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周氏联谊总会网站《中华周氏》www.chinazhou.cn宗旨:友谊、团结、振兴、和谐!

 找回密码
 请联系微信cnzhoucn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新闻] 传奇阿里木!救助贵州毕节周勇,感动2010!

[复制链接]
周宗亲 发表于 2012-1-2 13:12: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传奇阿里木 亚克西!

2011-01-15  金黔在线-贵州都市报  
  2011年1月13日下午,在北京的颁奖典礼上,阿里木特地穿上了印有民族风情花纹图案的衬衣,戴上了小花帽,接受了新华社授予他的至高荣誉。此次“中国网事·感动2010”年度网络人物评选活动,阿里木以最高票当选,新疆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甚至一度为他倾情拉票。
  阿里木何以感动全国老百姓?感动张春贤?他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一切,还得从他与贵州毕节的缘分说起。
  1 走南痛北卖羊肉串
  他曾梦想出来赚点钱给家里盖栋房子,哪知世界并非想象中的那样精彩,落魄之时露宿街头
  阿里木的全名叫阿里木江·哈力克,因为“阿里木”简洁上口,毕节人就这么称呼他了。在卖羊肉串之前,阿里木也有过一份安稳的工作:1992年从部队退伍后,他顶替父亲进了当地供销社,在里面当店员。
  作为店员的阿里木,似乎不是很“称职”,乡亲们没钱的时候,总爱找他赊账,而阿里木心肠软,每次都答应得很爽快,3年下来,他积攒了一大摞账本,很多还是要不回来的死账。
  领导看不下去了,有点恨铁不成钢地说:“你这样做生意是不行的……”
  阿里木因此离开了供销社,但他并不后悔:“乡亲们太穷了……”
  离职后,阿里木做点小生意“混日子”,却心有不甘。因此,当听说到外地烤羊肉串很赚钱时,他心动了。
  从乌鲁木齐到西安,阿里木开始了漫长的流浪生涯。不过,当初面对朋友,他从不掩饰自己的梦想:“出来就是想赚点钱,给家里盖一栋房子。”
  阿里木出生在新疆和静县乃门莫墩乡农村,家境贫寒。在7个兄弟姐妹中,他排行老五,虽然高二没读完,但当兵那阵子,戈壁滩上的生活,给阿里木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尤其是部队里推行的思想教育,让他至今都觉得很受用。“那些东西不是高科技,却让我学会吃苦耐劳,也时刻警醒我不去做违法的事。”
  阿里木原以为靠着勤劳的双手,会离自己的梦想越来越近,没想到,外面的世界远不如他想象中的那般精彩。
  在西安街头还没站稳脚跟,阿里木就遭到同行的恶意排挤,不得不背着烧烤工具,转战其他城市。
  短短几年间,阿里木的足迹遍及大江南北,但每到一个地方,他都只是一个匆匆的过客,逃脱不了同样的宿命。
  最落魄的时候是在广西。
  一个夏日的夜晚,身无分文的阿里木选择了露宿街头,可是,他身上的衣服又脏又臭,引来蚊虫盯咬,使得他一夜难眠。
  第二天,太阳出来时,阿里木躺到一棵大树下,终于美美地睡上一觉。醒来时,他不禁傻眼了:脚上穿的鞋子,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被人偷走了。
  肚子扁扁的,饿极了,但又没钱买东西吃。见旁边有个垃圾桶,阿里木凑上去,从里面刨出几块鸡骨头,啃得津津有味。
  2 再穷也不放弃道德底线
  踏足毕节,全身仅剩10元钱。绝望之时,豁达善良的毕节人,接纳了身心疲惫的阿里木
  阿里木常常逢人便说,自己能活到今天是一个奇迹。而难能可贵的是,即便在最穷困潦倒的时候,他依然没有放弃自己的道德底线。
  有一次,从郑州到昆明,阿里木整整坐了三天三夜的火车。手里没钱,饿了,他就偷偷到各个座位上找别人喝过的饮料。
