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周氏联谊总会网站《中华周氏》www.chinazhou.cn宗旨:友谊、团结、振兴、和谐!

 找回密码
 请联系微信cnzhoucn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新闻] 周氏村民 宗祠常年摆莲花"濂溪"品格代代传

[复制链接]
周宗亲 发表于 2011-10-7 16:21: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周氏村民 宗祠常年摆莲花"濂溪"品格代代传
2010-06-29中国经济网


  周氏宗族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北宋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周敦颐(后人亦称濂溪先生)这一篇《爱莲说》,成为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经典诗篇。尤其是濂溪先生以莲花的清姿素容、高洁品格作喻,告诫人们要清正廉明、洁身自爱,感染和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人。
   
  在沙溪镇龙头环村有一座周氏宗祠,一年四季宗祠正堂都摆放着一盆莲花,中通外直,翠绿欲滴,保持着高洁优雅的君子风仪。
   
  据了解,该村一共有数百名周姓村民,他们就是濂溪先生的后裔。千百年来,龙头环村的周氏至今仍保持着“爱莲”的遗风,而濂溪先生在道德、教育方面的高尚品格,多年来一直被周氏子孙们所继承和传扬。
   
  ◎周氏村民独爱莲花
   
  位于沙溪镇的龙头环,是中山著名的侨乡。时至今日,脚踩村里子干净的石板路,穿行于弯曲的小巷间,仍能感觉到这个民国期间“香山县模范乡”的风韵。
   
  周氏大宗祠位于龙头环村龙头环上街,坐西向东,面积约400多平方米,二进三间的布局,和其他宗祠相比规模并不大。经过1896年、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2005年的几次重修,周氏宗祠至今仍保持着原有的风貌。
   
  装饰祠堂的砖雕可以说是一大亮点。那些雕刻于青砖之上的人物、山水、花卉等图案,玲珑精致,栩栩如生。砖雕始于汉代,盛于明清,在始建于清朝的周氏大宗祠内可见多处实例,除了在墙墀上可见有“福”、“寿”字图案和寿桃砖雕,进入祠堂内,右侧的门官神龛也是以砖雕制作而成,不同于一般祠堂中所见的木雕装饰。
   
  最为特别是端放在天井中间的一盆莲花,显得分外清雅。如今已是夏季,这一盆莲花长得约莫一米多高,亭亭净植,很有君子之风仪。“莲花是我们周氏家族的爱好,也是能督促我们后人要像莲花一样,为人正直,洁身自好。”该村63岁的老人周林灿告诉我们,不管是春夏秋冬,周氏祠堂里始终要摆着这一盆莲花,尽管时逢萧瑟之秋,莲花花凋叶枯了,但它仍不失高洁的品性。
   
  周林灿说,沙溪周氏村民之所以独爱莲花,是源自于他们的始祖周敦颐。周氏宗祠的后殿对联中也透露,周氏乃“派衍濂溪支分香邑”,大门门联上书“道源衍派,理学流徽”、前殿朱漆屏风上有“爱莲世泽”。周敦颐是宋明理学的开山之祖,他在《爱莲说》中深情写道:“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濂溪后人中山开村
   
  关于周姓的起源目前存在几种说法。其中最为普遍的一种说法是,周武王建立周朝后,传至第24王周赧王时,公元前256年被秦国灭掉,周朝王族都被废为庶人百姓,迁到今河南临汝县西北。当地人称其为周家,于是他们就以“周”作为自己的姓氏。从周氏族谱了解到,周敦颐是周氏四十六世孙。周敦颐号濂溪,后人也称他为濂溪先生,他创造了宋明理学,也是周氏家族中对后人影响最深的人物之一。其中,周敦颐在道德和教育方面影响最大。据《广东周濂溪宗支源流分布谱》编修委员会秘书组负责人周治中介绍,周敦颐为官30多年,其中在广东当了4年官。在粤期间,周敦颐深入巡视过惠州、春州、连州、端州、德庆、东莞和其它多个地方。
   
  周敦颐的第四代孙周直卿,是周敦颐留在广东的后裔,后来也成为了广东周氏的始祖。而中山周氏则是由周直卿衍生而来的。据龙头环村周氏族谱显示,该村周氏的始祖为周子高。据介绍,明朝初年,天下初定,香山地区沿海海盗猖獗,为防海盗,明军设立营寨于小榄和高沙,效仿古代屯兵之法,战时为兵,平时为农,大规模地围海造田。而周子高便是屯兵的总旗。后期屯兵遣散,周子高等13名男子定居于香山,一共有9个不同的姓,也被称为“九姓十三丁”。该村按原南北二寨各分成村,但见村后山岗起伏如游龙,以“双龙环绕,头尾聚居”之意,村民们便将南寨村名龙聚环,北寨改村名龙头环,一直沿用至今。
   
  周子高生有两个儿子,其中一个儿子周月湖随后迁至隆都西平村,衍生出西平村周姓家族这一分支。而另一名儿子则留在龙头环村,发展至今已有23传,目前约有村民五六百人。从全市范围看,共有14个村姓周,其中属于周敦颐后裔的有7个村。族谱显示,除了龙头环、西平和张家边外,其他村的周氏都是由新会搬迁来的。
   
  ◎后人多以教书育人为己任
   
  作为宋代著名教育家、文学家、哲学家,周敦颐在道德教育方面具有突出贡献,他把“中”、“诚”、“公”三个道德范畴作为时代的道德取向,旨在引导全社会的尚“中”、贵“诚”、重“公”。他写下的《爱莲说》,更是形象地体现了他的道德思想。
   
  濂溪先生的后人,龙头环村的周氏村民继承乃祖遗风,自强不息。“记得小时候读私塾时,族里的老师常常教导我们,为人要像莲花一样,出污泥而不染,做一个清清白白的人。”周氏宗族人士说,在抗日救国时期,当年沙溪一带参加抗日救亡运动的人数最多的是申明亭,其次就是龙头环,当时村里子的大人们都鼓励自己的孩子去参加抗日活动。
   
  濂溪先生的教育理念,对龙头环村民也影响很大。走访该村时发现,在龙头环村有一条“鸭邦唐正街”被当地人称为“教师街”。据不完全统计,这一条街道居住着大约110多户人家,大约350人。“这里并不算是规划中的教师街道,但很多人当老师。”当地村民说,截至目前共出了10位校长,近100位教师。“很多都是受到祖辈影响而当老师的,有的家庭几乎所有成员都从事教师这一职业。”
   
  位于龙头环村的周崧纪念中学,是知名的旅美华侨周崧捐款所建,至今该校仍在诉说着这一段感人的历史。据了解,早在上世纪30年代,由于村中较为贫穷,教育事业十分落后,导致很多孩子无法接受正常教育。看到此番情景,年轻的周崧便发誓,“等将来得志后要以振兴教育为自己的职业”。后来,周崧在美国经商成功后,不忘回报家乡,便投建了周崧纪念中学,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后人。

  龙头环村数百名周姓村民是濂溪先生的后裔,他们至今保持着“爱莲”的遗风。

  端放于天井中间的一盆莲花格外清雅。摄影/赵宇飞

本版积分规则

联谊总会|联谱编委会|网站手机版|小黑屋|中华周氏联谊总会网站《中华周氏》 网址:www.chinazhou.cn 邮箱:fjzhoufamily@126.com 地址:中国福建省福州市铜盘路五凤兰庭六期33—702信箱(350001) 站长:周奇13509383558;副站长:周显艳、周孟春、周山人、周光华。

GMT+8, 2024-4-27 22:35 , Processed in 0.02444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