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周氏联谊总会网站《中华周氏》www.chinazhou.cn宗旨:友谊、团结、振兴、和谐!

 找回密码
 请联系微信cnzhoucn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周仪扬:祠堂与祖先崇拜

[复制链接]
周奇 发表于 2021-1-13 22:03: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祠堂与祖先崇拜
周仪扬
       祠堂,是中华民族经历了几千年的创造和变化发展起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重要象征。它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承载着中华民族的血缘,宗族观念,祖先崇拜,神灵信仰,伦理道德,典章制度,堪舆风水,建筑艺术等各方面的历史,文化信息。是形象生动,连绵不断的中国五千多古代文明最精华的部份,反映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民俗建筑的最高水平。
       祠堂,是祖先神灵安息之处,是激励后昆宏扬祖先美德,常怀感恩之心,缅怀先贤功绩的庙堂,也是后辈对祖先精神寄托和希冀。是“儒教体系中普通百姓祭祖的建筑。”
        —、中国祠堂诞生于周代
        祠堂,早在人类处于原始社会就萌生,由于当时社会尚处于原始社会时期,人类智商和生产力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对自然界的日月,雷电,风雨,山川土地及至对动物,植物等自然现象,还不能理解,还不能掌握其自然规律,对大自然现象还不驾驭,对大自然产生了一种畏惧心理,也折射出一种崇拜心理,渐渐地产生了自然有灵,万物有神的自然崇拜观念。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自然界现象和不断对动物(畜牧),农作物的认知,生产力也日益发展。进入氏族社会,人们对崇拜自然也日渐强烈,一个氏族同某一种动植物有着密切的关联――血缘联系,在其氏族又以各种神话传说结合起来,最后就把某种动植物或自然现象作为其一氏族的图腾,成为一种图腾崇拜,成为某一氏族共同印记。
       人类对自身的认识也是如此,不仅对自己身体构造不懂,对人的生和死也很模糊,认为人死后灵魂不灭,只是到另一个神秘世界继续生活,也就是----极乐天堂,并附于死者有超越自然能力,在冥冥之中能保护活着人(即子孙晚辈)同时也有征罚迹象,因此人们产生了一种敬畏之心。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生产工具逐步发明和改进,在这个时期人类对自身和大自然的观念的认识也从朦胧中逐渐人格化。
       因此在原始社会就有了对去世人的祭祀活动,即在墓地进行,并有了人死后以生活用具,生产工具随葬的做法。为的是让去世的人到另一个世界生活的象活的人一样。
    原始的祖先崇拜意识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的意识观念越来越浓烈,代代相承。奴隶制度发展的时代,人们在祭祀观念中又出现了人类一切命运的最高之神,开始有了宗教信仰。商代的祭祀对象,包括天神和其他各种自然神,但主要的则是祖先。
      商代祭祖的场所就是宗庙。宗庙是宗族祭祀祖先的地方。“宗"字的本义就是祖庙,“庙”尊先祖貌也。”可见“宗庙"是先祖之尊貌也。祭宗庙就像是看见了祖先。直到商代晚期已有了初步宗庙制度和祭祖规则。可以说从原始社会到商代晚期宗庙祠堂从萌芽状态发生起来。
       那么为什么说祠堂诞生于周代
       周朝的建立是在夏、商以后兴起的第三个王朝。周朝的建制是制定政治制度,这是一个国家最为主要命脉,是社会发展的政治最大化。其中最重要的分封制和宗法制,这是当时环境和条件下产生的制度。
       这种“分封制度”,第一种即釆取由亲及疏的分封原则,先封同姓亲族,后封异姓。封同姓兄弟子侄为诸侯,使他们散居于王畿和东方各地,以便他们“夹辅王室”;第二种分封制,即奖励辅佐灭殷的异姓功臣,也封他们为诸侯;第三种即封为历史上古老显赫宗族,前朝帝王之后为诸侯;第四种即封殷王朝子姓宗族中归顺的人为诸侯;第五种即封一些落后地区族群归属周王朝、或对某些鞭长莫及的地区,也封他们为诸侯;得到分封的诸侯,周王朝分给予土地,由他们治理封地的人民和政事,同时向周王朝纳贡,同时还有义务派军队卫戍王室或随王出征。
        那么什么是“宗法制”呢?
