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周氏联谊总会网站《中华周氏》www.chinazhou.cn宗旨:友谊、团结、振兴、和谐!

 找回密码
 请联系微信cnzhoucn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闽台周氏同根源 血脉相承一家亲

[复制链接]
周奇 发表于 2008-6-9 18:51: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闽台周氏同根源 血脉相承一家亲
                   周玉璠
     (福建省周氏源流研究会)

  周姓是福建省第21个大姓氏。福建周姓约占福建总人口的1.074%。八闽大地周氏源远流长,他们多于汉朝至唐朝从我国北方的河南等省入闽,经过世代繁衍其后裔 播迁省内许多地区,还远播到台湾、港、澳及世界许多国家与地区。尤其是海峡对岸的台湾周姓大多从福建迁出。为深入探索闽台两岸周姓的源流和发展,从2004年以来福建省周姓源流研究筹委会开展了调查研究工作。现就福建周氏的源流、迁台及两岸联络往来等问题作一浅述。
  一、  福建周氏源远流长
  福建周氏多源于河南的汝南周姓,汝南周氏家谱修于西汉初年。据福建周姓源流研筹会近年的初步调查,已知自汉朝以来至明朝入闽的周氏源流及播迁主要情况简述如下:
  (一)汉朝入闽肇基始祖
  西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周公宫(虎賁校尉、中郎将、徐州伯),奉诏从河南光州入闽居于福州南台(为汉朝周氏入闽肇基始祖),其后裔播迁今长乐文岭镇凤庄、金峰凤港等村、福州琅岐、闽侯、鼓山上岐、马尾、连江、霞浦、莆田岩头及江苏南京、江西金溪、浙江乌程海南儋州等地。堂号“敦本”。
  (二)唐朝入闽肇基始祖
  唐末,黄巢大起义以来,从河南入闽的周氏达到高潮,这些移民系集团性迁徙。
福州、宁德周氏入闽肇基始祖唐广明元年(880)周举元,字及三(约841—936年间),唐末授太师,他携子孙离故乡(河南光州固始县阴德乡魏侯里),随王潮、王审知等南下,取漳、泉、厦、汀、邵五州,唐景福元年(892)入福州,与长子周庾(节度使)、三子(奉议大夫)于此定居,为入闽到福州、宁德周氏一世始祖。其子分居福州、宁德、古田、罗源、建宁、怀安、广州、南平、温州、永泰、连江、安庆、洛阳、河南光州等地。其孙周导,字宗政(宋乾德五年廷授中书右相、金紫光禄大夫)于五代后唐长兴三年(932)隐居宁德县的白鹤盐场,五代后晋开运三年(946)迁居宁德县西乡兰桥(今蕉城区洋中镇莲桥)为宁德周氏肇基始祖(入闽三世),其后裔又播迁洋中镇洋中街、北洋村、陈家洞、芹板头、六都村、浙江平阳、浦城、周宁、古田、屏南、福安、霞浦、福鼎、寿宁、政和等地。堂号“汝南”。
  唐末,随闽王入闽的还有河南光州固始县魏陵乡祥符里铁井栏的周维岳,又名周颐,字宗雅,号梅林(翰林学士,宣慰使、光禄大夫),于光启三年(887)携眷入闽追随闽王,先居当时泉州的仙游东乡折桂里,后于景福二年(893)进驻福州、居东街石井巷。其后裔支系分布福州下渡藤、山上街;闽侯青口、南屿、南通;长乐、连江、平潭、福清、莆田、泉州、永春桃溪、德化、安溪、惠安、同安、南安、永泰、大田及浙江温州、瑞安等地。堂号“爱莲”。
  泉州周氏入闽肇基始祖    唐末,河南光州人原名苏益随闽王入闽,先居泉州,元至正二十二年(1362)其后裔苏卓周避居安溪县卓源乡,改姓周氏,以苏氏郡号“武功”为号,称武功周氏。
  南平建阳周氏入闽肇基始祖    唐乾宁四年(897),周枢(880—957),字仲机,从河南汝宁府光州固始县东隅桂贤坊入闽择地居建州西路马伏(今建阳市马伏),其后裔多住建阳,亦有迁崇安、河南等地。周枢弟弟周椿,字仲延,居福州马江里、楠树桥头。
  唐朝已知著名的周氏,还有周朴(福州人)、周匡物(漳州人)。
