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周氏联谊总会网站《中华周氏》www.chinazhou.cn宗旨:友谊、团结、振兴、和谐!

 找回密码
 请联系微信cnzhoucn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周兴茂:周人圣地 华夏基石  ——论岐山旅游的战略定位、SWOT分析与基本路径

  [复制链接]
周广涛 发表于 2025-8-18 08:23:1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 要】从历史文化的角度看,岐山文旅商体融合发展的总体定位或战略,应该是:周人圣地,华夏基石。我们运用SWOT方法进行分析,其优势主要在于:岐山的周文化非常丰厚,独树一帜;岐山的文化旅游具有坚实的基础。其劣势主要在于: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比较落后;文化旅游区位不突出。其机遇主要在于:党和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机遇,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总体战略部署的宏观政策支持等。其挑战主要在于:国内以及周边地区文化旅游的同质化问题。岐山文旅商体融合发展的基本路径,主要在于:确立正确的指导思想;制定基本规划;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宣传、推介;进行综合发展等方面。
      【关键词】岐山;周人圣地;华夏基石;SWOT分析;发展路径
      2023年3月,岐山县文化和旅游局、岐山县周文化景区管理委员会、岐山周文化研究会联合发出了“弘扬周礼优秀文化,促进文旅商体融合发展征文启事”,面向社会征稿。虽然我不是岐山人,但我作为一个周氏子孙,曾三次到过岐山。2017年,全国的部分周氏宗亲到岐山祭祖,我来了,并在凤凰山周公墓前三鞠躬,这是一上岐山;2018年,全国第三届周文化暨周公思想学术研讨会在岐山召开,我又来了,又一次走进周公庙,并在周公汉白玉雕像前三鞠躬;2019年,全国第四届周文化暨周公思想学术研讨会又在岐山召开,我再一次来了,再一次登上凤凰山,同样在周公墓前三鞠躬。所以,我三上岐山,九拜周公。我知道,仅凭我三上岐山的走马观花,对岐山的了解仍然是一鳞半爪,仅局限在皮毛而已。但这并不妨碍我从一个周氏子孙的角度,从总体上来谈谈岐山文旅商体融合发展的战略、战术等问题。也许,我这是班门弄斧,衷心希望岐山的父老乡亲、专家学者不吝赐教!
       一、岐山的历史文化总体定位
       周人圣地,华夏基石我们这里想谈的历史文化总体定位,实际上就是指从历史文化的角度,来谈的岐山文旅商体融合发展战略。主要是指从岐山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历史等全局出发,根据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种因素和条件的估量,制定较长时间内(如5年、10年、20年等)文旅商体融合发展所有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这一目标的重点、举措等。简言之,文旅商体融合发展战略就是研究其发展中带全局性、长远性、根本性和规律性的问题。我们谈岐山文旅商体融合发展的总体定位或战略,为什么要选取历史文化的角度呢?其实道理很简单,这完全是岐山固有的历史文化属性和地位所决定的。我们遍观岐山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历史等等,就会惊奇地发现,只有岐山的历史文化是最出彩的,不但独树一帜,而且即使把它放到全国来比,也可堪称独占鳌头,这就是岐山最大的亮点和最大的优势。因此,我们基于此来确立岐山文旅商体融合发展的总体定位和发展战略,不是顺理成章的事吗?岐山位于关中平原西部秦岭以北,东依扶风县、眉县;南连秦岭主峰太白山下的太白县;西邻宝鸡的凤翔区、陈仓区;北接麟游县,军事战略地位独特重要。退可扼河西走廊乃至进入四川盆地,进可以关中大地为根基,居高临下,逐鹿中原。如果我们再把眼光放远一点,从整个中国的宏观角度看,就非常有意思了。