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周氏联谊总会网站《中华周氏》www.chinazhou.cn宗旨:友谊、团结、振兴、和谐!

 找回密码
 请联系微信cnzhoucn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周玉瑞:魂牵梦萦忆父亲

  [复制链接]
周奇 发表于 2024-7-30 22:13: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魂牵梦萦忆父亲
                            ——写在周公硕城诞辰一百一十周年之际

       1914年8月13日(农历甲寅虎年六月廿二日),在福建省罗源——古田两县交界的一个边僻山村的一家农户里,一个男婴迎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枪炮声来到人间,给这个贫穷的家庭带来了无限的欢乐!
     祖母生前曾对我们说,她前后共生子女6个。因家道贫寒,时运不济,前面三个女孩夭折,第四个又是女孩,第五个还是女孩(就是后来嫁到陈厝里的周赛梅姑姑)。为了要生一个男孩,于是只好将老四送给本村紫坵洋陈彦赐为童养媳(未婚卒)。终于天遂人愿,第六个是男孩,全家皆大欢喜。这个男孩就是我的父亲——周硕城(字正洲)。父亲小时候念过几年私塾,由于勤学好问,进步很快,吟诗作对,成为“香远社”一名成员。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父亲才十六七岁,就从事农活,“犁、耙、播(插秧)”等农活样样精通。还与村里志同道合的朋友合伙在家里开了一间药店,请同村陈祖贯老中医坐堂,亦农亦医,不但为家庭增加了收入,还为乡村解决了缺医少药的问题。
       父亲娶母亲谢瑞香(本县飞竹西落村人,生于1918年)的第二年,祖父周怀智公去世(享寿66岁)。时年19岁的父亲便承担起家庭重担。随着子女的出生,到1948年弟弟周玉庆出生,全家9口人。9口之家靠父亲一人劳作维持全家生计,其生活之艰难是可想而知的。桥头溪老祖宗留下的祖厝几间破房子无法居住9口之家,只好借住香岭厝陈家祠堂前面的一户陈家房子里。大约1949年,父亲在其堂伯怀尔公的支持下,在教堂(即今中学)边(教堂是由怀尔公出资建的)盖起自己的房子(现在房子和中学共用的墙,就是当时教堂的墙)。后来大哥周玉麟长大了,可以劳动了,家庭生活有好转了,可母亲却于1951年3月因病于去世,时年才34岁。这对家庭又是一大沉重打击。
       母亲去世时,我们兄弟姐妹六个,大哥17岁,弟弟才3岁,祖母67岁又是缠脚(即书中所说的“三寸金莲”),这样的家庭结构,是注定是贫困不堪的。但由于父亲的勤劳和精打细算,祖母贤惠勤俭,料理家务,大哥跟随父亲劳动,大姐帮助祖母搞家务,才勉强维持了全家的生活。因此,不得不把二姐周玉英送给本村一位亲戚为女。
1950年国家实行土地改革,家庭被划为“下中农”(土改时,农村根据各户的土地多少划分为:雇农、贫农、下中农、中农、富农、地主六个等级,雇农、贫农、下中农是依靠对象,中农是团结对象,富农、地主是专政对象)。后来所说的“贫下中农”,就是指雇农、贫农和下中农。
       从父亲留下的1945年至1950年6年两张《家庭耕作收入详细表》(由父亲起草,本人复写的)来看,当时家里耕作的水田基本都是租种的,而且多是山垄田。1947年耕作16亩,其中租耕12亩,还租量占租耕收入43.4%、占总收入的39.6%;1949年耕作9亩,其中租耕6亩,还租量占租耕收入34.2%、占总收入的22.4%。就是耕作亩数最多的1947年,人均稻谷才290斤;耕作亩数最少的1948年,耕作7亩全是租耕,还租量占租耕收入32.5%,人均稻谷只有135斤。所以,当时只有过年才吃得上白
米饭,平时如果有番薯米吃饱那就很好了。

