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周氏联谊总会网站《中华周氏》www.chinazhou.cn宗旨:友谊、团结、振兴、和谐!

 找回密码
 请联系微信cnzhoucn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闽周会一行赴罗源县走访调研

[复制链接]
周顺 发表于 昨天 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罗源周氏承一脉,三村宗亲溯同源
                           ——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周氏委员会一行赴罗源县走访调研
      
        2025年9月4日上午,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周氏委员会周书文会长一行从连江驱车前往罗源调研。罗源周会周茂亮会长等宗亲提早在罗源高速公路出口等候迎接,陪同前往各村调研。首站是罗古交界的千年古村——香岭。
        香岭,又名香山,这是个充满诗情画意和古韵悠长的名字。看到抑或听到这个名字,就会产生一种心向往之的冲动。但香岭村距离县城有50多公里,需1小时多才能到达。省周会原常务副会长、罗源周氏宗亲会顾问周玉瑞宗亲虽已年逾八秩,但对周氏事业依然热心如初,早已从县城赶回故乡香岭等侯多时。省周会一行刚下车,就与老会长紧紧握手并互致问候。当老会长把他亲手修改的《罗源县周氏基本情况》资料送给省周会一行时,大家既高兴又感动。
       据老会长介绍:在香岭村居住的主要是周、陈两姓。香岭周氏历史可追溯至宋代咸平年间,距今1000多年。周售次子周珍从万石洋分迁重下里坪演,后肇基重下里香山(今霍口香岭村)。周珍生2子:长周谦,次周德。
       周谦生二子:长万石、次万顷。
       长子周万石居香山,传至17世周明公生2子:长子周宗柜,次子周宗臻。长子周宗柜生4子:周骐、周骥、周𫘧、周驭,分仁、义、礼、智4房。后裔分居黄鹤、船头、罗溪、霍口,霞浦、台湾花莲,现传至40代;次子18世周宗臻生一女,招得琅关半坑陈深五娘次男陈德赘为女婿,繁衍香岭陈家。
       次子周万顷迁侯官曹地、横溪。
  《香岭周氏族谱》于清乾隆廿二年(公元1756年)首修,至今已7修,第7次因多地合修需要,改谱名为《香山周氏宗谱》。
[] 微信图片_202509082247331.jpg
       香岭周氏祖厝即周氏宗祠,始建于宋神宗熙宁初年(1069——1073年),距今950多年。在宗祠前面有月爿池,池旁种植柏香树。宗祠的出水口于元至正十年(1350年)建有"水尾宫"(即香山境)。清雍正四年(1726年)重建 ,嘉慶庚午年(1817年)重修。在“文革”时(1966年),内部塑像被毁,1993年与2005年两次进行重修重塑,使得"水尾宫"焕然一新。
微信图片_20250909092600_23_77.jpg         

       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年),周氏先祖将位于"水尾宫"前的凤垄田凿为鱼池护阴风水,号称"凤塘″。1938至1940年重修,人工开凿石块,砌成长52米、高2.5米的塘壩;2013年再次重修,如今巳是莲花满塘,紫寒翠竹环绕,仿佛在护卫着"水尾宫"的安全。
       在前往宗祠的路上,还会看到保存完好的古石水槽、石臼、石磨。石水槽造于绍兴七年(1137年);石臼凿于绍兴九年(1139年),至今已有880多年。石水槽主要用于储水,供给周厝里九房宗亲饮用;在月爿池旁有一石磨,寓意磨转水流,均分九房。石磨与石水槽、石臼应是同时期打造,也充分印证了香岭是一座千年古村落。
微信图片_202509082247332.jpg
       从香岭村的地形看,虽不是一片开阔地,但群山环抱有情,整个村庄非常整洁干净,路面硬化铺石,新旧房屋错落有致,邻里之间和睦相处,是名副其实的美丽乡村。在香火旺盛的陈尚书宫旁边,有一座古厝,系"香远社″。经了解,″香远社"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又称香山书室,既是全村青少年读书中心,也是罗古交界村庄乡土文人往来吟诗作赋的场所,由此可见当地文风之隆盛。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这偏僻的小山村就建有小学和中学,老会长曾担任过香岭中学校长。能让孩子在家门口上学读书,这对于周、陈两姓子弟来说,真是受益无穷。据介绍,该村共有处级干部8名,科级干部34名,高级职称43 名,企业高管13名,硕士41名,博士3名,还有好几位成为书法艺术家等,人才辈出,这应与长期重视文化教育有着莫大的关系。
      午饭后大家还参观了设在原香岭中学的“罗源县中小学师生慈善书法获奖作品展”,高兴地欣赏了罗源周氏书法家周爱俤、周大毫、周大英等老师的作品以及周展亦、周芊宇、周予迪等中小学生作品。

