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周氏联谊总会网站《中华周氏》www.chinazhou.cn宗旨:友谊、团结、振兴、和谐!

 找回密码
 请联系微信cnzhoucn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家谱、祠堂与孝文化

[复制链接]
周思潮 发表于 2021-8-21 15:13: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家谱是孝道是万善之本,古往今来,国家修史,地方修志,家族修谱,这是传承文化的最有效的方式。家谱是一种家族制度规范,能够规范人伦,是对社会法律和制度的一种重要补充。对于当代来说,家谱可以作为传统文化展示,可以重温先祖的优秀文化。
“孝”字反映中华民族极为重视孝的观念。孝字写的就是老人与子女的关系。所谓“百行孝为先”,反映中华民族极为重视孝的观念。“孝”作为一个伦理观念含义有:一是尊祖敬宗。施孝(尽孝)的方式主要是祭祀,在宗庙通过奉献供品祭祀祖先,尽孝的对象是死去的人,这带有一定的宗教形式。二是传宗接代。“孝为众德之本、诸善之源,而现在很多年轻人缺乏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中国文化传统历来尚人伦、孝为先。孝道一直是维系社会道德秩序和家庭伦理的根本之所在。孝,德之本,教之所由生。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作为延传几千年的文化传统,孝有其自身的内涵,同时形成了一系列的道德规范。一个人从热爱自己的家庭到以自己的祖辈为豪,是对孝文化很好的延伸和放大。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以孝为出发点和归宿点的传统养老思想是我国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传统养老以家庭养老为主,它要求子女不但要细心奉养父母,而且要孝顺、孝敬,使父母心情愉快,儒家还提出了孝丧和孝祭的要求。汉代“以孝治天下”,历代统治者为维护统治,纷纷仿效,制定了一系列的养老制度和措施。传统文化中的孝与养老思想的合理成份对当代养老事业仍有借鉴意义,我们应该批判地继承。
宗祠记录着家族的辉煌与传统,是家族的圣殿。慎终追远,民德归厚,家谱与孝文化的传承亦是中华好家风的传承。宗祠是个多维的文化空间。祠堂的基本功能是祭祀祖先,通过对祖先的祭祀,以同姓血亲关系的延续为纽带,把整个家族成员联系起来,并形成宗族内部的凝聚力和亲和力。在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中,乡风文明建设是其中的重要方面,祠堂代表着一个家族的祖先,蕴藏着一种质朴的精神动力。因为古代村落是由一个家族逐步繁衍发展而来,这种浓缩本土文化色彩的“原生态古村落”,记录了家族制度的沿革和变迁,具有强烈的宗族色彩。祠堂的基本功能是祭祀祖先,通过对祖先的祭祀,以同姓血亲关系的延续为纽带,把整个家族成员联系起来,并形成宗族内部的凝聚力和亲和力。以同宗同族为代表的祠堂文化是获得文化归属感与共享感的直接媒介,传统的祠堂文化,既是权利的网络空间,更是个多维的文化空间。祠堂文化与书院文化、家庙族府、地方庙宇文化等建构起地域性文化的立体形态。祠堂,不单是维系海外乡亲与本土血缘关系,同时也是给乡亲以及所有后代子孙了解祠堂文化,了解当地文化发展史的一个重要载体。祠堂,在以血缘为坐标的宗族关系中,祠堂是尊祖敬宗的联结点。假如读懂了祠堂,也就读懂了祠堂文化,乃至民俗文化的真谛。可以说就是一个民俗博物馆,又可以说是一部家族变迁史。
家谱、祠堂不仅维系了一个家族的亲情,更潜移默化地起到了不可忽视的教化作用。有必要恢复祠堂,发展祠堂文化,发扬传承“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近来民间建祠之风便兴盛起来,出现“聚族而居,族必有祠”,对建立和谐社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本版积分规则

联谊总会|联谱编委会|网站手机版|小黑屋|中华周氏联谊总会网站《中华周氏》 网址:www.chinazhou.cn 邮箱:fjzhoufamily@126.com 地址:中国福建省福州市铜盘路五凤兰庭六期33—702信箱(350001) 站长:周奇13509383558;副站长:周显艳、周孟春、周山人、周光华。

GMT+8, 2024-4-20 08:58 , Processed in 0.024458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