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道娘(1049-1131):纺织专才,乐善好施,教化万民 广东新会会城都会村人。又称黄道姑。笃信佛教,为居士。专工纺织,并向村中及邻近村乡妇女教授纺织术。还先后布施广州光孝、韶关南华,及开元、东禅、西禅、仁王、龙兴等寺。宋高宗绍兴元年(1131年)在乡逝世。
千古风流说道娘
曾经风光道娘墓
黄道娘墓位于都会村“螺山”(土名),因山像形螺而称,今多写作“罗山”,可能是“罗”、“螺”同音之故。此山古名“庄山”,大概因“圆明庄”而得名。
道娘墓于2004年公布为新会区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墓旁有新会区人民政府竖立的文物保护标志石,其碑文如下:
“黄道娘是都会村人,生于北宋,乐善好施。墓位于新会区会城镇都会村罗山,建于宋绍兴元年,全石砌筑,保存着宋式墓葬形制,是新会仅存的几座宋代墓葬之一。保护范围:从墓葬边缘起向外延伸10米。建设控制地带:从保护范围外缘起向外延伸30米。”
道娘墓以石砌筑,墓手雕刻为瓦脊式,墓堂中为一座长方形石质坟头,造型古朴。墓道前旧有石牌坊,“文革”时的1968年拆了石料用作修桥。至今,连墓面也毁坏了,存墓面石棺,被泥土埋掩了部分墓面,景象凄凉。
然而,道娘墓曾经风光与辉煌,为之立墓的是岭南著名古刹——广州光孝寺。宋代当年的墓为“祠墓”。祠墓的形式,在墓地还建祠堂,用于祭祀死者。我国实行封建礼制,历史名人的祠墓,绝大多数为男性,女人死后能立祠墓者极少,道娘墓殊为特别。据方志记载,道娘祠墓在官路旁(今在不远处仍遗留古老的官道石桥),明陈献章诗有“道娘坟西近官路”之句。墓左边是“圆明庄聚宝庵”,明成化《广州志》记载“立祠坟左”;明万历《新会县志》更具体:“光孝寺僧为立祠墓,左即圆明庄聚宝庵也。”此后的数百年,光孝寺一直派来“守庄僧”管理墓园,岁时奉祀。圆明庄聚宝庵是道娘墓园的组成部分,曾是新会著名寺宇之一,明成化《广州志·寺观》有“圆明庄聚宝庵”条。明万历《新会县志》卷二又记:“聚宝庵,在归德都都会村,宋绍兴九年僧慈载创,奉檀越(注:檀越,施主的梵语音译)黄道娘,谓之圆明庄。”可知,立道娘墓8年后,聚宝庵由僧人慈载创建。
又经过百多年后,到南宋末的理宗宝祐元年(1253年,癸丑年),义都寺僧重修道娘墓。元代初的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该墓被兵火残破,守庄僧景暹、景护拾其遗骨,用木匣存贮,仍安放于旧冢。之后,光孝寺仍一直祭扫不绝。聚宝庵还有寺田,到明代嘉靖十二年(1533年)政府拨作他用。明万历县志记:“其田,嘉靖十二年知县张文凤拨以祀白沙先生。”
光孝寺志道娘善
赫赫光孝名寺,缘何这样破例,如此高规格礼遇一位家庭妇女,并且后来还记入寺志,永垂史册呢?
查现存最早的明万历《新会县志》:“宋黄道姑,归德都人,生于皇祐己丑,其父母富而无子,惟姑承之。性少慧,因看芭蕉有感,遂不适人。工纺绩,买田万顷,施于广之光孝,韶之南华,及开元、东禅、西禅、仁王、龙兴等寺,而光孝尤多。绍兴元年卒,年八十三……”从文可知,黄道娘又作“黄道姑”,生于北宋皇祐元年(1049年,农历己丑年),卒于南宋初绍兴元年(1131年)。她是富人黄国珍的独女,继承巨产,相传她因看到芭蕉吐蕊有所感悟,终身不嫁不育。她擅长于纺织,买田万顷施舍给光孝、南华等佛寺,而以光孝寺为最多。
