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周氏联谊总会网站《中华周氏》www.chinazhou.cn宗旨:友谊、团结、振兴、和谐!

 找回密码
 请联系微信cnzhoucn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周成王简介

[复制链接]
周庚捷 发表于 2013-5-7 02:14:2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周成王:姓姬、名诵,谥号:成王。

     父:周武王,母:邑姜。太子:周康王。(都城:镐京)

          周成王,姬姓,名诵,西周第二代君主。周成王继位时年幼,由周公旦辅政,平定三监之乱。周成王亲政后,营造新都洛邑、大封诸侯,还命周公东征、编写礼乐,加强了西周王朝的统治。周成王与其子周康王统治期间,社会安定、百姓和睦、“刑错四十余年不用”,被誉为成康之治。夏商周断代工程将周成王在位时间定为前1042年至前1021年。

三监之乱:

         三监之乱周武王在牧野之战灭亡商朝后,为了有效统治商朝的遗民,将原商朝的领地划分为四个区域:在原商都朝歌(今河南省淇县)建立殷国,封给商纣王的儿子武庚(又名禄父)。同时周武王将三个弟弟封于殷国周边,用来监视武庚。朝歌以东地区(今河南省郑州市一带)建立管国,封给管叔鲜;朝歌以西地区(今河南省上蔡县一带)建立蔡国,封给蔡叔度;朝歌以北地区(今河南省汤阴县一带)建立霍国,封给霍叔处,统称为三监。[2]周武王死后,其子周成王继位。周成王继位时年幼,由周公旦摄政,代成王行事。管叔、蔡叔等怀疑周公旦要篡位,以“周公将不利于成王”为借口,联合武庚及淮夷诸国发动叛乱。周公旦亲自率领部队前往讨伐,经过三年时间平定叛乱,诛杀武庚及管叔,囚禁蔡叔于郭邻,废霍叔为庶人。[3][4][5]

         成王亲政周公旦摄政七年后,周成王长大成人。周公旦还政于成王,自己作为大臣继续辅佐成王。[6]周成王年幼时生病,周公旦剪下自己的指甲沉入河中,向神祈祷说:“王年幼没有主张,冒犯神灵的是我自己。”随后将祝告册文藏于秘府,周成王果然痊愈。周成王亲政后,有人在背后周公旦的坏话,周公旦逃亡到楚国。成王打开秘府,发现周公旦当年的祈祷册文,感动得泪流满面,于是迎回周公旦。周公旦回国后,害怕周成王骄奢淫逸,便写了《无逸》劝谏成王。[7]

             营造洛邑早在武王克商时,周武王就有在伊水、洛水流域营造新都的想法,并派人在洛邑(今河南省洛阳市)周围进行测量规划。[8]周成王亲政后,开始实施营造新都洛邑的计划。成王七年二月乙未日,周成王在镐京(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斗门街道以北)祭拜武王庙,然后步行至丰京(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南、沣河以西)祭拜文王庙,随后派召公奭到洛邑周围进行测量,反复勘察地形。又命周公旦进行占卜,得到卦象大吉。最后成功营建洛邑,将九鼎放置在那里。周成王将商朝遗民迁往洛邑,又命周公旦写《多士》训诫遗民。[9][10]

周公东征主条目:

周公东征三监之乱时,淮夷诸国也参与叛乱。为维护周王朝的稳定,周成王任命召公奭为太保,周公旦为太师,率军东征,使淮夷降服。周成王亲政后,淮夷及奄国再次反叛。周成王亲率大军征伐,灭奄国,将奄国国君迁往薄姑(今山东省博兴县湖滨镇寨卞村西北),[11]并陆续消灭了参与叛乱的五十多个小国。[12]淮夷及奄国被平定后,息慎等国前来祝贺,西周的疆域也达到东海之滨,王朝的统治得到巩固。[13][14]

制礼作乐主条目:

       礼乐制度周成王命周公旦重新制定礼仪,谱制雅乐。[15]据《仪礼》记载,周初的礼共有十七项。《周礼·春官·大宗伯》则将《仪礼》记载的十七项礼总结为五项: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和嘉礼。乐本是古人将“颂神娱神”的愿望以舞和乐的形式“送达天听”的手段。经过周公旦的谱制,乐便成为人们在宗庙之中、族长乡里之间、父子长幼闺门之内等社交场合沟通情感的基本方式。礼和乐的相辅相成最终形成了礼乐制度。[16]礼乐制度是以乐从属于礼的思想制度,以礼来区别宗法远近,又以乐来共融礼。按周礼,天子的舞队用八佾(即六十四人),诸公六佾,诸侯四佾,士二佾。不同阶层使用不同的舞队人数,最终形成了等级制度。而乐则用来化解因为礼的等级化、秩序化引起的对立感和心理矛盾。礼乐制度同封建制度、宗法制度一起,构成了西周时期的社会制度。[17]

分封诸侯:

        周成王统治期间延续了周武王的分封制度,据《荀子·儒效篇》记载:周成王时期封国七十一,姬姓国占五十三个。[18]以下是周成王时期分封的比较著名的诸侯国:

        宋国平定三监之乱后,为了安抚商朝的遗民,周成王封投降周朝的商纣王庶兄微子启于宋(今河南省商丘市),建立宋国,以延续商朝的祭祀。微子启仁义贤能,商朝的遗民十分拥戴他。[19][