  但最终,他还是被发现了,面对别人异样的眼光,阿里木实言相告:“我只是饿了,找点吃的,我不会偷东西!”听了这话,对方的脸色才缓和了下来,还随手递给阿里木一瓶没喝过的饮料。
  就这样一件小事,阿里木高兴了好一阵子:“再穷也不要做坏事,这样才会受到别人的尊重。”
  流浪的日子,阿里木坦言“心很累”,他也曾经尝试着到工地打工,到烧烤店帮忙,却往往因为语言和生活习惯等问题,干不长久。
  偶尔很沮丧,阿里木也会自责:“除了会烤羊肉串外,我就是一个废人,啥都不会。”他做梦也没有想到,贵州会是他流浪的终点站,毕节也终究成了他人生的福地。
  地处乌蒙山区的毕节,是贵州、四川和云南三省交汇处,这里聚居着20多个民族。这座包容的城市,接纳了身心疲惫的阿里木。
  2001年底,当阿里木第一次踏足毕节时,他身上揣着仅剩的10元钱。
  花3.5元买一斤羊肉,阿里木把带来的烤箱往街上一摆,便做起了生意。整整一个上午,他就卖出了20多个羊肉串。
  但是,由于占道经营,阿里木的生意很快就被城管叫停,他还被罚了10元钱。就在阿里木为本钱犯愁时,一位素昧平生的酒吧老板向他伸出了援手,借给了他100元,阿里木也再次择地开张。
  刚开始,阿里木的生活颇为拮据,白天,他只花一块钱买馒头或者荞麦粉吃,晚上就在毕节客车站附近住“一块钱旅社”,和一群背篼合挤大通铺。
  生活的艰难,似乎毫不影响阿里木快乐的心情。每天摊位一开张,他就会边烤着羊肉串,边招呼过往路人,他嘴巴很甜:“帅哥美女,我需要你们兜里的钱……”
  阿里木也有“狡诈”的一面。有时候,顾客明明要的是5个羊肉串,他拿起10个就烤了起来,等烤好要收钱了,他才假装一脸诧异:“哦,你不是要10个吗?哈哈,搞忘记啦!”此时,面对旁人的“点破”,阿里木只顾憨笑,一般情况下,客人一句大度的“算了算了”,那额外的5个羊肉串鲜有被退回的。
  与在别处不同,阿里木很快在毕节立足了,且生意逐渐红火。5天后,他就还清了100元借款,一个月后,他便有钱租房了。
  3 把户口从新疆迁到毕节
  2009年阿里木把户口迁到毕节,现在,“我们毕节”成了他的口头禅
  如今的阿里木,早已把自己当作一个地道的毕节人了,他偶尔会说几句毕节话,和朋友聊天时,爱带上“我们毕节”这个口头禅。采访中,无意间提及曾遭偷盗一事,他赶紧“刹住”,还连连打招呼:“这个就不要报道了,影响我们毕节的形象!”
  2009年9月30日,阿里木把户籍从新疆迁到了毕节,落户在周勇家。事实上,他早就与周勇情同父子了。
  2003年冬天,阿里木到医院看望一位生病的朋友,在病房里,一个穿着大人衣服的孩子,正伏在病床上写作业,这一幕,阿里木过目不忘。
  这个孩子就是周勇,那时候的他,脸上浮肿,身边却没有人照顾。
  阿里木一问之下,才知道周勇身患肾病综合症,病情非常危急,但他的家人因为没钱,已无力救治他。阿里木顿觉揪心,他告诉周勇的母亲:“不要放弃,没钱的话,我来想办法。”
  可是,摸遍全身,阿里木也只有50元钱,他能想什么办法呢?情急之下,他找到周勇在读的毕节一小,向校领导求援。
  很快,一场募捐活动在学校举行,阿里木被请到主席台讲话,走到话筒前面,大半天他才憋出了一句话:“小周勇很可怜,你们一定要帮帮他。”
  阿里木眼里有泪花,他的朴实却让人肃然起敬。
  幸运的是,当天就收到1万多元的捐款,在媒体记者的见证下,阿里木当即把钱抱到银行,开了个专用账户,周勇得以继续治疗。
  之后,贵阳一家民营医院还免费为周勇提供治疗,直到他治愈。
  在此期间,阿里木多次上门看望周勇,与周勇家结下了很深的情谊。当然,周勇也没让阿里木失望,他刻苦读书,最终以优异成绩考进了毕节地区实验高中重点班。
  为了解决周勇一家的生活困难,阿里木还请周勇的母亲帮忙串羊肉串,支付报酬给她。
  在阿里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原本沉默寡言的周勇,变得喜欢跟人打交道了,没事的时候,他还常常去找阿里木聊天。
  在毕节,除了周勇家,阿里木还有很多朋友,他们中,有官员,有一般老百姓,有汉族人,也有其他少数民族的人。
  毕节地委书记秦如培视他为好朋友,深更半夜常常收到他的电话。电话中,阿里木往往说的是市政建设等方面的建议,他的直言不讳,令秦如培深受触动。