        严格地说,周代宗族社会是建立在商代基础上,“周因于殷礼”。在继承商代有关内容,又分封别衍生出来的宗法制系统。
    周代宗法制又一特点是认宗子(族长)之法,包括宗子的确立与继承,宗子权力的范围和行使。它注重嫡长子继承和大小宗差异,核心是维护大宗特别是宗子(族长)的绝对权力,建立起宗子(族长)与诸弟(含庶兄)及其家族(小宗)管辖与的服从的等级秩序。由此形成层层分封、各以親疏远近分出不同的等级,百姓才能心甘情愿服从上面,下面也没有非份之想。
    宗法制度是以各级族长为领导核心,是由父系家长制的氏族组织变质和扩大而成,适应周代政治、经济的需要和发展成为完整,系统的分封到紧密结合的宗法制度,周代制定实施的这种嫡子继承王位的制度,整整影响了以后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王朝的王位继承。
    综上所述,周王朝为什么要确立这种宗法制度,确定嫡长子继承法呢,不难看出还是吸取了商代统治的教训,为了防止贵族之间对于王位财产争夺而制定的政治制度。防止争夺王位的政治斗争。
    周朝在分封制和宗法制建立基础上,又是如何来管理国家呢,应该说周朝把祭祀作为国家头等大事来进行管理与实施。
我们可从《周礼》亦称《周官》《周官经》所搜集周王室官制和儒家的政治理想排比可窥见一班。
    周天子在国家事务中具有至高无上的核心地位,他驾驭六官治理国家。六官各有首长还有副手。这六官为“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这六卿的设置是周朝的管理机构,它有一套体系完整,职责明确,分工细致,从官职设置和任务可看出周朝把祭祀当成国家大事,通过隆重的祭祀仪式进一步巩固分封制和宗法制。
    这个时期,宗法制度实质是就是宗庙之法,追根朔源,早在新石器时代,古人类就已经有了最原始的祭祖行为,他们认为人死后,灵魂还在,相信先人死后在另一个“天堂”生活,所以墓地开始出现有了人死之前用的生活用品和生产工具的随葬。而后到了殷商时代,发展到了有祠庙祀祖,也开始祭祀同一氏族的宗庙。紧接着到了周代在此基础人用礼仪制度加以系统性,全面性的规范,形成制度化,这是古代传统的崇祖思想和祭祖行为在周代的发展。
    诸侯的祖庙称宗庙,士大夫的祖庙为“家庙”。民间祭祀祖宗的场所,称为祠堂。夏商时期己有了宗庙。
周制、“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诸侯五庙,二昭二穆,与太祖之庙而五。大夫三庙,一昭一穆,与太祖之庙而三。士一庙,庶人祭于寝”,周天子七庙是后稷、文王、武王三庙和四亲庙:高祖、曾祖、祖、父庙,叫做亲庙。始祖庙永远不迁。叫百世不祧之祖。所谓祧就是从宗庙中迁去神主。至于其他的庙,就要根据他们与祖庙血统世系新疏远近而依次迁去的神主,集中于祧庙。
    里面本宗族内己故人员的神主,毎年均要举行春冬两祭。特别是月祭,四时之祭,大祭之类。时所祭礼都非常隆重严肃,不仅祭具典雅,祭品丰盛并有乐曲伴奏。
从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祠堂祭祖礼仪。
《中国大百科全书》的“祠堂”条目有这样一段话﹕“立庙祭祖在原始社会后期即已存在。南宋朱熹著《家礼》,提出“君子将营宫室,先立祠堂于正寝之东。”当时的祠堂似是以家庭名义建立,并与居室相连。到元代,岀现了以家族为单位建立的宗祠。自明开始,‘庶人无庙’的规矩被打破,从此宗祠遍立,祠宗建筑到处可见。宗祠在建筑规制上体现了礼尊而貌严。