图片1.png       图片2.png
1945年至1950年家庭耕作收入详细表

      1952年,大哥结婚了。大嫂许月穗是古田县杉洋乡珠洋人,是个淳朴善良吃苦耐劳的农家姑娘。大嫂的来到,给我们家带来喜气,带来了欢乐,更重要的是为我们这个大家撑起半边天!那时候(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一平二调"共产风盛行,每个村都要抽人外出搞建设。大哥被抽去建设鹰厦铁路,一去就是二年多,回来不久,又被抽去中房开垦茶场;后来二哥周玉祥也被抽去建设三明钢铁厂。大嫂扛起锄头成了全劳力(改革开放前,青黄不接的时候,她还回娘家挑回番薯米接济)。在那物质缺乏的年代,缺衣少粮,什么东西都要凭票购买。为了使全家大小都能穿上新衣服,父亲买回一大袋黑色“衣线”,由大嫂和祖母轮流织成布,给每人制成一件新衣,令村人羡慕不已。
       父亲对于我们子女是不怒而威的,但有时也很幽默。我印象最深的是,一次全家人吃饭时,不知谁放了一个响屁,这是很尴尬的,可他说了一句:哪个孩子的裤子裂了?把大家都逗笑了,化解了难堪的局面。
       父亲不但精明能干,而且有胆有识:一次,他扛着一把山锄到坵洋山上干活,走到蟹垄拐弯处,迎面遇上一只老虎。在这人虎对峙紧张的时刻,他临危不慌,想起“不要逼虎伤人”的古训,慢慢地一步一步往后退,同时观察老虎的动静。他看到老虎没有逼近,就加大后退的步伐,当退到拐弯处后,没看到老虎追来,便转身往回跑去,化险为夷。
       父亲不但有胆有识,而且还凭着小时候上了几年私塾的功底和自己的勤奋学习,空闲时与朋友在村里的香远社学文化,继而学吟诗作对。其上世纪四十年代的联句“莫恃腴田为世业,须从正路振家声”(见《农余吟稿》),2015年被发现后成为我们的家训。1945年9月,抗日战争胜利的消息传到香岭,村人欢欣鼓舞,父亲和社友吟诗作对,以此庆祝这伟大的胜利。父亲以《庆胜日》为题吟诗一首:芦沟事变构成仇,幸我中枢有伟谋。四万万民联一体,最终胜利果能酬。(见《香山诗文集》)。据罗源凤山诗社权威人士说,在我们罗源乡村,这类诗是极其罕见的。
微信图片_20240730222506.jpg 7cef7ba0acaf675b1e6fb0a3514d1dd.jpg
       由于父亲有一定的文化,接触到一些进步思想,继而参加我党地下革命活动。1947年1月间,父亲被推选为香岭保(即香岭、黄鹤、琅坑、长柄坵四个村为一个保)保长后,就与地下党(时在黄鹤下地)取得联系并将保里的4支步枪送给,且为地下党伤病员送医送药。他以保长的身份保护地下革命同志,掩护中共地下活动。4月间,霍口乡长张肖翰被我地下党击毙,为此,省保安团大队人马前来围剿,驻扎在古田县的岭里村(香岭的隔壁村)。黄鹤村下地自然村的革命同志周嫩俤涉嫌被抓到岭里,为此,父亲奋不顾身地前往岭里设法保回。不久,又怀疑香岭村岭里垅自然村铁匠陈祖程为地下党修理枪支,所以又将陈祖程父子三人抓到岭里乡受尽各种毒刑,并扬言要活埋他们;在这临危之际,父亲挺身而出赶到岭里斡旋,将他们暂保回来,并做随传随到的保证;后因传之不去,保安团团长刘自达亲自带队前来香岭,把我们全家除老祖母外,其余七口(我时年不足三岁,由大哥背着)都被抓到岭里去,作为人质关押三天;后经亲朋好友的斡旋才暂保回来。没多久,黄鹤下地自然村革命同志周硕照又被抓了。父亲曾两次前去岭里保领都不成功;为了使周硕照同志脱离虎穴,父亲不得不千方百计联系西峰保、东宅保,三保募集一些食品送给刘自达保安团过年,这样,周硕照同志才被父亲保领回来。
       正是因为父亲的这些地下革命工作,保护了边远山区的革命活动。所以,后来香岭保除了香岭本村外,其余的黄鹤、琅坑、长柄坵均为革命老区村。
IMG_20170612_222502.jpg          硕城0024.jpg
青年时期的父亲      中年时期的父亲