实际上,在中国的“天元”或“丹田”之地,横亘着著名的秦岭山脉,它是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秦岭以北,是著名的关中平原;秦岭以南,就是著名的成都平原。如果我们把秦岭看成一条巨龙,关中平原、成都平原,就好比巨龙的两只大眼睛。或者,我们在秦岭、关中平原、成都平原之上画一个圆,你会惊奇地发现,这不就是一幅太极图吗?关中平原、成都平原就是两条阴阳鱼,秦岭则是划分两条阴阳鱼的分界线,西安、成都不就是魚眼吗?关中平原是中国由东向西北的通道,也是控制整个大西北的战略纵深;成都平原则是中国由东向西南的通道,也是控制整个大西南的战略纵深。从地缘政治的角度讲,秦岭连接着的关中平原和成都平原,就是中国的丹田或天元,它们是联结中国东、西、南、北的中心和枢纽,控制了这个中心,中国就稳定;这个中心发展起来了,就能有效地辐射整个中国。抗日战争中,日寇何其凶残,但终究没能攻占关中平原和成都平原,中国正是以此为战略纵深和回旋余地,从而才取得了最终胜利。你看当年的诸葛亮不就是企图以秦岭以北的岐山五丈原为基地,出关中取中原而复兴汉室吗?岐山古称“西岐”,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之一炎帝的生息之地,也是中医始祖岐伯的诞生地。现存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凤雏遗址等文物点500余处。特别是商末,周人为避戎狄侵扰在古公亶父的率领下,由豳地一带迁往岐山,并在岐山建立了著名的古周国。大概从这时开始,岐山周原和古周国,就已经成为了周人心目中真正的繁衍、发祥圣地。完全可以说,全国乃至全世界所有的周人,其最终的祖籍或祖庭,都在岐山和周原。一般的周氏祠堂都会有“岐山启姓,降邑封侯”、“宗传姬旦家声远、学绍濂溪道脉长”等对联,讲的就是周人的根脉在岐山。随着周人及其古周国势力的不断扩大,周人的眼光也逐渐远大起来,他们已经怀揣逐鹿中原的梦想了。首先,周人灭掉了地处今西安市鄠邑区一带的古崇国,周文王姬昌随之将古周国之都从周原迁到了丰镐,即今天的西安一带①。显然,古周国已经控制了整个关中大地。当然,岐山仍然是古周国最重要的后方基地和宗庙祭祀之地。到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周公旦、姜子牙等人率领周国联军,出函谷,进牧野,一举荡平残暴的商纣,从而开启了西周800年辉煌江山的大门,使古老中国摆脱神性进入了一个人性的崭新时代。一直到西周结束,岐山都属王畿之地,由周王朝直接管辖。春秋时,秦襄公领岐地,所以,岐山属秦了。如果从周人的角度看,古公亶父率领周人迁岐大概在公元前商末武乙1147年,到公元前770年的春秋始,岐山周原一带作为古周国之都和西周王畿,其辉煌与波澜壮阔应该达377年。我们说岐山是周人圣地,主要就是针对这段时间而言的。当然,春秋后,周文化在岐山明显衰落了。从当代的考古来看,岐山周原出土了毛公鼎、大盂鼎,特别是在与岐山紧邻的陈仓,出土了破天荒地首次刻有“宅兹中国”铭文的何尊等一大批国之重器以及数万片甲骨文等,这些都充分说明了当年的岐山不但是周人的圣地,而且对于整个华夏大地都是举足轻重的,它具有无与伦比的重要性。今天,岐山已拥有4A级景区周公庙、3A级景区五丈原诸葛亮庙等一大批风景名胜区,号称青铜器之乡、甲骨文之乡、转鼓之乡、民间艺术之乡、中国礼仪文化之乡、中国千年古县、全国最美宜居宜业宜游名县等。如果没有岐山一带古周国的发展壮大,就不会有后来的西周;如果没有西周经济、政治、文化初步“大一统”的辉煌,也许华夏大地就会是另一副模样。著名的历史学家、美国匹茨堡大学教授许倬云先生,在他的名著《西周史》的封面,是这样满怀激情地评价周人以及西周史的:“西周以蕞尔小国取代商崛起渭上,开八百年基业,肇华夏意识端倪,创华夏文化本体,成华夏社会基石,是中国古代史上一个重要的历史阶段”②。应该说,这对于西周而言,的确是十分精准的概括和无与伦比的赞许。我们可以从民族意识、中华文化、中国社会三方面来进行分析。“肇华夏意识端倪”,说的是从西周开始,“华夏”基本就成为了中华民族的早期族称。这时的“华夏”,已不是单纯的周人了,而已经是一个民族共同体了,具有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意识,它包括了不同的族群。“华夏”一词,最早出自《尚书》“武成”一节,即周武王克商后的总结之中。“华夏蛮貊,罔不率俾”③。意思是说,穿戴整齐礼仪威严的周人与其他各民族一起,无不听从周武王的号令,从而一鼓作气灭掉了商。服章之美,谓之华,礼仪高雅,谓之厦。