心里总能激起无限的浪花,此时,再多的艰难困苦,也熔铸成了更强的前进动力。“在新东方,放假休息对我来说简直是一种奢侈。可能是因为对学校付出太多了,感觉就像自己的亲生孩子一样,一天不来学校看看,心里就憋得慌。”

周成刚也是一个相当懂得释放自己、享受生活的人。他有这样一种特殊的能力,可以在最大的压力下以舒畅的状态生活。

生活:在时尚中精彩

重抬起粉笔和教鞭、重返讲坛的周成刚比十年前更多了老练和底蕴。澳大利亚的留学打工、英国的工作旅游、加拿大的移民生活,已经使他能够纯熟地将东西方文化巧妙结合,出神入化,至臻至善。在BBC练就的一口纯正流利的英式英语,折服了多少雅思口语学员的心灵;他满腹经纶的文学功底,令多少新概念四册的学员对其肃然起敬;他幽默诙谐的阐释手法,赢得了多少电影听说课学员的不绝掌声;还有他对于英联邦留学申请的独到剖析,解决了多少学员的燃眉之急,指点了他们的迷津,又把他们送上了实现个人人生梦想的出国之旅……但是,在工作之外,周成刚还有着另外一种少为人知的个性。

周成刚从不讳言自己的时尚,他说自己在新东方学校里算是比较时尚的人。他喜欢那种简单明了的职业化的着装风格,爱买这一类的品牌服装。他还特别喜欢泡吧,几乎每个礼拜都会去泡一次酒吧。上海所有有名的Pub他都去过,美式的浦劲、德式的宝来纳、兰桂坊般的Park97对他老说都是烂熟之地。夜晚的周成刚是自我的、率真的,每次他都会玩得很晚,他喜欢那里轻松的氛围,可以肆意地喝酒,和朋友一起狂欢。偶尔,他也会碰到自己班上的学生叫他校长,虽不免会有些尴尬,但这种不期而遇也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

当年他从国外回来时,就带了几百张古典音乐CD,当然,他坦言自己并不排斥现代音乐,他是一个很具有兼容性的人。周成刚的身上洋溢着他特有的率性与洒脱。课堂上他指点江山,激情飞扬;工作时忘我而投入,经历充沛得让人吃惊,他的热情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在上海新东方这样一个充满活力和效率的团队里,周成刚是他们的核心。

我和我追逐的梦

周成刚如一条鱼,游出新闻传播学的视线,又游入了教育学的海域。

“我学了20多年英语,做了十年英语教师,在国外时一直用英语讲话;放弃新闻工作,将教育定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是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指导学员认清在英语学习以及职业规划上哪条路可以走、更好走,使大家的学习有一种目的性、实用性,这是我的义务和责任。”

从中国到澳大利亚留学,从澳大利亚到英国工作,从英国到加拿大定居,又从加拿大加到中国开创事业。环球绕了一圈后,周成刚深有感触地说:“无论走到哪里,外国都不是我的家,我的家在中国。只有在中国才能真正发挥自己的才华,才会真正有一种当家作主人的成就感。”他觉得现在的学生出国有一个误区,总认为一出国就会彻底改变人生,这种观点是片面的。事实上,国外的很多华人过的是普通人的生活,还在为生计而奔波,出国是一场更严峻的挑战。

于是,周成刚在课堂上经常鼓励同学要回国创业。“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所以就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而西方的大多数发达国家,他们的发展已相对完成。”他举例说,比如在英国伦敦,你基本上看不到脚手架,因为该建的楼房已经建好了,即使看到脚手架也不是在建楼房,而是在修楼房,不像在中国,到处都在建设,中国的市场太大了,机遇自然也不会少。

两年来,周成刚早已把新东方学校看成了自己真正的家。曾有人这样问他:如果当初不回国,您现在有可能已是英国的公民了,您是否为当初的决定而后悔。他非常干脆地说:“一点都不后悔,不但不后悔,而且我还非常庆幸当时的选择和决定。”对于那些不时前来游说他的猎头公司,周成刚也总是不假思索地加以拒绝,“人的欲望是无限的,不可能所有的方向都获得那么多。要让自己生活、学习都有成效,更重要的是靠自己的思想和眼光。做你喜欢的、热爱的,达到自己理想的同时,对社会对人群有所益处,这才是重要的。”
周阳明 发表于 2014-12-15 18:27:19 | 显示全部楼层
常人的理念是跌倒了,干脆睡上一觉;
天才的理念是受打压,不屈不挠拼搏;
福建周贵堤 发表于 2015-1-9 08:41:09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天在拼搏。不错,日子也充实。

本版积分规则

联谊总会|联谱编委会|网站手机版|小黑屋|中华周氏联谊总会网站《中华周氏》 网址:www.chinazhou.cn 邮箱:fjzhoufamily@126.com 地址:中国福建省福州市铜盘路五凤兰庭六期33—702信箱(350001) 站长:周奇13509383558;副站长:周显艳、周孟春、周山人、周光华。

GMT+8, 2024-4-26 16:08 , Processed in 0.02280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