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周氏联谊总会网站《中华周氏》www.chinazhou.cn宗旨:友谊、团结、振兴、和谐!

 找回密码
 请联系微信cnzhoucn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福建省周会一行到芝田、傅筑村走访调研

[复制链接]
周顺 发表于 昨天 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周顺 于 2025-10-23 22:48 编辑

芝田傅筑根连根,生生不息族魂新——福建省周会一行到芝田、傅筑村走访调研

   2025年10月14日上午,省周会一行从市区驱车一个小时到达芝田村。芝田村是从芝山,溪田各取一字而命名一个大自然村,坐落在笔架山下,村前一溪流水穿透一片良田,全村耕地面积1000余亩,山林面积约10000余亩,土地肥沃,山林茂密,资源丰富。全村人口1300多人,自2013年起,芝田村归福州市高新区托管,但行政区划仍隶属闽侯县。
   进入芝田村,在路边高处有一座房屋,四面围墙,从围墙大门往里望去,有一个大门,在其门楣上刻着4个金色大字:"周氏宗祠";在大门两边的对联上写着:“营迁细柳地,说著爱莲篇”。在大门两侧两扇凸出的墙,以八字开的形式延伸出来,与其他宗祠对比,显得相当别致且十分罕见。
微信图片_20251023222818_3_5.jpg
   据了解,芝田周氏宗祠始建于北宋初年,后遭火灾,于明代中叶重建,公元1994年重修。宗祠占地面积约500平方米,坐西向东,合院式布局。门楼为轩式歇山顶。门内为天井及回廊,正座封火山墙二坡顶。大厅双梁穿斗式构架,面阔三间,进深七米。青石柱础,雕饰飞禽走兽、四季花卉,精雕细刻,工艺精湛。风火墙、“国公帽”、飞檐翘角,凸显明代建筑风貌,蔚为壮观。
   芝田宗亲会周忠侠会长、周开武两位宗亲为省周会一行打开了常年紧闭的宗祠大门。祠堂内石板条铺就,上廊有个神龛,挂着芝田周氏始祖周维岳公画像,画像上方悬挂光禄大夫四个金字,表明维岳公的尊贵身份。
微信图片_20251023222819_4_5.jpg
   据芝田周氏族谱记载,唐昭宗时的光禄大夫、翰林院大学士周维岳公是芝田周氏的始祖。唐末战乱,维岳公随同乡王审知兄弟由河南光州固始辗转入闽,定居福州石井巷,辅佐闽王。维岳公的次子周汉公时封福唐尉,于五代后唐时弃官隐居于芝田,成为芝田周氏的开基始祖。传至第四世周驵公,于北宋太宗太平兴国癸未(983)“建宗祠祀历代显祖”。目前,“芝田周氏宗祠”已成为不可移动文物登记点
微信图片_20251023222822_7_5.jpg
   在宗祠相联的右边,还建有一座“爱莲堂,是台胞宗亲周承坤于2004年独资兴建。面阔3间,纵深8米,歇山式屋面,琉璃碧瓦,云气飘逸,古韵张显。虽然与宋代理学鼻祖、文学家周敦颐不是直系关系,但上追先祖,周氏宗亲均出自"汝南堂",因仰慕和纪念周敦颐宗亲,而将自已家族的堂号命名为“爱莲堂”。
db10664dad756bd990f0c762a2666643.jpg
   芝田周氏人才辈出。北宋至清朝,有16人进士及第,甚至有“父子孙”世进士、一门三进士而同科的奇观。更有北宋时期理学大儒周希孟公,位列“海滨四先生”之一。还有明英宗时奉政大夫周杰公,在“土木堡之变”中英勇就义。
   理学是两宋时期的主要学说。理学在闽中的发展,最初由周希孟公、陈襄等人倡导,杨时、游酢、胡安国等人热心传授,广为传播,后由朱熹集其大成。
