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周氏联谊总会网站《中华周氏》www.chinazhou.cn宗旨:友谊、团结、振兴、和谐!

 找回密码
 请联系微信cnzhoucn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近代] 周蓮——保厦门有功 佛为之跳墙

[复制链接]
周奇 发表于 2024-10-26 16:19: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保厦门有功 佛为之跳墙——父子同在如皋有声望的清从二品官员周莲
原创 孙海雄 江海文化
2024年10月25日 06:30 江苏
      辛亥鼎革之际,有一位官居福建布政使的贵州籍前清从二品大员,因其父子在如皋地方的声望,被当地士绅公推为军政分府总司令,而如皋本地巨绅沙元炳同被推举为民政分府民政长,二人在清末民国交替之际,为保障新旧政权平稳过渡,维护地方平安与秩序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此公就是客居如皋的贵州贵筑人——周莲。 640.png
▲周莲

                  周莲家世

       周莲(1842—1920),字子迪,号韬庵,贵州贵筑(今贵阳)人。周氏本贵筑世代书香人家,其曾祖父周永思虽说是乾隆九年的举人,然而家中却只有茅屋三椽,荒山数亩,家无余粮,冬无寒衣,周莲的祖父周奎(字照域)就出生在这样一个几近赤贫的寒儒之家。即令在极端的困境下,周奎仍坚持苦读不辍,为后世子孙树立了榜样。周氏子孙辈英才辈出,一门竟然出了四进士,十余人考取功名,并有多人在朝为官,被誉为“黔南士族冠冕”。周莲的父亲周际霖(1814-?),字霁楼,是周奎的小儿子。早年取得附贡生的功名,曾出任贵州思州府教授。咸丰年间苗人作乱,波及思州,周际霖平乱有功,升任思州府直刺(直隶州知州)。同光年间,周际霖曾四任如皋知县:同治二年(1863)初任如皋知县;同治六年至十一年(1867—1872)再任如皋知县;光绪元年至二年(1875—1876)三任如皋知县;光绪五年至六年(1879年至1880年)四任如皋知县。周际霖上任之际,时逢太平天国战乱,洪秀全定都金陵,江南苏州和扬州俱陷于太平军之手,仅一江之隔的如皋危矣。周际霖对外增设线人,对内严控船只,盘查往来行旅,谨防细作和流民投太平军。在任期间尤重文教,多次捐出自己的俸禄先后于如皋城内安定书院西创办养蒙义塾,借用学宫西水龙局设正蒙义塾,于东北乡丁家所集镇(今属李堡镇)创办引蒙义塾;还捐资在贵筑设数千亩义田以扶助家乡父老,办义塾,为两地众多的寒门子弟提供了读书机会。“韩客”金泽荣撰《如皋县知县周君家传》,盛赞他“大修学宫,兴将弦歌”的文教功绩。周际霖与张謇先生有过交集,在张孝若所著《南通张季直先生传记》中录有“张謇考试详表”,载有:“清同治七年(1868),戊辰十六岁,二月如皋县试,主试官:如皋知县周际霖,取第二百余名。”清代的童生欲考秀才,须经过县试、府试、院试三个阶段,前一级考试通过者才有资格参加下一级考试。张謇本农家子,祖孙三代人中不曾出过秀才,属于“冷籍”,在考秀才时其父张彭年听从张謇业师宋琳的建议,冒认是如皋张驹的孙子,取名“张育才”,故尔要到如皋参加县试。县试由知县主持,决定着考生能否通过县试。张謇在这场考试中虽说未能名列前茅,但毕竟通过了县试,是其一生科举考试成功的起点,故而张謇终念周际霖这位昔日主考官的赏拔之恩——虽然周际霖后来偏袒如皋训导杨泰瑛,后者在阻挠张謇归籍一事上添了不少麻烦。1917年3月周莲编纂《周氏族谱》时,请张謇撰写《判官周午亭先生家传》,啬公欣然从命,也是不计前嫌,还一份故人情。周际霖既任如皋县令,于是把家眷接来,住在如城冒家桥集贤里。他任如皋知县前后十年,颇有惠政,当地百姓传颂:周侯为官为人“廉洁仁慈,干练聪敏”,遇事能为民做主,是一位称职的父母官。在他任满之际,本拟回贵筑家乡养老,经不住如皋百姓一再挽留,遂决定留在如皋终老。

