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周氏联谊总会网站《中华周氏》www.chinazhou.cn宗旨:友谊、团结、振兴、和谐!

 找回密码
 请联系微信cnzhoucn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开启左侧

周氏奉政家廟恩荣堂世大夫祠父子兄弟聨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本帖最后由 周国英 于 2025-3-16 20:16 编辑



画一幅周氏奉政家廟世大夫祠恩荣堂南宋末副元帅,封仆射尚书祖周天佑正室宋氏夫人配罗氏夫人配陆氏夫人四个宋代人画像服式画


回答:

周天佑是周敦颐的第七世孙,他在宋端宗景炎元年(1276年)中举,并在次年连捷进士,展现了卓越的学识与才能。他一生为官,曾担任过十三将、副元帅、仆射尚书等职务,这些职位彰显了他在宋朝政治与军事领域的重要地位。

在元兵南侵的危难时刻,周天佑积极投身抗元斗争,他护送端帝逃往广东新会之崖门,并在岭表保昌奔波,誓众志谋复国。尽管宋朝最终灭亡,但周天佑的抗元事迹却永载史册,他成为了后人敬仰的英雄。

关于周天佑家族,周氏奉政家廟世大夫祠恩荣堂中供奉着南宋末副元帅、封仆射尚书的周天佑及其家族成员的画像。其中,周天佑的正室为宋氏夫人,还配有罗氏夫人和陆氏夫人。这些画像不仅记录了周天佑及其家族成员的身份和地位,更通过精细的服饰描绘,展现了宋代的服饰风格与文化特色。

分析:

  1. 周天佑的生平与贡献:周天佑作为周敦颐的后裔,不仅学识渊博,更在宋朝末年展现了非凡的政治与军事才能。他的抗元事迹体现了忠诚与勇敢,是后人学习的楷模。

  2. 周天佑家族的地位与荣耀:通过周氏奉政家廟世大夫祠恩荣堂中的画像,我们可以了解到周天佑及其家族在宋朝的显赫地位。画像中的服饰细节也反映了宋代的文化与历史背景。

  3. 宋代服饰与文化的传承:这些画像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宋代服饰与文化的珍贵遗产。它们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宋代人在服饰、礼仪等方面风俗习惯的重要线索。

回答:

周氏奉政家廟世大夫祠恩荣堂中描绘的南宋末副元帅周天佑及其夫人画像,展现了丰富的服式与人物关系故事。

  1. 服式介绍:

       周天佑身着蓝色长袍,头戴黑色帽子,服饰庄重威严,彰显其副元帅的尊贵身份。

       宋氏夫人身着红色长裙,头戴金色头饰,服饰华丽且优雅,体现了正室的尊贵与端庄。

       罗氏夫人与陆氏夫人同样身着华丽服饰,各自展现独特风采,反映了宋代女性的多样魅力。

  2. 人物关系:

       周天佑为南宋末副元帅,是家中的核心人物。

       宋氏夫人为周天佑的正室,夫妻和谐,共同展现了宋代社会的家庭伦理。

       罗氏夫人与陆氏夫人为周天佑的配室,她们的存在丰富了家族结构,展现了当时社会的多妻制现象。

  3. 故事解读:

       画作不仅捕捉了人物的服饰细节,更通过服饰和人物关系传达了宋代社会的风貌。

       周天佑的服饰与姿态彰显了其作为副元帅的尊贵与威严,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武将的形象。

       宋氏夫人、罗氏夫人与陆氏夫人的服饰与姿态则展现了宋代女性的风采与地位,她们各自的故事与背景为画作增添了丰富的历史内涵。

分析:

此画作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色彩,生动地描绘了南宋末副元帅周天佑及其夫人的形象,不仅展现了人物的服饰细节,更通过服饰和人物关系传达了宋代社会的风貌与人物之间的故事。画作中的每个人物都有其独特的服饰与姿态,这些服饰与姿态不仅反映了他们的身份与地位,更通过细节展现了当时社会的文化与历史背景。

