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周氏联谊总会网站《中华周氏》www.chinazhou.cn宗旨:友谊、团结、振兴、和谐!

 找回密码
 请联系微信cnzhoucn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近代] 周毅胜:毛泽东的第二位保健医生

[复制链接]
周奇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毛泽东的第二位保健医生周毅胜

       长征结束后,红军在延安成立了中央医院。当时中央医院的医生何穆、金茂岳、伍义泽等都给毛泽东看过病,白求恩和平医院院长鲁之俊、医大校长王斌和副校长史书翰、军委卫生部顾问马海德等也都给毛泽东看过病,但他们不是毛泽东的专职保健医生。其中,鲁之俊用针灸治好了毛泽东的肩周炎(中央医院曾派护士长何奇协助治疗),金茂岳也曾为毛泽东治疗过这个病。当时金大夫发现毛泽东办公的窑洞里面有一个防空洞,防空洞的门就朝着毛泽东住的那间窑洞,正对着他办公的桌子。毛泽东一般都是晚上伏案写作,防空洞里的冷风直接吹到他的肩膀上,这就是他患肩周炎的病因,于是金大夫建议毛泽东挪开桌子,躲开防空洞的洞口,再在防空洞洞口挂个门帘挡风,以解决他肩背受寒的问题。后来毛泽东用这一现成的例子,在中央党校开学典礼上讲话时说:“所谓学风有些不正,就是说有主观主义的毛病。所谓党风有些不正,就是说有宗派主义的毛病。所谓文风有些不正,就是说有党八股的毛病。这些作风不正,并不像冬天刮的北风那样,满天都是。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现在已不是占统治地位的作风了,这不过是一股逆风、一股歪风,是从防空洞里跑出来的,如果你们不相信,就去问一问金大夫。”

至于当时给领导人看病和做保健工作,仅仅一个傅连暲医生是远远不够的,所以他建议设立专门的部门和医务人员来负责领导人的保健工作,即专职的保健医生制度,这个建议很快得到了批准,有关方面遂在枣园筹备中央卫生所负责其事,而领导人的保健工作则由卫生处和中央社会部共同负责。
        1943年秋,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陆续搬到了延安的枣园,随之中央书记处也搬到了枣园。随后,周毅胜被调到正在筹备中的中央卫生所,并成为毛泽东的第二任保健医生。后来,傅连暲告诉王鹤滨:毛泽东的第二个医生名叫周毅胜,“他现在是一个旅的卫生部长”。
           周毅胜,1913年出生于江西上犹县一个贫苦农民家中,17岁参加赤卫队,1932年12月参加红军,因在反“围剿”战斗中受伤住院。后来红军总卫生部部长贺诚巡视战地医院时,从痊愈的伤病员中挑选了一些有文化或有祖传医技的青年到卫生学校学习,为红军培养医务人员。周毅胜因曾随祖父习武学医,会推拿接骨、采药疗伤之法,得以入选。他曾担任红五军团医训队班长,后成为红四方面军总部卫生所的一名医生。
            长征结束,红军到达延安,周协助傅连暲组建边区医院,曾担任卫生所所长、医务主任兼毛泽东的保健医生。周初见毛泽东,毛泽东即对他说:“弼时同志身体不好,你要多照顾他。”还说:“你们这个卫生所不仅要为我们机关工作人员服务,还要为当地的人民群众服务,搞好军民的防病治病工作。”于是,周不仅是毛泽东的保健医生,还在枣园的后山上筹建了中央社会部卫生所(中央医务所),担负着中央机关、社会部、中央警卫团、后沟训练班、托儿所等单位的医疗工作。中央医院的各科主任经常到这个卫生所出诊,还为附近的老百姓治病。
           周毅胜作为毛泽东的保健医生,与之一起工作的还有自1934年即在毛泽东身边工作的医护警卫员钟福昌(后更名钟光,在延安医大毕业后也成为了一名医生),此外还有3名护士和1名药剂师。
                                     来源:《党史博览》2017年第4期

本版积分规则

中华周氏联谊总会网站《中华周氏》 网址:www.chinazhou.cn 邮箱:fjzhoufamily@126.com 地址:中国福建省福州市铜盘路五凤兰庭六期33—702信箱(350001) 站长:周奇13509383558;副站长:周显艳、周孟春、周山人、周光华、周亚金;办公室主任:周广涛。

GMT+8, 2025-5-9 21:03 , Processed in 0.02213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