    祠堂诞生于周代宗庙法的基础,又经历了各个朝代的发展和变化。“秦制,天下无敢立庙。汉兴,乃立祠于墓所。”这是宋人司马光在《文潞公家庙碑》中指出的,也就是说天子为贵,无人敢再立庙,到汉代朝廷,官员和庶民都在墓所建立祠堂,也称庙祠,是从周代宗庙发展演化而来的,到了唐代封建的宗法礼制得到了全面恢复和实行,家庙得到了发展,也称私庙,也称作“先庙”,其意都是指私家宗庙,这是唐代中国祠堂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但到了唐未五代以来,宗族制度私庙制遭到严重破坏,随着理学的兴起和发展,对庶民的宗族祠堂礼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尤其是朱熹的《家礼》一书的出现。“程朱集礼,创立祠堂, 通及士庶, 均得建置, 以奉祖先。 其礼,月朔必荐新时祭用, 仲月 冬至祭始祖, 立春祭先祖,季秋祭祢,忌日迁主祭于正寝, 故族有祠堂, 先人之灵爽于是凭焉,后嗣之孝思于是展焉。”
    《朱子家礼》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到元代家祠遂渐向宗祠演化,开始了在宗族祠堂上形成了系统的祭祖制度,为过渡到明清祠堂打下了重要基础,是中国祠堂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
    宋代的宗族祠堂,发展到明清己成为住处以外单独建置的宗族祠堂。这是因为明代宗族制更广泛地向社会基层发展,各地的宗族组织十分发达活跃,并形成具有一定独特自治色彩的农村社会群体。清王朝为了维护自己统治地位,沿袭了中国传统文化,釆取以孝治天的伦理政策,倡导民间修建祠堂,编修谱,广为宣传“圣谕六言”,“上谕十六条”和《圣谕广训》。宗族制得到了统治阶级的支持,族权成为仅次于政权的体系,这标明中国的宗族组织到了一个更加严密,更加完善,更加成熟,更加普遍的新的历史阶段。
祠堂遍布全国珹乡各地,祠堂作为祭祀祖先的场所,统治者教化子民,孝治天下理念相吻合,因此得到了统治者的认同,祠堂文化也发展到了豋锋。
   二、从周公庙到周王公宫,看对祖先的崇拜和信仰
  中国祠堂是在封建宗法制度下,同一血缘关系的人共同祭祀祖宗的场所,所以名称也多称为宗祠、支祠、家祠、族祠、祠堂等多个名称,而后衍变出很多类别的专祠,如“名祠”、“生祠”、“行祠”、“合祠”、“群祠”、“神祠”以及寺院、祠堂群等等,是中国祠堂文化的多元化。不管其种类、名称,祠堂她所包涵的二大功能即祭祀和感恩。
    因其内容繁杂,又丰富多彩,我就周氏名人专祠作一个介绍,並就其功能谈谈个人看法。
   我们先看周氏名人专祠周公庙,《礼记》中指出,凡是有功于民的,为公务而死的,有安邦定国勋劳的,为大众防止灾害的,保卫民众不使受苦的,凡是这等人死后,都要立祠祭祀。周公庙就是隶属这一类别。
    周公庙是为纪念周公旦而修建的专祠,全国共有三座,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他们是陕西岐山、河南洛阳、山东曲阜三地的三座周公庙,我们参考有关资料分别简单介绍:
     岐山周公庙位于陕西岐山城北凤凰山南麓。最早始建于西周未年。据考古专家考证,早在6000多年前,卷阿一带就有先民傍山临泉而居。周兴起时,许多著名事件都发生在卷阿附近。
     周公旦晚年归隐于卷阿,制礼作乐,使得天下大治,万民归心,逝后即建专祠祭祀。周公庙由此而始。西周未年古卷阿建筑遭毁坏,秦汉以后曾重修,唐武德元年(618年),唐高祖李渊为纪念曾助武王灭商立国,辅成王平叛安邦的周公旦,下诏在周公制礼作乐的卷阿创建周公祠。后经宋、元、明、清历代修葺扩建形成了三公(周公、召公、太公)殿为主体,姜源、后稷为辅,亭、台、楼、阁点缀辉映的建筑群,有62万平方米,是中国同类建筑中存世规模最大、形制最完整的,历代皇家和地方官员祭祀不绝的专祠,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另一座周公庙,始建于隋未唐初的河南洛阳周公庙,亦称“元圣庙”,为王世充草创。