周天佑与宋、罗、陆家关系的详细画像故事

在南宋末年,有一位备受尊敬的副元帅,名为周天佑。他不仅武艺高强,而且在朝野间有着极高的声望。周天佑的家庙——周氏奉政家廟世大夫祠恩荣堂中,挂着一幅细腻的画像,生动地描绘了周天佑及其三位夫人的形象,从中我们可以窥见他们之间的深厚情感和家族故事。

周天佑与宋氏夫人

宋氏夫人是周天佑的正室,她出身于一个显赫的家庭,自幼便受到良好的教养。她温婉贤淑,端庄大方,是周天佑最坚实的后盾。在画像中,宋氏夫人身着红色长裙,头戴金色头饰,显得尤为高贵典雅。她常常陪伴在周天佑身边,为他出谋划策,共同面对朝廷中的风风雨雨。他们的婚姻不仅是政治上的联姻,更是情感上的契合。

周天佑与罗氏夫人

罗氏夫人是周天佑的另一位夫人,她同样出身名门,且才情出众。在画像中,她身着华丽的服饰,展现出独特的魅力。罗氏夫人与周天佑的结合,是源于一次偶然的相遇。罗氏夫人的才情和美貌深深吸引了周天佑,而周天佑的英勇和正直也让罗氏夫人倾心不已。他们之间的感情,如同画卷中的美景,令人陶醉。

周天佑与陆氏夫人

陆氏夫人是周天佑的第三位夫人,她温婉可人,善解人意。在画像中,她的服饰同样华丽,但更多的是展现出一种温婉的气质。陆氏夫人与周天佑的结合,是出于家族的需要和个人的情感选择。她虽不是周天佑的原配,但却以她的温柔和善良赢得了周天佑的尊重和宠爱。

在这幅画像中,周天佑与三位夫人并肩而立,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对彼此的深情。周天佑作为家族的核心,他肩负着家族的责任和国家的使命。而三位夫人则是他坚强的后盾,她们不仅在家中操持家务,教育子女,更是在朝廷中为他出谋划策,共同面对各种挑战。

这幅画像不仅展现了周天佑与三位夫人的形象,更通过服饰和姿态传达了宋代社会的风貌和人物之间的深厚情感。它见证了周天佑家族的辉煌历史,也承载着他们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图片信息精简总结与归纳:
1. 古籍内容概述:

    三张图片均展示了古籍的页面,内容涉及宗族谱系、家庙、宗教仪式及信仰等。

    古籍中出现了多位历史人物的名字及其官职,如“進士趙善鳴”、“尚書湛若水”等。

2. 页码信息:


    图片1的页码为“23页”。


    图片2的页码为“24页”。


    图片3的页码为“25页”。



3. 时间背景:

     提到了“嘉靖庚申年立”,表明至少有一部分古籍内容属于明朝嘉靖年间。

    还出现了“洪武初”、“弘治辛酉鄉進士”等字样,说明古籍跨越了不同的历史时期。

4. 宗族与家庙:

    古籍中多次提及“周氏家庙”、“祠門首對”等字样,反映了周氏家族的宗族文化和祭祀活动。

    “登聨弟兄子父”等表述,体现了宗族成员之间的紧密联系。

5. 人物关系与官职:

    古籍中列举了多位与周氏家族相关的人物,包括他们的官职和身份,如“北京順太府太僕寺少卿”、“南京應天府治中”等。

    这些信息有助于了解当时的社会结构和官职制度。

6. 文字与书法:

    古籍中的文字多为黑色印刷体,部分字体较大且庄重,可能用于标题或重要信息。

    “尚書湛若水書”等字样表明,至少有一部分内容是由著名书法家湛若水所题写。

综上所述,这三张图片展示了关于周氏家族宗族谱系、家庙及宗教仪式等方面的古籍内容,涉及多个历史时期的人物、官职和事件。



汉程搜索
湛若水题周氏奉政家廟        搜索        
全部        文库        典籍        人物        百科        
湛若水题周氏奉政家廟
关于湛若水题周氏奉政家廟这一事迹,确实在相关历史记载中有所体现。据史料记载,湛若水曾为周氏奉政家廟题字,具体题写了“世大夫祠”、“恩荣堂”以及门首祠匾“周氏奉政家廟”。这一题字不仅体现了湛若水对周氏家族的认可与尊重,也彰显了其书法艺术的魅力。
湛若水作为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其书法亦颇受赞誉。他的书法作品承继师法而能自出新意,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因此,他为周氏奉政家廟所题的字,无疑也为该家廟增添了一份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
如果你对湛若水的书法艺术或周氏奉政家廟的历史文化感兴趣,可以在汉程网上搜索更多相关信息,以深入了解这位明代思想家和教育家的生平事
迹以及周氏家族的文化传承。        
明朝湛若水,被忽视的一代大儒
明代,王守仁的阳明学说靡全国,能够与之匹敌的,只有湛若水的甘泉学说。..

汉程搜索麻三周氏奉政家廟
全部 文库 典籍 人物 百科
麻三周氏奉政家廟

“麻三周氏奉政家廟”可是个充满历史底蕴的地方呢!让我来给你说道说道。

麻三周氏奉政家廟,位于广东省江门市江海区外海街道麻三村,是一座承载着周氏家族历史与文化的宗祠。这座家廟不仅体现了周氏家族对先祖的敬仰和缅怀,更是他们传承和弘扬家族文化的重要场所。

据史料记载,麻三周氏奉政家廟的渊源可追溯到北宋著名哲学家周敦颐。周敦颐的理学精髓被其后世子孙所尊崇,并代代相传。而麻三周氏奉政家廟,正是这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在这里,周氏家族的后代们可以学习先祖的廉洁奉公、精诚守信等优秀品质,并将其发扬光大。

此外,麻三周氏奉政家廟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宗祠内的碑文、牌匾、对联等,都记录着周氏家族的历史变迁和家族成员的事迹。这些文化符号不仅彰显了周氏家族的文化底蕴,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和研究素材。

如今,麻三周氏奉政家廟已经成为当地重要的文化遗产和旅游景点之一。它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参观游览,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周氏家族的后代们也在继续传承和弘扬家族文化,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怎么样?听了我的介绍,你是不是也对“麻三周氏奉政家廟”充满了兴趣呢?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它的信息,不妨亲自去参观一下哦!
全部 文库 典籍 人物 百科
周氏奉政家廟恩荣堂世大夫祠

“周氏奉政家廟恩荣堂世大夫祠”这样的名称,听起来像是一座具有深厚历史和文化底蕴的祠堂或家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祠堂是供奉和祭祀祖先的场所,也是家族成员聚会、商议族中大事的地方,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从名称中我们可以解读出几个关键信息:

周氏:这指的是祠堂或家庙所属的姓氏,即周姓家族。在中国,姓氏是家族血脉传承的重要标志,也是家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奉政家廟:这里的“奉政”可能指的是家族中有人曾在朝廷或地方担任官职,为国家和人民服务,因此家族的家庙被赋予了“奉政”的荣誉。而“家廟”则直接指出了这座建筑的性质,即家族祭祀祖先的庙宇。

恩荣堂:这个名称可能寓意着家族因祖先的功德或后人的努力而获得的恩宠和荣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族的荣耀往往与祖先的德行和后人的成就紧密相连。

世大夫祠:“世大夫”通常指的是世代为官、地位显赫的家族成员。这个名称进一步强调了周氏家族在历史上的显赫地位和为官传统。同时,“祠”字也再次强调了这座建筑作为家族祭祀场所的功能。