  毕节学院党委副书记汤宇华自称可以和阿里木无话不谈,也可以有话不谈,两个人就这样相对坐着,什么都不说。
  毕节喜之楼酒店的老板李雪梅还曾经请阿里木到她家过春节。
  阿里木说,他喜欢和毕节人打交道,在他看来,毕节人也喜欢他,这与财富和地位无关,“人与人之间,心与心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都是平等的。”
  4 草根慈善家的另一面
  光环之下,他至今孑然一身,穿的皮鞋是从垃圾桶里捡来的
  用世俗的眼光看,阿里木过的确实不是正常人的生活。
  这个身材壮实的新疆汉子,一件15元的粗线毛衣,穿了4年多,一个馕加一杯水,常常打发掉一顿饭,他甚至还从垃圾桶里捡皮鞋来穿,一年四季过着苦行僧般的生活。
  至今,阿里木仍租住在毕节城区一间破旧的小楼里,一张木床,一件旧货市场买来的皮沙发,他的家当很简单。
  与此相对应的是,在过去的10年间,阿里木用他在毕节卖羊肉串攒下的10多万元,先后资助了140名贫困学生。
  不为外人所知的是,这10多万元,阿里木大约要卖30万根羊肉串才能赚到。有人笑他傻,阿里木反问说:“拥有很多钱就快乐吗?我一个朋友花上千万元开一个店,却得天天守着,还担惊受怕的,你说累不累啊?”
  更不被外人理解的是,对于慈善,阿里木有着近乎疯狂的痴迷,他对此的解释是:“因为自己吃过没文化的亏,也因为自己从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尊重。”
  其实,阿里木的内心世界,很少为人所触及。这些年,他相继把自己的3个兄弟带到毕节烤羊肉串,可是,钱倒是帮他们赚了些,兄弟间的关系并不如阿里木所期待的融洽,“以前我总以为是没钱的原因,现在看来,很多问题不是用钱能解决的。”
  一番反省,阿里木把根源归结于教育问题,这也才有了他这份执着与痴迷。
  2005年春节期间,阿里木得知就读于中央民族大学的彝族大学生李英,因家庭贫困,利用假期到煤矿当矿工挣钱读书,他便打摩托车赶到几十公里外的大方县,颇费了一番周折,阿里木总算找到了李英。一见面,他就拉着李英去银行开了一个户,然后把存折交给李英,告诉他:“以后我就通过这个账号,每个月汇100元给你。”
  还有一次,听说毕节市长春堡镇干堰塘村小学有许多贫困学生连书包都买不起,阿里木连忙购买了100个崭新的书包,并雇来两匹马,把书包驮到那个偏僻的山坳里,一路上险象环生,他还差点掉进万丈悬崖里。
  至于毕节学院“阿里木助学金”的设立,则颇富戏剧性。一开始,毕节学院的领导显得很为难,因为学院接受和设立的社会助学金一年最少都是几十万元,可是,阿里木带去的5000元角角钱,还带着一股烤羊肉串的味道,院方领导最终被打动了。结果是,毕节学院不但接受了阿里木的捐赠,还决定每年追加5000元,资助20名优秀贫困生……
  在媒体的“轰炸”下,阿里木俨然成了毕节名人,贵州都市年度人物、全省道德模范等荣誉也相继落在了他身上。
  对这些,阿里木来者不拒。他说,荣誉是好东西,可以鼓励人们向好的方面发展,但真正的荣誉,是得到老百姓的认可。
  只是,光环之下,阿里木难掩落寞。今年40岁的他,还是孑然一身。实际上,这些年,阿里木的身边不乏慕名而来的追求者。
  有个富婆从北京风尘仆仆赶到毕节,她的表白直接而露骨:“我想和你组建一个家庭,希望你和我一起去北京,我会让你过上好生活。”
  还有一个漂亮的重庆姑娘,到了毕节后,每天守在阿里木的摊子前,希望以自己的痴情来打动他。
  但是,阿里木并没有向她们敞开心扉,因为“感觉是两个世界的人。”
  对于婚姻与爱情,阿里木坚持自己的标准:“宁缺毋滥,喜欢比较传统的女生,不要有虚荣心,能和我同甘共苦。”
  阿里木说,今年计划回老家娶个媳妇,作别单身。他憧憬着,有了老婆以后,每天都回去吃她做的饭,赚的钱也不全捐出去了,“先顾小家,再顾大家”。
  5 贵州媒体发现了阿里木
  靠卖羊肉资助贫困学生,阿里木进入贵州媒体的视野,而他也开始喜欢上接受采访
  阿里木最初进入媒体的视野,纯属偶然。
  2002年的一天,毕节日报记者黄莉接到一个朋友的电话:“你过来一下,这边有个特好玩的人……”
  随后,黄莉如约赶到见面地点。
