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周氏联谊总会网站《中华周氏》www.chinazhou.cn宗旨:友谊、团结、振兴、和谐!

 找回密码
 请联系微信cnzhoucn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新闻] 探访申遗中的惠山古祠堂群

[复制链接]
赤壁雄风 发表于 2008-5-27 12:13: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用今天的眼睛看古老的祠堂──
探访申遗中的惠山古祠堂群
日前,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在苏州召开,无锡市惠山古祠堂群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也正式启动,该市有关部门已通过省政府一并古镇,向在苏州召开的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提交了有关“申遗”报告。古祠堂,历来以神秘、悠远的文化底蕴吸引着众多的目光。而无锡惠山拥有的118座古祠堂及其他古建筑,极为罕见。不久前,笔者对这一古祠堂群进行了一番探访,一路行来,这一让人颇为神往的古祠堂群也渐渐褪去了其看似神秘的外衣,显山露水起来。

追溯古祠堂
   在这些古祠堂群中,名声显赫且为读者熟知的政坛人物,有商周之际奔吴的泰伯,春秋的钱武肃王,战国的春申君,唐代名相李绅、张巡,宋代民族英雄李纲、范仲淹,明代的秦宝、邵宝、顾可久、海瑞;文人高士中的著名人物则有东晋画圣顾恺之,唐代的“茶圣” 陆羽,宋明理学创始人周敦颐,元代大画家倪云林。祠堂群中各种富有江南特色的建筑,如会馆公所、书院戏台、酒肆茶楼、门楼牌坊、照壁楼阁、码头桥梁等更是蔚为壮观。其中,惠山下河塘19号已成为民宅的原周姓光霁祠,尤为值得一看。

    光霁祠是我国宋明理学创始人、教育家、文学家周敦颐家族的祠堂。周敦颐(1017年-1073年,宋封汝南伯,元封道国公,学者称濂溪先生),湖南道州人,他的传世之作有《太极图说》、《养心亭说》、《周子通书四十篇》,在其被例为中学教材的名篇《爱莲说》中提倡的“出污泥而不染”的品格,已构成中国优秀人文精神中的宝贵要素之一,影响渊源流长。周敦颐是我国继孔孟之后的第二代大儒,也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排例、位居世界第三十六位的文化名人。他生前职位不高,淡于名利,锐志学术。周敦颐五传嫡孙周应高于宋开庆(1259)年以解元登第进士,景定年入仕建康知府兼制置安抚使,期间主持编纂了50卷的《景定建康志》,并亲手绘制了目前是南京市尚存历史上最早的南京城地图。后元兵入侵,他的抵抗遭到朝廷奸臣贾似道的阻扼而不得志,即辞官挂印隐居无锡,成为这支周姓人无锡的始迁祖。后人为纪念他,便于明万历38年根据唐宋周氏老谱在此建祠立谱,续载族史。
                                                    古祠堂的守护人
    在惠山的古祠堂群,周氏古祠以其颇具大家风范的气质成了这个古祠堂群的代表力作。笔者在原周姓光霁祠遗址墙内,发现了清代乾隆帝为周氏宗祠御书的诗碑。碑身高156厘米,宽77厘米,加之碑帽53厘米、碑座57厘米,总共高266厘米。四边雕刻九龙戏珠图案,碑文为乾隆皇帝赞美周敦颐御书的五言律诗∶“锡麓祀先贤,孙支世守旃,开程朱道学,继孔孟心传,水碧山青处,松蕤竹秀边,千秋光霁在,底复藉龙眠。”而周氏家族现今一直想寻找的当年乾隆皇帝御赐周氏的“光霁祠” 匾,早在1982年那次文物普查时,已被无锡市文管会发现收藏于博物馆。
      说起历经沧桑幸存下来的古祠、古碑,真可谓曲折惊俭。解放初,因部队进驻占用祠堂,将碑石做隔间砖砌在了墙内,外表粉上水泥石灰成了军营。到1962年部分祠堂划归地方政府管理成公房出租,无锡市江苏省粮食机械厂职工俞金祥一家被分配安置住进了这座古祠北面迎街的两间至今。现年79岁的俞金祥老人告诉笔者,他刚搬来就发觉有两处墙壁与众不同,每到梅雨天气就会渗出水来,感到墙内有蹊跷,便好奇地用铲子刷子将泡湿的表层石灰水泥等杂物去掉,便显露出青石碑原形。俞老说自己虽没什么文化,但认识上有“乾隆” 字样,知道这是老古董,一定很宝贵,决定要细心呵护。“文革” 开始了,到处都在“破四旧” ,俞金祥为了保护古碑,就又用石灰水朝碑上抹了抹,悄悄地把床移到这块碑前,并挂起了蚊帐遮掩伪装一番,同时又用大橱挡住另一面墙中的石碑,这才逃过了“文革破四旧” 大劫。据说除了以上两方古碑外,在这座古祠第一进至第二进天井地下,还埋着另一块古碑。

