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周氏联谊总会网站《中华周氏》www.chinazhou.cn宗旨:友谊、团结、振兴、和谐!

 找回密码
 请联系微信cnzhoucn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闽周会一行走访闽侯县洋头村周氏宗亲

[复制链接]
周顺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周顺 于 2025-9-9 12:16 编辑

翻山越岭聚洋头,宗亲情谊暖人心
    ——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周氏委员会一行走访闽侯县洋头村周氏宗亲

     2025年9月5日,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周氏委员会一行继连江、罗源两县之后,开启对闽侯县洋里乡洋头村的走访调研。
      洋头村是个行政村,在洋里乡东部约12公里处,东接大湖乡大坪村,西邻田垱茶场。村庄自然资源丰富,一条小溪穿村而过,草木葱郁,古树参天,风景宜人。同时,肥沃的土壤适合种植各种农作物,保证了世代相传的周氏宗亲粮食满仓,果蔬盈盘,自给自足,生活无忧。洋头村以周姓为主,村委会、老人会、基金会三会均由周姓人氏担任总纲,他们共同召集洋头村周氏宗亲与省周会一行对接,面对面恳谈交流。                                          
   8e107897a3496cf1fc596dc78e94519b.jpg   
      首先,省周会一行拜谒了周氏宗祠。宗祠始建于明朝,上方匾额堂号为"爱莲轩",实属较为罕见。宗祠历经600余年沧桑之后,2010年7月,周氏宗亲专门成立理事会筹划重建,共投入捐资筹资款项160万元。重建的祠堂与原来的方向不变,坐巽向乾;长宽不变,但扩大了占地面积至8亩。宗祠以现代设计与传统建筑理念相结合,风格独特,宏伟壮观。主祠大厅古色古香,飞檐翘角,周边配有天井、七星池、公园、蓝球场、停车场等设施,现已成为村民重要活动场所和村内文化地标。
       f4da6f3b3143880473d6e5c3efde060b.jpg
      洋头村宗亲随后热情引导省周会一行参观村委会大礼堂、周氏祖厝和村容村貌。
     前坂周氏祖厝是始迁祖周山(三)公第14世裔孙本贤公在清代所建,占地面积约920平方米,坐北向南,悬山顶、穿斗式木架构,依次有前院、两厢及正座,屏门上方、檐下、斗拱及石础等处,雕刻精美,对于研究闽侯山区典型民居具有一定价值。
   在村尾出水口处,建有廊桥。相传在周氏祖宗修建旧楼之时,为了让祖厝和旧楼接上龙气风水,就建起廊桥,把上下岭的山脉接到祖厝后山,并安座玄天上帝,守住本境水尾,保乡间平安。桥亭下有个龙井潭,口小径大,井底存龙,和山脉地龙结合成水陆双龙接地气,给祖厝风水锦上添花。后人为美化景观,在桥亭头种了各种林木绿化,其中,南面有两棵大柳杉,约有三人牵手围大,已历数百年;北面有钩栗树、金丝楠木、红豆杉、枫树等,这些古树均已列入闽侯县名木古树名录,受到挂牌保护。
    走在洋头村的小路上,只见一幢幢现代化的别墅和数百年历史的古老民居建筑在山水间相映成趣,不禁让人联想到清晨古朴的卵石小道,晒太阳的老人,玩耍的孩童,田地里劳作的农夫,以及炊烟袅袅的生活场景,这种美已在这里生生不息延续了数百年。站在田野上眺望四周,大家无不为当初洋头村周氏祖先择居这片沃土,奠定子孙后代发展的空间基础而感到由衷的礼赞和深深的祝福!
       ddf24b932d833d6b54d06330c9360b0b.jpg
      最后,省周会一行来到了老人会,宗亲们早已摆好瓜果,砌上热茶,并捧出族谱,与省周会一行就洋头村周氏源流传说展开了热烈讨论交流,双方亲情于此刻此景紧密相融。
      据省周会副会长、洋头村老人会会长周承兴宗亲介绍,他们的肇基始祖周山(三)公,于元至正3年(公元1343年)迁入洋头村,至今已繁衍子孙5000余人,村中户籍人口2000余人,常住人口800余人。但遗憾的是,虽经多方多次寻找,仍然无法觅到来处。目前,有两种说法:一是洋头周氏谱载,周山(三)公从"上府尤溪坑36水碓"拔军而来,并且其第三世一位孙子因带谱回乡认祖或收租,途中因舟破而亡,族谱自此遗失。因而至今仍然没有找到祖居地。但从族谱记载中发现"水碓""舟破"等字眼可以合理猜测,其始迁祖是沿着河流而下,最后才迁居于此。二是从蕉溪卜石岭迁来,始迁祖先到此地养鸭,然后再定居下来,但由于资料信息不够详实,无法确证。如,从卜石岭出来的宗亲族谱上,只记有周七公,而无周三公姓名,仅有一位宗亲家谱记载,周三公与周七公为兄弟,周三公迁洋头村居住。
     省周会常务理事、洋头村敬老助学关爱协会会长周述浦宗亲就奖学助学情况作了介绍,他说,从2019年开始,村里每年都由基金会举办奖学金发放仪式,发放奖学金的特殊意义不仅在于经济上的支持,更在于家族传承和情感支持,以激励获奖学子将家族精神融入未来,鼓励后来者努力上进,俊才辈出。
     省周会表示:一定会积极帮助查找洋头村周氏源流之所在,并建议洋头村要在建立基金会、老人会的基础上成立周氏联谊会,以便于在开展各种形式活动时,把周氏文化信息有机融入其中,让年轻一代从小牢记周氏的祖德宗功,长大后努力造福社会,回报桑梓,为周氏争光。
49fbed4c791317c6ab7572c09530d1af.jpg
       (周书文  提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网站手机版|中华周氏联谊总会网站《中华周氏》 网址:www.chinazhou.cn 邮箱:fjzhoufamily@126.com 地址:中国福建省福州市铜盘路五凤兰庭六期33—702信箱(350001) 站长:周奇13509383558;副站长:周显艳、周孟春、周山人、周光华、周亚金;办公室主任:周广涛。

GMT+8, 2025-9-12 03:51 , Processed in 0.02462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