从地理层面看,周人居住的中原地区称之为“华夏”,而四周则称“东夷”、“南蛮”、“西戎”、“北狄”;从文化层面看,居住于中原或华夏的周人,是服饰华丽的礼仪之邦。由于当时的周人和西周王朝处于文化的制高点上,所以,它具有一种巨大的文化引力,纷纷把东、西、南、北的不同族群吸引过来,从而初步形成为整个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创华夏文化本体”,主要是指从西周开始,中华文化以“道德”、“礼乐”、“中庸”等为核心的一系列价值体系基本形成了,我们讲中华文化从古至今从未间断,其实主要就是指它的核心价值始终像一根红线,一直维系着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我们知道,商以前其文化的核心价值主要是神性的,它的根本着眼点在神不在人,这一点完全可以从商代的大量“人殉”得到证明。而从周文王开始,他在被商纣王囚于羑里时,表面看是根据伏羲的先天八卦演绎出了后天的六十四卦,实际上他是在深刻反思“天”、“地”、“人”三才之间生生不息、和谐运行的本源大道。后来他把这些思想传给周武王、周公旦等人,并由周公旦等人写出了卦爻辞,从而全面确立了天人合一、阴阳矛盾、德行天下、中庸之道、二元人性、交感相斥、变异转化、革故鼎新、善恶报应等一系列历久弥新的核心价值。所以,当摧毁商纣建立西周王朝周公摄政之时,才有可能一扫商以前之神性,全面确立西周王朝“敬天保民”、“伦理治国”、“德行天下”、“礼乐教化”“以人为本”“群体意识”等先进文化理念。这些不但为后来春秋战国的文化“轴心时代”奠定了理论基础,而且还直接为后来的儒、道等学派提供了源头活水。当然,西周最有代表性的文化形式是礼乐文化,这正是“华夏”的基本表征。就是在今天,西周的这些文化理念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今天人们在讲中国传统文化时,往往只从孔夫子讲起,实际上,周公才是真正的“元圣”,如果没有西周对中华文化的全面构建,就不可能有后来的儒家、道家等。在唐玄宗之前,周公的地位一直远高于孔夫子。是唐玄宗为了消弭武则天所谓“武周”的影响而抑周扬孔,才造成今天中国普遍尊孔的文化局面。“成华夏社会基石”,主要是指西周构建了一个中国封建社会“家国一体”的完整社会架构,就是在今天,这种架构对于中国社会而言,其影响仍然不可小觑。“何尊”为证,“中国”二字及其国家制度雏形,就产生于西周。任何一个社会,都是依靠一定的经济、政治、文化三架马车或者说三维架构来支撑的,三架马车和谐运行,社会就稳定;如果三架马车不协调,这样的社会一定会出现破缺乃至崩溃。可以说,西周正是构建了一套在当时来说最科学、最和谐的经济、政治、文化制度,所以才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存在时间最长的王朝。著名的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先生,在他的《易中天中华史》专写西周的第三卷,直接命名为《奠基者》,其实就是从宏观上讲的西周对中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制度的一系列整体奠基和综合构建。他认为,周公首先确立的,是西周社会的思想内核,即群体意识。一般认为,西方人突出的是个体意识,而中国人突出的则是群体意识,这一点我们应该感谢周公。其次是两大理念,一是忧患,二是乐观,易中天把这两大理念看成是思想内核群体意识得以腾飞的两只翅膀。再次是三大精神,一是人本精神,二是现实精神,三是艺术精神。事实也是如此,周人不但最讲人本主义,而且也讲现实,还讲艺术,这是周人精神面貌的综合体现。最后是构建了四种制度,一是“井田制”,二是封建制(分封诸侯),三是宗法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四是礼乐制。易中天先生认为,周公的这种构建,“堪称体大思精,尽善尽美”,④其实质就是群体意识支撑下的“家国一体”的国家制度,家是国家的细胞,国家既是家的放大,又是家的综合,二者相辅相成,不离不弃。我们综合起来看,“井田制”属于经济基础;封建制、宗法制属于政治制度;礼乐制属于文化制度,政治制度与文化制度加上思想内核、两大理念、三大精神等一起,共同构成西周社会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西周社会就是在这一规律的推动之下,不断向前发展的。一言以蔽之,我们说岐山既是今天全世界周人的共同圣地,又是中华民族、中华文化、古老中国从古至今得以生生不息、永续发展的一块奠基石,这是当之无愧和恰如其分的!理所当然,我们将“周人圣地,华夏基石”确立为岐山文旅商体融合发展的总体定位和战略,无疑具有重要的历史、理论与实际的意义。
