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周氏联谊总会网站《中华周氏》www.chinazhou.cn宗旨:友谊、团结、振兴、和谐!

 找回密码
 请联系微信cnzhoucn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其它] 毛泽东是周文王的后裔

[复制链接]
周吉富 发表于 2013-12-2 17:26: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毛泽东是周文王的后裔
      周吉富转载
    一、出自姬姓,以国为姓
毛姓,本姓姬。黄帝后裔,周武王母弟毛叔郑之后。毛叔郑于西周初年受封于毛国,本居钜鹿(今河北地区)。一说毛国在今陕西岐山、扶风一带。后避难于河南荥阳。从以上资料可知毛姓出自周王族,后代以国为姓。
文王多子女,其中有个叫郑的是武王姬发的弟弟,跟随武王伐纣,灭商后被封于毛(今河南宜阳),于是被称为毛郑、毛叔郑(与周文王子管叔鲜、蔡叔度、霍叔处、郧叔武一样)。因为他是王、公、侯、伯、子、男中的第四等伯爵,享受世袭特权,所以又被称为毛伯、毛伯郑。后世毛姓主要是毛伯这一支派生下来的。
   二、以封邑命姓
周文王姬昌的儿子伯聃(一作明),受封于毛邑(今河南宜阳一带),爵位为伯,故世称伯聃(伯明),以封邑取名毛伯聃,在周王室任司空之职,负责土木工程建筑事务,为周成王六卿之一。他的后世子孙以其封地命姓,遂成毛氏。《通志·氏族略》载:毛氏“周文王之子毛伯明之所封,世为周卿士,食采于毛,子孙因以为氏”。
   三、毛姓迁徙史
毛姓是由周文王家族分封而来,其分封之地均在长江以北的黄河流域等地,也就是说毛姓早期居住活动之地主要在我国的北方。从史书的记载和毛姓人物的籍地也可证明这一点。
  《姓氏寻源》中毛氏条下有:“周采邑毛即河南籍水毛泉也。”又《路史·国名纪戊》曰:“毛,伯爵;河南籍水傍有毛泉,近上邦。”这说明毛伯所封之地在河南籍水的毛泉。
   西周时周文王之子郑从最早的封地今陕西华县转封到今洞南宜阳(即毛泉)的毛国后,便以国为姓,产生了毛姓。因邓封地为毛,故称毛郑,又因其随武王伐纣有功,被封为伯爵,故亦称毛伯、毛伯郑。毛伯(郑)不仅是毛国的首领,还在周王朝中担任司空之职,总管土木建筑工程等事务,他的伯爵爵位可以由其子孙世袭继承。毛伯是位很有军事才能的大臣,他不仅跟随武王伐纣建功立业,在武王逝世,成王继位后,还多次带兵(主要是毛姓部落)征战。
  《元和姓纂》记载:毛氏“周文王第九子毛伯受封毛国,因以为氏。支孙为周卿士,毛伯过、毛伯得并毛公之后也。赵有毛遂,汉有毛公治诗,赵人也,河间王博士毛苌亦治诗,为诂训。”
毛伯(郑)受封毛国后,他的子孙继承了他的爵位,并成为周王朝的卿士,在朝廷中担任官职。公元前626年,周襄王曾派遣毛伯卫出使鲁国。公元前618年周襄王逝世,周顷王继位,因周王朝所辖国土大大缩小,经济困难,无钱安葬襄王,而又要讲究大周王室的排场,只好又派毛伯卫到与他关系密切的鲁国乞求安葬襄王的费用,这是周王朝建立以来第一次乞求诸侯出资安葬的事例,可见周朝已到了财政枯竭、穷困潦倒的地步。
   公元前606年定王姬瑜即位,这时楚庄王已称霸天下,不断北侵,打败了晋、齐、宋、郑、陈、蔡等国,到达洛阳南郊的洛水,向周定王示威,定王不仅不敢责备楚庄王,还只好派王孙满去慰劳楚军。楚庄王便询问周朝镇国之宝的“九鼎”的大小轻重,意在逼周放弃权位。幸得王孙满的巧言答辩,使楚王未敢轻举妄动取代周朝,而是撤兵归国,使周朝得以延喘。定王十四年(公元前593)夏天,周宫殿内的宣榭被人烧掉,穷困潦倒的周王室无力修复。秋季,因去年王孙苏与召戴公、毛伯卫争夺执政权,王孙苏指使王子捷杀了召、毛二人,而另立召戴公之子召襄公,王室发生混乱。召、毛的党羽欲讨伐王孙苏,王孙苏被迫逃到晋国。
     公元前524年毛氏家族内部发生变乱,周卿士毛得杀毛伯过而代为毛伯,称毛伯得。毛伯得是支持周王子朝的,王子朝在公元前519年到516年执政四年,他被支持敬王的晋军和召伯盈等打败并驱逐出王宫,王子朝只好于公元前516年10月携了毛伯得、尹氏固等大臣带上周朝的典籍投奔楚国都城郢(今湖北江陵县北)。这样,由于毛伯得介入周王位之争,袒佐王子朝,以失败而逃楚,致使毛国被宣布灭亡,其地被并人东周版图,但其后世子孙仍以毛为姓,只有少部分进入长江以南,大部分仍留在北方。
