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周氏联谊总会网站《中华周氏》www.chinazhou.cn宗旨:友谊、团结、振兴、和谐!

 找回密码
 请联系微信cnzhoucn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申述勘探保护周氏解元坟

  [复制链接]
赤壁雄风 发表于 2008-5-22 20:06: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尊敬的江苏省政府、无锡市委、市政府、市文化局领导:

你们好!

申述勘探保护无锡新区周氏古墓文物

寻根问祖,修谱、修墓、修祠、修庙祭祀先祖以不同的形式搞中华民族血脉崇拜之信仰。这种崇拜,在整个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中,它占有极为突出的位置,产生过重大影响,自古以来上至国君,下至庶民,都把守孝祭祖视为头等大事。国有太庙、族有宗祠、家有祖龛,世代沿袭。中华各民族都是炎黄子孙,祭祀伟大先祖轩辕黄帝已成为凝聚中华民族力量的一个焦点。从世界发展史来看,血脉崇拜的力量亦不可忽视,日本自明治维新后,以全民对“大和”民族的血脉崇拜,形成国族一体之势,跻身强国之列。德国分裂数十年,却能以“日耳曼”民族血脉崇拜为内在凝聚力,终归统一。由此中华民族在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大好形势下,以此为契机,围绕中华民族血脉崇拜都是炎黄二帝子孙,都是奉行一种孔孟之道的儒学传统文化,以此来增强民族向心力,使大陆和台湾逐步走向和平统一,并用此强大的凝聚力为基础,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势在必行。

根据2002年10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2002年12月3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三章、第二十九条规定∶进行大型基本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应当事先报请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组织从事考古发掘的单位在工程范围内有可能埋藏文物的地方进行考古调查、勘探。考古调查、勘探中发现文物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根据文物保护的要求会同建设单位共同商定保护措施;遇有重要发现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及时报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处理。

现兹有宋明理学创始人、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周敦颐六世孙,暨距今700多年历史的我无锡周氏迁锡始祖周应高的墓葬地,已经被无锡市新区政府征用开发,虽说年代久远,但据我无锡周氏祖传和家谱记载及许多附近老人叙述∶周泾巷那里有个大墓叫“解元坟”,是周氏家族的祖坟。大体位置在无锡周泾巷火车站附近, 据笔者八旬老父、叔父及姑妈和当地留守的周家老人等回忆都说:解放初期他们还上过坟,坟地上还有墓碑和大片松柏绿荫可见, 是附近最大的坟墓,当地人找了很久未能确定具体位置。2008年4-29至5-1我回无锡老家,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负。关于周径附近的应高公墓在何处问到我老舅他全知道。

因为我舅公家就住在周径巷附近的王更上,以前他是生意人在城里开店,常往返城里乡间,周应高的大墓是在原王更上西南角仅约100米的章更上,是我们去周径巷火车站到城里的必经之地,距离我舅公家仅约150米,又是他亲家(我周家)的祖坟自然会关心,常在我舅舅阿姨面前提起,他老人家活到98岁时遇2002年拆迁,为了要合理多分配些房屋一直坚守长住周径巷附近的王更上到最后(时年100岁住进新房),舅舅讲他们是王更上最后搬迁的一户,每天往返城里乡间上下班,周围拆迁情况全看在眼里都知晓,一直到那时他还看到被文革放倒的周应高的“解元坟”上巨大的青石碑呢,据他回忆此坟的确是周边最大的墓了,以前地表有许多大树和巨大的石刻引人注目,并证明以前此处坟堂屋做过张塘桥周家祠堂,解放初期被做过章更上小学。

当时我就请长住那里的并了解此地情况的我老舅陪我和周庭槐、周雯一同去实地考察,并指认出了我们先祖周应高的“解元坟”现在位置,他们说征用开发前地面还有石刻呢。而非以往认为的在周泾巷火车站铁路西边,不过火车站铁路线西侧的西南角与周泾油库东侧之间,即白吐浜河北面那里的确也有一片周家的祖坟地。惜久经沧桑遇历代兵荒马乱战事,又遇当代“文革破四旧”动乱破坏,地面标志性建筑物已基本毁无。现经我和族人去实地考察此处大片地表己平为草坪地,幸运的是基建至今“解元坟”未被建筑物复盖, 估计宋代古墓葬仍然在地下,很难说以后基建不动到此处可能遭遇破坏,鉴于我祖坟已属宋代古墓葬文物类,我族后代已无权善自迁坟,特向政府文物部门申述勘探给予保护或合理抢救性考古发掘,以防遭遇毁于一旦和不法盗挖。