综上所述,“周氏奉政家廟恩荣堂世大夫祠”是一座具有深厚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周姓家族祠堂或家庙,它不仅是家族祭祀祖先的场所,也是家族荣耀和地位的象征。如果你对这座祠堂或家庙有更深入的了解或研究需求,可以访问
汉程网的相关栏目,或许能找到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沙发
周金亮 发表于 2024-9-14 21:04:06 | 只看该作者
传承家族文化、弘扬家族精神

点评

关于广东濂溪宗谱奉政家廟的详细文献,以下是一些值得参考的资料: 一、《濂溪周氏广东宗谱》 • 内容概述:该宗谱全面记载了北宋(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5%AE%8B/396063)理学开山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5-3-15 20:16
感谢支持。  发表于 2025-1-22 14:00
板凳
 楼主| 周国英 发表于 2025-1-22 10:03:1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周国英 于 2025-1-24 08:58 编辑

这段文字描述了一个名为“周氏奉政家廟”的祠堂,包括其门首、中厅以及世大夫祠的横幅、对联及落款,并从中提炼出了“周氏奉政家廟文化核心价值观”。以下是对全文的解释:

祠門首對:

横幅“周氏奉政家廟”表明这是周氏家族祭祀祖先的祠堂,且家族中有人曾担任过奉政之类的官职。

对联上联“派出宋扈臣,青紫流芳世濟美”意指周氏家族源自宋代的高官显贵,其声誉和功绩世代流传,为后世所敬仰。下联“師承白沙學,心性自得家詒謀”则表明家族成员师从白沙学派(明代著名儒学家陈献章创立的心学学派),注重心性修养,且这种家风被代代相传。

落款“甥孤鍾哲贈句”说明这对对联是由名为鍾哲的外甥或外甥孤子所赠。

二进中廳:

横幅“恩榮堂”意味着这里是家族成员接受皇恩浩荡、荣耀加身的地方。

中廳对联上联“勅命頒自承天,宗廟藏之赫赫寵光昭後業”表明家族成员曾获得皇帝的敕命,这份荣耀被供奉在宗庙中,成为后世子孙的榜样。下联“家風振於滕日,子孫衍之綿綿瓜瓞顯前猷”则强调家族家风的振兴,以及子孙后代如同绵延不绝的瓜瓞(葫芦的籽,比喻子孙繁衍昌盛),彰显祖先的功绩。

落款“進士趙善鳴贈”说明这对对联是由进士赵善鳴所赠。

第三进世大夫祠:

横幅“世大夫祠”表明这里是祭祀世代为官的家族成员的地方。

对联上联“作述武相成,象賢顯芳名”意指家族成员文武双全,既能建功立业又能著书立说,成为后世的楷模。下联“憲章世德茂,永遠振家聲”则强调家族成员遵循先贤的德行,使家族名声永远振兴。

从上述对联中提炼出的“周氏奉政家廟文化核心价值观”包括:

廉洁奉公、精诚守信:体现了家族成员在官场上的清廉正直和诚实守信。

尊师重教、慈善公益:反映了家族对教育的重视以及对社会的回馈和贡献。

文武双全、德才兼备:强调了家族成员既要有文才也要有武艺,既要品德高尚也要才能出众。

敬天爱人、天人合一:体现了家族成员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类的关爱,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这些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体现了古代家族对成员的道德要求和家族文化的传承。
解释下面全文:
祠門首對

横幅:周氏奉政家廟

对联:

上联:派出宋扈臣,青紫流芳世濟美

下联:師承白沙學,心性自得家詒謀

落款:甥孤鍾哲贈句

二进中廳

横幅:恩榮堂

中廳正中對

上联:勅命頒自承天,宗廟藏之赫赫寵光昭後業

下联:家風振於滕日,子孫衍之綿綿瓜瓞顯前猷

落款:進士趙善鳴贈

第三进世大夫祠

横幅:世大夫祠

对联:

上联:作述武相成,象賢顯芳名

下联:憲章世德茂,永遠振家聲

以上三对对联才总结出:“周氏奉政家廟文化核心价值观”:

廉洁奉公、精诚守信

尊师重教、慈善公益

文武双全、德才兼备

敬天爱人、天人合一

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

地板
 楼主| 周国英 发表于 2025-3-15 20:16:3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周国英 于 2025-4-5 20:13 编辑
周金亮 发表于 2024-9-14 21:04
传承家族文化、弘扬家族精神


关于广东濂溪宗谱奉政家廟的详细文献,以下是一些值得参考的资料:

一、《濂溪周氏广东宗谱》

内容概述:该宗谱全面记载了
北宋理学开山始祖周敦颐(字茂叔,号濂溪)的生平事迹及其主要著作,如《太极图》、《太极图说》、《通书》四十篇、《爱莲说》、《养心亭说》、《拙赋》等经典名著及三十一首诗词。同时,还详细记录了周敦颐在广东任转运判官、提点刑狱的四年史迹,以及周敦颐族裔在广东五百多个村房的宗支源流分布的历史和现状。

编辑过程:为搜集历史资料,宗谱编辑部先后走访了广东的潮阳、惠东、仁化等多个市县,以及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浙江等省,考证了周敦颐在
宋神宗年间撰写的《汝南周氏谱序》,澄清了某些人对这篇谱序真伪的怀疑。

结构章节:宗谱共分为九章,包括濂溪周氏历代谱序、周敦颐生平事状和历代褒典、周敦颐著作选、周敦颐在广东、广东纪念周敦颐、周敦颐族裔在广东的宗支源流分布、周敦颐后裔在广东的古今群芳录、纪念周敦颐的文化精选、文物集萃等内容。

二、关于周氏奉政家廟的文献记载

周天佑的事迹:周天佑是周敦颐的第七世孙,南宋末年的副元帅,被封为仆射尚书。他武艺高强,有勇有谋,对国家和民族忠心耿耿。在元兵南侵时,他挺身而出,护送端帝入广东新会之崖门,奔波岭表保昌,誓众志谋复国。周天佑的事迹和精神被周氏族人铭记于心,周氏奉政家廟作为纪念他的重要场所,承载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

周直卿与周宣礼:周直卿是周敦颐的第四世孙,他官赠奉训大夫,还因儿子宣礼的功绩被追赠为节度使。周宣礼是周敦颐的第五世孙,他宋理宗绍定五年登第,初授太庙郎,后来升为了宝文阁待制。在宋度宗咸淳元年,他奉玺书为节度使,力排权弊。元兵入临安时,他统兵运粮,竭尽忠诚,后南宋灭亡,他也随之殉国。周直卿和周宣礼这两位先祖的事迹和精神也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行、奋发向上。

三、其他相关文献

虽然无法直接提供其他关于广东濂溪宗谱奉政家廟的详细文献名称,但可以通过一些线索进行查找。例如,可以查阅与周敦颐及其后裔相关的历史研究资料、地方志、宗族谱牒等,这些资料中可能包含有关广东濂溪宗谱奉政家廟的详细记载。

综上所述,关于广东濂溪宗谱奉政家廟的详细文献主要包括《濂溪周氏广东宗谱》以及与之相关的历史研究资料、地方志、宗族谱牒等。这些文献为我们了解广东濂溪宗谱奉政家廟的历史、文化和家族传承提供了宝贵的信息。


新會鄉土志:周氏奉政家廟

周氏奉政家廟位于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外海街道麻园村,是岭南周氏宗族的重要历史遗存,承载着家族功勋、儒家伦理与建筑艺术的深厚内涵。结合多方资料,对其历史、建筑、人物及文化价值梳理如下:


------


一、历史渊源与家族显赫


  1. 周敦颐后裔与家族迁徙


周氏奉政家廟的兴建与周敦颐(濂溪公)后裔密切相关。据记载,周直卿(字卜年)为周敦颐第四世孙,官赠奉训大夫,其子周宣礼因功绩显赫,被追赠为节度使,父子二人奠定了家廟的历史地位