         卫国平定三监之乱后,为彻底消除商朝残余势力对周朝的隐患,周成王封周武王之弟康叔于朝歌,建立卫国。周公旦担心卫康叔年轻不能治理国家,便写了《康诰》、《酒诰》、《梓材》,劝谏卫康叔不要沉溺于酒色。康叔用这些准则治理封国,国家安定和睦,人民非常高兴。[20]

         鲁国早在牧野之战胜利后,周武王便封其弟周公旦于曲阜(今山东省曲阜市),建立鲁国。周公旦因辅佐周武王、周成王,没有去自己的封国。[21]周成王平定淮夷和奄国后,封周公旦长子伯禽于奄国旧地。[22]伯禽到任后,率军讨伐徐戎和淮夷的叛乱,保证了西周东部边疆的安全。[23]

        晋国周成王继位时,唐国发生内乱,周公旦灭唐国。成王年幼时与叔虞玩耍,将一片梧桐树叶剪成玉圭形送给叔虞,说:“用这个当作你的封地。”史佚因此请求成王册封叔虞为诸侯。成王说:“我只是开玩笑罢了。”史佚说:“天子无戏言,你说了就要履行。”于是周成王封叔虞于唐国旧地(今山西省翼城县),这就是成语“桐叶封弟”的典故。唐叔虞死后,其子晋侯燮继位,改国名为晋。[24]

         楚国周成王时期嘉奖周文王、周武王时期的功臣。因鬻熊服侍周文王有功,周成王封鬻熊的曾孙熊绎于丹阳(今河南省淅川县丹江口水库淹没区),建立楚国。楚子熊绎和鲁公伯禽、卫康叔、晋侯燮、齐太公一同侍奉周成王。[25]

        蔡国蔡叔度因参与三监之乱,失败后被囚于郭邻,封国被除。蔡叔度死后,其子胡一改其父旧行,尊德向善。周公旦听说后便举荐他做鲁国的卿士,鲁国在胡的治理下政治修明、局势安定。周成王在周公旦的劝说下将胡封于蔡地(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恢复蔡国。[26]

         聃国平定三监之乱后,因周武王之弟冉季载品行美善,周成王便封冉季载于厓(今河南省阜阳市),建立聃国。周公旦还举荐冉季载为司空,辅佐周成王。[27]

               周成王去世前,担心太子钊不能胜任国事,就命召公奭、毕公高率领诸侯辅佐太子登基。周成王逝世后,召公奭、毕公高率领诸侯,带着太子钊去拜祭先王的宗庙,用周文王、武王开创基业的艰难反复告诫太子,让他力行节俭,戒除贪欲,专心治理国家。太子钊于是继位,为周康王。[28]

历史评价:
            周成王与其子周康王统治期间,百姓生活和睦,天下太平,歌功颂德之声四处兴起,“刑错四十余年不用”,被誉为成康之治。[29][30]
 楼主| 周庚捷 发表于 2013-5-7 02:22:4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参考资料:

1.^据《夏商周断代工程年表》。
2.^《史记·卷三十七·卫康叔世家》:武王已克殷纣,复以殷余民封纣子武庚禄父,比诸侯,以奉其先祀勿绝。为武庚未集,恐其有贼心,武王乃令其弟管叔、蔡叔傅相武庚禄父,以和其民。
3.^《史记·卷三十五·管蔡世家》:武王既崩,成王少,周公旦专王室。管叔、蔡叔疑周公之为不利于成王,乃挟武庚以作乱。周公旦承成王命伐诛武庚,杀管叔,而放蔡叔。
4.^《史记·卷四·周本纪》:初,管、蔡畔周,周公讨之,三年而毕定。
5.^《尚书·周书·蔡仲之命》:群叔流言,乃致辟管叔于商,囚蔡叔于郭邻,以车七乘;降霍叔于庶人,三年不齿。
6.^《史记·卷四·周本纪》:周公行政七年,成王长,周公反政成王,北面就群臣之位。
7.^《史记·卷三十三·鲁周公世家》:初,成王少时,病,周公乃自揃其蚤沈之河,以祝于神曰:“王少未有识,奸神命者乃旦也。”亦藏其策于府。成王病有瘳。及成王用事,人或谮周公,周公奔楚。成王发府,见周公祷书,乃泣,反周公。周公归,恐成王壮,治有所淫佚,乃作多士,作毋逸。
8.^《史记·卷四·周本纪》:王曰:“定天保,依天室,悉求夫恶,贬从殷王受。日夜劳来定我西土,我维显服,及德方明。自洛汭延于伊汭,居易毋固,其有夏之居。我南望三涂,北望岳鄙,顾詹有河,粤詹雒、伊,毋远天室。”营周居于雒邑而后去。
9.^《史记·卷四·周本纪》:成王在丰,使召公复营洛邑,如武王之意。周公复卜申视,卒营筑,居九鼎焉。曰:“此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里均。”作召诰、洛诰。成王既迁殷遗民,周公以王命告,作多士、无佚。
10.^《史记·卷三十三·鲁周公世家》:成王七年二月乙未,王朝步自周,至丰,使太保召公先之雒相土。其三月,周公往营成周雒邑,卜居焉,曰吉,遂国之。