  龙岩建宁周姓祖先    先世自河南汝南迁居建宁石壁乡,至周宗贵时迁居永定,生十一子,分居晋江、广东大埔、饶平等地。  、
 (三)宋朝周氏肇基祖   
  南平浦城县周氏肇基祖先    宋太宗年间(976—997),宁德县(今蕉城区)周氏始祖周导(中书右相)之第五子周云(县令),从宁德县西乡兰桥(今宁德蕉城区洋中镇)随母定居浦城。
  宋端拱二年(989),周源五(敕授文林郎、赠朝议大夫)、自福州港塘迁居浦城孝悌里观前。
  南平崇安县周氏祖先   北宋彰化二年(991)周佑(周枢后裔)迁居崇安县(今武夷山市)仙店,另有周浚(据称为周敦颐次子周焘之长子,待考)迁居崇安县五夫里;周聪(据称为周焘三子,待考),迁建阳市吉阳镇。
  宁德霞浦县周氏祖先     北宋端拱元年(998),进士周希古,字叔信(著作郎、历任秘书;知蓬州、朝议大夫)他系周颐(字梅林)子周靖(字安世)的裔孙,字叔信,居长溪(今霞浦县)。
  福州鼓楼周氏祖先    北宋周靖的裔孙周希孟,字公辟(授将仕郎,试国子监四门助教;充州学教授),怀安人(住剑池边,即今福州市鼓楼区)。其后裔居侯官、洪塘、长乐、福清、平潭、古田、永泰、福州杨桥、下渡、福宁、莆田、庐陵宣城等。
  福州罗源周氏祖先     宋咸平五年(1002),周珍,字文荐(太师周举元之八世孙,周导六世孙)从宁德县西乡(今蕉城区洋中镇)迁罗源县演(霍口乡香岭一自然村),后迁香岭(罗源县霍口乡香岭村)。已传39世,120多户,450余人。其后裔分迁霍口乡船头、黄鹤、罗溪、曲坵和闽侯县横溪、霞浦县柘池山。
  泉州晋江周氏祖先     北宋庆历二年(1042)杨实榜进士周历和北宋治平二年(1065)彭汝砺榜进士周密,同系周靖之后裔,居泉州晋江。
  龙岩宁化周氏祖先      宋高宗南渡时(1127),周仁德(河南固始县人)随高宗南下居福建宁化县,南宋末元初(1271),其裔孙迁广东长东县(今五华县),至七世周瑄迁梅县。
  宁德周宁周氏祖先    宋绍兴二十一年(1151)赵逵榜进士周鼒,又名亨中(周举元后裔),从宁德蕉城区洋中街巷口厅迁周宁县周家墩(今周宁城关)。其后裔分迁福安、政和、寿宁等地。、
  福州长乐周氏祖先
  宋理宗绍定年间(1228—1233)。周垦(周公宫之47世孙),从长乐湖东里移居长乐凤山(今长乐凤庄村),至今已传三十一世,后裔迁播长乐凤港、龙塘、梅花、金峰、吴航、营前、青山下;福州仓山、南台、鼓山、上岐、马尾、琅岐、连江莜程、黄岐及粤、桂、京、;港、澳、台及佳木斯等海内外。
  莆田周氏祖先    南宋周石麟(1236—1306),字兆瑞,朝奉大夫,系周颐(梅林)的十七世孙,莆田一世祖。他从福州剑池边迁居莆阳(今莆田)青浦上廊(周家)。其后裔迁泉州、德化、永春、南洋星马等地。
  明洪武初年(1368)兴化府莆田县周朴叟(人称周伯),迁居广东揭阳县伯劳浦乡,后裔迁海外(泰、港、新、马)。
  南宋初年(1127年后),莆田周秀梅(进士、官翰林学士)为避战乱,隐居不仕,迁居琼州(今海南岛)秀梅里,子孙遍居全琼。并有迁星州(新加坡)。
       三明尤溪周氏祖先       宋朝,周章、周颜、周奇、周立等四兄弟,从江西抚州府临川长源里来闽先居闽侯,后转清流,再到明溪。宋末(1270年前后)周章裔孙周怀来等转迁尤溪县溪东、吕洋,今有800余人;周奇及二位弟弟的后裔定居始祖居贞公从明嘉靖年间从江西抚州临川县长源里迁尤溪城南——城关、秀溪、汶潭、拥口、邵武等地,今有3000余人。周怀来后裔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迁古田县仕坂,并迁播印尼马里。
  泉州周氏祖先      南宋景炎元年(1276),周起振,字绍基(系莆阳一世周石麟的三世孙),同从弟周绍芳等至泉州勤王,隐居泉州浮桥笋江之滨。其后裔迁安溪县,惠安、同安、晋江、南安等地。
  龙岩宁化客家周氏祖先        宋末(1279年前后),周宗贵由河南汝南(有说石城)南迁入闽,居汀州(龙岩)宁化,后分迁长汀、上杭、连城、永定,后裔迁晋江,又迁台湾。