    洛阳周公庙既庄严稳重,又隽秀灵巧,是一座保留有辽金建筑风格的艺术杰作,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文物价值。
   这座周公庙是为纪念西周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周代洛阳的缔造者,中国儒家思想的奠基人周公姬的祠庙。
   洛阳周公庙现有明清建筑的“元圣殿”、“定鼎堂”、“会忠祠”三大殿宇。“定鼎堂”最为久远,保存最完整,“定鼎堂”三字取周公定鼎洛阳之意。
    洛阳周公庙坐北朝南,占地50余亩。现基本是保留明代风格,见证了历史风云。
   还有一座山东曲阜周公庙,全称“文宪王庙”亦称“元圣庙”,因封建帝王封周公为“元圣”故得名。
   按周朝宗法制,周公被分封于鲁,因公留佐成王,故长子伯禽,建鲁国。因周公佐周之殊功,特许伯禽于鲁设立太庙,以祀远祖。周公死后,並祀之。公元1008年追封周公为文宪王,在太庙旧址重建新庙,经宋、元、明、清六次增修扩建,达成今规模,占地75亩,建筑群宏大,十分壮观,周公庙的大门额题“棂星门”同孔府大门“棂星门”一样。门内左右各立石坊一座,东坊额刻“经天纬地”,西坊额刻“制礼作乐”赞扬周公丰功伟绩,元圣殿是周公庙的中心建筑,殿内有周公塑像,正中悬“明德勤施”匾额。四周红墙环绕,殿、堂、庑、亭、坊和古碑及桧柏、槐古树名木交织庇荫,蔚然壮观。
    从以上三座周公庙的简介,可以看出这是我国最早的名人专祠,是古代祠堂文化的重要组成。
    中华民族有一个最大特点,那就是很重视对祖先的崇拜和信仰,如同宗教信仰一样。
   三座周公庙分别在三个重点地区,是周公后裔150余姓寻根谒祖,追思祖先美德,丰功伟绩,祭祀先祖的圣地。
    三座周公庙历朝历代,不仅吸引着无数周姓后裔的追思祭祀,每场都盛况空前,而且历代统治者以及官绅也纷纷前来祭拜,留下了许多文献记载和传说。可以说三座周公庙不亚于黄帝陵、炎帝陵等。
圣贤崇拜是中国古代人们祖先崇拜的又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圣贤崇拜的对象不是完全虚构的神灵,而是实有的人物或者有一定的传说根据。此类崇拜对象很多,如中国最早的纪念性祠宇晋祠(山西省.太原),就是奉祀周代周公武王胞弟叔虞的祠庙,还有大家都熟悉的孔庙,武候祠(四川.成都)、包公祠(河南.开封),岳王庙(浙江.杭州)等等。这包括着贤臣名士、文人学子、忠勇将士、突出人物、烈女孝子,他们的共同点在于有功于民,有功于社会,有功于国家,值得人们纪念和祭祀。在宗法制的影响下,延续至今的祠堂文化,从没间断。
祠堂建筑广泛建于各地,特别是农村很普遍,有的村同一姓有大宗祠,也有小宗祠,甚止还有支祠、房祠等,这都跟其家族的繁衍、经济的发展有关,明清直到民国,广大农村普遍出现聚族而居的家庭组织这就是已经分行成个体小家庭的同一个祖先的子孙,用祠堂、家谱、祖坟等三件东西联结起来,世代相处在一起聚族而居。同时出现若干个这样的同姓小家庭聚居于一个村落,或者蝉接分居于邻近的几个村落,这些同姓小家庭,追踪溯源,都是同一个男姓祖先的子孙,他们共同建立一所祠堂,岁时祭祀共同祖先,小家庭则围绕祠堂居住。这种一个祖先的子孙同姓聚居共建祠堂的现象很普遍。这种聚族而居后的族众,一般情况下是不会随便迁徒的,他们很珍惜聚族而居这种方式,守望相助,同舟共济。所以“千年之家不动一坯,千丁之族未尝散处,千载之谱丝毫不紊。”这都是大家所熟悉的,不多赘述。
   还有一个问题是,同一血缘集团,为何如此热衷于对祖先的崇拜和信仰?