      解放后父亲担任乡村医生,负责香岭片四个行政村的医疗防疫工作,无论是春寒料峭,还是烈日炎炎;无论是酷暑晌午,还是寒冬深夜,遇到乡亲上门拿药或叫出诊,总是有求必应,风雨无阻,寒热无惧,深受乡亲好评。1963年3月曾受罗源县人委会(即现县人民政府)表彰。
   微信图片_20240730232933.png           微信图片_20211115225917.jpg
县人委会(即现在的县人民政府)和中共罗源防疫指挥部1963年3月表彰父亲的奖品

       我们至今还刻骨铭心地记着,那是1968年10月的下旬,厄运接二连三地降临到父亲的身上:一是10月23日的夜里,父亲又一次忍着肝痛为王廷洋村车仔洋一位村民出急诊,由于过度的劳累,跌伤了腿;二是当时文化大革命进入“清理阶级队伍”阶段,父亲就因解放前当过两年的保长,把他列为“清理阶级队伍”对象,并不顾他因出诊而跌伤了腿的情况,把他集中到公社里交代“历史问题”;三是祖母中风瘫痪在床多年,竟在10月30日去世。母亲去世,儿子回家料理后事,这是天经地义的。然而,不知公社哪个王八蛋,居然毫无人性,不予批准。父亲一气之下,作出了他一生最错误的抉择:于10月31日深夜,拖着跌伤的腿,走进霍口溪的深潭里。“独沉清冽水,炎天凛夜长”。父亲的生命就这样,永远定格在五十五岁。
      痛定思痛,我知道,“士可死而不可辱”的父亲是在以死抗争!是让霍口溪的清水冲刷掉被泼在身上的污水,跟随自己的母亲去那没有忧愁,没有苦难的“天堂”!
       当时,我们不明白,出生入死为革命,不惜以全家七口为人质,从“虎口”中营救出革命同志,救死扶伤为人民,没功劳也就罢了,权当行善积德,怎么反而成为“阶级敌人”呢?父亲为革命出生入死的“保长”历史,怎么成为后来他交代不完的问题,流不完的泪的缘由?又怎么成为了结他宝贵生命的一根无形的绳索呢?我们想不通,这究竟是为什么呀?真是欲哭无声齿发寒!
      回想从文化革命开始后,县委刘敬辉副书记、罗一中黄兆希校长、县木工机床厂的郑厂长-------遭受迫害,一个个以死抗争!父亲的不幸去世,在罗源文革史上又增添了一个冤魂。根据有关资料披露,文革期间全县有26人遭受迫害身亡,真使人不寒而栗!
微信图片_20240730230339.png     c9d433ff14230aa3d5db3529e26edd8.jpg    
        好在党中央英明,好在历史不容颠倒,好在事实不容歪曲。粉碎“四人帮”,结束文化大革命,父亲的十年沉冤也得到昭雪。1979年2月15日,中共罗源县委落实办下发《关于为周正州召开追悼会的通知》。通知指出:“周正洲同志参加革命工作以来拥护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勤勤恳恳为人民服务,在卫生医疗事业中作出一定工作,他是受林彪、 "四人邦"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影响致死的,同意在霍口公社卫生院为周正州同志召开追悼会,予以恢复政治名誉。”2月18日(农历正月廿二日)霍口公社党委在霍口保健院召开《周正洲同志追悼会》。至此,父亲的冤案才得到彻底平反昭雪。
bbd435fd91388e0b2da5e040e27481e.jpg        微信图片_20240730230422.png
       1987年8月,罗源县人民政府颁发《荣誉证书》,文曰:“周硕城同志在解放战争时期曾参加过革命活动,为革命事业作出贡献。特发此证,以资纪念”,为父亲的历史作出了最后的、公正的结论!1988年2月,经本人申请,县委组织部吴华勇部长批示县委落实办,给予家属生活困难补助费500元,后此笔补助费纳入为父母亲修坟墓费用。  

微信图片_20240730222541.jpg     微信图片_20240730222532.jpg
1996年7月16日(农历六月初一)父母亲大墓修成      每年清明子孙齐聚扫墓
  
       父亲啊,夏风炎热,呜咽着子孙无尽的悲伤;流云无语,带去我们对您的永远思念。我们相信,逝去的只是您的身躯,升华的是您的灵魂。您的灵魂如同春日的朝晖,永远照耀着您的子孙后代!您的“须从正路振家声”的遗训,将永远激励子孙后代为家族增添光辉,为国家贡献力量!
                                                                   三儿 玉瑞 拜撰
                                                        2024年7月27日(农历六月廿二日)