11.^《尚书正义·卷十七·蔡仲之命》:成王东伐淮夷,遂践奄,成王即政,淮夷奄国又叛,王亲征之,遂灭奄而徙之,以其数反复...成王既践奄,将迁其君于蒲姑,已灭奄,而徙其君及人臣之恶者于蒲姑。
12.^王国维《殷周制度论》:逮武庚之乱,始以兵力平定东方,克商践奄,灭国五十。
13.^《史记·卷三十三·鲁周公世家》:宁淮夷东土,二年而毕定。诸侯咸服宗周。
14.^《史记·卷四·周本纪》:成王既伐东夷,息慎来贺,王赐荣伯作贿息慎之命。
15.^《史记·卷四·周本纪》:兴正礼乐,度制于是改。
16.^王泽民. 论丛:礼乐制度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甘肃日报. 2009年2月9日.17.^礼乐:周天子宗法制度统治的工具. 中国网. 2008年8月7日(中文(简体)).
18.^《荀子·儒效篇》: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而天下不称偏焉。

19.^《史记·卷三十八·宋微子世家》:周公既承成王命诛武庚,杀管叔,放蔡叔,乃命微子开代殷后,奉其先祀,作微子之命以申之,国于宋。微子故能仁贤,乃代武庚,故殷之余民甚戴爱之。
20.^《史记·卷三十七·卫康叔世家》:周公旦以成王命兴师伐殷,杀武庚禄父、管叔,放蔡叔,以武庚殷余民封康叔为卫君,居河、淇间故商墟。周公旦惧康叔齿少,乃申告康叔曰:“必求殷之贤人君子长者,问其先殷所以兴,所以亡,而务爱民。”告以纣所以亡者以淫于酒,酒之失,妇人是用,故纣之乱自此始。为梓材,示君子可法则。故谓之康诰、酒诰、梓材以命之。康叔之国,既以此命,能和集其民,民大说。
21.^《史记·卷三十三·鲁周公世家》:封周公旦于少昊之虚曲阜,是为鲁公。周公不就封,留佐武王。
22.^《尚书正义·卷十七·蔡仲之命》:成王即政,始封伯禽。伯禽既为鲁侯,乃居曲阜。

23.^《史记·卷三十三·鲁周公世家》:伯禽即位之后,有管、蔡等反也,淮夷、徐戎亦并兴反。于是伯禽率师伐之于肸,作肸誓...作此肸誓,遂平徐戎,定鲁。
24.^《史记·卷三十九·晋世家》:武王崩,成王立,唐有乱,周公诛灭唐。成王与叔虞戏,削桐叶为圭以与叔虞,曰:“以此封若。”史佚因请择日立叔虞。成王曰:“吾与之戏耳。”史佚曰:“天子无戏言。言则史书之,礼成之,乐歌之。”于是遂封叔虞于唐。唐在河、汾之东,方百里,故曰唐叔虞。姓姬氏,字子于。唐叔子燮,是为晋侯。
25.^《史记·卷四十·楚世家》:鬻熊子事文王,蚤卒...熊绎当周成王之时,举文、武勤劳之后嗣,而封熊绎于楚蛮,封以子男之田,姓芈氏,居丹阳。楚子熊绎与鲁公伯禽、卫康叔子牟、晋侯燮、齐太公子吕伋俱事成王。
26.^《史记·卷三十五·管蔡世家》:蔡叔度既迁而死。其子曰胡,胡乃改行,率德驯善。周公闻之,而举胡以为鲁卿士,鲁国治。于是周公言于成王,复封胡于蔡,以奉蔡叔之祀,是为蔡仲。余五叔皆就国,无为天子吏者。
27.^《史记·卷三十五·管蔡世家》:封季载于厓。厓季、康叔皆有驯行,于是周公举康叔为周司寇,厓季为周司空,以佐成王治,皆有令名于天下。
28.^《史记·卷四·周本纪》:成王将崩,惧太子钊之不任,乃命召公、毕公率诸侯以相太子而立之。成王既崩,二公率诸侯,以太子钊见于先王庙,申告以文王、武王之所以为王业之不易,务在节俭,毋多欲,以笃信临之,作顾命。太子钊遂立,是为康王。
29.^《史记·卷四·周本纪》:兴正礼乐,度制于是改,而民和睦,颂声兴。
30.^《史记·卷四·周本纪》:故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错四十余年不用。

前任:父周武王周天子西周第2代继任:子周康王

周朝君主周族先公:

     弃(后稷) →1不窋→鞠→公刘→庆节→皇仆→差弗→毁隃→公非→高圉→亚圉→公叔祖类→太王→王季→文王

周朝天子:

         武王→2成王→康王→昭王→穆王→共王→懿王→孝王→夷王→厉王→3宣王→幽王→平王→桓王→庄王→僖王→惠王→襄王→顷王→匡王→定王→简王→灵王→景王→悼王→敬王→元王→贞定王→哀王→思王→考王→威烈王→安王→烈王→显王→慎靓王→赧王

自立为周王者:
          携王·王子颓·王子带·王子朝注:
1.台玺、叔均载于《山海经》,

         不见于《史记·周本纪》。2.周公旦是否称王存在争议,详见条目。3.宣王即位,共和时期(一说共和为共伯和)结束。
 楼主| 周庚捷 发表于 2013-5-7 02:35:5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周康王简介:

姓:姬,名:钊。谥号:康王。父:周成王。太子:周昭王。
    都城:镐京。

         周康王,姬姓,名钊,西周第三代君主,周成王之子。周康王与其父周成王统治期间,社会安定、百姓和睦、“刑错四十余年不用”,被誉为成康之治。

       夏商周断代工程将周康王在位时间定为前1020年至前996年,此观点的准确性有待考证。[1]《太平御览》引《帝王世纪》和《通鉴外纪》均记载周康王在位26年。[2][3]
     继位:周成王去世前,担心太子钊不能胜任国事,就命召公奭、毕公高率领诸侯辅佐太子登基。周成王逝世后,召公奭、毕公高率领诸侯,带着太子钊去拜祭先王的宗庙,用周文王、武王开创基业的艰难反复告诫太子,让他力行节俭、戒除贪欲,专心治理国家。太子钊于是继位,为周康王。[4]

         统治期间:周康王继位后,作《康王之诰》通告天下诸侯,向他们宣扬周文王、武王两代的功绩。周康王还命毕公高写下督促臣下努力工作的策书,并且派人划定了首都镐京(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斗门街道以北)的边界,让民众在不同的村落居住。[5]周康王还曾经在酆宫(周文王庙,今陕西省户县东)举行诸侯大会,史称“酆宫之朝”。酆宫之朝作为著名的诸侯朝会与夏启时的钧台之享、商汤时的景亳之命、周武王时的孟津之誓、周成王时的岐阳之蒐、周穆王时的涂山之会、齐桓公时的召陵会盟、晋文公时的践土之盟并称。[6][7]周康王在位期间主张节俭,晋侯燮修筑了华丽的宫殿,周康王便派使者责备晋侯燮的铺张浪费。[8]周康王还封唐叔虞的少子公明于贾(今山西省襄汾县西贾乡),建立贾国。[9]康王十二年六月,周康王亲自由镐京步行至丰京(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南、沣河以西)祭祀先祖,沿途由毕公高率军护卫。周康王在祭祀时作《毕命》,督促毕公高要好好教化商朝的遗民。[10]周康王还喜欢游历名山大川、修筑城池。庐山有康王谷,山顶有一城名叫钊城,就是为了纪念周康王游历至此而取名。[11]娄县东南九十里海中有金山城(今上海市金山区境内),由周康王下令修建。[12]

         平定东夷:东夷是商、周时期中原居民对黄河流域下游居民的总称。周成王、康王时期,东夷多次发动大规模的叛乱。周康王在位期间,命卫康伯率领殷八师、溓公率领师氏、有司和随从小国军队以及太保召公奭所率军队多路出击,平定了东夷的叛乱。经过此战,东夷元气大伤,再无能力发动大规模的叛乱。除此之外,周康王还命卫康伯率军北征,一直到达泾阳(今陕西省泾阳县)附近。[13]大盂鼎铭文拓片 大盂鼎是周康王时青铜器,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征伐鬼方:鬼方是商、周时期中国西部以游牧、狩猎为主的部族。周康王在位期间,为了消除鬼方的隐患,于康王二十五年两次命大臣盂率军征伐鬼方。经过大规模的激战,周军共斩杀鬼方5039人,俘获鬼方4名首领以及俘虏1.3万多人,同时缴获大量战车、战马和牛羊。战后周康王在太庙中举行了隆重的献俘礼,同时赏赐大臣盂弓矢、贝胄等礼品。[14]

         怠慢楚君:周康王时,吕尚之子齐丁公、卫康叔之子卫康伯、唐叔虞之子晋侯燮和周公旦之子鲁公伯禽共同侍奉周康王,他们都得到了周康王赏赐的珍宝之器,而同时侍奉周康王的楚君熊绎却没有得到。前530年楚灵王提及此事时,仍然感到十分愤慨。周康王怠慢楚君熊绎,最终为楚国在周昭王时期的反叛埋下了祸根。[15]

          去世周康王去世后,其子周昭王继位。周昭王统治期间,西周国力开始走向衰落。[16]
评价:

     周康王与其父周成王统治期间,百姓生活和睦,天下太平,歌功颂德之声四处兴起,“刑错四十余年不用”,被誉为成康之治。[17][18]

点评

参考资料: 1.^据《夏商周断代工程年表》。 2.^《太平御览·皇王部·卷八十五》引《帝王世纪》曰:(周康)王在位二十六年,崩。 3.^见《通鉴外纪·卷三下·周纪一·康王》。 4.^《史记·卷四·周本纪》:成王将崩,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5-7 02:40
 楼主| 周庚捷 发表于 2013-5-7 02:40:1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周庚捷 发表于 2013-5-7 02:35 周康王简介: 姓:姬,名:钊。谥号:康王。父:周成王。太子:周昭王。

参考资料:

1.^据《夏商周断代工程年表》。
2.^《太平御览·皇王部·卷八十五》引《帝王世纪》曰:(周康)王在位二十六年,崩。
3.^见《通鉴外纪·卷三下·周纪一·康王》。
4.^《史记·卷四·周本纪》:成王将崩,惧太子钊之不任,乃命召公、毕公率诸侯以相太子而立之。成王既崩,二公率诸侯,以太子钊见于先王庙,申告以文王、武王之所以为王业之不易,务在节俭,毋多欲,以笃信临之,作顾命。太子钊遂立,是为康王。
5.^《史记·卷四·周本纪》:康王即位,遍告诸侯,宣告以文武之业以申之,作康诰…康王命作策毕厘米居里,成周郊,作毕命。
6.^《左传·昭公四年》:夏启有钧台之享,商汤有景亳之命,周武有孟津之誓,成有岐阳之蒐,康有酆宫之朝,穆有涂山之会,齐桓有召陵之师,晋文有践土之盟。
7.^杨伯峻. 《春秋左传注》第1251页. 北京: 中华书局. 1990年.ISBN7101002625.
8.^《古本竹书纪年·周纪》:晋侯筑宫而美,康王使让之。
9.^《新唐书·卷七十五下·宰相世系五下》:贾氏出自姬姓。唐叔虞少子公明,康王封之于贾,为贾伯,河东临汾有贾乡,即其地也。
10.^见《尚书·周书·毕命》。