       二、岐山文旅商体融合发展的SWOT分析
我们把岐山文旅商体融合发展的总体定位和战略确立为“周人圣地、华夏基石”之后,就必须进一步分析其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等问题。实际上,这就是国际上通行的所谓SWOT分析,这是一个理论基础。也许,这些属于战术问题,但只有解决了这些战术问题,才有可能找到岐山文旅商体融合发展的正确路径。只有把战略与战术有机结合起来,才有可能取得最终的胜利。所谓SWOT分析,它是一种企业竞争态势分析方法,也是市场营销的基础分析方法之一。这种分析方法通过评价企业的优势S(Strengths)、劣势W(Weaknesses)、竞争市场上的机会或称机遇O(Opportunities)和威胁、风险或称挑战T(Threats),以获得自身的准确定位,并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在SWOT分析中,有四个基本的因素,其中,S、W是内部因素,O、T是外部因素。按照企业竞争战略的完整概念,战略应是一个企业“能够做的”(即组织的强项和弱项)和“可能做的”(即环境的机会和风险)之间的有机组合。SWOT分析的突出特点,就在于用系统的思想将一些似乎独立的因素相互匹配起来进行综合考量,从而使战略的制定更加科学全面。但是,SWOT分析采用的是定性方法,它通过罗列S、W、O、T的各种表现,形成的是一种模糊的竞争地位和战略描述,难免会带有一定程度的主观臆断。所以,在使用SWOT分析时,要尽量做到真实、客观、精确,并提供一定的定量数据,使定性与定量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弥补定性分析的不足。SWOT分析的重要意义,主要在于帮助我们清晰地把握全局,分析自己在内、外资源方面的优势与劣势,把握环境提供的机遇,防范可能存在的风险、威胁与挑战,以帮助我们取得成功⑤。就岐山文旅商体融合发展的客观情况看,可能与当下中国普遍兴起的生态旅游不同。我们觉得,岐山的主要着眼点或重点应该创造性地放到文化旅游上。文明文化,照样也是现代化。当然,这并不是说生态不重要,而是说岐山的历史文化与生态同等重要,至少岐山应该把历史文化与生态并举,这是由岐山的基本县情所决定的。正是基于这一点,我们认为,岐山应该具有以下一些优势(S):首先,前面我们分析过,岐山的历史文化特别是周文化,不但在全国独树一帜,而且独占鳌头,既是周人圣地,又是华夏基石,这是当之无愧的。我从一个周氏子孙的角度看,岐山一定是全国周文化的中心,岐山说第二,恐怕没人敢说第一了。岐山的周文化其历史积淀之深厚,时间跨度之悠长,在中国发展奠基阶段之重要,全体周氏乃至整个中华民族之公认等等,恐怕都是空前的。所以,应该说这就是岐山最大的亮点和最大的优势。其次,岐山在研究和发展周文化及其旅游方面,已经打下了坚实基础,取得了丰硕成果,世人皆知,有目共睹。岐山是青铜器之乡,甲骨文之乡、礼仪文化之乡等等。就目前的情况看,以岐山县城为中心,基本形成了周原遗址、三王庙、周公庙4A景区、周文化景区、民俗一条街等周文化环形景区,还有一台周文化大型文艺节目,国内外游人逐年增多,多方面的影响越来越大,经济效益逐年递增,已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当然,岐山也有一些劣势(W),这是不容忽视的。首先,岐山的经济社会发展从总体上看可能处于全国中游,实力不太雄厚,因此,难免会拖文旅商体融合发展的后腿。比如说,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不快,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投资可能不足;文化旅游定位是否准确;宣传、推介是否到位等等。从文化旅游的角度看,吃、住、行、游、购、娱是其基本的要素,我们能否高质量地满足游客的这些需求,往往会成为文旅商体融合发展的关键,“细节决定成败”。其次,岐山的文化旅游区位并不很好,这很可能成为岐山文旅商体融合发展的先天短板。在岐山的主要通道陇海线上,东有西安、咸阳,相隔一百公里左右;西与宝鸡紧邻,相隔几十公里。