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周文忠 于 2025-5-9 10:39 编辑
2025年5月1日,文成周必大研究会一行在首任会长周琰的带领下,应邀赴宁海黄坛鲍公岙桥头参加周氏圆谱大典。此次庆典不仅是宁海桥头周氏宗族的一大盛事,更是南宋名相周必大后裔血脉相连、共叙亲谊的重要时刻。 同根同源,共溯先祖‌
文成与宁海桥头周氏同属南宋名相周必大后裔。据《周氏宗谱》记载,南宋末年,元兵南下,三世祖周九龄为避战乱,毅然“负骨南迁”,自江西庐陵辗转至瑞邑峃川(今浙江文成大峃)定居,开枝散叶。而宁海桥头周氏一脉,亦在历史变迁中迁徙发展,虽居异地,却始终铭记先祖渊源。
2019年11月23日,在临海两水村的一次周氏宗亲活动中,文成研究会代表周琰等五人与宁海周氏文旅研究会周斌宝老师等五人偶然同桌,由此开启了两地宗亲的交流。经过多年联系,并于2024年清明节在周斌宝老师带领下来文成举行认祖并宗仪式。2025年清明,宁海桥头周氏后裔在周建辅先生的带领下,专程赴文成祭祖,进一步加深了宗族情谊。
修谱艰辛,凝聚族心‌
本次宁海桥头周氏圆谱,历时一年有余,众多宗亲不辞辛劳,或奔走各地搜集资料,或慷慨解囊支持修谱,充分展现了周氏家族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在此特别鸣谢周必大二十三世孙周斌宝老师,从表格的设计到分发,从表格回收再逐一调查核实,工作量之巨大可想而知。周斌宝老师出钱出力,任劳任怨,默默奉献不求回报。我们为他点赞。 周琰会长在庆典致辞中深情说道:“修谱不仅是对家族历史的梳理,更是对先辈精神的传承。必大公“莅官以勤;持身以廉;事上以敬;接物以谦;待人以恕;责己以严;得众以宽;养知以恬;戒谨以独;询谋以佥。箴规语女,夙夜式瞻”的祖训,至今仍铭刻在两地后裔的骨子里,激励后人不忘根本,砥砺前行。”
圆谱庆典上,两地宗亲一致表示,将以此次大典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共同弘扬周氏优秀家风。周琰会长倡议:“愿我周氏子孙,既做传统文化的守灯人,更当时代大潮的弄潮儿。让必大公‘忠文耆德’的家风永续,使‘经世致用’的族训长新!”
庆典最后,文成周必大研究会向宁海桥头周氏赠送了象征家族传承的银杏树苗,寓意周氏子孙如银杏般坚韧繁茂,生生不息。 此次圆谱大典,不仅续写了周氏宗族的血脉亲情,更彰显了中华家族文化历久弥新的生命力。未来,两地周氏后裔将继续携手,传承先祖精神,共谱家族新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