    其一:这与我们祖先从原始社会以来认为人死后,灵魂不灭,人死后神灵升天,叫“魂”,肉体埋葬,入土为安,叫“魄”,这就是“魂魄”,物质己灭,但精神永在,冥冥之中保庇着后辈子孫。
    另一方面,中国在东方,东方属木,木生火属红,所以中国人有尚红的习惯。人的死有三遍,第一遍即绝气要点长明灯,点龙灯,要烧银纸;第二遍即众人、亲朋好友为其出殡,要牵龙巾,要引魂到祖厅,第三次为子孙纪念,祭祀逝者,年年岁岁如此,是一种对逝者的精神寄托,祈求长生,是一种最强意念力的体现。
    第三,人从死成鬼,经一段时间的检验,而后成为神,这要经过一种仪轨。
   那就是建(修)祠堂后,要举行隆重奠安仪式和进主升阶的步骤,这一环节很繁杂,很费时费力,全同姓宗族要都统一行动起来,全心身投入做好各项筹备。进主升阶特别隆重,同族同宗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不论在家或是外出,既使旅居海外的子孫都赶回来参加。这几十年(不等)时间才遇上一次的大好時期,家家户户要捧着自家祖先的牌位,参加游禄大游行,然后到祠堂按昭穆次序排列入龛,享受同族同宗的子孫四季的祭拜,经过这一程序,人就从死到鬼到神一种完全蛻变,享受四时香火了。这里有一个细节,即进主枋上填写着各位先辈姓名、生卒日期等基本内容外,要注意这块填写先辈的木牌枋的四边框要漆上红色,这一点很重要,这说明上木牌枋的每位先辈已正式成为“神”了,当之无愧的享受后昆的祭祀礼仪,一句话就是神化了的祖先。
上面说的是全国性的周公庙,从地域上看也是如此,例如江南大部份周氏族人及旅居东南亚各国周氏族人都供奉周敦颐为祖,如湖南道县,江西九江等地都有周敦颐的纪念堂,坟墓。每逢周敦颐纪念日各地都要举行各种行式的祭祀话动,其他各地也纷纷举行集会或举行“迎圣像”(周敦颐圣像)轮值供奉大型活动,场面非常热烈,鼓乐齐鸣,阵头队伍庞大,人山人海。
从更小范围来看晋江市东石镇白沙村还有一座周王公宫,他是村里周姓族人集资兴建的一座小庙,于明季兴建,几经修葺。改革开放以后重修。宫内正中供奉周氏入闽始祖周“梅林公”的塑像,左傍供孔子,右边供注生娘娘的塑像。这说明周氏后人很注重儒家学说,以孝为先,也很注重家族人丁兴旺。此宫建筑面积仅一百左右平方米。具有闽南建筑风格,金黄色的琉璃瓦顶,燕尾屋脊,雕有剪瓷的龙凤及各种花卉,飞鸟走兽,拜亭前有青石的浮雕龙柱,整座宫庙小巧中显得庄严,灵性中更显得肃穆。周氏族人无论大小事情,诸如婚丧喜庆,房屋兴建开竣工,生意开业,甚至外出谋生,生病就医等事要到宫中“信杯”抽签,讨个好彩头,求得诸事顺利,四时平安,完全成为乡村的一个小宗教场所。周王公宫不仅是周氏族人的“挡境”同时也是村中其他姓氏或邻近乡村人们朝圣的庙宇,四时香火鼎盛,长盛不衰。
    在民间信仰中,不少神灵都是从人到鬼,由鬼变神的。对祖先的崇拜和信仰大体也经历了这样一个演变。也说明原始信仰中的万物有灵论。图腾崇拜也是如此。所以我认为对祖先的崇拜是一种信仰,有信仰才有敬畏,有敬畏才能坚持信念,才有前进的原动力,才能达到彼岸,因为我们周氏祖先周公旦和周敦颐都是儒教奠基人,是否可以说对祖先的崇拜,就是对儒教的信仰。
    对于祖先信仰,我想用下面这段话作为一个小结:
    《中国宗教大辞典》(1998年版)的“祠堂”条目:“儒教体系中普通百姓祭祖的建筑。通常以家庭为单位建祠。里面没本宗族内已故人员神主,每年到一定时日进行祭祀。祠堂同时又是家族借神权进行教化,执行家法的场所……”