《光孝寺志》有更详细的记载:“徽宗大观二年(1108年)新会黄氏女道姑一位(有书见府志)。道姑生于宋皇祐元年(1049年),其父富而无子,惟姑承业。少慧,因有所感,遂不用纺绩,指海成田万顷,施于光孝、南华及开元、东禅、仁王、龙兴诸寺,而光孝尤多。绍兴元年(1311年)卒,年八十三。光孝为立祠墓在江门都会村之旁。宝祐元年(1253年,癸丑年)义都寺僧重修其墓,元至二十一年(疑为“至元”,1284年)兵火残破,守庄僧景暹、景护拾其遗骨舍利,皆作黄金色,贮以木函,仍厝旧冢。今光孝祭扫不绝。”
《光孝寺志》始修于明代崇祯年间,续修于清代乾隆年间。这段关于黄道娘的文字见于卷八“檀越志”。之前有导语“宋朝施田捐资檀越居士十一位,德媛十七位列左”,黄道姑记在第一位,也是最有名的“檀越居士”。
施田万顷的大慈善家黄道娘,光孝寺的记载是在宋徽宗大观二年(1108年),时年59岁。万顷相当于100万亩,这么巨大的数目值得疑问。也有说当时1顷为10亩,万顷也有10万亩之多。《光孝寺志》说她“不用纺绩,指海成田万顷”是不可能的,“指海成田”与“点石成金”一样,是神话。不便说出财产真正来源,或另有原因。
清乾隆县志说“道娘舍田各寺近千顷”(“道娘墓”条),即近10万亩。该志又说:“性好道,手置田数万亩,施于广之光孝,韶之南华……”(“仙释”传)。后来,道光县志有不同的说法:“父所遗及自置田地凡三千六百顷,留土名大小布洲田租三百石,奉祀祖考,余尽施……”(今《新会史话》则说“先后将遗产田地3600顷以及生息营利买田万顷”。)
窃以为,“良田万顷”是个概数而非实数,多而已。黄道娘是被神化了,志书载入“释传”,但民间称之为“女仙”,俗谚也赞誉都会村“一里三贤及女仙”(指张 、黎贞、陈献章和黄道娘)。千顷也罢,万顷也罢,总之是捐出数额巨大。这也证明黄道娘是大善。
古冈留韵道娘情
黄道娘是古冈州(新会)的杰出人物,千古风流传颂。黄道娘虽终身不嫁不育,但历代无数人拜祀她、怀念她、歌颂她。她的慈心善举,八九百年来影响着一代代的新会人。
题咏道娘的诗歌不少,元代名画家黄子长《圆明庄》壁诗可能算现存最早:
“圆明庄在海之隈,老我寻幽始一来。
自是好山藏世界,非关弱水隔蓬莱。
鸥沙鹭渚皆宜稼,粉壁雕墙半是苔。
笑问檀那黄氏子,许多因果为谁栽?”
(注:“老我”,是老人的自称。“自是”,自然是。诗中的“世界”,是佛教语,犹言宇宙,世指时间,界指空间。“檀那”,梵语音译,施主。“许多”,如此之多。)
从诗中,我们看到元代道娘墓的外围环境与今天绝不相同,正所谓沧海桑田变迁。圆明庄当时在风景优美的海边(诗中“隈”,即隅,角落),今江会路以南当时还是海,大多数土地还未冲积成陆。附近有“挂宝庙”的地名可证,相传渔民出海捕捞前先到庙里上香求神保佑。
黄道娘在百姓心目中可敬可亲,道娘墓也地接民居,附近有黎贞钓台遗址。相传黎贞(晚号秫坡)在乡讲学时还曾撰道娘墓联:“织成天下云霞布;赐与人间锦绣衣。”在都会乡出生的陈献章先生,少时常去玩耍,有《经黄道娘坟,诵元人黄子长圆明庄壁诗,有怀旧游,因次其韵》6首诗可证(录其一):
“总角寻芳野水隈,一坟胜概眼中来。
扫开屏翳眠丘壑,打起軥辀坐草莱。
是处青山堪对酒,何人白骨不生苔?