  一见面,阿里木便迫不及待拿出两张自己在部队时得的奖状,极力想证明着什么。弄了大半天,黄莉才明白,眼前这个风趣的大胡子是想捐助一学生,而他在毕节以卖羊肉串为生。
  原来,不久前,阿里木因事到了镇远县城,碰巧遇上城郊一场突发的森林大火。阿里木当时想也没想,就冲上去扑救大火。经过众人3个多小时的奋战,大火被扑灭了,阿里木的裤子却被烧穿了几个洞。临走时,当地林业部门坚持要给他300元钱作为奖励。
  “我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赚钱,这钱我不想要。”阿里木连连婉拒,可对方还是将钱塞给了他。
  回到毕节后,阿里木又凑上自己烤肉赚来的200元,希望将这笔善款捐给一位最需要帮助的贫困学生。
  最终,在黄莉等人的帮助下,阿里木了了这个心愿。
  接受阿里木捐助的,是毕节学院临近毕业的大学生赵敏,当时她因为家里十分贫困,正面临着辍学的困境。
  接过500元钱的那一刹那,赵敏哭了,阿里木的心突然像被什么撞击了一下:“这笔钱对有些人来说,可能都够不上吃一顿饭,但对一个贫困生来说,却是如此重要。”
  黄莉还了解到,此前,阿里木还做过不少好事,比如义务献血、义务清理河道等。不过,出于慎重,黄莉接连打了好多电话,直到确认情况属实后,才发出了关于阿里木的第一篇报道。
  从零星捐助一些贫困生,到去毕节学院设立“阿里木助学金”,此后的几年间,阿里木的慈善之举频频出现在各种报纸和电视中,作为省级纸媒,本报也率先介入了报道。
  阿里木一点也不讳言,自己很喜欢接受记者采访。这个在外人眼里看来有点“走火入魔”的举动,在阿里木那里,却有了“冠冕堂皇”的解释:“我这样做不是为了出名,是为了让更多的人来关注贫困生。”
  黄莉显然无法真正理解阿里木,以至于在此后的3年时间内,她再也没有对阿里木作过采访。
  用黄莉自己的话说,站在好朋友的角度,她更愿意看到阿里木过正常人的生活。
  6 阿里木也有忧伤
  你走过的地方可以长出花来,你站立的地方有香水的味道,亲爱的妈妈我想你,我们分别是那个贫穷的日子,困难过后我们一定会再见面,我期待和你一起在桑树下吃拉面……
  和朋友去K歌的时候,阿里木总用维吾尔语深情吟唱,柔美的歌词和略带忧伤的旋律,常常把朋友们感动得“快要哭了”,后来,大家才知道,这是阿里木自己创作的歌词。
  生活中也有忧伤,阿里木并不总是一帆风顺。
  有一次,阿里木回到新疆办事。中途,一个朋友的电话,让他心急如焚。就在他离开的这段时间,一个谣言开始在毕节散布开来:阿里木杀人潜逃了,他的羊肉串就是用人肉烤的。
  当时,毕节城区恰巧发生一起凶杀案,谣言的盛传,让一些不明真相的人,不免与阿里木的离开联系起来。
  “我当时心里难受极了……”格外看重名声的阿里木,立即返回毕节。他找来报社和电视台的记者,请他们吃饭,然后带上他们高调献爱心。
  随着阿里木在新闻中的曝光,谣言不攻自破。人们这才回过神来:“看来没那回事,阿里木不是好好的吗?”
  不过,阿里木在生活中的智慧,远不及他应对谣言的时候。
  几年前,为了消磨时间,阿里木忍痛花了4000多元,买了一台电脑,闲暇时间,他用电脑听听维族民歌,也慢慢学会了用QQ和朋友聊天。
  电脑给阿里木带来了无穷乐趣,成了他生活中的好伙伴,可是,当他有一天发现这个好伙伴不干活了,他竟然束手无策。
  原来是电脑中毒了,黑屏。好容易请人修好了,阿里木再也不敢轻易动它,生怕有半点闪失,因此在此后长达半年里,他的电脑从不关机。
  这事,至今成为朋友们津津乐道的谈资。在他们眼里,阿里木总显得有点与众不同。平时上网看新闻,一见国内外有重大事件发生,他顿时把眼睛瞪得老大,还把新闻转发给朋友:“不得了,出大事!”相比之下,他对油盐柴米的关注要淡漠多了。
  每次接受采访,阿里木总不忘“唠叨”:希望有更多的“阿里木”出现。可喜的是,听说现在的毕节学院,出现了一股“阿里木热”,一些贫困生受阿里木事迹的鼓舞,主动把助学金让出来,而选择了勤工俭学。
 楼主| 周宗亲 发表于 2012-1-2 13: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草根“慈善家”阿里木和贵州毕节市各民族的同胞情