岐山夹在中间,个头最小,如果没有特殊之处的话,在文化旅游上是很难与它们竞争和抗衡的。打个不恰当的比方,正如马克思曾经说过的那样,当一座小房子被宫殿包围时,仅管它们都同时同比例地增长,但小房子永远都是小房子,不但小房子的主人自己不满意,而且还被人轻视。⑥如果我们用西方的“中心地”理论来分析,显然,岐山的“中心地”层级较低。所谓“中心地”(Central Place),可以表述为向居住在它周围地域(包括农村地域)的居民提供各种货物、服务和文化资源的地方。对中国而言,“中心地”实际上还是管辖其相应属地的控制中心和地域枢纽。“中心地”的形成,有三个条件或原则,即市场、交通和行政。⑦从这些条件来看,岐山的局限性都比较大。岐山的机遇(O)何在呢?我们认为,岐山的最大机遇主要在于党和国家的一系列宏观政策非常有利于文旅商体的融合发展。首先,党和国家大概从2000年以来,就提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并提出了一系列向西部倾斜的方针政策。显然,陕西属于西部大开发的范围,岐山更是处于西扼大西北特别是河西走廊,东出关中平原的节点,因此,岐山应该抢抓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机遇,力争西部大开发的多方支持。其次,近年来,党和国家确立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总体发展战略,特别是生态和文化两方面,岐山是有明显优势的,因此,岐山抓住这一机遇,一定可以大有作为。从生态看,岐山处于关中平原西缘,紧邻秦岭,不但是关中平原的生态屏障,而且从一定意义上说,对于整个中国的生态环境都具有重要意义。从文化看,大概在唐“安史之乱”之前,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几乎都在以关中平原为核心的西部地带,这对于今天的“西部大开发”是一个坚实的基础。今天,党和国家非常重视文化的发展,特别是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和其它优秀传统文化,更是马克思主义不断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的根基。比如,考古文化、礼乐文化等,近年来,不但成为了我国的“显学”,而且还成为了提振中华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自信的源头活水,对于这些而言,岐山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岐山是名副其实的周人圣地、华夏基石、大道之源、礼仪之根等,这些既有深厚的考古物证,又源远流长,从古至今。所以,抢抓我国当下大力发展生态、文化的机遇,对岐山是至关重要的。再次,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姓氏、宗亲等文化的发展,对岐山也是一个机遇。岐山是周人的圣地,今天,周姓在全国姓氏排名中居第九位,达二千五百多万人。并且,全国周公思想文化研讨会已在岐山召开了四届,基本形成为一个文化品牌。同时,许多周姓人都自觉地到岐山来祭祀祖先。如果岐山能把“周人圣地”的品牌做出来,也许每年都会有数以万计的周人前来寻根祭祖。岐山将会面临怎样的挑战(T)呢?我们认为,可能主要有两点:首先,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可能会存在投资不足的瓶颈,这是不言而喻的。其次,最大的挑战可能是国内的同质化问题。比如,在历史、考古等方面,西安、咸阳的秦、汉、唐等文化,其光芒可能远胜于岐山,在这些具有强大引力的文化面前,岐山的周文化往往会被忽视。就是紧邻岐山的宝鸡,其历史、考古等文化,恐怕岐山也很难超越。在周文化方面,全国的周公庙就有岐山、洛阳、曲阜三处,如果岐山不在周文化上有较大突破或特殊之处的话,也可能会遇到强有力地挑战。当然,以上对岐山文旅商体融合发展的SWOT分析,多为主观臆断,加上作者又非岐山人,很可能不全面不准确甚至错误,所以,我这里主要是提供一种方法而已。真正科学、准确的SWOT分析,只有岐山的同仁才能完成。
      三、岐山文旅商体融合发展的基本路径
      有了前面的SWOT分析,我们就可以大致地对岐山的文旅商体融合发展,提出一些具体的路径或建议。当然,也可能挂一漏万,不准确或不科学,权当提出一些思路和方法吧!