11.^《太平御览·皇王部·卷八十五》引《述异记》:庐山有康王谷,巅有一城,号为钊城…康王爱奇好异,巡历名山,不远而至…而山有康王之号,城又以钊为称,斯言将有征。
12.^《读史方舆纪要·卷二十四·南直六 苏州府 松江府》:金山,(娄县)府东南九十里海中。《志》云:周康王筑城处,后沦入海。
13.^杨宽. 《西周史》第552至554页。.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年.ISBN7208045380.
14.^据《小盂鼎铭文》。
15.^《左传·昭公十二年》:与之语曰:“昔我先王熊绎,与吕伋、王孙牟、燮父、禽父,并事康王,四国皆有分,我独无有。今吾使人于周,求鼎以为分,王其与我乎?”
16.^《史记·卷四·周本纪》:康王卒,子昭王瑕立。昭王之时,王道微缺。
17.^《史记·卷四·周本纪》:兴正礼乐,度制于是改,而民和睦,颂声兴。
18.^《史记·卷四·周本纪》:

       故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错四十余年不用。
    前任:父周成王周天子西周第3代继任:子周昭王查论编周朝君主
 楼主| 周庚捷 发表于 2013-5-7 02:44:2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周昭王:

            姓姬,名瑕,西周第四代国王。周康王之子。《史记》称他为昭王,西周青铜器铭文多称他为卲王[1]或者王卲 王,与周代青铜器铭文将周文王、周武王称为玟王、珷王的格式是一样的[2]。

        《竹书纪年》载周昭王三次南征,第一次“伐荆楚,涉沙,遇大兕”,第二次攻荆楚之战“昭王十九年,天大曀,雉兔皆震,丧六师于汉”,第三次则“昭王南征而不复”。昭王十九年,他南巡荆楚不返,死于汉水之中。死因史书隐讳不言,传说为所坐船为胶船,行至水中胶解,溺死。[3]卫兵辛游靡长臂且多力,于水中取得昭王遗体,返回镐京。[4]夏商周断代工程研究者据现代日食计算理论推得,“天大曀”可能是发生于公元前978年12月17日的日食[5],并把昭王在位时间定为前995年至前977年。

点评

参考文献: 1.^江林昌《由新出遂公盨、来氏铜器论夏商周世系及虞代问题》。 2.^王卲 王出自鲜簋铭文,引自王辉:《商周金文》文物出版社2006年,第127页。 3.^《史记正义》引《帝王世纪》:“昭王德衰,南征,济于汉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5-7 03:00
 楼主| 周庚捷 发表于 2013-5-7 03:00: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周庚捷 发表于 2013-5-7 02:44 周昭王: 姓姬,名瑕,西周第四代国王。周康王之子。《史记》称他为昭王,西周青铜器铭文多称 ...

参考文献:

1.^江林昌《由新出遂公盨、来氏铜器论夏商周世系及虞代问题》。
2.^王卲 王出自鲜簋铭文,引自王辉:《商周金文》文物出版社2006年,第127页。
3.^《史记正义》引《帝王世纪》:“昭王德衰,南征,济于汉,船人恶之,以胶船进王,王御船至中流,胶液船解,王及祭公俱没于水中而崩。其右辛游靡长臂且多力,拯得王。”
4.^《文选》卷四载左思《蜀都赋》:“昔周昭王涉汉,中流而陨,其右辛游靡拯王,遂卒不复还。周乃侯其子于西翟,实为长公。”《宋书·乐志一》:“周昭王南征,殒于汉中,王右辛余靡长且多力,振王北济。周公乃封之西翟,徙宅西河,追思故处作哥,始为西音。”
5.^李勇. 《授时历》对天再旦、天大曀的年代问题研究. 《文博》2001年 第2期 5 页 46-49页.

        前任:父周康王周天子西周第4代继任:子周穆王
 楼主| 周庚捷 发表于 2013-5-7 03:10:3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周穆王概要:

     政权西周,在世:前1001年—前947年在位?年—前947年父周昭王周穆王(又作周缪王),姓姬,名满,周昭王之子,西周第五代天子。传说享寿105岁,在位时间约为55年[1]
      (夏商周断代工程定为前976年—前922年,一说前1001年—前947年)。

         据汲县战国墓所出土的《穆天子传》记载,周穆王喜好游历,曾于穆王十三年至十七年驾八骏之乘驱驰九万里,西行至“飞鸟之所解羽”的昆仑之丘,观黄帝之宫。又设宴于瑶池,与西王母做歌相和。又说他宠幸美人盛姬,为盛姬筑台。春秋时代 的 前538年 , 楚国 的大 ...东岸[2]。关于他的神话传说,尚见于其他子书之中。

     《列子》周穆王篇记载:
             “穆王不恤国是,不乐臣妾,肆意远游,命驾八骏之乘……遂宾于西王母,觞于瑶池之上,西王母为天子瑶,王和之,其辞哀焉。”《太平御览》卷七四引

《抱朴子》:

         “周穆王南征,一军尽化。君子为猿为鹤,小人为虫为沙。”韩愈《送区弘南归诗》:“穆昔南征军不归,虫沙猿鹤伏似飞。”周穆王时期,国力强盛,周王朝在西部的影响已扩展到很远的地区。穆王又致力于向东南方发展,通过巡游,使许多方国部落归顺于周的统治,对周的巩固和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但同时导致了朝政的松弛。

注释:
1.^从古至今出土的青铜器中,确定为周穆王时期的青铜器,有纪年的最多只到三十四年,尚未出现四十年以上的。
2.^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0年,第1251页。

参见*.《史记·周本纪》*.郭伟.夏商周断代工程结论夏商周年表疏证. 国学网.