山中旧日菩提树,移向禅林特地栽。”
陈白沙还有一诗:
“道娘坟西近官路,朝朝暮暮行人多。世事百年浑不省,满堂宾客竹枝歌。”(《齐大父忌作,旧居在道娘坟东》)
明代新会泗涌人杨奇珍作有2首《黄道姑墓》诗:
“不向人间怨白头,洞中云卧几经秋。
旃檀大地春如海,一任寒烟伴古丘。”
“东风无力近黄昏,花事萧条半委尘。
开到海棠还细雨,飞来江燕已残春。”
明代新会人黎新之(官广西桂林府教授)也有同名七律诗。清代著名学者胡方(《清史稿》入传)有《题黄道娘墓》诗:
“黄家巨富,尽以施僧,
至今僧俎豆之岁扫其墓。
墓在故居村口。
地土犹乡里,三朝过眼云。
荆榛无故宅,松槚有高坟。
阡陌福田在,蒸尝香饭分。
遗金子孙者,闾左复何闻。”
黄道娘的事迹在古冈州世代流传。民间有《黄道娘开崖门》故事,说她从衣兜里摸出织布梭,掷向巨石“轰隆”而开,银洲湖水才流入大海(《新会县志·民间传说故事》),分明黄道娘是仙。都会村今留有黄道娘的“神仙脚印”,传说她得道成仙,留下右脚脚印在生她养她的都会村,而另一只脚则踏在海南岛。
黄道娘心灵手巧,工于纺织,传授纺织,是纺织专家。黄道娘为北宋至南宋初人,约比生于宋末元初的江苏黄道婆早200年,有学者据此称她首创纺织术,传授纺织术要比黄道婆早200年;又有推断她是经营纺织获得大量资金,买下这万顷田产的,是个纺织产业家。
其实,崖门雄浑自天开,非黄道娘手凿。公元前2700多年前中国已有丝织、麻织;海南岛和云南边疆早在夏禹时代就有棉纺,宋元间才向中原推广。黄道婆是元代知名棉纺织革新家,传授先进纺织技术以及推广先进纺织工具,在纺织史上名气很大;而新会黄道娘搞的是棉织还是麻织、丝织,文献没有记载,纺织史上也没有评价。过去广东家庭妇女多做织麻,新会织的麻布“新会细苎”在历史上颇有名气,如果说新会黄道娘比江苏黄道婆的纺织术早,似过于笼统。而人们推断她买田万顷的资金来源于纺织,并因此证明其纺织业规模之大,也应是想像的结果。近年黄道娘纺织一事,社会纷纷重提。尽管黄道娘对纺织业的推动作用,以及有关部门“江门市是我国纺织业的发源地”的说法仍欠有力证据,但悠悠千古的大慈善家黄道娘的名字,依然在历史长河中闪烁着光辉。
趣谈漫说道娘名
“黄道娘”是新会本地素来的称呼,而《光孝寺志》、明成化《广州志》、清康熙和道光《广东通志》、同治《广州府志》将黄道娘记入“释传”,皆作“黄道姑”。明万历《新会县志》、清康熙《新会县志》人物传也作“黄道姑”,但其他条目作“黄道娘”。乾隆县志人物亦作“黄道娘”。道光县志“黄道姑”条说:“黄通志(《广东通志》)作道娘。”清康熙《古今图书集成》改作“黄姑”。细考,颇有趣味。
旧时少女通称“小娘子”。这“娘”即“小娘子”之意,是年轻女子,不同于已婚妇人。这种称呼当时较为普遍,《乐府》、唐宋诗词中不少,如宋陆游《吴娘曲》:“吴娘十四未知愁,罗衣已觉伤春瘦。”古时以“娘”呼少女名的很多,明代粤中烈女就有番禺黎道娘、中山乌头娘(肖烈女)、新会外海陈善娘,与都会黄道娘一样,她们是未嫁的女子,都称作“娘”。今人有认为,他终生不嫁,“黄道娘应该称之为黄道姑,因为她一辈子都没有结婚。”(见某报采访) 这是对古代的“娘”字不理解之故。
恰恰相反,称“姑”的年岁较“娘”大。黄道娘恩施光孝寺时记录已是59岁,记作“姑”亦合情理。但是,由于“道姑”一般称职业女道士,如会城旧有“道姑井”,元代张道姑所凿,将“道娘”称作“道姑”,人家一听就误以为是个女道士,实为欠妥。黄道娘一生信佛礼佛,是个虔诚的佛教女居士,并非道教徒。清康熙年间编纂的大型类书《古今图书集成》,其中的黄道娘传,改称“黄姑”。
当然,事物在发展,古话与今语常常不同。其实,“道”既用作道教、道士,还可以指佛教或佛教徒。《魏书·释老志》:“诸服其道者,……总谓之僧。”唐刘禹锡《故广禅师碑》:“禅师……十三慕道。”乾隆县志“黄道娘传”称“性好道”。现代新会学者陈占标先生认为:“黄道娘被人称为黄道姑,是因她信佛,当了女居士。”(见《新会史话》)但这话不好理解,因信奉佛教当女居士就称“道姑”,似乎不合情理,因为晋、南北朝时,按朝廷定制僧人谦称“贫道”,而唐代以后僧人改自称“贫僧”,道士才自称“贫道”,僧道有别。但如果要从这个角度去考虑的话,有以下史实可资分析——据《光孝寺志》,广州“光孝寺”是明代成化年间才始称的。黄道娘(1049-1131年)生于北宋,其时光孝寺名“乾明禅院”,至崇宁二年(1103年)宋徽宗将它改为“崇宁万寿禅寺”,徽宗信道,宣和元年(1119年)又将此寺改为宫观,名“天宁万寿宫”,成为一个标准的道教宫观名字,又改佛为“大觉金仙”、僧为“德士”。该寺当时将大施主黄道娘称作“黄道姑”,或会有可能,《光孝寺志》不是明写“黄氏女道姑”吗?可见“道姑”不是她的真名,而是对她的尊称。
“黄道娘”应是她在新会本地从小就被人叫开的名字,从元代黄子长的诗,元末明初黎贞、明代陈献章的诗文,到历代新会人及民间传说,都称“黄道娘”,不叫“黄道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