三、守正创新——新时代祠堂文化的创新发展
   1、新时代背景下的祠堂文化的地位和价值观,是必须先统一认识的关键问题:
     古人云:三代没修谱没祖;祠堂长年失修破损是数典;坟墓荒废是忘宗。
    这三大件是各个姓氏孝文化最重要载体,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部份,承载着乡愁最直接的和永远表现,是寻根问祖的最重要有力的证据,是血脉关系、乡情乡谊最重要的纽带。
   但在各个时期有些祠堂、家谱、祖坟却遭到不同的非议和不同程度的破坏,但是他在百姓心中牢牢扎下根,“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说明他有强的生命力,是心中永远抹不掉的记忆,然而在新时期在大拆大迁大建的大潮中,祠堂首当其冲又受到大冲击。我们不可否认,改革开放以来,各地祠堂普遍得到修葺或重建,但城乡一体化的高潮中,房屋大片大片折迁,祠堂也不例外,百姓可搬进高楼大厦,但祖先灵位无处放置,无奈的办法就是搞所谓“民俗村”,搞统一划建地,或搞什么联合祠堂,但它已失去原来的风貌,失去原有的胎记,因为这不单单是一座祠堂,包括祠堂的每一块构件、一棵树、周边的一草一木、一井一舍等都是儿时最深的记忆和标志。他们都在族谱中有所记载,用文字记录下来,时不时引起后人的怀念和永远乡愁。
   所以保护好“三大件”是一项很重要的传统文化工程,首先是保护,然后赋予他的内涵。我们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海内外都有我们龙的传人的足迹和血脉,所以他是海内外中华儿女所向往的祖地。是凝聚海内外中华儿女向心力,实现中华复兴梦的动力,这一主题一定要明确,牢牢抓住不放,可以说越是传统的越有吸引力,凝聚力。家谱、祠堂、祖坟这“三大件”是任何东西都不可替代的最大乡愁。
   2、加强祠堂管理,是最大的保护和作用发挥最大化
      是否可以说:我们对祠堂、家谱、祖坟“三大件”是既爱又恨。爱是他有独特的功能,能发挥和替代部门一些不便出面和活动的事情,恨是怕管理不当“族权”更甚,越俎代庖,削弱基层力量。
   另一方面,祠堂现有管理机构名称五花八门,什公管委会、理事会、联谊会、董事会,会中还套有青年会、妇女会、,文史研究会、基金会等等。人事上也很复杂,有的人事过于老化,有的控制在少数人手中,而不是采取推荐选举的办法。财务有的也较混乱。祠堂👓活动缺少有计划性,有的竟把它当成老人麻将场所,等乱象丛生。
     问题在于缺于管理,祠堂的各种组织机构缺于统一管理,一些民间姓氏组织也不能登记注册,成为名不正言不顺的怪象,想管不敢管,放任自由。
   对这一问题方方面关键在于管理机构名称和掛靠问题要理顺,对民间的宗族文化,姓氏文化,祠堂文化都要加以引导,不能堵,越堵越怕越乱,要确实理顺管理体制要加强领导管理,要充分认识这一领域的复杂性和重要性统战性,对予社会稳宝,推动乡村和睦团结,促进经济发展都有一定重要作用。
3、创新活动内容和形式
   传统祠堂具有六大功能,即祭祀功能;修谱功能;教化功能;兴学功能;司法功能;抚恤功能;
    这些功能有的顺应社会发展需要,得到很好的保留,如祭祀、修谱、抚恤、教化,但有的功能已失去作用,如兴学,现在政府实行义务教育制度,那种办私学己成历史。而司法功能,己被历史赶出舞台,那种利用族权来代替政权司权是属糟粕范畴,早已被法治所代替。因此要创新祠堂活动内容和形式。