前任:
     父周昭王,(周天子西周第5代)
继任:
     子周共王

周族先公:

       弃(后稷) →1不窋→鞠→公刘→庆节→皇仆→差弗→毁隃→公非→高圉→亚圉→公叔祖类→太王→王季→文王

周朝天子:
            武王→2成王→康王→昭王→穆王→共王→懿王→孝王→夷王→厉王→3宣王→幽王→平王→桓王→庄王→僖王→惠王→襄王→顷王→匡王→定王→简王→灵王→景王→悼王→敬王→元王→贞定王→哀王→思王→考王→威烈王→安王→烈王→显王→慎靓王→赧王

自立为周王者:
         
         携王·王子颓·王子带·王子朝

注:
1.台玺、叔均载于《山海经》,不见于《史记·周本纪》。
2.周公旦是否称王存在争议,详见条目。
3.宣王即位,共和时期(一说共和为共伯和)结束。

中国历史进程:
          三皇五帝→夏→商→周→秦→汉→三国→晋/十六国→南朝/元魏–北齐–北周→隋→唐→五代十国–宋/西夏/辽/金→元→明→清→民国/共和国
 楼主| 周庚捷 发表于 2013-5-7 03:22:2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自立为王之携王:
     别称:携惠王、惠王。姓姬、名余臣,别名:余谥,号:一说为携。

时代:周朝,身份:周朝天子。

      (自立)逝世日期前750年逝世地点携、一说为虢国在位年代前771年—前750年父周宣王都城携携王(?-前750年),《清华简·系年》作携惠王、惠王。姬姓,名余臣,一作余,西周末年及东周初年人,周宣王之子。

生平:
       周幽王因宠爱褒姒,废王后申后及申后所生太子宜臼,改立褒姒为王后,褒姒之子伯服为太子,申后及太子宜臼被迫出奔至西申国。前771年,申后之父申侯联合缯国及犬戎杀周幽王与伯服于骊山之下。[3]周幽王死后,申侯、缯侯及许文公在西申国立宜臼为周天子,即周平王。而虢公翰则在携拥立余臣为周天子,即携王,形成二王并立的局面。[2]直到前750年,晋文侯攻杀携王,才结束了二王并立的局面。[4]

争议:
         [拥立原因关于携王拥立的原因,史料记载有所不同。孔颖达《左传正义》引《竹书纪年》记载为废太子宜臼出奔西申国后,在西申国被申侯、缯侯及许文公立为天子,称周天王。周幽王死后,虢公翰立余臣为周天子,形成二王并立的局面。[5]《清华简·系年》记载为太子宜臼出奔至西申国,周幽王率兵攻打西申。申侯联合缯国及犬戎攻杀周幽王及伯服。周幽王死后,诸侯立携王为周天子。[1]而《通鉴外纪》引《竹书纪年》则记载为宜臼被立为周天子后,余臣才被虢公翰拥立为携王,形成二王并立的局面。[2]

拥立者:
          携王的拥立者,《左传正义》及《通鉴外纪》引《竹书纪年》均记载为虢公翰,[5][2]而《清华简·系年》则记载为诸侯。[1]

拥立之地:
         携王的拥立之地,《左传正义》引《竹书纪年》记载为携,[5]而《清华简·系年》则记载为虢国。[1]

         携王被杀的时间关于携王被杀的时间,《竹书纪年》中只标明二十一年,所以有周平王二十一年和晋文侯二十一年两种观点。《古本竹书纪年辑校》记载为晋文侯二十一年,即前760年。《今本竹书纪年》记载为周平王二十一年,即前750年。[4]而《清华简·系年》则记载为携王立二十一年被杀,即前750年。[1]

       携字的含义关于携字的含义,雷学淇认为携为地名,他引用《新唐书》的记载判断携位于西周首都镐京(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斗门街道以北)附近。[6]而童书业根据《逸周书·谥法解》指出携为怠政外交之意,并推断出携是二王并立结束后周王室给予余臣的恶谥。[7]

注释:

1.^关于携王,《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记载其为周幽王之弟,[1]而《古本竹书纪年》中又记载携王为西周某位君王之子,[2]据此推断携王为周宣王之子。