  1月5日,在阿里木资助的贫困生周勇家里,记者见到了一个独特的户口簿。这个家庭由两个民族组成,一是周姓全家,汉族,另一是阿里木,维吾尔族。2009年9月,阿里木把户口落在了毕节市,和周勇家成了互敬互助的一家人。

  周勇的父母没有工作,租了一块地种菜,白天周勇的父亲要去卖菜,母亲四处找零工做。生意清淡的时候,阿里木会请周勇的母亲来帮自己穿羊肉串,给她发工资,保证家人有一份比较稳定的收入。

  看着那块小小的绿意喜人的菜地,阿里木伸出大拇指说:我们家人都很能干。说着话,周勇的母亲就走进菜地不停地摘起白菜来,一定要让阿里木带回去。阿里木见状忙喊:“行了行了,一棵就可以了,咱们不要浪费。”看着阿里木和周勇一家其乐融融的情景,记者好生羡慕。

  周勇的妹妹周香在贵阳中医学院读书,学的是护理专业。记者到贵阳时,她正在紧张备考,记者就通过电话采访了她。周香说:“别人都说学护理专业以后就是伺候人的,但我不这么认为,工作后我要好好照顾那些需要照顾的患者,像阿里木叔叔一样做个好人。”

  每逢春节,就是阿里木和周勇一家可以坐下来安安静静拉家常的时候,阿里木和周勇的父母说说孩子们的学习,和两个孩子说说未来的事,生活在他们眼中是那么的美好。

  记者了解到,毕节是多民族地区,有30多个民族在这里居住。阿里木在毕节的朋友有很多,但你若问他有多少个民族的朋友,他还真答不上来,因为他从来没有想过人还可以有民族之分,中华民族都在一个大家庭里,都是兄弟姐妹。

  受“阿里木精神”感染自强自立的毕节学院学生潘昌福是布依族,如今他已经和阿里木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我从未觉得阿里木是外乡人,我们就像一家人一样。”潘昌福说。

  毕节市电视台记者高峰随口就能吟诵阿里木自己作词作曲的一首歌,这是一首思念母亲的歌曲,歌词很柔美:“你走过的地方可以长出花来,你站立的地方有香水的味道,亲爱的妈妈我想你,我们分别是那个贫穷的日子,困难过后我们一定会再见面,我期待和你一起在桑树下吃拉面。”阿里木是用维吾尔语唱的,一次他给朋友们唱起这首歌,有位朋友听着阿里木深沉的吟唱和忧伤的旋律,感动得红了眼眶,连连说:“阿里木啊,你再唱下去我就要哭了。”

  毕节地区财政局党组书记李玉平是彝族,他也听过阿里木唱歌。“我们彝族也擅歌舞,听阿里木唱歌有一种强烈的共鸣,不仅为歌曲本身,更为旋律中的丰富情感。”李玉平对记者说,“阿里木精神”不仅是维吾尔族的宝贵财富,也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更是人类文明社会共同需要的宝贵财富。(完)(责任编辑:徐晶晶)
 楼主| 周宗亲 发表于 2012-1-2 13:27:39 | 显示全部楼层
致敬阿里木!!!

本版积分规则

联谊总会|联谱编委会|网站手机版|小黑屋|中华周氏联谊总会网站《中华周氏》 网址:www.chinazhou.cn 邮箱:fjzhoufamily@126.com 地址:中国福建省福州市铜盘路五凤兰庭六期33—702信箱(350001) 站长:周奇13509383558;副站长:周显艳、周孟春、周山人、周光华。

GMT+8, 2024-4-29 06:02 , Processed in 0.02156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