               周莲生平

       周莲是周际霖的长子,据《百度百科·周莲》条目说:(周)莲系际霖之长子,幼年在其六伯父河南固始县知县署中读书。稍长,去云南,从任曲靖知府的五伯父学习吏事、文牍。后回原籍应试,中秀才,又考选贡生。五伯因招抚匪首马回回,戡乱安民立功,保举莲为候补知府。莲赴京诣吏部等待分发。闲居无事,在街上漫步,偶然看到一所极其巍峨壮丽的府第,停步瞻望。司门人见他衣冠济楚,疑为来客,问他是否要见王爷?莲不便退避,使呈上手版(下属见上司的名片),随司门人谒见,询问司门人,始知王爷即恭亲王奕䜣,当时因谏造颐和园等事,拂慈禧太后之意,免职闲居,门庭冷落。接谈时,奕䜣见周莲风度端谨,应对从容,洞达民情,极为赏识,赐菜点八色,令人送至住所。……光绪十年(1884)甲申4月8日,慈禧太后因与恭亲王奕䜣争权夺势,突然发布懿旨,将以奕䜣为首的军机处大臣全班罢免,史称“甲申易枢”。因精通洋务、人称“鬼子六”的奕䜣得罪了“老佛爷”慈禧太后遭罢免,一般官员怕受牵连避之唯恐不及,可在京师候职的周莲却不知这其中的就里,鬼使神差误闯了恭王府。门庭冷落的恭王爷奕䜣,见来者器宇轩昂,举止得体,谈吐不俗,洞达世事人情,甚为赏识,这为周莲日后官场腾达埋下了伏笔。光绪年间,周莲以同知、知府衔任职江苏,其中光绪十五年以候补知府代理太仓直隶州知州(《江苏省通志稿·职官志·第二十二卷 清光绪宣统》)。任职期间,勤于政事,在征剿匪患和赈济水灾方面有功,屡获奖赏。时任江苏巡抚的刚毅保荐他“操履贞清,心精力果,忠爱性成,处公事如己事,言行如一,肫笃(诚恳笃厚)不渝,堪期远大之用”(《清代官员履历档案全编·光绪朝》)。光绪二十一年(1895),福建兴泉永道有实缺,重掌枢要的领班军机大臣兼领班总理衙门大臣恭亲王奕䜣遂举荐他任兴泉永道道尹。
微信图片_20241026165233.jpg
▲周莲行楷对联
       周莲于光绪二十一年至二十四年(1895—1898)任兴泉永道道尹。兴泉永道是清代福建省的一个行政区,管辖泉州府、兴化府和永春直隶州,道署设在厦门北门外魁星岩下。厦门是华洋杂居之地,既有华人,也有英、美等国的侨民,由于地处海隅,常有海匪出没,治安与卫生状况很差,“浊流遍地,乱象丛生”,公认难治。周莲在兴泉永道三年,勤于政务,剿匪安良,平抑米价,整治市容,兴利革弊,多有惠政,使百姓能安居乐业。《申报》光绪二十三年三月二十二日、二十四年闰三月十七日、二十六年九月二十四日都有相关报道。
微信图片_20241026165226.jpg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周莲在道署后魁星岩上题“万壑云根”
        由于周莲在兴泉永道任上卓有政绩,闽浙总督许应骙专折叙功。光绪二十四年八月,清廷 “以福建兴泉永道周莲为直隶按察使”(《清光绪朝实录·卷四百二十六》),旋改任福建按察使。周莲升任福建按察使后,其兴泉永道的继任者恽祖祁继续延续周莲的为政之道,把厦门治理得井然有序,然而因在对日本人欲在厦门虎头山划界一事上态度强硬,被清政府撤职调离。周莲、恽祖祁离任5年后的光绪二十九年,《鹭江报》(厦门最早的报纸)还有题为《名不能忘》的文章:厦门民风历来愈坏,塗崎、山仔顶一带赌场盛设,娼寮复四处纷列,地方官均不之禁。近有少年一党,头包乌仇布,身着短衣窄裤,挨肩唱歌,沿街如醉如狂,或吃物不给价值,或露刃杀人,数年来劫案迭见,大半出自此辈,地方不知何日始得安静。忆前道周莲、恽祖祁二氏在厦时,夜阑辄亲自微服出巡。于印委各员尤严申训诫,此风顿绝。自周、恽去后,始复猖獗。宜乎,民间之怀思周、恽不置。——《鹭江报》光绪二十九年十一月一日。