参考资料:
1.^1.01.11.21.31.4《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系年·第二章》:周幽王取(娶)妻于西申,生坪(平)王,王或(又)取(娶)孚(褒)人之女,是孚(褒)姒,生白(伯)盘。孚(褒)姒辟(嬖)于王,王与白(伯)盘达(逐)坪(平)王,坪(平)王走西申。幽王起师,回(围)坪(平)王于西申,申人弗畀,曾(缯)人乃降西戎,以攻幽王,幽王及白(伯)盘乃灭,周乃亡。邦君、者(诸)正乃立幽王之弟余臣于虢(携?),是携惠王。立廿(二十)又一年,晋文侯仇乃杀惠(携?)王于虢(携?)。
2.^2.02.12.22.3《通鉴外纪·卷三下·周纪一》引《竹书纪年》:幽王死,申侯、鲁侯(应为缯侯)、许文公立平王于申,虢公翰立王子余,二王并立。
3.^《史记·卷四·周本纪》:(周幽王)又废申后,去太子也。申侯怒,与缯、西夷犬戎攻幽王。幽王举烽火征兵,兵莫至。遂杀幽王骊山下。
4.^4.04.1《左传正义·昭公二十六年》引《竹书纪年》:二十一年,携王为晋文公所杀。以本非适,故称“携王”。案:《辑校》以二十一年属晋文侯,是。《存真》以为周平王二十一年,当晋文侯三十一年,误从今本。
5.^5.05.15.2《左传正义·昭公二十六年》引《竹书纪年》:(伯盘)与幽王俱死于戏。先是,申侯、鲁侯及许文公立平王于申,以本大子,故称天王。幽王既死,而虢公翰又立王子余臣于携。周二王并立。
6.^《竹书纪年义证·卷二十七》:携,地名,未详所在。《新唐书》:《大衍 历议》谓丰岐骊携皆鹑首之分,雍州之地,是携即西京地名矣。
7.^童书业. 《春秋左传研究》. 中华书局. 2006年8月1日.ISBN7101051448.

点评

周王颓概要: 政权:周朝。在世:前696年-前673年,在位:前675年-前673年。 父:周庄王,母:姚姓,(周庄王嬖姬)王子颓(前696年-前673年),姓姬,或简称子颓,周庄王的庶子,为庄王所宠爱。在东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5-7 03:30
 楼主| 周庚捷 发表于 2013-5-7 03:30:1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周庚捷 发表于 2013-5-7 03:22 自立为王之携王: 别称:携惠王、惠王。姓姬、名余臣,别名:余谥,号:一说为携。

周王颓概要:
      政权:周朝。在世:前696年-前673年,在位:前675年-前673年。

    父:周庄王,母:姚姓,(周庄王嬖姬)王子颓(前696年-前673年),姓姬,或简称子颓,周庄王的庶子,为庄王所宠爱。在东周春秋时代发动叛乱并称王。

生平:
          周惠王即位时,惠王派人取蔿国(王子颓的老师)的菜园,用作畜牧场,并且剥夺边伯、石速、詹父、子禽祝跪的土地田产。因此周惠王二年(公元前675年)的秋季,蔿国、边伯、石速、詹父、子禽祝跪和苏子奉王子颓进攻惠王。失败之后,苏子奉王子颓出奔卫国。卫国和南燕国联合讨伐东周胜利。惠王出奔。当年的冬季,王子颓正式称王。隔年(公元前674年)的春天,郑厉公试图斡旋王子颓和惠王,但结果失败,使郑厉公只好将惠王带回郑国,所以惠王从此在郑国三年。当年秋天,郑厉公和惠王从邬邑攻入成周,取下宝器才回到郑国。冬天,王子颓与支持他的五大夫饮酒观歌舞。郑厉公见虢叔,商定讨伐王子颓。周惠王四年(公元前673年)的夏季,郑厉公和虢叔率领各国的军队攻入王城,杀掉王子颓和蔿国等五位大夫。王子颓之乱平定。惠王奖赏郑厉公,将虎牢以东土地给与郑厉公。

点评

王子带: (前672年-前635年四月),姓姬,名带,或称叔带、大叔带、大叔。 《史记·十二诸侯年表》载“惠王五年,惠后生叔带”,食邑于甘(今河南洛阳市南),谥昭,故又称甘昭公。他是周惠王之子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5-7 03:34
 楼主| 周庚捷 发表于 2013-5-7 03:34:3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周庚捷 发表于 2013-5-7 03:30 周王颓概要: 政权:周朝。在世:前696年-前673年,在位:前675年-前673年。

王子带:
       (前672年-前635年四月),姓姬,名带,或称叔带、大叔带、大叔。

         《史记·十二诸侯年表》载“惠王五年,惠后生叔带”,食邑于甘(今河南洛阳市南),谥昭,故又称甘昭公。他是周惠王之子,周襄王之同母弟。在东周春秋时代发动叛乱并称王。惠王的王后宠爱王子带,想立王子带为太子。但没来得及做这件事就去世了。然而,这已经打破了周王室的安宁。

         周惠王二十二年(前655年),霸主齐桓公组织首止之会。鲁僖公、宋桓公、陈宣公、卫文公、郑文公、许僖公和曹昭公参加。会上诸侯会见了周王太子郑(后来的周襄王),目的是通过尊太子而安定周王室。周惠王不满,命郑文公叛齐桓公。导致了齐桓公率领的诸侯军和郑国的战争。

      惠王二十四年(前653年)冬,惠王崩。襄王怕王子带争王位,因此不发丧,向齐国告难。齐桓公在襄王元年春(前653年)组织洮之会。参与首止之会的诸侯与会。会上襄王的王位安定后,才为惠王发丧。