微信图片_20250908224734.jpg
       国家一级美术师周野副会长向罗源周会赠送了其创作的墨宝和丹青,周玉瑞宗亲向周书文会长等赠送了《香岭村采风诗词选》和《香山周氏诗词和著作简介集》。
        下午2:30,在罗源周会周茂亮会长等陪同下,省周会一行依依不舍地从香岭下山,来到了霍口黄鹤村。据介绍,康熙年间,香岭"礼房″第28世周成栋(字克隆)公迁居黄鹤村,传13世,现有 70多户 370多人,为周姓聚居村。该村建有周氏支祠一座,系肇基始祖周成栋(克隆)公于康熙后期所建,坐寅向申,大门上方镶嵌着花冈岩"周氏支祠"石匾,呈现庄严古朴之象。经1971年5月重建,2008年9月重修,整个祠堂至今保存较为完好。

微信图片_20250909092641_24_77.jpg
        接着,我们来到了西兰乡官洋村薛洋自然村。据谱载,薛洋村周氏始迁祖为周璋公,系周售公第3子,与香岭周氏同宗,由罗源化一里万硕洋迁居罗平里薛洋。现有周姓100余户,400多人,其后裔分迁至县城,中房港里、溪门、柏山,台湾基隆等地。
       薛洋村所在地,多为石头山,地势险要,壁立千仞。登高望远,眼前却极为广阔。薛洋周氏祠堂 原为薛洋周氏祖厝,坐壬向丙兼子午,屡遭回禄,又屡屡重建。最后一次在2002年九月再度奠基重建,历时一年多,至翌年十二月落成,建筑面积约200平方米,总造价人民币3万5千多元。近年又进行扩建修缮,面目一新。

微信图片_20250909092715_26_77.jpg
       该村现保存有建于明清年间的两座周氏古厝:其一,大厅悬挂着“濂溪流派”大匾。为什么明知不是濂溪后裔却要挂上这个招牌呢?原来古时侯建房有规格要求。薛洋周氏先辈在建房时,隔壁村民出来干预,认为薛洋周氏只是平民身份,大厅前面石阶不能铺设“贴面石”(意为“体面”),必须拆除。为了平息纠纷,薛洋周氏先辈直接挂出"濂溪流派"名号,迫使对方哑口无言。其二,位于半山腰,上座虽逊下座,但大厅上悬挂的“耆寿稀荣”,为咸丰元年罗源知县周国让题赠厝主。

微信图片_20250909092702_25_77.jpg
        从半山腰转至山下,有一座"薛洋宫″,原为当地重要的古建筑,已有800年历史,可惜的是被拆重建。现外观金碧辉煌,内部雕梁画栋。宫前一个水池,水池上方有一突兀岩石,犹如鲤鱼头,故称之为"鲤鱼池"。"薛洋宫"既是当地重要的文化地标,也是村民休憩的好去处。
         傍晚时分,我们结束了一天的调研活动,与罗源周会周茂亮会长一行在高速路入口处挥手告别。

                                  (周书文 提供)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网站手机版|中华周氏联谊总会网站《中华周氏》 网址:www.chinazhou.cn 邮箱:fjzhoufamily@126.com 地址:中国福建省福州市铜盘路五凤兰庭六期33—702信箱(350001) 站长:周奇13509383558;副站长:周显艳、周孟春、周山人、周光华、周亚金;办公室主任:周广涛。

GMT+8, 2025-9-9 14:04 , Processed in 0.02628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