                                              曾今辉煌的往昔
      笔者在探访中了解到,光霁祠原规模为三开间、三进深、边两层,两侧有过楼厢房,坐南朝北,前朝有门廊、石兽、旗杆石八尊(石条中间有栓马洞)。祠堂门头里外均有蓝底金字“光霁祠”御匾,门厅中央就为上述的乾隆帝五言律御诗碑。为此,当年官府还在周祠门前立碑规定∶“文武官员军民人等至此下轿、下马”,以示尊重。惠山东麓的光霁祠门前有一条小河,也叫惠山浜,浜头岸沿半腰间有一尊石龙头,不时还能见惠山的泉水从龙嘴流出入浜,河两岸槐杨树阴森森。透过林叶映出一座座明清古建筑,无比优雅古典。曾守护过古祠的顾福根继女、79岁的杨苹卿老人告诉笔者,在她十四五岁时,看到周氏族人每年都要来两次祭祠,要张灯结彩,燃放爆竹,一次就要摆上十几桌宴席,平时族内哪家生了男孩,也都要来登谱,非常隆重热闹。族长临走时,还要送看祠堂人家一桌酒席和全年粮食。在她印象中,祠堂石碑前后均有一对盘龙石护着,两进之间两侧有对应的两个花坛,里面的花木芬芳、清香、淡雅。第二进进门处,迎面有一尊大的头戴“皇冠”的全身塑像,右侧神柜内放着一枚用香木制做的最大的神牌,香味永久不散。二楼门头上挂着一块乾隆帝御书的光霁祠横匾(即尚存该市博物馆的那块)。楼上存放着无数周氏列祖列宗的玉牌。据杨老介绍,解放初拆毁道国公神像时,看见上述全身塑像内脏全是银质材料精制,头戴“皇冠”的塑像全身披挂金银珠宝,手持朝板,价值及高。