        襄王四年(前649年)夏,王子带召扬邑、拒邑、泉邑、皋邑戎人以及伊、雒之戎一同讨伐京师,攻入王城,焚烧东门。秦穆公和晋惠公讨伐戎人来救周。戎人退走。次年,襄王为此讨伐王子带。王子带逃到齐国。襄王六年(前647年),齐桓公组织诸侯咸之会。会后诸侯派军队驻守周畿。襄王十五年(前638年),襄王召王子带回京师。襄王十八年(前635年),周王室发生了王子带之乱,后晋文公出兵杀王子带,并护送襄王回国。
 楼主| 周庚捷 发表于 2013-5-7 03:37:2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子朝:

        (?-前505年),姓姬,名朝,是春秋时期周景王的庶出的长子(非嫡系),为景王所宠爱。周景王的太子早逝,王子猛和王子朝争夺太子之位。单穆公、刘文公支持王子猛,大夫宾起支持王子朝。周景王宠爱王子朝。
         前520年四月,周景王大合公卿前去郊外打猎,欲趁机杀死王子猛的党羽,立王子朝为太子。然而未即出行就病重了,临死前嘱咐大夫宾孟拥立王子朝。然而国人却发动政变,杀死宾起,拥立王子猛即位,是为周悼王。随后王子朝在六月率百工和灵王、景王的族人起兵,与悼王争夺王位。此举亦得到了毛伯得、尹文公、召庄公的支持。王子朝击败了悼王。悼王出奔,并向晋国告急。十月,晋国派大夫籍谈、荀跞率军保护悼王回到王城。不久悼王病死,王子匄即位,成为周敬王。在晋国的帮助下,敬王把王子朝赶到了京城(今河南洛阳西南)。随后晋军便撤军回国了。王子朝再度击败敬王,占领了王城,自称周王。敬王退往王城东面的狄泉,人称“东王”;王子朝则被称作“西王”。双方混战了三年之久。
          前516年,晋国卿士赵鞅大合诸侯,前往支持周敬王。随后在赵鞅和荀跞率晋军入周,占领王城。王子朝兵败,同毛伯得、尹文公、召庄公等人携带周朝的大量典籍,出奔楚国避难。前505年,周敬王趁楚国为吴国所破之际,派人杀死了王子朝。
 楼主| 周庚捷 发表于 2013-5-7 04:15:4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周懿王(前899年-?在位),姓姬,名囏,西周第七代国王,谥号懿王。《史记》记载懿王时期,周朝开始衰落,有人写诗讽刺他。《竹书纪年》记载:“懿王元年,天再旦于郑”,指的是周懿王元年,在一天之内,接连出现两次天亮的现象,当时在陕西华县的郑国一带可见到这个奇景。夏商周断代工程把懿王在位时间定为前899年至前892年,《太平御览》引《史记》云“懿王在位二十五年”。据白川静的西周断代铭器分类结果,懿王在位时间有15年以上。
 楼主| 周庚捷 发表于 2013-5-7 04:17:2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周共王,姓姬,名繄扈(“繄扈”,拼音:yī hù ,中古拼音:qe ghox),西周第六代国王,谥号共王(“共”,拼音:gōng ,中古拼音:kyung,为“恭”的通假字)。西周青铜器铭文多称他为龚王[1],有时又作恭王。周穆王之子。《国语·周语一》载,密康公跟随共王游于泾上时,有三女子自愿献身于密康公,密康公的母亲叫他不能要这三女子,认为这样的事情即使共王都受不起,何况一个小国的君主。密康公不听,接纳了三女。一年后被共王灭掉。夏商周断代工程把共王在位时间定为前922年至前900年。
 楼主| 周庚捷 发表于 2013-5-7 04:20:2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周孝王,姓姬,名辟方,西周第八代国王,谥号孝王,陕西眉县杨家村出土《逨盘》铭文作考王。周共王的弟弟,周懿王的叔父。周懿王病死后继承王位。夏商周断代工程把孝王在位时间定为前891年至前886年,有人质疑它的准确性。前892年,周懿王病死,理应由太子姬燮继位,但是太子懦弱无能,能干的皇叔姬辟方就乘机夺取了王位,是为孝王。孝王即位后,试图复兴周朝。犬丘的非子喜好马及畜,善于眷养。犬丘人向周孝王推荐,孝王召非子负责主理马匹于汧河及渭河之闲,养的马匹匹膘肥腿壮,一年下来,马的匹数增加了一倍多。周孝王十分满意,就将秦地几十里的土地封给他,做了附庸于邻近大诸侯的小国国君,这就是日后统一中国的秦朝的发源地[1][2]。可惜,孝王却未能完成复兴便驾崩。周懿王之子继位。
 楼主| 周庚捷 发表于 2013-5-7 04:22:1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周夷王,姓姬,名燮,西周第九代国王,周懿王之子。《史记》称他为夷王,西周青铜器铭文多称他为彳屖 王[1][2]。夏商周断代工程把夷王在位时期定为前885年至前878年,有人质疑它的准确性。《竹书纪年》称夷王三年“烹齐哀公于鼎”。据白川静的西周断代铭器分类结果,夷王在位时间有9年以上。据周夷王时期的青铜器《太师虘簋》铭文“雉十又二年正月既望甲午”来看,在位至少有12年。

本版积分规则

联谊总会|联谱编委会|网站手机版|小黑屋|中华周氏联谊总会网站《中华周氏》 网址:www.chinazhou.cn 邮箱:fjzhoufamily@126.com 地址:中国福建省福州市铜盘路五凤兰庭六期33—702信箱(350001) 站长:周奇13509383558;副站长:周显艳、周孟春、周山人、周光华。

GMT+8, 2024-5-2 22:07 , Processed in 0.02897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