  宋朝著名的周氏还有周因(浦城人)、周勣(福建人)。
  (四)元朝周氏肇基祖
  泉州安溪周氏祖先  元朝至正四年(1345),周讳彬(1283—1356),字日昌,又名思,系周起振(周绍基)的三世孙,从泉州浮桥笋江为逃避元朝暴政而逃匿安溪县。居西街,后裔迁泉州、永春、浙江温州北港、瑞安县、南安市、大田县、漳州海澄、永泰县嵩口镇、广东惠来横山村。
       泉州石狮周氏祖先  元年末年(1368),周胄(塔山公)从河南光州固始县避乱迁至温陵石湖山(今泉州石狮市蚶江镇石湖)。为“爱莲堂”,已传21代,历630多年。
  泉州永春周氏祖先  元末至正二十八年(1368)莆田周石麟第九世孙周介福,从莆田北磨迁永春。
  (五)明朝周氏肇基祖
  泉州永春周氏祖先  明永乐元年(1403)周石麟第十世孙周良,字惟宽(1362—1436)从永春迁桃溪村,至2004年12月止,已传26世,900多户,约4000余人。
  厦门杏林周氏祖先  明永乐二年(1404),周筵宾,从河南固始县迁厦门杏林镇杏林村,传25世,950户,4100人。
  泉州安溪县周氏祖先  明初周文焕、文灼,由金门迁入安溪龙门溪美。
  龙岩客家周氏祖先  明洪武年间(1368—1398),周从龙从安徽天长县率军驻汀州,其子孙留此繁衍,后裔分迁江西、南昌、上海等地。至明成化十四年(1478),汀州府(今龙岩市)辖长汀、宁化、清流、归化、连城、上杭、武平、永定等县,成为客家首府,是客家人最早的中心,后客家人由此繁衍生息。长汀县明成化有进士周璇(字元吉)。客家周氏后裔分迁赣州、南昌、上海、广东和港、澳、台及东南亚。
  漳州龙海周氏祖先  明神宗万历二十九年(1601)进士、湖广道御史周起元(?—1626),字仲先,乃海澄(龙海县)人。
  明朝期间著名周氏还有周宗起(漳浦人)、周进隆(莆田人)、周元佐(晋江人)、周郊良(上杭人)。
    福建周氏,清朝以后迁徙更加频繁、广泛,分布于全省各市、县的城区、乡村,以零星散居为主。
  (未完待续)
 楼主| 周奇 发表于 2008-6-10 21:16:44 | 显示全部楼层
闽台周氏同根源 血脉相承一家亲之二
  二、闽台周氏血缘相通   周姓在台湾为第21大姓(也有说是19大姓)。其先祖大多是从北方南迁到福建,再于明、清从福建迁播到台湾,分布于21个县市中,主要集中在台北、台南、彰化。据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人口统计,周姓占当代台湾总人口的1.2%。由福建迁台的,称为“福佬人”,占周姓总人口75.8%。台湾周姓先人大都来自闽南,今可分汝南、武功二派。“武功”郡号的是元至正二十二年(1362)定居安溪卓源乡的苏卓周,改姓周。先世自河南汝南的周宗贵,是从宁化迁至永定,其四子周闻古迁晋江碧沙乡。明代,随郑成功等入台有福建周氏。清代,周姓渡海到台湾的分属苏卓周、周宗贵派下,他们多来自泉州府的泉州、晋江、南安、同安、漳州府的龙溪、漳浦等县。
  (一)泉州入台周氏祖先清康熙至乾隆年间(1662—1795)乘船东渡台湾,于台北县石碇乡入垦的有周延群(泉州人);又有泉州人周炎移居台北县景美镇开基。
  (二)晋江县入台周氏祖先清朝晋江县的周闻古支派。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入台,于清水开基的有周大细、周大钟,于台中沙鹿、大安的分别为周大养、周尚悦;其后,于台南安平的周明;于漳化伸港的周应满。清雍正年间(1723—1735)入台于台南盐水肇基的有周白智;于嘉义布袋的有周守宽。清嘉庆年间(1796—1820)入台于伸港肇基的有周朝兹、周道背、周失九等;于台北林口的有周朝章。