                       保厦有功

        光绪二十三年(1897)二月,日本挟甲午战争之余威,正式照会清政府,要求在厦门鼓浪屿、虎头山一带设立总面积达22万坪(约合72.8万平方米)的“日本专管租界”。时任兴泉永道道台的周莲,根据清政府总理衙门和闽浙总督府的指示,利用英、美等列强与日本之间的矛盾,借助民众的力量,与日方巧妙周旋,虚与委蛇,一再拖延,使日方始终未能达到目的。光绪二十四年(1898),周莲擢任福建按察使,其继任者恽祖祁延续周莲的策略,找种种借口与日方“打太极拳”,且态度强硬。光绪二十五年(1899),日本政府向清廷施加压力,闽浙总督许应骙遂派福建按察使周莲到厦门办理划界事宜。8月23日,周莲派海防同知方祖荫会同日本领事上野等赴现场划界,闻讯赶来的数百名厦门百姓从四面八方将他们团团围住。上野企图驱散人群,怒不可遏的百姓争相以石头、木棍、扫粪的苕帚击打日本领事,几酿成事端。清政府以恽祖祁、方祖荫“未曾先期出示晓谕,以致民疑莫释,几酿事端”“纵民阻挠划界”“未能实力弹压”的罪名将二人撤职查办。英、美商务公所害怕“激生民变”,致函各国领事,要求劝阻日方强行划界。周莲即以此为借口,要求日方“拟暂缓办,以期周妥”“俟形势和缓再行晓谕人民,设法疏解”。两个月后,周莲与新任兴泉永道代表清政府与日领事签订《厦门日本专管租界续约章程6款》,其后又签订《厦门日本专管租界续约章程12款》。但上述两部《章程》均只停留在纸上而未能实际操作,所谓日本在厦门建专管租界的企图始终未能得逞。
微信图片_20241026165214.jpg
▲周莲在魁星岩上题“石瘦松肥,云痴鹤老”

                            菽庄结亲

       林尔嘉,字叔臧,别名眉寿,晚号百忍老人,台湾板桥林氏的继承人。板桥林氏本台湾著名望族,家财巨万,是台湾首富。光绪二十年(1894)甲午战败,清廷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林尔嘉的父亲林维源不愿在日本的治下做亡国奴,毅然放弃庞大家产,举家内渡,定居于厦门鼓浪屿。林尔嘉虽是林家的贵公子,却“不染于少年纨绔之习”,勤奋攻读,遍览经史,工于诗赋,兼通英、日文,学贯中西,清末民国间在闽台两地颇负声望。周莲作为驻厦门的最高行政长官也常光顾林家,二人诗文酬和,志趣相投,遂成契友。到后来,两家索性结为秦晋之好——周莲将爱女周竹君许配给林尔嘉第四子林崇智为妻,并亲送竹君到厦门鼓浪屿成婚。

                           擢任藩台

        光绪二十六年(1900)闰八月初三日,清廷擢任周莲为福建布政使,成为掌一省行政,总司全省钱谷出纳的从二品封疆大吏。光绪二十八年(1902),闽浙总督许应骙委福建布政使周莲为总办,盐法道鹿学良为会办,聘省绅叶在琦为总教习,在正谊、凤池两书院旧址创办全闽大学堂,是为福建第一所公立新型学校。翌年改称福建高等学堂。
微信图片_20241026165207.jpg
▲日本领事中村巍与前内阁大学士兼礼部侍郎陈宝琛(山西巡抚、末代帝师,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太保、太傅、内阁议政大臣)士绅士子和日本某一重要人物。前排:陈灿华(左3)、陈宝琛(左4)、福建布政使周莲(左5)、日本某重要人物、中村巍,后排:右三野口多内
       作为执掌一省民政、户籍、田赋、钱谷,位高权重的“藩台大人”,周莲在福建布政使任上6年,一如既往,兴利除弊,勤政爱民,多有惠政。《清光绪朝实录·卷五百四十六》载:光绪三十一年(1905)乙巳六月,“以筹集钜款赈抚海疆,赏福建布政使周莲头品顶戴。”次年六月,周莲被免去布政使官职,赴京候任。时权阉李莲英擅权,卖官鬻爵,安徽巡抚一职,索银5万两,而黑龙江巡抚竟索银30万两,周莲为官清廉,哪里去筹如此巨款;且目睹国家内外阽危,当道者贪腐无道,政局紊乱,遂于仕途意兴阑珊。于是告归如皋,与朋好辈诗酒酬酢,以此娱老。
微信图片_20241026173213.jpg
▲周莲在福州鼓山灵源洞蹬道西崖壁上的题刻
微信图片_20241026165133.jpg
▲福州将军兼闽浙总督崇善等福建大小官员与各国领事合影。前排:左5为福建布政使周莲,左7为福州将军兼闽浙总督崇善。
微信图片_20241026165150.jpg
▲福建布政使周莲及其子周南陔在福建布政使司官邸接待来访的日本某重要人物。左起:日本领事馆书记官、汉学家野口多内,周南陔、周莲、日本某重要人物。