周应高(1213-1280自号溪园、又号四一)生于湖南省道州,宋宁宗朝解元(约公元1225年前后),宋理宗朝(开庆元年即公元1259年)豋进士第,公元1269年随宋度宗南下巡视,宋咸淳年间(1265一1275年)历知建康府(今南京市)事兼制置安抚使(约三品衔),据查考文献史料∶周应高堂兄弟宋迪功郎周应熙乃是鲁迅、周恩来的共同祖先,他创建了苏州的周庄。无锡民国八年(1919年)由周翰、周士青总纂曹铨署名共74卷的光霁祠活字本《锡山周氏大统宗谱》(卷三)等史料有这样的记载∶“大都周之先始于后稷,本姓姬,因国号故以周为氏,喋喋经延不绝,传至三国时公瑾名瑜者筑居金陵(南京),裔亦因之,又传至四一公讳应高者以解元登进士居官有清慎声,徙家无锡而卜籍景云乡张塘里。”对他政绩其中有一段记载∶“常例钱十余万赈饥济疫有实政修景定建康志复明道南轩书院”。即刚到任便立即除去常例,公用器物钱财十万余用于民政,并减免丝绢芦课草场租以万计,设法赈济饥民。时逢建康大疫,他当即招集名医、贤士放免夏税、开办药局、整治温疫、治病救人,以后又念及提高百姓素质,兴办教育,督促修建明道南轩书院教导士民。由此看来周应高他做官为民,平易近人,关心百姓疾苦,视百姓如子民,持国家危亡匹夫有责的思想执政,足有政绩。他官至实录院修撰,在任期内的景定二(1261)年负责主持编纂了全套共五十卷的《景定建康志》(原宋本现藏台湾)。据考,目前南京市尚存最早的一张地图就是他亲手所绘。他一生俭以养德、廉洁奉公、多善政载行略。历史上宋室南迁后,周应高在任期间,元兵入侵,他主张抵抗,遭到朝廷奸臣贾似道的阻扼而不得志。以劾贾似道谪饶州通判, 愤激之下他遂辞官挂印(约公元1275年前后),退归田园,隐居无锡金匮县景云乡泉渎河之阳张塘里号周泾,寿终以 后遂卜吉壤而葬,坐落二图情字一千一百十六至一千一百二十四号内。称解元坟,土缘姓著名曰的周泾(今周泾巷)。与白土支子孙为最近。据二十二世孙白土支敛川光斗在道光八年(公元1828年)记载;“解元坟自宋越元明以来六百载矣其间沧桑之变易世事之兴废者何限而此墓则苍松翠柏历久而新气象规模依然无恙岂非我祖之德”。后裔称谓应高公为迁锡始祖,《锡山周氏大统宗谱》<民国八年(1919年)由周翰等修纂曹铨先生署名的,共74卷本>第一世则自四一公开始。自四一公退归田园隐居无锡后,其子孙后裔繁荣昌盛,迅速发展,其后七百多年来,已发展为八个支系:南有周泾、白土、宅基、南宅、墙圈。北有砖桥、曹塘、五牧。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子孙后代遍布于无锡四周各村各镇,甚至已往港澳台及海外许多国家去创业发展。遗憾的是有一年张塘里发生火灾,所有家谱等数据被烧毁,所以应高公完整的生平经历,及后代的详实情况等均暂无法找到。

好在宅基支中村桥笔者家还完好保存着一套《锡山周氏大统宗谱》,在《锡山周氏大统宗谱》74卷中有《捐助四一公墓田记》的记臷。(道光八年二十二世孙白吐支敛川光斗记时年七十有八。)

由始祖周应高十传到举子先祖周篪游学吴江,入赘周庄吴地巨富沈秀(沈万三)家族,成为沈万三的孙女婿。据史料记载∶南京市的明城墙就是由沈万三出资一半而筑。到周篪的曾孙中出了周道登、周道生兄弟俩,均于明万历年登第进士,弟弟周道生入仕后被诰授国子监祭酒(当朝最高教育长官)。周道登于明崇祯元年入阁为相,被朝廷诰赠至周篪祖孙三代均为太子太保、东阁大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成为吴地三周姓名臣之首。明代灭亡后,清军入关,周道生之孙周遵(字纶元)不愿为异族统治做官,随隐居成吴江居士,后因思念祖籍返迁回无锡周泾中村桥,也就是笔者和现无锡新区同心村(即中村桥)周氏族人最近的十四世共同先祖,到2003年此地尚存明末清初周遵的东大坟及祭坛和墓碑,并由笔者曾和叔父去无锡市文化局文物管理处向他们反映过要求政府给予勘探保护,文物管理处当时也来人勘察过,希望我们向同心村领导打招呼不要轻易乱动,并让我等当地后代配合保护,一旦发现施工碰遇即刻通知他们。但是此墓葬群(记载有21口棺材),却于2004年春,被无锡新区同心村地方政府明知故犯,借卖土方之机让建筑工程队连夜盗挖毁灭了。

为了不让上述恶性事件重演,我族再次秉承国家文物法规,特提前向政府有关文物部门报告预警。我族南宋先祖周应高生平事迹在周氏宗谱里有记载,在清四库全书里也有记载,其地下墓志铭一旦被文物部门考古发掘,想必对江苏南京、无锡地方志记载有考古考证重要价值。对我周氏家族续修宗谱考证史料也将是难得的重要权威依据。