  (三)南安县入台周氏祖先康熙末年(1722)入台于台北市肇基的先后有周必果、周必奎、周昌高等。清雍正年间(1723—1735)入台于盐水肇基的有周起挺;于清水的有周明;于台中大甲的有周阵。乾隆年间(1736—1795)入台于台北树林肇基的有周以德、周志善、周殿昌等;于清水的有周国瑞、周国麟兄弟。嘉庆年间(1796—1820)入台于台北市肇基的有周贤明、周标及周廷部(周百万)率族亲数十人;于台中梧楼的有周必缄。道光年间(1821—1850)入台于台南新营肇基的周清南;于嘉义朴子的有周贞仪;于屏东港的有周省;于清水的有周长山。
  (四)同安县入台周氏祖先雍正年间(1723—1735)入台中大甲肇基的有周必开。嘉庆年间(1796—1820)入台于新营肇基的有周易;于云林东势的有周孟妈携同儿子。
  (五)漳州入台周氏祖先清康熙末年(1722)入台于台北市景美区肇基的有周舜阳。
  (六)龙溪县入台周氏祖先清康熙末年(1722)入台于屏东市开垦肇基的有周永荫。清乾隆初年(1736)入台于高雄旗山肇基的有周光糞。
  (七)漳浦县入台周氏祖先雍正年间(1723—1735)入台于屏东新园肇基的有周圭。乾隆中期(1765年前后)入台于屏东新园肇基的有周传裕、周传助兄弟。
  (八)汀州武平县入台周氏祖先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入台于苗栗铜锣肇基的有周永德。
  (九)其他地区入闽的周氏后裔近代,特别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后期福建省部分市、县(市、区),又有许多周氏后裔随队到台湾,这些人后来大多定居台湾,其后代亦有移居美国等海外。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今,亦有一些福建周氏青年与台胞联姻。(未完待续)
 楼主| 周奇 发表于 2008-6-11 15:16:58 | 显示全部楼层
闽台周氏同根源 血脉相承一家亲之三

  三、福建周姓迁播海外福建居民大多于明清相继到海外谋生,尤其是南洋、新、马、泰及港、澳、台。近代欧、美、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均有福建周氏华人。据不完全资料:明洪武初(1368)周朴叟(周伯),由莆田县迁广东揭阳县,后迁海外谋生的人较多,如到泰国曼谷的截止上世纪末,就有176户,1984人;到香港的有57户,274人,还有到新、马的,旅居海外的户数相当于家乡的一半、人口七成多。福建移居南洋开拓新天地较著名的有:周英美开埠文德甲,周公南经营巫罗加什,周公秀垦殖麻坡浮林望;周卿吕、周卿安贸易于新加坡及马六甲,周孙品、周孙华往来多地沟通侨信等。还有永春籍周清琦(1940— )为菲律宾华人企业家、外交家,1986年出任新加坡大使。(在东南亚与香港的周氏宗亲组织中创始人和会长的有:(1)新加坡南洋周氏总会:周宗麟(?—1945),祖籍惠安县,为总会创始人。周宗启(1901—1973),福建惠安县籍,为复会后领导人。(2)新加坡琼崖周氏公会,亦有南宋迁琼州(海南)莆田人周秀梅的后裔。

  四、两岸联谊同归一脉闽台海峡两岸周氏血浓于水,应加强联系,互相往来,增进友谊。通过对姓氏的研究和交流也是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重要途径。为此,我们提议必须加强如下几项工作:
  (一)要进一步加强两岸姓氏源流和文化研究重要性的宣传工作。要引起各级有关部门和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引起社会的关注。
  (二)要进一步加强两岸姓氏源流和姓氏文化的深入研究工作。弄清入闽迁台先祖及播迁情况,摸清两岸同根共祖的血脉关系;推进早日实现祖国和平统一。
  (三)要进一步加强两岸姓氏源流和姓氏文化的经常交流工作。欢迎台胞返乡寻根问祖,链接两岸地缘,血缘,文缘,商缘,清缘等“五缘”关系,加强联系,增进凝聚力,增进互相了解,为海西建设服务。