在东周和春秋时期,毛姓还是属于贵族,世袭毛伯仍在东周朝廷中担任要职,毛国也在新迁的东周国都洛邑不远,即在王畿之内,成为东周的卫星附庸国。史载公元前626年,周襄王派毛伯卫出使鲁国;公元前618年周顷王又派毛伯卫出使鲁国,为求安葬周顷王之父周襄王的资金。待到公元前594年,王孙苏与召戴公、毛伯卫争夺执政权,王孙捷杀了召戴公和毛伯卫。公元前526年毛得杀毛伯过而代为伯爵;公元前516年,召伯盈驱逐王子朝,王子朝及毛伯得等人带着周朝典籍投奔楚国。由于毛伯得介入周王位之争,因袒佐王子朝而以失败奔楚,这样毛国的土地被东周收归其所有,毛国宣告灭亡(毛国从立国到灭亡约为600多年),毛伯的家族重要人员有的跟随毛伯得奔楚,有的到了赵国(如毛遂即赵国毛姓后裔代表)等地,而普通毛国平民无路费,只好留在当地或附近从事生产劳动,但其子孙仍以毛为姓。
    据《左传·鲁昭公二十六年》载:“召伯盈逐王子朝。王子朝及召氏之族、毛伯得、尹氏固、南宫嚣(yin银)奉周之典籍以奔楚。”毛伯得当时亦带了自己的亲属及家将文官迁徙到楚国,以他为首的这部分毛氏家族成员就在汉水流域生息繁衍,其中有一支迁往庐江(今属安徽)定居,东汉时以孝行著称的毛义就是这支的后裔和代表人物;另外有一支迁徙到了巴蜀 (今四川),汉代的巴西郡(郡治在今四川阆中县)丞毛植就是这支毛氏的后裔和代表人物。
     毛国灭亡,有点权力地位和经济实力的毛氏迁播四方。有一支迁往河内(今河南省黄河以北地区,治所在怀县,即今河南武陟县西南),随后在阳武(今河南原阳)定居,这支毛姓就是出了毛遂、毛苌、毛宝以及当代伟大领袖毛泽东的一支最为兴旺的毛氏。这支毛氏在此繁衍生活了800年,经历了战国、秦(此后称荥阳郡)、汉、三国、西晋几个朝代,人丁兴旺,名人辈出,从而使荥阳成为毛姓的望郡。西晋末东晋初,由于执政的司马氏皇族集团的残酷腐朽统治,使社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遭受严重破坏,先后发生了“八王之乱”、“永嘉之乱”,当时处于黄河流域的北方又屡遭自然灾害,人民生活难以为继,而处于长江流域的江南则较为安定。以毛宝为首的毛氏将官随晋王室南迁过江,并为稳定建立在江南的东晋王朝出了大力,建有奇功,毛宝因功封州陵开国侯、征虏将军,其子毛穆之继承父业,后为扬威将军,督理宁州诸军事,因功封建安侯,食邑新安(今浙江衢州)。这支毛氏主系就由荥阳阳武迁徙到了新安,即食邑之地今浙江衢州定居。这支毛氏在此繁衍生息到北宋初年,有位叫毛休的人,他由朝廷任命为吉州(今江西吉水)太守,于是在他上任后不久即将其父亲毛让(曾官至南唐大理评事、工部尚书)及亲属迁入吉州龙城定居。元末明初,吉州毛氏有位叫毛太华的人,因避乱迁徙到云南的澜沧卫(今丽江地区永胜县),并在当地娶少数民族的一位女子为妻,生育了清一、清二、清三、清四等几位子女。明洪武十三年,毛太华带长子清一、四子清四到湖南湘乡县绯紫桥定居,十多年后毛太华逝世,清一、清四迁到湘潭韶山定居,毛泽东是清一的后裔。从韶山毛氏始祖毛太华到毛泽东是20代。
      毛姓的另一支迁徙到了吴国都城吴(今江苏苏州),因为吴国也是周族的宗亲(始封吴者为周文王的大哥太伯),有共同的血亲关系,而且估计毛国和吴国的首领有较好的关系,所以吴国才接纳。从毛氏人吴即被命为吴大夫,后又封公,也可看出这点。可惜好景不长,在公元前473年,吴王夫差因中了越王勾践献西施的美人计,不听忠言而亡国,毛氏于是归隐山林,后代不甚发达。毛姓再有迁徙到山东的,代表性人物有西汉山东泰山人毛莫如(字少路),他在哀帝刘欣执政时担任光禄大夫,是有名的儒者和清官,后来担任常山太守,有政绩;明代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毛思义,为山东阳信人,官永平知府、副都御史、应天府巡抚。