    改革开放以来,各地祠堂开展了很多丰富多彩活动,值得我们总结推广,如把祠堂办成老人活动场所,开展一些适合老年人的活动,如读报,讲时事,讲保健知识,开展广场舞、太极拳的培训,唱南音等等。总之要把祠堂建没成一个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借助节日活动,读族谱,讲姓氏源流,重读族训家规,重温祖先的传统美德,使祠堂真正成为祭祀场所,成一个文化活动场所,祠堂要发挥老者德高望重的特点,组织他们来协调解决民事纠纷,也要发挥他们过来人的历史经验,在移风易俗中起带头作用。用优秀的文化占领阵地,用先进文化,新社会风尚,净化社会风气,创建美丽乡村。
有的祠堂也成立教育扶贫基金,通过奖教奖学,帮助贫困的子弟。也帮助一些老弱病残,体现了家族的温暖,促进了收族,团结,互助,共赢的好家风。
4、加强祠堂文化的研究交流
   每个姓氏,每座祠堂,都是一部历史您久,而且内容丰富的灿烂文化资源,值得我们很好的发掘。当下,有的祠堂的管委会下也成立历史文化研究会,出版了一些研究内刊,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解开了一些历史謎团,促进了家族的和睦团结,也化解了一些与邻村、异姓的误解和纠纷,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我认为这要发扬下去,但在研究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同姓中所谓先后问题,肇基祖等问题的不同声音,有的在研究中钻牛角尖,对此我们要本着一家亲的大局意识,求大同存小异,一切要以历史史料为依据,深入剖析,不要武断,要经得起历史和时间的考验。现在有的姓氏,为一些问题弄得老死不相往来,这是何苦,有失我们同姓同血脉,一家亲的原则。
要善于学习别家祠堂好的经验和做法,要善于交流,这是我们社会进步的元素。
结语:  祠堂是传统优秀文化,有很强的生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新时代条件下,更是实现中国梦,振兴中华民族,具有最强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是百姓祖先崇拜和信仰的精神支柱。

参考书目
1、《中国祠堂通论》王鹤鸣,王澄 上海古藉出版社 2013年版
《周礼》
《家礼》
《中国宗教辞典》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第一卷至第六卷
《中国祠堂》重庆出版社  2003版



作    者:   周仪扬(福建省晋江市《晋江谱牒民俗》杂志主编)
通讯地址:   福建省晋江市深沪镇东垵社区竹荷井路62号
电    话 :  15860391233


本版积分规则

联谊总会|联谱编委会|网站手机版|小黑屋|中华周氏联谊总会网站《中华周氏》 网址:www.chinazhou.cn 邮箱:fjzhoufamily@126.com 地址:中国福建省福州市铜盘路五凤兰庭六期33—702信箱(350001) 站长:周奇13509383558;副站长:周显艳、周孟春、周山人、周光华。

GMT+8, 2024-4-19 06:24 , Processed in 0.02308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