  (四)要进一步加强姓氏谱牒或姓氏史料的编辑工作,通过考证、收集、整理、编修、出版,为两岸学术交流提供佐证。
  (五)要进一步加强两岸姓氏源流研究和交流的支撑保证工作。目前开展工作遇到不少论难,我们必须要寻求人力、财力和物力支持的有效办法,尤其是两岸交流方面,政府部门应予以扶持,以使各项工作得以持续和顺利开展,为祖国和平统一事业贡献一份力量!(全文完)
  2006年11月28日  主要参考文献[1]李学勤等《中华姓氏谱·周》,2000年12月;[2]周寅宾《周姓史话》,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11月;[3]王大良等《周吴郑王,中国大姓寻根与取名》,气象出版社,1999年1月;[4]周华豪等,《福建汝南周氏源流和宗谱资料纂要》,1997年1月;[5]福建民间民俗系列丛书编委《八闽姓氏肇基祖集萃》,华夏仁文出版社,2006年3月;[6]部分福建市、县、村周氏谱志史料或调研资料。
附:闽周源流研筹会赴闽南调研
2005年元月8日至13日福建省周姓源流研筹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周伟、副秘书长周昌舜、常委周正魁三人,前往永春的桃溪、下洋和厦门的杏林、海沧等地调研、征集资料,现将调研资料刊登如下,欢迎知情者补缺、指正。
永春桃溪周氏一世祖周逊于明永乐初年肇迁,至今已繁衍26代,最大辈为18世,九代相见,现有1000户4000人口。迁到德风村的现有400多人,桃莲村的有70余人,大羽村的有200余人,达埔乌石村有500多人,东关内碧村有100余人,下洋镇下洋村有730多人,还有迁一都村等,总计约6000余人。迁本省外县的有:仙游龙华西坑、德化县、大田县、永安市、兰田市等。迁外省的有香港、澳门、台湾和浙江温州开化、江西上饶等。原族谱为《桃源前溪周氏族谱》,新谱为第七次续修,改为《桃源周氏族谱》,原谱六修,保存完好无损。其宗祠名曰“桃溪周氏宗祠”,位于桃城镇桃溪村,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公元2002年10月进行重修。该祠占地2约亩,建筑面积800平方米。因该族裔周自起,于清乾隆年间中探花,皇帝御封该祠为“周氏祠堂”。
    厦门杏林周姓,其一世祖周筵宾,于明永乐二年(1404年)从漳州移居杏林,其族谱在“文化大革命”中失落,至今未重修。据行第至今已传25代,现最大字辈为“荣”字,最小的是“恒”字,10代相见,岁数最大的102岁。现有950户5500多人。外迁厦门湖里区五通凤头村的现有200多人,海沧区东湖镇周窑村有700人左右。宗祠有二座,名曰“周氏家庙”、“周氏二祖庙”,堂号“汝南”,内虽供奉周敦颐像,但其宗人都说不是其祖宗。
    厦门海沧四社周姓有3000多人,其一世周景清源自海澄(龙海),有族谱和龙海县志佐证,堂号“忠义”,宗祠为“周氏家庙”。他们说杏林的一世祖是从四社周迁去的,而杏林方面却说四社周的一世祖源出杏林。
    杏林宗亲还提供,漳州霞州村有周姓1000人左右,联系人周阿章、周大目;龙海市榜山村有4—5千人,联系人周阿助、周阿江。                    
               原载《福建省周姓源流会讯》第六期2005。4。18

本版积分规则

联谊总会|联谱编委会|网站手机版|小黑屋|中华周氏联谊总会网站《中华周氏》 网址:www.chinazhou.cn 邮箱:fjzhoufamily@126.com 地址:中国福建省福州市铜盘路五凤兰庭六期33—702信箱(350001) 站长:周奇13509383558;副站长:周显艳、周孟春、周山人、周光华。

GMT+8, 2024-5-7 03:59 , Processed in 0.019926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