   据芝田谱载,周希孟公为周维岳公的7世裔孙。他年幼早慧,年轻时就任福州州学教授,是一位学问渊博的学者。宋庆历以后,历任福州太守的蔡襄、曹颖叔、刘夔等皆亲自到希孟公家中请教学问。希孟公名声渐大,朝廷诏赐粟帛,命为将仕郎,试国子监四门助教,宋神宗加赠修职郎,理学贤儒,诏祀乡贤祠。其与太师文忠陈襄、国子监直讲陈烈、宝文阁侍制国子监祭酒郑穆,世称“海滨四先生”,共同提倡经学,持经讲道,门生700余人。南宋景定5年(公元1264年),福州百姓在乌石山上,为“海滨四先生”建造专祠奉祀,春秋两祭。
   芝田周氏后裔能文能武,日本空手道的祖师爷周子和公就是一个典型代表。周子和公是中国南派虎拳的一代宗师。据《福建武术史》记载,清光绪23年(公元1897年),日本青年学生上地完文在福州巧遇周子和公,跟随周子和习武达13年之久。清宣统2年(公元1910年),上地完文回到日本冲绳,把所学拳术和日本武术加以糅合,创立了上地流空手道。1984年3月,冲绳上地流空手道会长上地完英(上地流空手道第二代传人)携全家人来南屿寻根访祖,确认南屿芝田村的周子和公是他们的祖师爷。如今,村里周子和公故居仍存。在芝田村的周氏祠堂里,仍能看见一块“拳播东瀛”的牌匾。
   从芝田村出来,省周会一行直奔青口镇傅筑村。在傅筑周氏宗祠门口见到了周钦群宗亲,他打开祠堂,从祠堂里看到,他们的祖先为维岳公,他们是维岳公长子周惟公的后裔,与芝田周氏是真正的亲兄弟。省周会一行在走访调研中,经常看到周维岳公的后裔子孙,但鲜见维岳公的两个儿子情况。据谱载,维岳公次子周汉公是芝田周氏一世祖。周汉公的兄长周惟公于梁乾化年间迁居福州市仓山区下藤路周厝巷,在清泰境于明嘉靖年间建有周氏宗祠,同时还修有谱谍;清乾隆年间扩建祠堂,并于康熙55年(公元1716 年)重修族谱。后因修路需要,“藤山周氏宗祠”被仓山区政府拆迁。周惟公传至18世周真宇公时,于明正统13年(公元1408年)迁居闽侯县积善里大傅周厝角,传承至周朝宴公时,又迁居大傅筑,成为该村周氏的一世祖。朝宴公生了两子,长子周永明公,次子周永璋公,此后便枝繁叶茂,代代相传,至今约有105户,633人。
ef57a6277ea24b63476deccce46bd6b2.jpg
    由于长期以来周氏宗亲在傅筑没有建立宗祠,加上其他姓氏如谢姓后来居上,人口超过周姓,周姓在村中地位明显下降,甚至还有人贴纸条嘲讽:“周姓是劣等血统,100岁也进不了祠堂”,激起了周氏宗亲的极度愤慨。周元铨、周长枝、周祥惠、周钦群等宗亲于2006年开始筹建,并于2019年10月在后斗山猪姆岭兴建“藤山周氏宗祠”。周邦利、周邦福、周邦哑3台墓主人的后裔,主动迁徙祖墓,将墓地贡献出来建祠;旅美华侨周长枝宗亲寄信县侨办、民政局进行信访,提出建祠诉求。在周氏宗亲多方努力下,终于以建设“爱莲老人活动中心”名义,建起了“藤山周氏宗祠”,前后历经13年时间,周氏宗亲度过了许多不眠之夜,流下了无数辛酸汗水。新建的宗祠占地面积380平方米,建筑面积530平方米。宗祠的建成,既实现了所有周氏宗亲的多年夙愿,也成为了周氏族人念祖思亲的重要场所。
微信图片_20251023222820_5_5.jpg 微信图片_20251023222821_6_5.jpg
    在这里,省周会一行衷心祝愿芝田与藤山两支亲兄弟的古老族群重新焕发生机,俊才辈出,丁财兴旺,成为无愧于先祖光禄大夫周维岳公的直系子孙后代!


          (周书文 提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网站手机版|中华周氏联谊总会网站《中华周氏》 网址:www.chinazhou.cn 邮箱:fjzhoufamily@126.com 地址:中国福建省福州市铜盘路五凤兰庭六期33—702信箱(350001) 站长:周奇13509383558;副站长:周显艳、周孟春、周山人、周光华、周亚金;办公室主任:周广涛。

GMT+8, 2025-10-24 05:48 , Processed in 0.02560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