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周氏联谊总会网站《中华周氏》www.chinazhou.cn宗旨:友谊、团结、振兴、和谐!

 找回密码
 请联系微信cnzhoucn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福建省周会一行赴福安市、霞浦县走访调研

[复制链接]
周顺 发表于 昨天 08: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周顺 于 2025-11-13 16:00 编辑

福安新署寻根远,福宁旧郡话情长——福建省周会一行赴福安市、霞浦县走访调研记

        2025年10月26日上午,省周会一行从屏南县出发,前往福安市。
    福安市隶属宁德市管辖,又称韩城。宋淳祐5年(公元1245年)理宗御批“敷锡五福,以安一县”而得县名。1989年撤县设市,是全国及福建省畲族人口最多的县。
微信图片_20251113083441_222.jpg
     省周会一行首先来到溪潭镇仙石村,村庄就在公路旁,交通便利,畲族人口占比61.6%,属少数民族建制村。福安市周明寿会长、周兴旺、周梓旺等宗亲在村口迎接。据介绍,仙石村还没有周氏宗祠,但周梓旺宗亲慷慨奉献,将老祖屋主动捐献出来,支持兴建周氏宗祠,目前建设规划正在报批之中。
     该村周氏宗谱修于1915年,续修于1997年。据谱载,仙石村周氏肇基祖是周熙公,唐未从安微凤阳府亳州周家庄迁濂溪坂头居住,至第7世分为福、禄、寿3房。明万历9年(公元1581年)九月初九深夜,洪水暴发,上中两巷房屋被冲毁,片瓦无存,村庄流成沿溪,其族分散各地。福房移居仙石,禄房移居马山,寿房移居濑头。仙石一支,现已散枝发叶500人左右。
微信图片_20251113083336_218.jpg 微信图片_20251113083336_219.jpg 微信图片_20251113083336_220.jpg
    周明寿会长介绍说,福安市的周姓人很少,虽有26支,但仅有3000人左右。离仙石村不远的地方有个城南办事处莲祠社区,建有龟湖山天后宫,也曾是早期宁德地区行署所在地。在天后宫的西侧建有″湖山高等小学″旧楼房。该小学系福安县商会于清光绪末年(公元1908年)倡议创办,其校舍为白墙红窗二层西式楼房。该校曾积极传播马列主义。1925年冬,校学生会在郭文焕的号召下,捣毁了城郊部分罂粟苗,反对军阀政府和地主豪绅向农民征收鸦片捐。学校培育的学生成才者甚多,著名的闽东革命领袖马立峰、革命烈士郑宗玉、郭树干毕业于该校。周氏宗亲与莲祠社区共同筹划,准备对学校楼房进行装修后,作为″红色文化会馆"场所。周氏宗亲收集了福安市红色革命故事材料,拟将周氏历史纳入其中,并已与江苏淮安"周恩来纪念馆"取得联系,获得支持。但由于尚未获得有关部门审批,加上经费筹措尚不到位,目前还在努力争取之中。
微信图片_20251113083441_223.jpg
    省周会一行继续前往溪潭镇上湾村。刚进村就看见有一座古门楼,上书″周宅″两字,从大门进去穿过走廊,才到了"周氏宗祠"大堂。整个宗祠以木结构为主,大堂干净敞亮,堂上设有几案、桌子,摆放着《周氏宗谱》。据谱载:上湾村周氏祖先系出自河南光州固始县阴德乡魏侯里。宋徽宗朝(公元1100年一1126年)登进士位,拜司农少卿、出任荆南转运使的周因公,为入闽始祖,居浦城。至第2世支祖春年公、3世嗣恭公、4世享公继转迁寿宁平溪。平溪传至第6世应财公迁入西溪,传22世至高祖承绰公又迁入谢洋,曾祖朝鑑公始迁入上湾村,现有后裔60多户,180多人。
微信图片_20251113083801_225.jpg 微信图片_20251113083801_226.jpg 微信图片_20251113083801_227.jpg 微信图片_20251113083801_228.jpg 微信图片_20251113083801_229.jpg 微信图片_20251113083801_230.jpg 微信图片_20251113085319_246.jpg