附:纪念父亲诞辰100周年、105周年家族聚会合影

1722352744299.jpg

64c310cdcd613e884ee14a11ec43b85.png









周亚金 发表于 2024-7-31 10:26: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此文,热泪盈眶,想我外公亦丧命文革,外婆膝下五个儿女,在相邻谩骂中举步维艰,如今外婆仙逝,回想仍唏嘘不已。
 楼主| 周奇 发表于 2024-7-31 22:23:20 | 显示全部楼层
读你忆父文,情真意切思念深,如今一脉成望族,点赞“正路振家声”。
                                         湖南 周唤民7.31.下午2:45
 楼主| 周奇 发表于 2024-8-16 22:35:08 | 显示全部楼层
玉瑞老弟:
       看了你的《忆父亲》后,深感:你父亲是一位,德高望重、淳朴善良、胆大心细、精明能干之人才;虎口营救革命同志,救死扶伤为人民,应是有功于革命事业,却遭受迫害;事实不容歪曲,正义终于降临,十多年后得到平反昭雪,还其清白。你父亲一生善待他人,唯独没有善待自己,他的精神值得我钦敬!更值得你的自豪!
                                                                浙江苍松 8.16
 楼主| 周奇 发表于 2024-9-19 11:44:05 | 显示全部楼层
衷心感谢宗亲们的赞誉!
 楼主| 周奇 发表于 2024-9-19 12:00:27 | 显示全部楼层
        纪念周公硕城诞辰110周年聚会,2024年9月16日在香岭“望云山居”举行。内亲外戚58人欢聚一堂,缅怀周公硕城“虎口营救革命同志,救死扶伤为人民”的一生;追寻红色记忆,赓续精神血脉;发扬优良传统,争取更大光荣!
微信图片_20240918112723.jpg   
微信图片_20241002164914.jpg
                                                             (周孟奇)


 楼主| 周奇 发表于 2024-10-2 17:05:28 | 显示全部楼层
读《魂牵梦萦忆父亲——写在周公硕城诞辰一百一十周年之际》感言

    《魂牵梦萦忆父亲——写在周公硕城诞辰一百一十周年之际》在“中华周氏”网站发表后,许多亲朋好友通过微信发来点赞,有的还发来感言,现将亲朋好友的感言汇集如下,并表衷心感谢!
                                                                          周玉瑞2024.国庆

       拜读几遍,非常感动。文章精到,非常完美。
                                             张世宝7.30

       追寻红色记忆 赓续精神血脉。
                                             周洁7.30

        阅读此文,热泪盈眶,想我外公亦丧命文革,外婆膝下五个儿女,在相邻谩骂中举步维艰,如今外婆仙逝,回想仍唏嘘不已。
                                          浙江奉化周亚金7.31

        读你忆父文,情真意切思念深,如今一脉成望族,点赞正路振家声。
                                         湖南 周唤民7.31.下午2:45

      大公生前高个正直正如你文中所说不怒而威!今天才知大公遭小人陷害时才55岁,正年富力强心中许久不能平静。所幸最后得平反恢复名誉使大公九泉之下得以安慰!
                                            周茂意7.31


      原来我们祖辈爷爷是这么个出色的人物,能文能武有胆有识,既能吟诗作对又能从医耕种,还是个革命者。真是了不起!
                                            王琛7.31

       原來在腦海里對舅公印象比較模糊,看了表叔的回憶彔,舅公的形象一下子高大起來,令人束然起敬!
                                                    陈春旭8.1.