       1.基本指导思想以马克思主义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和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总体发展战略为契机,紧密结合岐山的具体实际,以“周人圣地、华夏基石”为战略定位,以周人的历史文化、、周易文化、道德文化、礼乐文化、廉政文化等为战略重点,经过三、五年的不懈努力,力争把岐山建成国家5A级周文化景区和全国周文化的“中心地”与示范区。同时,极大地提高蔡家坡“三国文化”的档次。
       2.基本规划设想岐山文旅商体融合发展的基本规划,可以考虑命名为“哑铃规划”。以岐山县城为中心,可以构建一个名副其实的“周文化圈”,是“哑铃”的一头。包括周原遗址、三王庙、周公庙、周文化景区、民俗文化一条街等。在这个“周文化圈”里,既要全面展示周文化的考古文化、道德文化、周易文化、礼乐文化、廉政文化等等,还要根据文化旅游的基本特征,全面整合和配套完善吃、住、行、游、购、娱等综合设施,特别是要建成和完善这个“周文化圈”良好的交通环线。只要经过三、五年的认真建设,我充分相信,把这个“周文化圈”切实建成国家5A级周文化景区和全国周文化的“中心地”与示范区的目标,是一定能够实现的。“哑铃”的另一头,就是蔡家坡“三国文化圈”,这里有五丈原诸葛亮庙3A景区、“三国文化小镇”等,其基本的定位应该是“三国文化”,应该弘扬的核心价值当然是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爱国精神、拼搏精神和家国情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如果建设得好的话,蔡家坡“三国文化圈”也有可能成为4A或5A景区。岐山“周文化圈”与蔡家坡“三国文化圈”中间相隔20余公里,这段路是连接哑铃两头的纽带,应该在这条纽带上大做文章。比如,建成高等级公路,开通便捷舒适的观光车,在这段路上充分展示岐山的“周文化”与“三国文化”等等。当然,也许这个哑铃的周文化一头是重点,是主要的一头,待周文化这一头升为5A以后,再去重点建设三国文化这一头,必然会有一个主次之分。
      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客观地说,由于经济实力的限制,就目前岐山的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交通而言,明显存在一定差距。比如,以岐山县城为中心的周文化圈,基本没有一条便捷、舒适的高等级环道;县城的基础设施也较差;从岐山到蔡家坡的这条纽带建设,也不完善;蔡家坡三国文化圈的基础设施建设也较差;从岐山到宝鸡的交通建设也不完善。记得2019年我从蔡家坡到宝鸡天王镇的钓鱼台去,不但路不好走,而且钓鱼台里连交通车都没有,只是偶尔有私家车跑一下。如果从西安、咸阳到岐山,从宝鸡到岐山等,能够有十分便捷、舒适、灵活的多种交通方式,岐山的文旅商体融合发展,就一定能上一个新台阶。
      4.加强宣传、推介我在前面说过,岐山的周文化不但在全国独树一帜,而且还独占鳌头,这不是吹嘘,完全是实事求是。但是,今天能认识到这一点的人并不多。就是在周人之间,也有很多人根本不知道岐山才是周人真正繁衍、发祥的圣地,甚至有的人还乱认自己的祖根地。所以,如果岐山要以“周人圣地、华夏基石”为战略定位的话,就必须加强宣传和推介。比如,能否到中央电视台去做广告宣传和推介;能否拍摄相关内容的电影、纪录片等,到相关媒体进行播放;能否组织编写大型的“周文化丛书”,在全国乃至世界发行;能否排演周文化的相关文艺节目,在全国巡回演出;能否以“周公思想文化研讨会”为学术阵地和品牌,每年召开一次甚至多次全国性的学术研讨会;能否在网络上开辟专门的周文化网站、栏目、征文;能否在岐山周文化景区以不同方式,全面展示周人的历史文化、考古文化、道德文化、周易文化、礼乐文化、廉政文化等等。虽然酒好,但在当代自媒体相当发达的情况下,实际上也怕巷子深。如果没有强有力的宣传、推介,就会像老百姓说的,一碗肉瓮在饭里吃了,所以,我们必须与时俱进。