    记得今年6月省周会一行去建阳后畲村,曾在宗谱上看到武夷山市爱莲堂𣿰公派下世系记载:𣿰公,字养初,号心亭,在浦城任教谕,其儿子有二,长子周固公,登宋何昌言榜进士,官至礼部侍郎,后卜筑武夷五夫里。次子周因公,字与道,宋龙图阁学士,支派俱传浦城。不知两位因公是否同一人,浦城周氏曾经找不到的周因公后裔,也许已经迁居上湾村了。中午在溪潭镇午餐后,就动身前往霞浦县沙江镇浿头村。
       霞浦于清雍正17年(公元1734年)置县,也是福宁府所在地。晋太康三年(282年),霞浦已设温麻县,距今有1741年的建县历史。唐武德六年(623年)复置为长溪县。
微信图片_20251113084724_232.jpg 微信图片_20251113084724_233.jpg 微信图片_20251113084724_234.jpg 微信图片_20251113084724_235.jpg
     走进浿头村,发现这里的″周氏宗祠"类似于礼堂。宗亲们坐在一起茶叙,阅读宗谱,畅谈源流世系。据2020年续修的谱载,始祖周琛公生有三子:浿头村肇基祖周品斋公为次子,于明正德年间(公元1506一1521年)从蕉城区六都村迁到浿头村;蕉城区六都村的前周肇基祖周义斋公为长子;后周肇基祖周磊斋公为三子。修谱者曾前往六都村对谱,并查证于坟墓祖碑,认为原谱里入闽始祖为汉代周仁公实属误记,应为唐未维岳公的18世裔孙。而上澳支世祖周曾侁公只比埕坞支世祖周世瓒公大20岁,却谈与周曾侁公4世孙周特术公划定为同辈人,最后是根据世瓒公孙子周元昌公与浿头村第26世的字首相符、年代相近,认定周世瓒公为第24世。续谱者却对一个重大错误没有发现和纠正:既然认定为周维岳公的后裔,就不能把周举公及后裔混淆进去,因为周维岳公与周举元公同时于唐未跟随王审知兄弟入闽。据统计,浿头村现有周姓180多户,800多人,占全村人口94%。是″省级乡村振兴一村一品示范村"‘。
      离开浿头村,随即前往松港街道后港村。省周会副会长、后港村支书周华宗亲与村里周氏宗亲一道前来迎接。走进后港村,街道上人来人往,十分热闹。走到周氏宗祠,却发现是闹中取静。周华等宗亲还带着省周会一行参观村中老屋,虽然依稀可见后港村周氏家族昔日的繁华,但由于经不起岁月磨洗,许多老屋都已显得十分破旧,连周氏祠堂也有待于重修。据周华宗亲介绍,明朝中叶肇基祖周盛公从屏南县(古称古田)九洋村迁来后港村(古称鸥港村)居住。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建了两房祖屋。现有周姓约80户,280多人。
微信图片_20251113085056_239.jpg 微信图片_20251113085056_238.jpg 微信图片_20251113085056_240.jpg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周华等宗亲在当地大酒店设席款待,让省周会一行感受到了后港村宗亲的浓浓亲情。


   (周书文 提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网站手机版|中华周氏联谊总会网站《中华周氏》 网址:www.chinazhou.cn 邮箱:fjzhoufamily@126.com 地址:中国福建省福州市铜盘路五凤兰庭六期33—702信箱(350001) 站长:周奇13509383558;副站长:周显艳、周孟春、周山人、周光华、周亚金;办公室主任:周广涛。

GMT+8, 2025-11-14 00:07 , Processed in 0.02395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