                            总戎如皋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1911年11月5日,时任江苏巡抚的程德全被推选为苏军都督。12月3日,程就任江苏都督。江苏各地清朝任命的地方官员眼见巡抚大人首义,宣告江苏独立,有的犹豫观望,有的意欲脱身,也有的挟兵自重。平素并不与士绅交往的周莲,急匆匆从厦门女儿家赶回如皋,以曾任福建布政使、前清二品大员身份,以及周氏父子两代人在如皋的声望,被推选为军政分府总司令;如皋本地巨绅沙元炳则被推选为民政分府民政长。当时,镇守南京的清军张勋部仍在与革命军激战,时局尚不明朗,那些前清官员、绅董惶恐不知所措,非常害怕张勋率部打过江来,抄家灭户。在这辛亥鼎革、时局动荡、人心疑惧之际,周莲、沙元炳二人,一个是如皋乃至于南通地区品级最高的前清官员,一个是如皋本地造福桑梓、德高望重的巨绅,二公振臂一呼,对于安定民心起到了至关重要作用。1912年10月3日,如皋不费一枪一弹宣告光复,周、沙二公在保障新旧政权平稳过渡,维护地方平安与秩序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不久,孙中山南京政府与袁世凯北洋政府南北和谈,结果以袁世凯篡夺最高权力就任首任中华民国大总统而告终。周莲因与袁世凯政见相左, 退位隐居,接手集贤里祖业“养蒙义塾 ”力兴教育, 不问时事, 怡情诗书,专意长寿美食。1920年12月,周莲病逝于如皋,葬在南乡杨花桥。

                                 周莲与佛跳墙

       佛跳墙是闽中名菜,以几十种山珍海味烹饪而成,鲜美至极,有“闽菜之王”之谓。有关这道名菜的来历说法不一,但无不与周莲有关。据说在光绪某年福建官钱局的一次宴会上,有一道主菜集多种山珍海味烩制于一锅。时任福建布政使的周莲食后叹为观止,目为其平生所未曾尝过的珍馐佳肴。后打听到这道菜出自官钱局一位执事的内眷之手。于是就找了个机会委托官钱局主办一次宴会,并派自己官署里的厨师郑春发前往协助,郑借机偷师了这道菜的烹饪技法。郑春发又在其原菜的基础上不断改良,遂形成了这道名菜。后来郑春发离开了藩署,在福州东街口开设了一家名曰“聚春园”的酒店,门庭若市,生意兴隆。某日,有几位文人雅士来聚春园醵饮,堂倌端上酒店里的这道看家菜,坛盖甫开,满室飘香,入口更是味美绝伦,众人不禁拍案叫绝。有秀才即席赋诗,中有句曰:“坛启荤香飘四邻,佛闻弃禅跳墙来”。意谓只因佳肴太诱人,佛闻到味道也不禁跳墙而来矣。从此,这道菜以“佛跳墙”遐迩闻名。告老回到如皋的周莲,把佛跳墙的烹饪技法带回了如皋。从此,这道名菜在如皋生根开花,发扬光大。周莲的曾孙女周婷是如皋市周莲记食品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兼总经理,主打的就是老祖宗首创的如皋石合泰佛跳墙。如今,这道百年名菜早已名扬四海,常作为国宴上接待中外贵宾的重要佳肴。
微信图片_20241026165056.jpg
▲如皋石合泰佛跳墙
微信图片_20241026165108.jpg
▲如皋石合泰佛跳墙第四代传人周婷
微信图片_20241026165121.jpg
▲康有为为石合泰题匾
       如今当人们咀嚼着佛跳墙的美味时,不知还能想起这位先贤否……

      供图:作者,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孙海雄,江苏南通人。1983年始在南通建筑职工中等专业学校任教,高级讲师,曾担任该校校长10年。近年来,受“中国美术南通现象”课题组之聘,任文史专家,撰写了多篇南通地方文史方面的文章,发表于专辑、报刊杂志及网站。


                                                   (广东周国英   提供)

本版积分规则

中华周氏联谊总会网站《中华周氏》 网址:www.chinazhou.cn 邮箱:fjzhoufamily@126.com 地址:中国福建省福州市铜盘路五凤兰庭六期33—702信箱(350001) 站长:周奇13509383558;副站长:周显艳、周孟春、周山人、周光华、周亚金;办公室主任:周广涛。

GMT+8, 2025-5-3 14:55 , Processed in 0.02329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