5.综合考虑岐山的文旅商体融合发展所谓文旅商体融合发展,它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绝不是某一个方面的问题。“文”,当然是指文化,主要应该包括文化的总体定位和战略、核心价值的提炼、周文化的全方位展示等。就总体定位和战略而言,本文将其确立为“周人圣地、华夏基石”,应该说,这是恰如其分的。核心价值的提炼,我们认为,主要是指古周国和西周确立的一系列核心价值,大体包括道德、礼乐、中庸、为民、廉政等等,这不但是周人内在的德性,而且还是我们今天应该大力提倡和弘扬的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充分展示周文化,主要是尽可能地运用表演、影视、讲解、宣传品、研讨、参观等等不同的方式,把周文化的一系列核心价值和华丽的物像表征全方位地展示出来,让人具有身临其境和梦回西周辉煌年代之感。“旅”,当然是指旅游,岐山一定要变过境旅游为目的地旅游,要使周文化和三国文化并举,特别要使二千五百万周人,自觉地把岐山当成一辈子必去一次或多次的圣地,既来祭祖,又来学习周文化。当然,要做到这些,岐山就必须全方位地提升周文化和三国文化的旅游品质,要充分满足吃、住、行、游、购、娱的不同需要。应该指出,文化是基础,旅游是表征。一次真正的旅游,其实就是一次文化精神的熏陶和洗礼。没有文化的旅游,不过是没头苍蝇乱撞而已。“商”,当然是指商贸,既包括文化旅游中的商机、商业环境、不同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应等,也包括其它产业的发展和供给等。一般而言,文化旅游与商业发展总是相辅相成的,只要文化旅游搞上去了,商贸也会随之跟进。需要特别指出,商贸一定要有一个干净的环境,如果到处都是坑蒙拐骗,一定会反过来置文化旅游于死地。“体”,当然是体育,主要是指把一些体育活动融合进文化旅游之中,既可使人们的身体得到锻炼,又可使人们的精神情操和价值得到熏陶与重建。从岐山的具体实际看,文化旅游与体育的结合,重点应放在本县各学校的学生和城市居民上,比如多组织一些长跑、登山等运动,当然,也应该引进一些县外乃至国内外的体育项目进入岐山,这也是一条宣传、推介的途径。


     【参考文献】:①https://www.baidu.com/百度百科:岐山县。②许倬云:《西周史》(增补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年北京第一版,封面。③吴根友点注:《四书五经》,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3年8月第一版,128页。④易中天:《易中天中华史》第三卷:《奠基者》,浙江文艺出版社,2013年7月第一版。⑤http://www.baidu.com/s——SWOT分析法。⑥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5月第一版,367页。⑦周兴茂:《论当代中国人类学的几个主要流派与方法》,《黑龙江民族丛刊》2021年第三期,116页。(作者系湖北省利川市人,土家族,重庆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哲学、人类学与民族学、土家族经济文化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网站手机版|中华周氏联谊总会网站《中华周氏》 网址:www.chinazhou.cn 邮箱:fjzhoufamily@126.com 地址:中国福建省福州市铜盘路五凤兰庭六期33—702信箱(350001) 站长:周奇13509383558;副站长:周显艳、周孟春、周山人、周光华、周亚金;办公室主任:周广涛。

GMT+8, 2025-9-7 15:39 , Processed in 0.03063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