      如今安定、和平的生活,离不开老一辈的辛苦付出。我们要学习曾祖父的能干和胆识,发扬优良传统,争取更大光荣!
                                                   周宁隽8.1

       玉瑞好,不忘为父亲立传,真乃孝子也。这则传记,我昨天粗看一遍,今天又细读一遍,觉得写得很不错,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抓住您父亲一生的几个重要“节点",作了疏密有致的介绍,既立足于时代的大背景,又着墨于父亲的人品节操介绍,尤其是那一段写文革期间您父亲残遭迫害、刚烈不屈、沉潭自尽,真令人唏嘘不已!对这则传记我还想提一点建议:在尊重史实的前提下,可否再对您父亲的相关史料再作进一步的挖掘,特别是行医济世、为乡邻除病解痛方面,增加一些“细节″上的体现(您写父亲不怒而威的那个细节就很生动;一个好的细节描写,胜过千言万语),多用一些细节吧,让您父亲的形象更加有血有肉、更加丰满起来。
                                                    陈进俊8.1

       情深意切的忆父亲,如今家族兴旺振家业!无限佩服,衷心祝福!
                                                    胡自宜8.1

       你父积德,得福报,现家族兴望,人才辈出。且后辈继承先辈的优良品格,心地善良,乐于助人。今天有幸看到你的文章才知你光环的家史,允许转发吗?
                                                   萧朝香8.2

       老同学,看了你的《回忆录》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油然产生对令尊的怜悯和崇敬之情。他一生命运多舛,经历许多难以想象的坎坷和挫折,令人唏嘘!但好人终有好报,拨开乌云见晴天,他的努力和付出终于得到党和政府的表彰和人民的肯定!对他最好的安慰是家族兴旺发达,子孙健康成长,前程无量!
                                                     郑厚光8.3

         “芦沟事变构成仇,幸我中枢有伟谋。四万万民联一体,最终胜利果能酬。”
          见大公诗,胸有天下,格局高远! 读此书,不禁哽咽。孟子所谓“大丈夫”也!
                                                              周晓辰8.7

       极端佩服君具长期保存积累历史材料的世所罕匹的用心和能耐,极端佩服君无与伦比的记忆本领。在这两项不可或缺的前提下,才能写就这样一篇翔实精细、饱含情愫、史感厚重、质朴流畅的回忆录。
       由此管窥而知君之“惨淡经营”数个寒暑的《回忆录》的架构、品质和风格了,亟盼其早日问世,供我等一睹全貌。君之史才、史识、史德、史学足使吾侪一开眼界,一展胸次,一提见地,一高修为,一廓世尘矣!
                                                            张兆浩8.7

玉瑞老弟:
       看了你的《忆父亲》后,深感:
       你父亲是一位,德高望重、淳朴善良、胆大心细、精明能干之人才;虎口营救革命同志,救死扶伤为人民,应是有功于革命事业,却遭受迫害;事实不容歪曲,正义终于降临,十多年后得到平反昭雪,还其清白。你父亲一生善待他人,唯独没有善待自己,他的精神值得我钦敬!更值得你的自豪!
                                                   浙江苍松(周万湘)8.16


        父辈之冤痛心菲,父辈之魂永留芳。
                                                林培新9.3

      时也,命也,运也------            
                                            陈传进9.3

       认真看了你在《中华周氏》网站的此文,深感老同学秉承父親《须从正路振家声》的曲折奋斗,好在你传承家风,福泽子孙!
                                                    吴振棋9.3

       文字真好很有纪念意义,硕城伯父我有映像,我还在洋坑头住,他有到洋坑头看病,有一次给我开了葡萄糖粉,当时总觉着好喝。现在你们家家发展得很好,个个出人头地喜事连连,真好!!衷心祝福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周道秋9.3

        冤魂昭雪,周公安息。         
                                         周振星9.3

拜读了!  感触颇深:  多事之秋人生多桀。总算是积德行善之人荫庇子孙!愿此后天下太平,人民安居乐业!

                                                                     卢发成9.3
 楼主| 周奇 发表于 2024-10-26 20:45:41 | 显示全部楼层
   纪念祖父诞辰一百一十周年
百十年华忆祖颜,英年早逝泪潸然。
文革风暴摧良善,半百生涯化幻烟。
德范长存心底刻,音容宛在梦中牵。
今朝祭奠哀思寄,佑护家兴世代传。
                              周松峰9.20

本版积分规则

中华周氏联谊总会网站《中华周氏》 网址:www.chinazhou.cn 邮箱:fjzhoufamily@126.com 地址:中国福建省福州市铜盘路五凤兰庭六期33—702信箱(350001) 站长:周奇13509383558;副站长:周显艳、周孟春、周山人、周光华、周亚金;办公室主任:周广涛。

GMT+8, 2025-5-3 08:53 , Processed in 0.02427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