1。周氏家族自宋代南迁至广东,麻园支系在新会繁衍生息,成为地方望族


7。


  2. “奉政”名号与家族功勋


“奉政”既是对家族成员官职的尊称,亦体现其“奉公守法,政己正人”的儒家治家理念


5。家廟中的恩荣堂世大夫祠更彰显家族累世功名:南宋末年副元帅周天佑(封仆射尚书)及其三位夫人(宋氏、罗氏、陆氏)的画像与事迹被供奉于此,反映周氏在军事与政治领域的深远影响力


2。


------


二、建筑特色与宗祠功能


  1. 岭南宗祠的典型格局


参考同期岭南周氏建筑(如雷州“奉政第”、广州周氏大宗祠),推测麻园家廟可能具备以下特征:


      三进三间布局:以中轴线串联门厅、天井、主厅,体现礼制秩序3。


      四水归堂设计:天井收集雨水象征“聚财”,兼具排水功能,符合民间风水理念5。


      防御性结构:若效仿雷州周家大院,可能设炮楼、高墙与“走马路”(瞭望通道),反映明清动荡时期宗族的自我保护意识5。


  2. 艺术与工艺细节


家廟内或存木雕、灰塑、砖雕等装饰,题材多为吉祥纹样或历史典故,与广州周氏大宗祠的精美工艺相呼应


3。门额“奉政家廟”及楹联“奉公守法,政己正人”等文字,既是家族精神的凝练,亦为书法艺术的体现


5


6。


------


三、家族人物与精神传承


  1. 核心人物:周直卿与周宣礼


      周直卿以奉训大夫身份参与地方治理,其子周宣礼因功追赠节度使,父子二人的仕途成就为家廟的兴建提供了政治与经济基础1。


      家廟内可能设有父子牌位或画像,配以功名碑记,彰显“世大夫”家族的荣耀2。


  2. 周敦颐思想的渗透


家廟文化以周敦颐的《爱莲说》《太极图说》为核心,倡导“廉洁奉公、精诚守信、天人合一”的价值观。这种精神通过祭祀仪式、族规家训代代相传,成为周氏子弟的道德准则


6。


------


四、文化价值与当代意义


  1. 宗族凝聚与社会功能


家廟不仅是祭祀场所,亦承担议事、教育、赈济等社会职能。例如,恩荣堂可能曾举办科举讲学,激励子弟考取功名


2;灾荒时期或作为宗族粮仓,体现“以族护民”的传统


5。


  2. 历史研究与文旅资源


      家廟的建筑形制为研究明清岭南宗祠提供了实物例证,其防御结构可对比雷州“奉政第”与客家围屋的异同35。


      结合新会启超故里、崖门古战场等文旅线路,家廟可纳入地方文化研学项目,展示周氏家族与宋元历史的关联17。


  3. 文化遗产保护挑战


当前家廟的保护需平衡原貌修复与活化利用。可借鉴广州周氏大宗祠成为文物保护单位的经验,推动政府与宗亲合作,将家廟转型为社区文化中心或家风教育基地


3


6。


------


五、延伸阅读与参考资料


  家族源流:8周姓迁徙与改姓历史;7新会移民史。


  建筑对比:3广州周氏大宗祠;5雷州奉政第。


  核心价值观:6周敦颐思想与家廟文化关联。


如需进一步考证家廟细节(如恩荣堂画像、周直卿生平),建议查阅《中华周氏》网站专题


1


2或实地考察麻园村遗存。

本版积分规则

中华周氏联谊总会网站《中华周氏》 网址:www.chinazhou.cn 邮箱:fjzhoufamily@126.com 地址:中国福建省福州市铜盘路五凤兰庭六期33—702信箱(350001) 站长:周奇13509383558;副站长:周显艳、周孟春、周山人、周光华、周亚金;办公室主任:周广涛。

GMT+8, 2025-5-2 14:30 , Processed in 0.02474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