                                    真实的传奇故事
      去年初,由于江南晚报等一些媒体采访了乾隆御诗碑所在地居民的传说,不实的报道了关于“御诗碑”的来历,说什么“乾隆年有一个叫周光齐的武将,为朝廷立了战功,皇帝为褒奖他,给他镌刻这块诗碑、后又立了祠┄┄”之后笔者有机会采访到该市文管会的专家杨主任,他对此误导很反感,认为这是媒体的蓄意炒作。为以正视听,还历史本来面目,笔者有意将这段史料披露。
      史载,乾隆皇帝曾多次到周氏宗祠瞻仰、祭祀,并赐“光霁祠”匾,为周敦颐家族的宗祠,以示纪念。在乾隆十六年暮春,乾隆皇帝第一次来周氏宗祠。那天,乾隆帝乘龙舟由大运河来无锡上岸,周应高的18代孙周汝远去河岸接驾。乾隆帝刚下船便问周汝远∶“你是周濂溪的裔孙吗?”周汝远应答曰∶“臣是!”乾隆帝顿时龙颜大悦,吩咐恩赐金银彩缎绸匹。此时,有随行大臣奏请皇帝为周氏宗祠题额,乾隆帝当即高兴应允。参观完惠山古祠后,下午天降春雨,乾隆帝去临近的寄畅园行宫休息,随同官员各自散去。周汝远心中纳闷,以为皇帝将题额之事给忘了。第二天周汝远随乾隆帝同去苏州视察,数日之后返回,路过周氏宗祠时,忽见祠堂大门上额一块蓝底、龙纹金边的乾隆帝的烫金大字“光霁祠” 竖匾已高悬。他喜出望外,问留守的官员方知,当天晚饭后,皇上就在书房挑灯夜书“光霁祠” 墨宝,并嘱咐手下第二天即刻去刻制匾额挂上。以后乾隆皇帝又分别在光霁祠题书五言律诗一首、七言律诗两首,镌刻成石碑立于周祠内。
                                         劫难已成过去
       据了解,从唐宋起,一些名门望族便先后在这里兴建祠堂,到明末清初,无锡依托古运河,成为南北商贸中心、交通要冲,人员往来更加频繁。康熙、乾隆南巡又六上惠山,加上历代敕封或恩准一批官吏名士在此立祠,更是推波助澜。无锡近代工商业的兴盛,又为祠堂文化添上了城市商业文明的精彩一笔,大批外地姓氏的高官显贵、商贾,以及一部分姓氏的支系也纷纷择地建祠┅┅据有关部门介绍,这些江南历史文物瑰宝已蒙尘半个世纪以上,一些古祠堂也只剩下一个“壳子”了。当年惠山古镇只能通行黄包车,后来拓宽道路,沿街数十处祠堂的“门头”竟被一刀砍去;如今,大量祠堂建筑仍归房管部门管辖或作民房,或成商铺,还有的当作“危旧房”拆除改造,许多被移作其它建材,有的还被当作垃圾处理,这是在较长一段时间里,古建筑、古碑等文物历史价值不为人们重视所至,很为可惜。
      经了解,无锡惠山这一带是锡城文化遗存较多的地区之一,如今此地仍有六十几处祠堂古建筑度尽劫波,比较完好地保存了下来,尚可修复。据有关部门透露,打造古运河历史文化旅游区,修复惠山古祠堂群,恢复惠山镇古老历史街区风貌,已被确定为无锡市文化建设、“申遗”的重要工程。随着惠山古镇保护、开发的全面规划出台,惠山古祠堂群将拂去尘埃,重见天日,已为时不远。         </P>
                           周柏泉撰稿  联系电话∶025-86422698


探访申遗中的惠山古祠堂群

探访申遗中的惠山古祠堂群
</P>
<P>古周敦颐画像

探访申遗中的惠山古祠堂群

探访申遗中的惠山古祠堂群

无锡古周祠旧址

探访申遗中的惠山古祠堂群

探访申遗中的惠山古祠堂群

江西古濂溪书院

探访申遗中的惠山古祠堂群

探访申遗中的惠山古祠堂群
</P>
<P>新复原的九江庐山区三起山周敦颐(濂溪)墓园

探访申遗中的惠山古祠堂群

探访申遗中的惠山古祠堂群
 楼主| 赤壁雄风 发表于 2008-5-30 15: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位知晓此江西古濂溪书院座陆何处(具体地址) 及现今情况 ?

本版积分规则

联谊总会|联谱编委会|网站手机版|小黑屋|中华周氏联谊总会网站《中华周氏》 网址:www.chinazhou.cn 邮箱:fjzhoufamily@126.com 地址:中国福建省福州市铜盘路五凤兰庭六期33—702信箱(350001) 站长:周奇13509383558;副站长:周显艳、周孟春、周山人、周光华。

GMT+8, 2024-4-27 20:59 , Processed in 0.02589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