明末的毛霖,为山东掖县人,他写有一部名为《平叛记》的书,记述其亲眼所见崇祯年间叛将李九成攻莱州之事,颇具史料价值;清代同为山东掖县人的毛式玉,是乾隆十九年(1754)进士,官翰林院检讨,他以喜欢收集书画碑刻文字,多藏善本著名;清代中晚期的毛鸿宾,为山东历城人,道光十八年(1838)进士,官至两广总督。有流向山西去的,如唐代山西绛州(今新绛县)人毛若虚,官至御史中丞,以威震朝列,公卿恐惧而载人史册;金朝文学家毛麾,是山西平阳(今临汾)人,大定十六年(1176)特赐进士出身,居中都 (今北京),授校书郎,又任太常博士,终于同知沁州军事。清初山西泽州(今晋城)人毛一豸,系顺治三年(1646)进士,任户部郎中、兴安参议等职,为官清廉,曾督饷固原,被康熙帝誉之为“清官第一”。
      秦汉以后,毛姓在西河、荥阳形成两大郡望,后来分布全国各地的毛姓都是由二望发展而来的。约在汉唐时期,一支毛姓人从中原地.区迁居江西吉州龙城(今江西吉水),其后便在这里发展繁衍。唐贞观进士毛俦在授宏文馆校书郎后不久任岳州太守,成为湖南平江毛氏的开山祖。
     唐朝末年,政治极为腐败,官吏贪污成风,土地的高度集中,使大量的农民破产失去土地,加之繁重的苛捐杂税,农民无力负担,这就为农民大起义创造了条件。859年裘甫领导的浙东农民起义,863年庞勋领导的徐泗地区农民起义,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是875年黄巢领导的中原农民起义,席卷全国。中原地区长期处于动乱状态,迫使这一带的地主、百姓分别迁往比较安定的江南和巴蜀等地,其间著名毛姓文人毛文锡由河北高阳迁到成都府。
    隋唐五代时期,中原战乱不息,使得毛姓大规模南迁,从此以后南方毛姓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到了宋朝,毛姓名人大量涌现,其中以江山、西安、富州、昆山等地为最多。居住在浙江衢州的毛氏家族,多推西晋的豫州刺史毛宝为其始祖,毛宝家族南迁后,经过数代繁衍与发展,有一支迁到信安 (唐末改为西安),由于种种原因,其后裔分徙外地的颇多。梁武帝时毛元复(x彳凸。g)自衢州迁居江山清漾。经过数代的发展,江山分杨柳派、疑湖派、广川派、沙村派、塘源派、店口派。据家谱载,宋初毛让自三衢迁居吉水(江西)、宋咸淳年毛道自吉水徙居湘乡。北宋末毛晃自江山石门迁居衢州。复迁遂昌。南宋淳佑年间毛焕乐自江山詹塘迁龙底,元朝毛宝第三十二世孙毛衡之迁玉山双溪,明初毛宝第三十九世孙毛福生自广陵迁居上饶。
   至元朝至正年间(公元1341~1370年),其中的一些人在毛太华的率领下迁居云南澜沧卫(今澜沧县)。明朝建立后,毛太华又率长子毛清一、第四子毛清四北上做官,居住在湖南湘乡北门外绯子桥(今湘乡火车站附近)。十余年后,毛清一、毛清四迁湘潭三十九都(今韶山),并最终在此定居下来。不久,又有一支毛姓人在毛命传的带领下迁到这里。
     毛姓家族总的趋势是中原地区向南方转移,而从南方向中原回流的很少。据河南省濮阳市卫生局毛鸿飞先生提供:南宋初年开封陈留毛姓先人(据查为毛度,字叔度,派名诚十,生于崇宁丙戌年即1106年,高宗绍兴五年即1135年进士,累迁侍御史兼左司谏,授通议大夫)弹劾大奸臣秦桧被贬谪浙江余姚县丞,并始居于余姚,成为余姚毛氏的一世始祖。近至20世纪40年代,南下干部毛姓成员都是由中原往南迁的。约在17世纪前后却有一位毛均平先生从江南来到中原落户繁衍后代,形成一支回迁中原的毛氏家族。他们就是居住在河南省通许县殊砂乡斗厢村的毛氏,此地位于古城陈留南18华里。

本版积分规则

联谊总会|联谱编委会|网站手机版|小黑屋|中华周氏联谊总会网站《中华周氏》 网址:www.chinazhou.cn 邮箱:fjzhoufamily@126.com 地址:中国福建省福州市铜盘路五凤兰庭六期33—702信箱(350001) 站长:周奇13509383558;副站长:周显艳、周孟春、周山人、周光华。

GMT+8, 2024-3-28 21:52 , Processed in 0.02119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