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浩赠承信校尉 周永新——德远公:原居白银大坝滩(茵草川)
周永新——字 德远。系清浩赠承信校尉,公兄弟三人,长曰永新、次曰维新、三曰正新。公祖父长子,居住北山英草台子(现白银大坝滩)。后永新德远公因多种因素和父在条城经商耕种。家道兴旺。公慷慨仗义,乐善好施。明朝万历年间至明末的100年间。(一五七三至一六七八年)地方民众自耕自种,安居乐业。人烟日增。及至明末清初,兵荒马乱。回民马仲盛及子孙马光辉,马有蛟 ,马升等来条城为霸一方。假充甲总总,冒充业主。屡率回民侵扰。科派科收,勒索鞭打,民众所受之苦,惨不忍睹。民众但闻里甲来侵,莫不魂惊梦噩,恨无藏身之地。康熙四十四年年(1706年)地方民众屡次向官府呈诉马仲盛等人,终被蒙蔽,未获成功。后有大抚台无公初莅甘肃。力除旧弊,于乾隆五年。(1741年)奉旨清田均赋。凡里甲包揽税额田粮之弊。无不悉除。但我条城乃边远之地,种种弊端依然如故,久久不能悉除。于是周太公德远念民众苦不堪言。遂邀集曾公维世,周公人杰,曾公承泗,李公花等人商议再次呈诉,所有诉讼费用由周太公一人承担,但诉讼旷日持久,其费用之巨,出入想象之外。太公一再表示。除地方之弊,解民众之苦。虽倾家荡产在所不惜。于是诸工同心协力坚持再告,历时数年,终获胜诉。马光辉等人被判入狱,其随从者无不无俯首帖耳。此诉讼事件从康熙四十四年至乾隆八年共历时三十八年。此后本地民众安居乐业,人人喜形于色,视周太公为福星,有口皆碑。故咸欲刻石立碑。以垂后世。遂于乾隆二十八年(1764年),癸未九月朔日立石碑三块儿。由兰州府金县儒学生员魏迁庆撰文。兰州府皋兰儒学生员张光顺书丹。石碑一立条城西什字井台畔。一立河北大船渡武当山下。一立北山英草台子,河北武当山下一块和北山英草台子一块均毁于文革。一九九八年在青城收集到残碑一块,是原立西井台畔的。线粘接完整后转青城书院东边碑林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