据探访考证即将被保护开发的惠山古祠堂群中的光霁祠,即是周应高家族的祠堂。史载,乾隆皇帝曾六下江南多次到我周氏宗祠瞻仰、祭祀,并赐“光霁祠”匾,为周敦颐家族的宗祠,以示纪念。在乾隆十六年暮春,乾隆皇帝第一次来周氏宗祠。那天,乾隆帝乘龙舟由大运河来无锡上岸,周应高的第18代孙周汝远去河岸接驾。乾隆帝刚下船便问周汝远∶“你是周濂溪的裔孙吗?”周汝远应答曰∶“臣是!”乾隆帝顿时龙颜大悦,吩咐恩赐金银彩缎绸匹。此时,有随行大臣奏请皇帝为周氏宗祠题额,乾隆帝当即高兴应允。参观完惠山古祠后,下午天降春雨,乾隆帝去临近的寄畅园行宫休息,随同官员各自散去。周汝远心中纳闷,以为皇帝将题额之事给忘了。第二天周汝远随乾隆帝同去苏州视察,数日之后返回,路过苏州的周氏宗祠,忽见祠堂大门上额一块蓝底、龙纹金边的乾隆帝的烫金大字“光霁祠” 竖匾已高悬。他喜出望外,问及地方下官和族人方知,来苏州的当天晚饭后,皇上就在书房挑灯夜书“光霁祠” 墨宝,并嘱咐手下第二天即刻去刻制匾额分别在苏州、无锡两地周祠挂上。原来乾隆皇帝思想很久,决定引用宋文豪黄庭坚赞颂周敦颐的一句话∶“茂叔人品甚高,如光风霁月┅┅” 中的“光霁”二字命名周祠最恰当。以后乾隆皇帝又分别在光霁祠题书五言律“锡麓祀先贤,孙支世守旃,开程朱道学,继孔孟心传,水碧山青处,松蕤竹秀边,千秋光霁在,底复藉龙眠.”诗一首、七言律诗两首,镌刻成石碑立于周祠内(现尚存无锡“光霁祠”)。

翻阅周氏家族谱牒史料,不仅有历代帝王敬仰我祖元公周敦颐的才学和品德下圣旨褒赞,另还有许多名人留下的赞语,如宋代苏东坡、岳飞、文天祥、黄庭坚、朱熹等对他更是赞不绝口。此乃是我们作为是元公周敦颐的后代而自豪和荣耀。作为我们是周敦颐、周应高的后代只有承先启后继承和发扬先祖的优良品德和才学, 弘扬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才能名符其实不愧为名人之后。

敞若我宋代先祖周应高家族的古墓群在无锡新区能得到抢救保护并合理修复,连同惠山周应高的光霁祠,两处有关周应高的文物名胜古迹在一市两地遥呼相映联线,既也能开发成象不久前在我等大力呼吁倡导下修复的座落在九江庐山区的北宋先祖周敦颐墓园,成为江西省级文物名胜旅游资源之一的景点,也一样成为江苏省文物名胜古迹旅游资源不可多得的景点,无需再在一个有墓有古祠可考的、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地区,再去为开发旅游经济挖掘修造出一些象“大观园”、“杨贵妃的澡堂子”、宜兴“祝英台读书地”(辟了园子,建了楼台亭阁,修了粱祝婚房,)之类虚无飘渺的景观了,那对故乡无锡将是两全齐美很好的收益啊!

在此我等周应高后代呼吁江苏省政府、无锡市政府给予高度重视,希望能尽快对周应高家族的古墓群、古祠堂光霁祠给予保护修复。《完》 ( 为防备不测(盗墓),具体位置(加兰黑体字)请勿公布.)

农历二〇〇八年四月四日 周应高南京29世孙周柏泉起草。

周应高 国内部分后代及周氏族人∶ 无锡26世孙周锦甫、无锡27世孙周林忠、泗阳27世孙周洪波、泗阳28世孙周进、泗阳28世孙周兴国、周相宝、北京29世孙周 惠、泗阳29世孙周以美、泗阳29世孙周以斌、泗阳29世孙周以华、泗阳29世孙周以发、无锡28世孙周晓来、浙江工业大学教授周晓云、航空航天工业部周晓清兄弟、无锡28世孙周庭槐、无锡28世孙周松贵、兰州28世孙周松槐、南京28世孙周丽藻、南京29世孙周柏泉、连云港29世孙周锡民、周锡秋兄弟,无锡周 雯、无锡周寿同、无锡周子源、扬州周华瑞、苏州周斌炎、贵阳周 毅、无锡周贤椿、无锡周荣根、江西周红国、吉安周告根、无锡周菊初、周志贤等一百多人联名呈递。

“E”:nv2530@126.com电话: 025-86422698

周奇 发表于 2019-2-23 18:05: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保护周氏古文物的周柏泉宗亲点赞!

本版积分规则

联谊总会|联谱编委会|网站手机版|小黑屋|中华周氏联谊总会网站《中华周氏》 网址:www.chinazhou.cn 邮箱:fjzhoufamily@126.com 地址:中国福建省福州市铜盘路五凤兰庭六期33—702信箱(350001) 站长:周奇13509383558;副站长:周显艳、周孟春、周山人、周光华。

GMT+8, 2024-3-29 20:16 , Processed in 0.021958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